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桥跨海 两岸变革

2012-11-03撰文那颜高凌

海洋世界 2012年4期
关键词:杭州湾跨海大桥海峡

撰文/那颜 高凌

一桥跨海 两岸变革

撰文/那颜 高凌

许多人认为桥的作用就在于沟通两岸,从而在时间和费用上都能够节省。没错,建造一座桥的初衷确实如此,可是当一座桥,尤其是一座跨海大桥建成之后,所带来的改变并不只是路程上的缩短,而是从方方面面改变了过去的生活。

丹麦大贝尔特桥:高效省时的典范

大贝尔特桥建成于1998年,横跨大贝尔特海峡,连接了西兰岛和菲英岛。这座由2车道铁路和4车道高速公路结合在一起的大桥,以斯普奥岛为界可分为3部分:从西兰岛到斯普奥岛之间为悬索桥(东桥)和海底隧道,从斯普奥岛到菲英岛为箱梁桥(西桥)。

这座跨海大桥建成之前,往来海峡两岸的唯一方法是摆渡,至少需要1小时;大桥建成之后,驾车通过大桥仅需10分钟。除了省时之外,车辆的通过率也大大增加。据统计,大桥建造之前每天摆渡的车辆为8000辆,而自大桥开通至该年年底,通过的车辆为3700139辆,每天的通行量是原先的2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数字仍在逐年增长。

没有大贝尔特桥之前,从位于西兰岛的首都哥本哈根出发去欧塞登或奥胡斯,最便捷的方法是乘坐飞机(注:欧塞登是仅次于哥本哈根的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则是第三大城市);大贝尔特桥建成之后,人们便有了一种更经济的方式,即乘火车出行。从首都哥本哈根出发,经由大贝尔特跨海大桥,到欧登塞不过1小时15分钟,到奥胡斯也只需要2小时而已。坐火车出行本就经济,如果又能同时做到省时的话,也难怪飞机会遭到民众的冷遇了。也是因此,从哥本哈根到欧登塞的飞机航班最终被取消了,从哥本哈根到奥胡斯的主要市场份额也被铁路交通所占据。

此外,大贝尔特桥连同厄勒海峡大桥,将除冰岛、马耳他、塞浦路斯之外的整个欧盟地区连接起来。瑞典和德国之间的货运也因此畅通无阻。

日本濑户大桥:沟通到极致的楷模

濑户水域的水下地质构造复杂,不仅水流急、漩涡多、落差大,还常有台风肆虐。1955年在这里发生的那起轮渡翻沉、死亡 160余人的重大事故,促使日本政府下决心修建跨海大桥。

1988年4月10日,连接本州的冈山县儿岛町和四国香川县坂出市的濑户大桥终于建成通车。这是铁路公路两用桥,由3座悬索桥、2座斜拉桥和1座桁架桥组成。为了不影响船只航行和景观,桥墩基本上建在海中的5个小岛上。由于桥梁高出水面65米,50万吨巨轮得以畅通无阻。

日本由4个主要岛屿和众多的小岛屿所组成,濑户大桥第一次把4岛用铁路连接起来。从此人们就能乘着火车一路欣赏着濑户的美丽风景,从北海道穿过本州,抵达九州港口和四国岛。过去车辆只能通过轮渡过海,需要2小时以上;现在大桥建成后只需40分钟,极大地促进了各岛屿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濑户大桥能够抵抗里氏8.5级大地震和风速为60米/秒的大风,极大地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

说到濑户大桥,就不能不提明石海峡大桥。这座色彩低调雅致的大桥是连接日本神户和淡路岛之间的跨海公路大桥,也是濑户内海上画龙点睛的一笔。它的建成让“将四岛连为一体”的设想,终于在这一刻功德圆满了。

美国金门大桥:旧金山永不枯竭的“金矿”

当船只驶进旧金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金门大桥的巨形钢塔。这座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一项奇迹的大桥,雄峙在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被认为是旧金山的象征,也是旅客必游的景点之一。据统计,每个月有超过100万游客来此瞻仰它的雄姿。

早在1872年,人们就曾讨论过在金门海峡上修建一座大桥的可行性,最终却因为技术和资金原因而搁置。到了20世纪20年代,因为汽车的普及,建造一座能连通旧金山和北加利福尼亚州的大桥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了。

大桥的设计者约瑟夫·斯特劳斯花了十多年时间游说各方,终于将建桥的事儿提上了日程。对兴建大桥满怀信心的旧金山居民,以自己的住宅、农场和公司为抵押,发行了3500万美元的工程债券集资造桥。由此,也能看出当地民众对于这座跨海大桥的渴求。

金门大桥从1933年1月初开始施工,到1937年5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历时4年。它的建成不仅方便了两地居民出行,也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1977年,建桥所欠的最后一笔债务被偿还,从此金门大桥无债一身轻。值得一提的是,3500万美元的本金和3900万美元的利息,全部来自于收取的过桥费。

据统计,目前每天大约有10万人次的通勤族,经由金门大桥往来于旧金山与北加州之间。如果全部按照5美元/次的通行费来算,即便扣除相关的管理维护费用,大桥每天产生的收益也高达数十万美元之多。

金门海峡一向以浓雾闻名,而雾和冬雨都是钢铁构件的大敌。从诞生之日起,美丽的金门大桥就处于生锈的威胁中。因为一下雨它的钢塔就会生锈,负责给大桥刷油漆的工人必须日复一日地给它刷油漆。在金门大桥的诸多维护工作中,涂油漆不过是其中一项内容而已。目前这座大桥约为200人提供了工作机会,工作内容包括收过桥费、维修、加固和油漆钢索等。

虽然加州的金矿早已在淘金热中开采殆尽,金门大桥这座仅2737米的跨海大桥却成为了旧金山永恒的金矿。旧金山与北加州从此连成一体,桥两岸迎来了新的变革。

中国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影响着长江三角洲的经济格局

长江入海口的南面有一个喇叭形的海湾,这便是“杭州湾”了。它的北边是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南边则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宁波、温州、义乌等。

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嘉兴市海盐县,南至宁波市慈溪市,全长36千米。过去宁波到上海的直线距离虽然只有150多千米,但因为隔着杭州湾只能先绕道到杭州。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宁波、温州等地到上海的路程整整缩短了120千米,时间从3.5小时缩短为2.5小时。早在大桥建成之初就有专家曾预测,到2015年大桥有望节油25万吨,减排5万吨废气。

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仅改变了杭州湾两岸的交通格局,更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格局。它直接促进宁波、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而对全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跨海大桥两岸的慈溪、海盐等地正在大力吸引人口和产业的集聚;那些离大桥两端远的企业也可能出于让交通更便利的考虑,迁移到大桥两端的开发区里。

猜你喜欢

杭州湾跨海大桥海峡
宋代跨海大桥——洛阳桥
海峡
无人机运用于杭州湾
“大桥经济区”来了
杭州湾二岸民俗活动的异同
魔鬼海峡
海峡可以很远,但是心可以很近
杭州湾滩涂粗养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跨海大桥水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法
C35复合双掺高性能混凝土在象山港跨海大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