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为人、做事、治学的底线
2012-11-06杨叔子
杨叔子
诚信:为人、做事、治学的底线
杨叔子
专家简介:
杨叔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理工大学原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机械工程专家。1933年生于江西湖口。中共十五大与十六大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在先进制造、设备诊断、信号处理、无损检测、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积极倡导在高等教育中特别在理工科教育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诚信,是为人、做事、治学的底线,是国民最为基本的道德素质,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伦理基础;诚信,深深涉及到人生最为基本的生活哲理,从而也深深涉及到学者最为基本的学术思想境界。一流诚信,是一流为人、一流做事的前提,当然更是一流治学的前提。前几年,在一次会上,有人讲,经济建设发展太快了;我讲,与其提“太快了”,不如提“跟不上”更为确切。即:第一,经济建设发展快,文化建设发展跟不上;第二,科学技术发展快,人文文化发展跟不上;第三,现代化建设发展快,优秀传统弘扬跟不上;第四,向西方长处学习发展快,民族精华继承跟不上。总之,物质文明发展快,精神文明跟不上。“发展快”,没错;“跟不上”,大有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最核心的就是要大抓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尖锐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的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是一针见血!《决定》再一次告诉我们:“文化是民族的命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由于我国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同我国的建设发展与人民需求不完全适应,国民的文化素质亟待提高,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突出的是道德失范,而尤以诚信缺失为最;而这些在学术界引起的后患,尤为堪忧。
一
诚信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道德素质,是一个社会最为基本的伦理基础,即人生的价值取向问题。动物的群居,包括动物有组织的有分工的群居,如蚂蚁“社会”、蜜蜂“社会”等等,它们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就有信息联系,“讲”了就算,必定“诚信”。这是在其长期进化中,经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形成的,这种“诚信”的信息联系,是每个个体自发的、本能的。而人类社会则不然,凭着诚信的信息联系,有组织、有分工,说了就算,协调行动,这一切是自觉的、非本能的。如果信息联系不可靠,“诚信”丧失,“说”了不算,行动怎么能协调?哪还能有分工、有组织?这个社会哪能存在下去?动物群居如此,蜂蚁“社会”如此,人类社会更如此!诚信不是万能的,但却是最为基本的,没有诚信是万万不能的。对于以尊重事实为基础的学术活动,就更是如此。
在我国最主要的两本经典《老子》、《论语》中,极为强调诚信的基础作用。老子指出:“上善若水”,“言善信”;孔子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除了《论语》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诚不以富,亦祗以异”与《第十三篇子路》中的“诚哉是言也”两处外,两书中无“诚”字。研究两书,《老子》讲的“信”就是“诚信”,《论语》讲的“忠”,实质上就是“诚”,而且“忠”、“信”两字往往同时出现;特别是《论语·述而》这篇有一章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朱熹注解认为:“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曾子的“三省吾身”,实质上就是对自己的忠、信及经典教诲的实践的反省。诚信不可分割:诚者,真心实意,动于衷也;信者,真实不欺,形于外也。诚信就应是表里一致的真实;诚为信之魂,信为诚之躯。人类社会决不能缺失诚信。一个人的诚信缺失,若不是病态,就无非是满足他个人某种私欲,他何曾想到因此而使受害者失去了什么?即使想到了,他哪会有什么内咎之感?“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羹。”当社会上有那么一批人诚信缺失、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损人利己,一旦泛滥成灾,坏了社会风气,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个社会又哪有安宁?成员又哪感幸福?社会又哪能谈得上发展?甚至存在下去也十分困难!