APP下载

不同生境中银胶菊种群数量及其种群形成原因研究

2012-11-06黄永禄刘晓亮唐文伟曾东强

杂草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种子数荒地沟渠

黄永禄, 刘晓亮, 唐文伟, 曾东强

(广西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5)

黄永禄,刘晓亮,唐文伟,等. 不同生境中银胶菊种群数量及其种群形成原因研究[J]. 杂草科学,2012,30(2):37-39.

不同生境中银胶菊种群数量及其种群形成原因研究

黄永禄, 刘晓亮, 唐文伟, 曾东强

(广西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5)

银胶菊在路边、沟渠边、荒地、林地中发生较普遍,种群数量较大,其种子多集中于表土层。农田、果园中银胶菊发生面积较小,种群数量较少,其种子多集中在表土下1.5~10 cm处。银胶菊种子在土表0~0.5 cm处出苗率较高,而埋深1.5 cm以下,种子不能发芽出土。

银胶菊; 埋深; 种群

银胶菊(PartheniumhysterophorusL.)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1],属菊科银胶菊属。该草原生于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发现,现在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贵州、香港和福建等地[2]。银胶菊主要以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具有多实性,结籽数高达7 500~10 000粒/株,成熟种子脱落于土壤,且具有3个月左右的休眠期,有利于其度过恶劣环境。由于种子千粒重仅为0.76 g,有利于通过风力、水力及鸟类或其他动物携带进行传播[3]。由于该杂草传播快,繁殖力和适应性较强,在适宜生境条件下,快速生长发育。银胶菊植株较高,分枝多,单株覆盖面积大,因此成为具有很强侵占空间能力的一种恶性杂草。为了更有效控制该杂草的发生危害,我们于2008—2009年开展对银胶菊的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南宁市郊野外的银胶菊苗和种子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银胶菊在不同生境中种群数量调查 以南宁市西乡塘区、兴宁区、青秀区、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中的部分农田、果园、荒地、林地、马路边和沟渠边为调查区,在银胶菊生长盛期(4—5月)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的生境进行调查,一旦发现有银胶菊生长片(点),先测量其发生面积,然后抽查一定面积内的银胶菊株数,最后计算出平均密度。

1.2.2 银胶菊种子埋土深度出苗率试验

1.2.2.1 不同生境土壤深度中银胶菊种子数量调查 在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学实验基地内选定一定面积的农田、果园、林地、荒地、路边和沟渠边等6个不同生境为调查区,每个生境标记正常生长的银胶菊20株,并把标记点内的其他杂草铲除干净,待银胶菊植株上的种子成熟并已脱落地面时进行调查。在标记点内划定20 m2,采用“S”取样法随机采土10 cm3,将每点的表土(0cm)、深土Ⅰ(0~1.5 cm)和深土Ⅱ(1.5~10 cm)分别包装带回室内,采用洗土法,调查各深层土中银胶菊种子数量。即把采回的样品分别倒入水盆中,加清水充分搅拌至泥土全部化开,用100目筛网取出种子,记录种子数量,最后计算各土层中银胶菊种子数占样点中总种子数的比例。

1.2.2.2 银胶菊种子在不同埋土深度中出苗率试验 根据“1.2.2.1”调查结果,进一步进行如下试验。

(1)银胶菊种子在网室内出苗率试验。在网室内用小花盆(直径10 cm、高8 cm)进行播种试验。设种子在表土下0、0.5、1.0、1.5、2.0 cm等5个深度处理,10个重复,每盆播种30粒银胶菊种子,常规管理,出苗后记录出苗数。

(2)银胶菊种子在田间小区出苗率试验。在田间进行小区播种试验。设种子播种深度为0、0.5、1.0、1.5、2.0 cm等5个深度处理,小区面积1 m2,每小区播种子1 000粒,3个重复,种子出苗后记录出苗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银胶菊在不同生境中发生情况

银胶菊在南宁市不同生境中均有发生,但各生境中银胶菊的发生点(片)、发生面积、植株密度等有所不同,其中发生点(片)多少依次为路边>沟渠边>林地>果园>荒地和农田;发生面积大小依次为路边>荒地>沟渠边>林地>果园>农田;种群密度大小为荒地>路边>沟渠边、林地>果园>农田(表1)。

2.2 不同生境表土深度中银胶菊种子数量

农田和果园表土下的银胶菊种子数,以土深1.5~10 cm 范围内较多,占调查到种子总数的77.60%和45.81%。表土中的种子数最少,仅占3.20%和17.62%。林地、荒地、路边等不同表土下的种子数,以0 cm深表土范围中种子量较大,分别占总数的49.20%、62.13%和60.26%。1.5~10 cm深处种子数最少,分别占总数的14.00%、11.06%和11.26%。

