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魂——访著名环境科学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
2012-11-04刘德英孟凡治
首席记者 刘德英 实习记者 孟凡治
以水为魂
——访著名环境科学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
首席记者 刘德英 实习记者 孟凡治
写在前面
一个生命,就是一本书。
十九年前,结束了在日本的博士后研究,放弃国外优厚工作条件回来报效祖国的国际型水环境专家——王晓昌,他的人生故事,就是一本对青年学子成长影响巨大的好书!是一盏能点燃人心的灯、一本能改变人世界观的好书!
在他光荣当选本届《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的时候,将本文再版一次,将一个优秀的生命再做一番解读,为的是给更多人以启迪。
—— 本刊编辑部
初春的富士山,积雪携带着春意不敢打扰五湖的静谧,云从天边飘来,驻足在山顶……采访即将结束时,我们有幸饱览到王教授从东瀛带来的一张张照片。这位爱好摄影的科学家亲自拍摄下的一幅幅美景,亦如他带回的诸多学识一样让我们陶醉。
他,就是我国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从日本归国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晓昌教授。
在王晓昌的人生字典里,“时间”是永远不够用的。“不是我不懂得生活乐趣,而是时间确实太宝贵!”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这样告诉我们:“高考后的30年中,我的经历大致分为3个10年:前10年在建大的学习和工作,为我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勾起了我新的向往;第二个10年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使自己开阔了眼界,认识了世界,同时又体会了远离祖国的失落;第三个10年则是回到母校工作的10年,也是我生活、工作、事业最为充实,真正找到了人生平衡点的10年。”
30年,时光如流水,不舍昼夜!如今,已经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的王晓昌依然马不停蹄,在寻找着下一步人生目标,“想的最多的就是下一个10年(这也许是肯定的)我该为祖国做些什么?或者是未来的30年(如果可能的话)我该为祖国做些什么?”
如今的王晓昌可以说是自豪的。因为,在他的感召下,一批归国博士和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博士汇集到他所在的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在他直接领导的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锤炼出一支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科研团队,团队中4名副教授先后获准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并均入选学校的学术带头人岗位;2008年他与学院的一批教授和归国博士合作,成功申报并获准了以“西北城镇水资源再生利用与水质安全保障”为主攻方向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一支强有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已经开始腾飞。
我们明白,凝聚这支团队的,除了勇攀科研高峰的共同目标,王晓昌个人的人格魅力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五章 严师慈父
他集科学家、教授、博导、校长身份于一身,同时,也是一位“牛津女孩”心中的严师慈父。
——采访手记
父亲为女儿的自传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最感到骄傲的是她的认真精神……由于认真,她从小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由于认真,她个人的智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由于认真,她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由于认真,她赢得了高的效率。
女儿在自传中则说:
我和爸爸很像,尤其是性格方面,我把爸爸的优点和缺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走进牛津——一位中国少女的成长自述》一书中让记者记忆深刻的两段话。
这本书的作者叫王婧。六年前她完成这部书的时候,已经被世界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录取。
她的爸爸就是王晓昌——一个能用英语和女儿谈心,吃饭的时候“讲笑话、装傻”把女儿笑得肚子疼的“老顽童”。
女儿说:从我开始有记忆的那一刻起,我眼中的爸爸就是严肃认真并且有威严的。在她模糊的童年记忆里,有两个镜头依旧是清晰的:
第一个镜头是爸爸一边炒菜,一边听收音机。(笔者注:听英文或日文广播)
第二个镜头是爸爸捧着一本又厚又重的书。
王晓昌的独生女儿王婧出生在西安,5岁随他去日本,小学毕业后回国。
当话题转到了女儿的教育时,他的眼眶有些湿润。因为他归国后,事业的成功与家庭的支持密不可分,而“优点和缺点都像他”的女儿有着与他相似的“复杂”经历,在日常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与他形成了“既是父女又是朋友”般的特殊关系。
