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具变迁对一个壮族村屯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武鸣县杨李村为例

2012-11-04龚世扬

关键词:村屯农具农机具

龚世扬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2012-07-12

2012-07-25 网络出版时间:2012-9-29 15:43

龚世扬(1982-),男,重庆人,馆员,主要从事少数民族传统农具与少数民族农业科技史研究。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20929.1543.201205.118_053.html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2, 6(5): 118-122

10.3969/j.issn.1004-390X(s).2012.05.026

农具变迁对一个壮族村屯的影响研究
——以广西武鸣县杨李村为例

龚世扬

(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广西武鸣县杨李村所使用的农具经历了从传统农具到农机具的过程。农具的变迁对该村的农业生产、生计方式、经济收入、劳动力、思想行为观念和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探析这些影响,能为农业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广西武鸣;壮族;农具;变迁;影响

杨李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的一个壮族聚居的村屯,隶属于武鸣县双桥镇,距县城5千米,距首府南宁30千米。全村288户,总人口 1 131 人,因杨姓和李姓最多,故得名“杨李”。以杨李为村名的历史已无从考证,根据现有的资料可知,最晚至清末已有杨李村名的历史记载了。[1]从清末以来的百年间,该村的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从牛耕到机耕的过程,劳动工具也由明清以来一直延续的传统农具变为农机具。农具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也对村屯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农具变迁对农业社会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壮族农村的发展变化情况,还能为农业社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从传统农具到农机具的发展历程

由于该村有据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末,因此清末是本文研究的下限。从清末以来,农具在该村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以下三个阶段。

二是传统农具与农机具并用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以农机具的使用和推广为开端,传统农具也在这一时期继续发挥作用,两者呈现出并存、共用的局面,这一时期先后出现和使用的农机具主要有双轮双铧犁、插秧机、喷雾器、脚踏打谷机、水泵、抽水机、碾米机、榨油机、大型拖拉机、电动打谷机等。

三是农机具占主导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以机耕的广泛推行为标志。据笔者调查,目前全村除播种移栽环节要人工抛秧外,其他所有的劳动环节如耕地、灌溉、收获、运输、加工都实行了机械化,至此农机具成为该村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二、村屯农具变迁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该村的劳动工具由过去的传统农具变为农机具,这种变化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表现在数量、种类、质地、重量、动力、使用方法、使用习俗、制作工艺等方面。从农具的种类和数量上看,传统农具时期应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农具有30多种,两者并用时期则有50~60种,农机具时期降到20余种,*统计资料来源于笔者的实际调查所得,传统农具时期和农机具占主导时期一个劳动环节仅有1~2种工具在使用,两者并用时期有的生产环节有4~5种工具在使用。即农具由过去的数量多、种类比较齐全,向如今的数量少,种类比较单一发展;从农具的质地和重量上看,传统农具多为竹、木、石和少量的铁制,农机具则由钢、铁制作而成,重量也随着质地的变化而变化;从农具的动力上看,从第一阶段的人力和畜力为主,发展为第二阶段的人力、畜力、电力、柴油并存和第三阶段的以电力和柴油为主;从农具的制作上看,也由过去的传统农具村民自制,农机具在集体化时期的代购向如今的家庭自购方向发展;从农具的使用习俗上看,由过去普遍的借农具、帮工、无偿使用变为现在的雇农机,有偿租用。笔者认为从传统农具到农机具的转变,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体现,科学技术的引入是变迁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有利于高效、耐用、灵活、操作方便的农机具取代传统农具。