表1 银胶菊在不同生境中的发生情况(2010年4—5月)Table 1 The occurrences of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in different habitats

表2 不同生境不同表土深度中银胶菊种子数量(2010年10月)Table 2 The seed number of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in different habitats and soil depth

2.3 银胶菊种子在不同埋土深度中出苗率

银胶菊种子在网室内和田间小区不同埋土深度下出苗率,均以处于土表层的种子出苗率最高,随着埋深增加,种子出苗率降低。其中,网室花盆的土表层出苗率平均为38%,0.5 cm土深处的种子出苗率平均为17%,1.0 cm的土深处出苗率仅为1%,在土深1.5 cm和2.0 cm处,种子不能出苗(图1)。在田间小区土深0 cm、0.5 cm、1.0 cm、1.5 cm和2.0 cm,出苗率依次为36%、13%、0.2%、0、0(图2)。在网室花盆中种子的出苗率高于田间小区的出苗率(图3)。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南宁市西乡塘区、青秀区、邕宁区、良庆区、江南区、兴宁区等6个区的野外调查,明确了银胶菊在南宁市各区均有分布,而且各生境均有发生,但在路边、沟渠边和林地发生比较普遍,发生面积较大,其中种群密度较大的是荒地、路边、沟渠边和林地。明确了银胶菊种子在不同生境不同表土深度中的分布情况,即路边、荒地和林地的表土中种子数最多,其次是表土下0~1.5 cm深处。而在农田和果园的表土中,种子量较大的是在土表下1.5~10 cm深处,最少的是表土0 cm处。

对种子出苗率试验结果表明,银胶菊种子在不同土层深度中出苗率有很大差异,表土层的种子出苗率较高,在1.5 cm以下的土层深处种子不能发芽出苗。

农田、果园中银胶菊发生较少的主因除人为农事活动常把部分银胶菊种子翻入1.5 cm以下的土层中,致使种子不能出苗,加之人为铲拔植株,故发生较少。而路边、沟渠边、荒地、林地中的银胶菊发生较多的主因是这些生境人为活动较少,绝大部分种子置于表土易于出苗,出苗后人为拔除较少,故较容易形成种群,扩散发生。银胶菊种子的出苗率高低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甚至不出苗,这可能是银胶菊种子在土层下萌发生长时所需的氧气、阳光得不到满足而影响到出苗率,加之银胶菊种子粒小,贮藏养分少,幼苗在土层下伸长的能力差,故出苗率较低。

[1]吴海荣,胡学难,钟国强,等. 外来杂草银胶菊[J]. 杂草科学,2009(2):66-67.

[2]朱世新,覃海宁,陈艺林. 中国菊科植物外来种概述[J]. 广西植物,2005,25(1):69-76.

[3]曾东强,韦家书,张国良,等. 外来入侵植物银胶菊的生物学特性[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3):261-265.

Study on Population Size and Occurrence Reason ofPartheniumhysterophorusin Different Habitats

HUANG Yong-lu, LIU Xiao-liang, TANG Wen-wei, ZENG Dong-qiang

(Institute of Pesticide &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 530005, China)

In such habitats as roadside, ditch, waste land and forest lang,there were denser population ofPartheniumhysterophorus, and the seeds usually gathered in soil surface. However in farming land and orchards, its occurrence area and population were smaller,and the seeds were deeply buried underground 1.5~10 cm. Seeds buried in 1.5~10 cm topsoil presented a higher emergence rate of seedling. When the seeds buried deeply under 1.5 cm topsoil,the seeds germination was acturally inhibitted.

PartheniumhysterophorusL.; soil deepness; population

Q948.1

A

1003-935X(2012)02-0037-03

2012-05-30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3098)。

黄永禄(1962—),男,广西桂平人,硕士,农艺师,从事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研究。E-mail:nxyyjs@126.com。

曾东强,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技术研究。E-mail:zdq550@163.com。

猜你喜欢

种子数荒地沟渠
花生每荚种子数相关性状QTL的定位
洱海西部灌排沟渠水质特征及土地利用的影响
浅析农田建设项目中沟渠施工技术及受到破坏后的治理方法
黄瓜雌性系NW-6诱雄技术
四川盆地丘陵区不同类型自然沟渠植被分布特征
荒 地
一颗残缺的西瓜
“百分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栽培环境下橘红果和橘黄果花楸种子败育状况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