莎士比亚尖锐地指出:“失去诚信,就等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精神文明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文明是万万不能的。去年,江苏发生一件事:一个老太婆被撞倒躺在地上,一个长途汽车司机停车相救,却被反诬为是他开车撞倒。好在汽车上有监控录像,证实是司机救了她。有份大报就此事发表了一个评论,标题是《高科技可以还你清白,但挽救不了社会道德堕落》。标题太好了!一个城市即使装上了成千成万成十万的监控器录像,也无法解决因社会道德堕落而导致的社会问题。正如一个学校的各个考场即使装上各种监视器与屏蔽器,也无法解决因学风败坏而导致的考试舞弊问题。也正如同在一个学术腐败的单位,采用任何最先进的监控手段,也医治不了学术上弄虚作假的致命伤。这一切手段只能做到在问题的数量上有所控制而已。何况,科技是双刃剑,高科技更是如此,既可用于控制与防止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但也可“助纣为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很赞成这一论点:在当今科技高度发展、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困扰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追根溯源,不在科学技术、工具理性,而在人文文化、价值理性;希望以科学技术、工具理性引导社会走出困境,其结果必是人类社会文明史将以“无明”而告终。
社会上出现如此众多的令人痛心疾首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事件,绝不是说,我国社会风气主流是污浊的。若真如此,又何能有如此的高速的经济发展?又何能出现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正气凛然的好人好事?!又何能出现近几百年来,我国在国际上占有如此举足轻重的而且蒸蒸日上的重要地位?!问题是,千里之堤,尚可溃于蚁穴,何况现在令人忧虑的问题,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到社会诚信的问题,已远非蚁穴,远非个别现象了!
二
诚信是人生最基本的生活哲理。自古以来,我国下自平民,上至先哲,莫不知道诚信的重要。国外也是如此,美国前总统杰弗逊就讲过:“诚实是智慧之书第一章。”意大利的康图讲过:“虚伪的学问比无知更糟糕。”哲学一词源出于希腊文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在我国,哲即聪明,《书经·皋陶谟》讲:“知人则哲。”哲人就是才能见识逾人的人,《左传·成公八年》有:“赖前哲以免也。”而“诚”是同智慧,当然也同哲学紧密相联的。儒家哲理主要集中在《中庸》与《大学》中。它们均原为《礼记》中的一篇,朱熹抽了出来,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名为《四书》,并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次序排列,并加以详细注释。为什么?朱熹引用了程颐的话:“《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大学》放在第一,《中庸》放在第二,因为正如林语堂所讲,《中庸》是儒家哲学相当适宜而完整的基础。朱熹指出:“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朱熹认为其书是“孔门传授心法”,“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心法”者,哲理也。
《大学》这个“大学”,当然不是现代的大学,在形式上两者大不相同,然而就做大学问、树大德行、育高层次人才而言,在本质上又是一致的。所以,林语堂在论及《大学》的英文译名时,认为辜鸿铭译为The Higher Education,更为正确。《大学》一开始就明确提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认为这是大学的“三纲领”。怎么实现呢?《大学》接着讲了八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认为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八条目”,而且只有做到了前一条目,才可能去做后一条目,条条逐步推进。加以现代诠释:格物,就是研究外在世界、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致知,就是了解外在世界、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这就是科学。“八条目”就是讲要以科学为基础,从格物到修身,是由外而内;从修身到平天下,是由内而外,从而达到“在止于至善”的境界。
