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方共建”与“三项工程”推进方式创新

2012-11-02秦玉林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秦玉林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 板石街道, 吉林 白山 134300)

“四方共建”与“三项工程”推进方式创新

秦玉林

(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 板石街道, 吉林 白山 134300)

由政府、高校、企业、农村社区共同参与的“四方共建”平台是“三项工程”推进方式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它改变了由党委政府以自上而下推行、各个基层组织被动履行的“外在压力型”推行方式,构筑出通过调动基层党组织及其他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其自主参与的“内在动力型”推行方式。“四方共建”平台的核心在于资源互补、诉求相异、行动相长的四方合作的自组织机制,不仅办事高效,而且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四方共建”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将其推广和运用于更大范围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巩固与建设。

四方共建;三项工程;外在压力型;内在动力型

一、农村基层组织“三项工程”与“四方共建”平台

吉林省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倡导者。2009年初,在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吉林省委首次提出了在吉林省农村基层组织中建设“三项工程”,即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的初步设想与目标。同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吉林省提出的建设“三项工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赞为创新之举,指出应向全国推广实施。2009年6月,吉林省省委印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项工程”建设的主旨在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党员队伍致富带富能力,以破解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下降、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党员队伍致富带富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推进“三项工程”建设,《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意见》给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其一是组织保障,包括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方式,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模式;其二是人才保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妥善解决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待遇,大力培养村干部后备人才,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其三是投入保障,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力度,探索建立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工作;其四是制度保障,探索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然而,受这四个方面保障措施的影响,“三项工程”的推进方式自提出以来就自然而然地依赖“外在压力机制”,即由党委政府包揽全局,以行政命令行事,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这种推行方式虽然办事高效,但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较大,且忽略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的自主参与,不仅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还容易滋生各类形象工程。就白山市浑江区板石街道而言,受此“外在压力型”推进方式的制约,在建设“三项工程”的过程中就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虽然党委和政府制定了落实“三项工程”的指导方针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但存在着农村基层组织因缺乏必要的自主参与和资源而难以推进的瓶颈。不仅如此,由于受自然环境及市场经济人才流动的影响,板石街道吊水壶村在推进“三项工程”的过程中,党组织的领导仍然难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致富带富能力仍不断下降,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仍难以提升,对于群众与驻村企业的冲突不仅没能做到防微杜渐,反而因为无法控制而不断激化。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浑江区区委、区政府及板石街道党工委迅速调整了工作思路,以板石街道吊水壶村为试点探索推行“三项工程”的新方式。2010年1月,板石街道党工委、吉林大学科研团队、驻村企业和吊水壶村两委四方共同签订了《浑江区校企村和谐共建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成立了“四位一体”的“四方共建”平台,以共同巩固党的组织领导,增强农村党员队伍致富带富能力,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并以此面向吊水壶村的社区和谐和生计发展事宜。“四方共建”平台的组织架构为基层党委政府——板石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驻村板庙子矿业——总经理领导、管理层参与,当地社区——吊水壶村委会、村支部和村民,科研机构——吉林大学科研团队。“四位一体”平台的组织制度为各方共同成立社区工作委员会,成员由各方负责人组成;委员会在社区(吊水壶村)下设常务办公室,由四方派驻代表联合办公,以共同谋划社区发展和积极处理社区诉求和纠纷;四方还实施月度议事决策例会制度,如果遇到重大社区问题或事件则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问题。

在参与四方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努力下,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四方共建”平台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吊水壶村党组织的领导得到巩固,农村党员队伍致富带富能力得到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也得到提升。在社区和谐方面,四方办公室已共接待上访群众400余人,反映事项近40项,解决率达到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社区自2010年至今没有出现恶性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问题,被浑江区区委、区政府评为“平安创建先进村”;在社区生计发展方面,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集体经济首次出现盈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强化,村民年均经济收入由2009年的3000元增加至2012年的7000余元,被白山市市委、市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四方共建”平台在推进“三项工程”方面的有效性,得到了白山市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吊水壶村党组织被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先进村党组织”荣誉称号。

二、“四方共建”与“三项工程”推进方式的实践创新

“三项工程”的提出和落实为“四方共建”平台的运营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组织前提,“四方共建”平台则通过“四位一体、四方合作”的途径助推“三项工程”建设。而“四方共建”平台之所以能够对“三项工程”给予有效推动,关键在于它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外在压力型”推行方式,不再是由党委政府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行,要求各个基层组织被动履行,而是调整为“内在动力型”推行方式,通过调动基层党组织及其他组织的积极性,推动其自主参与,实现“四方共建”平台的“四位一体”,不仅办事高效,而且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基层党委政府推动“三项工程”的目标在于确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但它缺乏支持农村基层的人力、物力资源与资源整合能力,缺乏直接的技术能力及科技成果。企业的目标在于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但需要社会和谐,而推动“三项工程”恰恰有利于社会和谐。为此,企业愿意支付人力、物力资源与提供资源整合能力。科研机构的目标在于开展研究实践、取得科技成果,但需要社会、政府与企业的人力物力支持,而推动“三项工程”、改进社会管理恰恰是科研机构的一项理论目标与学术追求。为此,科研机构愿意提供理论支持与科技支持。村两委的目标在于确保农村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但需要经济支持,科学技术革新能力支持。为此,村两委将主动巩固壮大党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将主动提升素质、农村党员也将主动“创业带富”。