三、农具变迁对村屯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具变迁对该村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是直接的,且明显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农具在农田的耕作上费时、费力,而农机具省时、省力,并且操作方便、劳动效率高。比如,该村过去用牛犁田1人1天可犁0.07公顷,现在用拖拉机(南宁产桂花牌)犁田1人每小时可犁0.21公顷左右;农田灌溉方面,过去用戽斗1人1天可灌溉0.1公顷田,现在用抽水机(鹿寨产华光牌)灌溉0.07公顷田只需10分钟。另外,从粮食加工方面看,靠电力带动的碾米机、打浆机、榨油机显然比传统的谷磨、石碓、石磨、石臼、榨油机的工作效率高得多。当然,村民的选择也并不是盲目的,有的农机具正是由于缺乏高效的优势而被淘汰。如人力插秧机,它的效率事实上与人工插秧不相上下,比抛秧的效率还要低,同时机插易损害秧苗,适应不了农艺要求,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被人工插秧和后来的抛秧取代;又如脱粒环节,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用脚踏打谷机,80年末期至90年代村民们就购置了效率更高的电动打谷机,2000年以来因为联合收割机的效率更高,兼具收割、运输等功能,农户们更愿意租用它,而抛弃家庭式的脱粒方式,这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时间。传统农具时代,由于劳动效率低,因此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参与农业生产,并且在生产上花费的时间也比较多,其劳动所得基本上能满足成员的物质需求,结余较少。农机具时代,劳动效率提高了,每个家庭成员并不都要参与生产劳动,相反一个家庭成员的劳动所得往往可以供养更多的人。据村民韦娇英回忆,20世纪80年代她家一年用在农业生产上的时间多达4个月,农忙的时候全家老少都要帮忙,特别是插秧、收获等环节至少需要5~6人,有时还要请亲戚朋友过来,现在就她和她丈夫两个人劳动,最多也忙50天,过去家里7口人吃饭,只能结余500公斤粮食,现在要供养11口人,还可以卖 1 500 公斤粮食。可见,农具变迁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二)增加了农民的农业生产投入

1)严格执行入河排污口设置申批程序。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对不达标或未经处理的废污水严禁入河,控制各水域的排污总量不得超过其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

过去,传统农具或自制或购买,购买和制作的成本都低,有的甚至不需要任何成本,只是耗费劳动时间,再加上传统农具经久耐用,因此其维修和保养也相对简单容易。同样,在耕牛的饲养上,除了人工放养或准备草料需要劳动时间外,其他并无额外的饲养费用。换言之,过去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投入不是农具。农机具时代,农具的使用成本有了明显地提高:第一,来自购买农机具的成本,每家拥有的农机具都购于农机厂;第二,来自运转农机具的成本,农机具的运转需要电力和柴油,由此产生的电费和油费;第三,来自保养农机具的成本,包括农机具的修理、零件的更换等;第四,来自租用农机具的成本,如租用联合收割机进行的稻谷收割,利用作坊的碾米机、榨油机进行的粮食加工。据村民杨锦州回忆,过去家里的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是最主要的投入,分别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60%和30%,此外种子投入大约占9%,农具的更换和维修仅为1%;现在的农业生产,化肥和农药仍然是最主要的投入,分别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50%和25%,种子投入占10%,而农机具的更换、维修却占到15%。可见,随着农具的变迁,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比例也随之增加。相比过去,虽然农具的投入有了很大的增加,但是这种投入是值得的,它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节省了劳动成本。

四、农具变迁对村屯的其他影响

诚然,农具变迁的主要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往往变迁的既定目标只有一个,实质变迁的结果却是无法预料的。农具变迁,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社会的劳动力、传统文化以及村民的生计方式、经济收入、思想行为观念却受到了的影响。

(一)对生计方式的影响

传统农具到农机具的转变,使得村民的劳动强度得到了大大的减弱,劳动时间得到了很大的缩短,因此从事一些非农业劳动的时间有了相应的增加,村民的职业角色不再是纯粹的农民,这对该村的生计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笔者以“您家的收入来源靠什么”为题,对全村约52%的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150户)。调查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始,从事种地种田老本行的家庭数约有减少,从过去的家家户户种地种田,转为11%的家庭不种田;相反从事水果种植的家庭数则有大幅度的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不到一半的家庭种植水果,转为近90%的家庭种水果;另外,以外出打工、个体经营、养殖和种蔬菜为收入来源之一的家庭也有一定数量的增加(见表1),而20世纪90年代正是该村农具变迁的第三个阶段,即农机具占主导时期,由此表明,农具变迁与生计方式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表1 杨李村职业结构抽样统计表

资料来源:笔者2011年8月的问卷调查所得。

(二)对经济收入的影响

农具变迁,所引起的经济收入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农具变迁对农业收入的影响,即直接影响;二是农具变迁引起村屯生计方式的改变,生计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变化,即间接影响。