现在的问题是谁去格物、致知呢?又怎么去格物、致知呢?当然是人!《中庸》清楚地辩证地回答了这问题:“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只有有了内在的精神世界的诚诚恳恳、老老实实,才能有对外在的客观世界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反之,亦然。所以,又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实实在在,这就是天道,这就是真理;使人老老实实、实实在在,这就是人道,这就是人应如此而行。《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其实也是一个意思。人道就是天道在人类社会中的体现。正因为“诚”如此重要,所以,《中庸》又讲:“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从而特别讲:“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由诚而明,这是人的本性所应有的;由明而诚,这是教化、教育所应达到的。正因为如此,《大学》就强调指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能有高度的自觉性与原创性。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去格物、致知,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以齐治平、人文为导向,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去完成“止于至善”的人生价值的取向。
格物、致知,是研究与了解外在世界、客观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大自然界,而且包括人类社会。这个世界的规律既包括大自然界的规律,也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大自然界创造了生物,创造了人类社会。生物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道德伦理,必然是大自然界规律在其中的反映。违反大自然界规律的,固然必遭大自然惩罚;无视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也必为人类社会惩罚、唾弃、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老子》讲得好:“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黄庭坚《牧童》一诗既通俗,又深刻,很富哲理:“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垅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牧童悠然自得,名利客陷入危惧,两者对比,何其鲜明!牧童泰然骑着牛,纵情吹着笛,田垅青青,微风拂拂,既无外界激烈争夺带来的持续的残酷逼迫,又无内心自我矛盾导致的极端痛苦,而能心安理得,怀舒情畅,顺着客观规律,品味同大自然、同群体和谐一致、有滋有味的人生,“乐乎天命复奚疑”?!名利客呢?迷恋求名务利之地,心贪意婪,绞尽脑汁,缺诚失信,只肥自己,专坑他人,无所不用其极;结果呢?正如《红楼梦》一曲《聪明累》一针见血地点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太聪明的机关盘算,最基本的是毫无诚信可言,违背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日夜不安,寝食不宁,活的太累,下场太惨!与之相反,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约翰·纳什,根据他对非合作博弈理论中的均衡问题,用数学手段,作出创造性的学术分析,通过他导出的“纳什平衡”方程,证明了市场经济不一定是“鱼死”或“网破”,即不一定是纽曼理论所讲的“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更不一定是“两败俱伤”,而完全可以“双赢”,“双赢”的前提是诚信。正如当今许多知名企业家明白:商业中诚信运作,商业运作成本最低。在商业中尚且如此,何况学术活动。其实,正如前述,诚,实实在在,就是科学。程颐早已指出:“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康德的名言讲得清清楚楚:最值得他深思与敬畏的,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准则。其实,广而言之,他讲的头顶上的星空,就是大自然界的规律,心中的道德准则,就是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正如上述,后者就是前者在人类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三
诚信,从根本上讲,涉及到科学,更涉及到人文,当然,涉及到学术,涉及到学术思想、学术思想境界。可以说,一流的诚信,是一流的学术不可或缺的前提。借用王安石《登飞来峰》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在高山之峰顶,浮云皆在下面,遮不住视线,从而可以看得远,看得清,知道事物真相。借用朱熹《观书有感》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渠能清,因为流入的水是活的,是清的,进一步因这水是泉源中涌出来而没受污染以致浑浊的。泉源是清水之本,事物真相是真理之本、科学之本、人文之本。诚信就是学术之本。客观的“实实在在”,而主观上却没有实实在在弄清楚,哪还谈什么学术成就?我赞成这么一个论点:虚伪比无知可怕。我们更可以讲,虚伪比谬误更可怕。因为在探索中,不可能没有错失,没有谬误;只要不断克服错失,不断纠正谬误,就可以不断逼近真理。席勒讲过一句话:“谬误越大,真理取得的胜利也就越大。”这句话就是另一名言的另一种表达:真理的隔壁就是谬误;或者说,真理过头一步就是谬误;或者讲,谬误退后一步就是真理。这种历史的深刻教训与启示,就太多了。