于是,通过“四方共建”平台挖掘互惠契机、构筑目标联盟,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与村委会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筑出资源互补、诉求相异、行动相长的四方合作的自组织机制。政府将达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目标,并探索了推动“三项工程”的新方式;企业将获得稳定的生产环境;大学和科研机构将拥有把科学和理论转化成生产力的实践基地;当地社区百姓则将从落实“三项工程”中获得实惠,获得自身的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

“四方共建”平台作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一种探索性实践,是一种推进机制的创新,并在各个领域也都有所表现。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建设上,“四方共建”平台始终着眼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四方共建”中政府、社区的“行政力”资源,努力发展和完善“四个体系”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组织保障体系上,“四方共建”平台致力于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打破按行政区域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探索出“政、校、企、村”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创新模式,有力地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在人才保障体系上,“四方共建”各方均高度重视社区人才的培育,致力于发掘村民潜力,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技术培训来培养后备人才和政治精英,并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风险管控和生计发展相关事务。在制度保障体系上,以“四方共建”组织框架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党内民主制度和议事规则。

在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上,“四方共建”实践大力挖掘和利用高校“科技力”优势,通过培训、教育、考察等形式,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引领农村社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为此,相关大学多次组织、协调专家、学者及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主题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指导,为基层群众送来了新的知识与实用技术。2011年6月,浑江区区委专门举办了“吉林大学助推‘三项工程’暨创新社会管理培训班”,面向广大基层干部及群众开展了以“助推三项工程,创新社会管理”为主题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受益匪浅。依托“四方共建”平台,在落实“项目支书”计划过程中,通过外出考察等形式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借鉴经验。2010年8月至今,先后组织政府、高校及社区代表到贵州学习社区生计发展项目,赴河北考察“井下钢网”生产项目,还组织基层主要干部致富能手赴长春、四平考察合作社项目。此类活动,对于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上,“四方共建”各方始终注重激发和培育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政府、企业、高校、社区的优势资源,特别是驻村企业“经济力”的扶持,为社区农村党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在社区经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四方共建”平台强调发挥党员在带富致富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了“风险项目,党员身先士卒”、“致富项目,党员带头示范”、“重点项目,党员全程跟进”的项目发展机制。在具体实践中,社区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社区剩余劳动力问题,成立了“八道江区珍珠劳动服务处”,并聘用吊水壶村原党支部书记担任经理,服务处通过积极承接社区内部、驻村企业的基础建设工程,每年向企业、社区提供大量临时性、季节性就业岗位,明显地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在党员带富、创业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四方共建”的发展完善与“三项工程”的推广延伸

在各方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四方共建”平台在助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成果。但作为一种探索性实践,“四方共建”平台自身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因此,无论是当前的项目建设还是今后的发展规划中,“四方共建”平台都将根据形势变化和现实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发展、完善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推进“三项工程”的深入和提升。

其一,发展“四方共建”,进一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在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组织保障上,“四方共建”平台将坚持以政府的“行政力”为主导,充分利用“四方共建‘联合党支部’”这一组织平台,挖掘与整合行政资源,深入贯彻实施《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促进“三项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人才保障上,“四方共建”将加强对联合党支部所属党员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着力增强联合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助推“三项工程”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在投入保障上,共建各方将多方筹措资金,整合优势资源,为联合党支部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并在完善硬件配备的基础上着手开展软件建设。在制度保障上,“四方共建”将不断给力村委会,赋权“联合党支部”,优化权力配置,健全规章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长效机制。同时,还将不断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严格通过“党支部民主议事会”和“四方共建联席会议”进行重大事项的研究和决策,充分尊重支部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同时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和党内民主。

其二,依托“四方共建”,进一步完善“素质提升工程”。在农村基层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中,四方共建将继续以高校“科技力”为主导,始终围绕“风险管控与生计发展”为主线,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广大基层干部及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启迪理想心智、扩展知识储备”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以“增强政治觉悟、牢记政治使命”为主题的政治教育,以“管控社区风险、促进生计发展”为目标的管理教育和以“开发素质潜能、掌握致富技能”为关键的技能教育,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同时,推进“素质提升工程”还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借助“四方共建”平台,积极组织基层干部或致富党员到全国、各省及省内基层党组织建设或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示范村进行考察和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引入到本地区的“三项工程”建设的实践之中。

其三,创新“四方共建”,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富工程”。在促进“创业带富工程”上,“四方共建”平台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三五二”产业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三化”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驻村企业“经济力”的资金扶持,同时积极争取立项资金,为农村党员的带富、党员创业以及贫困党员脱贫提供资金保障。

其四,宣传“四方共建”,推广“三项工程”推进方式创新经验。“四方共建”助推农村基层组织“三项工程”实践探索的优越性,业已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成果得以充分验证。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多种形式,对这种全新的“三项工程”推进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以使“四方共建”平台成为全省甚至全国基层党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创新模式,从而得到全面推广。目前,“四方共建”正规划将此模式推广和运用到解决板石街道整个农村基层组织的“三项工程”建设中。同时,贵州省贞丰县党委组织部门及基层党委已多次组织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到板石考察学习党组织建设经验,并在借鉴“四方共建”的基础上,在当地筹划了具有自身特色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在“四方共建”参与各方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下,这一推进“三项工程”的新方式会日益成熟,将为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与完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夏建中.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伟.大力推进三项工程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N].长白山日报,2010-03-19.

[3]李鹏,高卫东.社会工作: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4).

[4]李文祥.“四方共建”与社会管理模式创新[J].新长征,2011,(8).

[责任编辑:张忠义]

C916.2

A

1008-8466(2012)05-0013-04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提升农村基层会计的业务水平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