1.农具变迁对村屯经济收入的直接影响

农具变迁一方面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农业劳动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改进了该村的劳动方式,如耕地环节,手扶式拖拉机能够深耕,使得田地能够充分的耕熟,这有利于提高粮食的产量[2]。收获环节,联合收割机实行收割、脱粒、运输一条龙服务,这有效地减少了各个环节的粮食损失。粮食脱壳环节,碾米机出米率高,碎米少,这无疑提高了大米的质量。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高产的种子、高效的化肥和先进的农药,共同促进了粮食的增收。粮食增产,自然就卖得多,村民的农业收入也相应地有所增加。

2.农具变迁对村屯经济收入的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表现在农具变迁改变了村民的生计方式,进而影响到村民的经济收入。在笔者的访谈中,所有家庭都认为1980年至2010年这30年来各自家庭的收入是越来越多的。但是这些家庭的收入情况具体是怎样变化的?从笔者对该村150户家庭年平均收入的抽样统计表中可见一斑(见表2)。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只有极少数家庭种植水果、外出打工,因此78%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低于 5 000 元;20世纪90年代,部分家庭或家庭成员从农业生产中剥离出来,大量从事水果种植业,部分从事个体经营、外出打工和养殖业,因此88.67%的家庭年平均收入高于 5 000 元,其中年平均收入超过2万元的达40.67%;如今生计方式更加多元化,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或人数开始减少,从事其他职业的家庭和人数开始逐年增多,因而家庭年平均收入也逐年增长,2010年78%的家庭年平均收入超过2万元,18.67%的家庭年平均收入超过5万元,只有22%的家庭年平均收入低于2万元。

表2 杨李村家庭年平均收入抽样统计表

资料来源:笔者2011年8月的问卷调查所得。

个案:杨锦意,46岁,男,壮族,初中文化程度,杨李村杨屯人。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用机器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农业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少,因此我就开始做一些其他事情。1990年到1995年,我跟我哥一起开货车,跑运输;1995年到2005年,又去建筑行业搞装修。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十年里赚了一些钱,2005年就开始做生意了。从做生意开始,家里就不种田了。在双桥镇上开了一个杂货店,什么东西都卖,每个月都要去南宁进货2~3次,房租一个月1万元,除掉成本及其他开支这个店每年能赚20万元。觉得还是做生意好。

个案:马学军,56岁,男,壮族,初中文化程度,杨李村马屯人。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都是以种田为生,那时候家庭的年收入很少 1 000 多元。后来有了闲暇的时间,就开始琢磨着找点事情来做。1994年,借钱买了一台小型挖掘机,帮建筑工地挖土或村里挖水渠,那时候是自己开。3年前,又用积攒的钱买了2台大型挖掘机,自己年纪大了,也不开了,有时候是儿子开,有时候是女婿帮开,有时候又请人来开,一台挖掘机挖土1个钟头收费200元,生意很好。一年下来要赚10多万元。

以上2个个案也表明,农具变迁后,这些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减少了,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去从事一些非农的工作,随着非农工作所带来的成倍收入,他们后来干脆不种田,专心从事做生意、开挖掘机等工作,这彻底改变“以农为本”的生活。由此可见,农具变迁对家庭的经济收入也产生了影响。

(三)对劳动力的影响

农具变迁后,仅农业生产这一环节的农忙时间就由过去的4个月缩短为2个月或者更短。就一个家庭的农业生产来说,也由过去的全家参与、亲朋协助转为由少数家庭成员负责,其结果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减少,剩余了更多的劳力。剩余的劳动力,部分开始向其他行业转移,如种植水果、外出打工、做生意、发展养殖业,部分则闲散在家,无所事事,形成隐形失业。就农具变迁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而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与转移困难的剩余劳动力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前者主要是中年人,后者主要是年轻人,尤以未婚的男性居多。造成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主要问题:一是,他们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二是,他们不及父辈吃得苦,即使他们能够就业,也只能在建筑业、服务业等仅需简单劳动的行业。通过笔者的调查、采访得知,目前全村闲赋在家的年青人有40多人。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不能得到有效的转移和利用,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到该村的安定、团结和和谐,这也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对思想行为观念的影响