他不能不提起1997年动员女儿回国时,仅仅12岁的孩子面临的困难和对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在日本普通小学毕业的王婧,当时已和日本孩子相差无几,日语成了她的母语,一举一动都是“日式”,汉语仅有简单会话的水平。他和妻子当时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回国后能否适应?文化的落差是否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为此,他也采取了让妻子带女儿早一年回国,并暂时保留她们在日本的“户籍”,以留有“补救空间”的特殊对策。
然而,女儿是懂事的,她知道爸爸的事业应当在中国,知道自己作为中国人应当接受国内的教育,这是她含泪同意回国的惟一原因。
女儿让他感到宽慰,回国不到一年她就过了汉语的“语言关”,习惯了国内中学的学习生活,使他能够无忧虑地按计划在第二年回国工作。
女儿让他放心,进入中学后学习成绩节节上升,初二就成为年级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他不再为孩子操更多的心,可以全力投入教学和科研事业。
这一切源于他和妻子从孩子牙牙学语时,就用“尊重个性发展+引导养成良好习惯+注重言传身教”的方式开始了孩子的培养。
所谓尊重个性发展,就是爱护孩子的童心,给予她自主的空间,在一定的引导之中让她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包括从生活中的小事到回国、选学校、选专业这样的大事。
所谓引导养成良好习惯,就是不姑息迁就任何不良的苗头,在关键时刻予以一定的逼迫。对于王婧这样几经往返于语言和教育方式迥异的环境间的孩子,王晓昌曾逼迫她在五岁时以“每天三句日语”(即白天在幼儿园期间与小朋友至少讲三句日语)开始,培养她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的习惯;辅导孩子从10岁起学习英语时,强迫她完全融入课文的场景,用学习课文所用的语言来理解课文,并用嵌入头脑的场景来记忆词语和句子,把它变成自己的语言;在回国后孩子遇到语言困难,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强迫她使自己放松,不打疲劳战,养成高效率学习的习惯。
所谓注重言传身教,就是意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孩子模仿,希望孩子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不知是父亲影响女儿还是女儿影响父亲,在王晓昌家里,早起晨练(锻炼身体)和晨读(听读外语)是父女俩共同的习惯。妻子经常打趣地说,这父女俩认真读书时撅着嘴唇的神态都是一样的。
从小培养出的良好习惯结出了硕果。初中毕业时王婧的中考成绩是全年级第二名,她用三年的短暂时间补上了小学时代没有系统学习汉语的缺陷,走到了同龄孩子的前列;她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在高二时就以633分的成绩通过托福英语考试,7分的成绩通过雅思英语考试;她执意在高中毕业前报考国际一流大学,以优异成绩通过牛津大学的严格考试和面试,高三第一学期就获得了这所最古老大学的入门证。
请王晓昌评价自己的女儿时,他拒绝用“聪明”这样的字眼来夸奖,而只是强调她“执着”、“认真”,这不正是他自己品格的写照么?
问到培养孩子的方法,他说,孩子的培养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让孩子在温暖和谐的环境中生活是最重要的。
难怪女儿在自传体的书中有这样一段凝聚于笔端的情感流露:爸爸是一位大学教授,职业习惯使他用对待他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方式对待我——父亲是我的导师。
第六章 以水为魂
他是常年静心地钻研水的人,不断地演绎着水文化的人……他的人生一步一个目标,他是水魂。
——采访手记
王晓昌常对人说:我是个赶末班车的人,但每班车都还算赶得不错。进大学,考硕士研究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虽然实现得晚了一些,但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我都赶上了。
当岁月的列车驶进中年,王晓昌已经是国内环境科学与工程界有名望的学者了。
“有的人说人生目标要远大,我这个人比较保守,总是在一个阶段有一个自己的目标,当阶段目标完成的时候,我才会确立新的目标。”
我们不想打断他的“谦卑”,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浮躁”褪去贬义的时代,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远处的钟声响了,不知道又是哪一辆车要出发。当列车缓缓地驶过一个个人生的关口,总有人开始新的旅程。我们盼望的不是下一站的到达,而是怎样的到达下一站。
厚重的大西北寄情于王晓昌,水资源的再生利用需要他一步一步地坚实迈进。临别时,他打破了“保守”的“固执”展望起未来。
“许多国外人认为,21世纪属于中国,我们更应有这样的信心。随着国家建设的重点向西部转移,我们肩负的任务越来越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承上启下’,我们有责任努力也必须努力!这是我勉励自己并献给与我同时代人的一句话。”
他的话,在拐过了“几”字弯的奔腾不息的黄河上回荡,在养育了芸芸众生的几千年的黄土地上回荡……
让“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不再成为向往中的思念,我们盼望着,盼望着总有一天,绿水将灌溉遍大西北满目的青山,广袤的土地不再荒芜。
当那天来临,让我们再回到记忆中的长安……
这是爱好摄影的王晓昌镜头下的日本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