诚信,首先关系到学术态度,从事学术活动第一位的就是态度必须老老实实、诚诚恳恳。诚信是从事学术活动的基础,是学术的根本。基础不存,上层安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与《反对党八股》三篇光辉文献,中心是批评不从实际出发,提出“实事求是”这一至理名言,后作为中央党校校训。学术活动就应是学术中的“实事求是”的活动。他讲:“在世界上需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他又讲:“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聪明,其实都是愚蠢的,都是没有好的结果的。”他赞扬“科学家是老实人”。狡猾就是虚伪,就是不诚信,就是反科学,也是最愚蠢。这样,可将学术态度大致划分为六种:第一种,捏造欺人。捏造事实,捏造数据,捏造实验,捏造文献,捏造结论,无中生有,欺人坑人。这是最为恶劣的;第二种,抄袭蒙混。抄袭文献,剽窃成果,改头换面,偷梁换柱,貌似大成,实为蒙混。第二种似乎优于第一种,不是信口雌黄,不是无中生有,甚至可圈可点,但都是弄虚作假,大耍狡猾,与第一种比,只不过“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这都是所必须坚决反对而应严格杜绝的;第三种,马虎从事。马虎鲁莽,不踏实地,态度不严肃,思维不严密,行事不严谨,步骤不严格,虽无舞弊之坏意,似存进取之心,确有不严之重病,实有堪忧之隐患,既可能害己,也可能害人。这是不允许的;第四种,及格即可。缺乏上进之心,丧失求精之力,怕艰苦,畏险途,安于现状,栖于平庸,难有发展前途。这是不希望的;第五种,严谨不苟。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讲老实话,“严”字当头,“实”在其中,一丝不苟,深思熟虑,追根溯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尽力而为,从不满足。这正是所希望的;第六种,求精创新。扎扎实实,蓬蓬勃勃,敢于开拓,善于总结,精益求精,志在创新,必穷千里目,誓上几层楼,心中只有不断探索而无个人利害得失。这就是要赞扬、要鼓励的。
与此紧密相联的是不倦探索的学术作风,这是学术的保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我国一贯的优良传统,不倦探索正是这一优秀传统在学术探索上的体现。只有不倦的探索,不断的总结,不停的进展,方可积少成多,聚小成大,由浅入深,自卑至高,从量变到质变,真正做到一丝不苟,求精创新。郭沫若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科学的春天》讲话中指出:“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付出艰巨的劳动。”“艰巨的劳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付出的,而需要没有半点虚假的日积月累。历史上任何巨大的成就哪有例外。马克思完成《资本论》花了40年,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花了27年,居里夫人花了4年,从8吨沥青原料中提取了0.12克氯化镭,进行了5677次试验,遭受了458次分离试验的失败。请问哪一次试验又不凝聚其心血?请问哪一次试验又无不寄托着某种成功的期望?如此步步为营、艰辛不倦的探索,历史上何胜枚举?他们哪一步又会去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呢?
要老老实实、不倦探索、付出巨大劳动的学术活动能取得应有成果,关键在于要有符合实际、符合要求的学术方向。而要能符合实际、符合需要,即就必须老老实实地了解实际,了解需要,了解自己,知彼知己地确定学术方向,并能根据情况不断地加以修正、完善。方向一错,全盘皆输;方向有偏,事倍功半;方向对头,事半功倍。弄虚作假、自欺欺人,更哪会有正确的学术方向,更何谈学术成果?学术方向是学术的关键。
一流诚信是一流学术的前提,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内涵。这就是一流诚信就可得到一流的“外援”、一流的合作。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孟子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国格言讲:“以心换心”。这个德,这个道,这个心,即最基础的以诚待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信然!有了“外援”,有了合作,有了学术团队,有了群体的力量与智慧,就可以“人心齐,泰山移”;反之,亦然。彼此之间无诚信,打内仗,搞内耗,不但力量不能用于学术,而且事事处处可能为外界掣肘,岂不悲哉!学术“外援”、合作是学术条件。
有了一流诚信这个前提,才可能有一流学术合作这个条件,才可能把握一流学术方向这个关键,才可能具备一流学术态度这个根本,才可能体现一流学术作风这个保证,从而才可能去赢得一流学术成果这个目标。
其实,缺失诚信,不仅导致道德失范,精神文明丧失,而且也终必导致科技失控,物质文明崩溃!总之,导致人类社会文明史将以“无明”而告终。因为丧失诚信,就是违背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也就是违背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必失败,必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