农具变迁也有力地推动了该村行为思想观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杨李村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在农具未发生大规模变化前,村民们都是清早起床吃过早饭,男人牵着牛、扛着犁,女人扛着锄头出门劳作。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下,村民们以农为主,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安于现状、自足长乐。农具大规模发生变化后,劳动效率提高,现在一天做的工抵得上过去几天的劳动,因此早出晚归的生活场面没有了,农忙时节,只听见轰隆的机器声,看见的都是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忙碌的身影,“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脱粒、舂米、碾磨等生产环节已成为记忆。农具变迁带来的不仅仅是新式的劳动工具、耕作技术,还有思想观念,村民们不在安于现状,商品意识、市场观念逐级增强,绝大多数人开始种植水果,部分人走去家门外出打工,还有一部分人以做生意为业,“不事商贾”的传统观念被彻底打破。

(五)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农具变迁对该村的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是语言,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反映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经历和价值观。[3]例如,农具词汇、农业生产用语就能反映该民族的生计类型及生态环境等。农机具进入该村,传统农具的使用频率减少,除了上年纪的老人和中年人还能用壮语说出传统农具、传统农业生产用语的名称外,年轻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已经不知道犁、耙、锄这些传统农具的壮话了。拖拉机、抽水机等农机具的汉语借词却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农具变迁导致传统的农具词汇、传统农业生产用语的使用频率开始减少,甚至有消失的危险。其次是农具使用习俗,过去借农具、借耕牛的现象广泛存在,且都是无偿的,只需以帮工的形式进行补偿。从20世纪50年代农具变迁以来,借农具的现象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农机具,因此借农具的现象不再那么普遍。另外一些大型的农机具,开始向有偿租用转变,如收割、脱粒环节需要租用联合收割机,打米需要租用碾米机等,有偿租用已逐渐成为该村农具使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此外,过去沿袭的农耕习俗也随着农具的变迁而彻底消失。壮语词汇使用的弱化、农具使用习俗的消失,直接影响到以农耕为基础的生计文化,对我们去认识、理解和挖掘该村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困难。

五、结语

经过百年来的发展,杨李村的农具变迁使得该村的农业耕种方式由过去的人畜劳动为主逐步向机械化劳动转型,事实上农具的变化直接促使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劳动时间,同时它还对村屯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若从农具变迁的侧面分析,农具变迁的确让村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产生了剩余劳力,进而对他们向其他非农行业转移产生了推动,间接影响到家庭的生计方式、经济收入。不可否认,变迁也对该村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习惯、思想行为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变化就是人类学家巴尼特所言的“连锁反应效应”,即系统内部某个部分发生变迁,必然引起整体中相互关联的部分的反应。[4]不可否认,杨李村经济社会的这种变化并不都是农具变迁所直接导致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仅从农具变迁的视角看村屯经济社会的发展,算是抛砖引玉。总之,变迁是一个纷繁复杂的问题,变迁也是好坏并存,农村社会只有在认清这些影响和问题之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才能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1]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148.

[2]薛永强.耕地深松确实能增长[EB/OL].(2011-12-14)[2012-08-31].http://dingzhou.hebei.com.cn.

[3]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98.

[4]BARNETT H G. Innovation: The Basic of Culture Change [M]. McGraw-Hill, New York, 1953:89-90.

InfluenceofFarmImplementChangesonaZhuangVillage:ACaseofYangliVillageinWumingCounty,Guangxi

GONG Shi-yang

(Guangxi Museum of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28, China)

Farm implement of Yangli village in Wuming County had experienced from the traditional farm implement to farm machinery. Farm implement change had an effect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y of livelihood, economic income, labor, behavior concept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Zhuang village. Analysis of this effect, it’s use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ociety.

Wuming County of Guangxi;Zhuang ethnic group;farm implement;changes;influence

N 09

A

1004-390X(2012)05-0118-05

猜你喜欢

村屯农具农机具
村屯绿化建设实践思考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试论大型农机具的维修与保养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农机
农机具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吉林省整村屯美化创建标准(试行)
广西田林:完成21个村屯绿化 多植经济树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村屯绿化浅谈
农具T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