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除尘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
2012-11-02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北京100037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北京 100037)
我国电除尘行业2011年发展综述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北京 100037)
综述了2011年我国电除尘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经营状况;介绍了电除尘行业总体技术进展以及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情况;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电除尘;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1 行业发展现状
1.1 行业发展环境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家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粉尘排放标准,新的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13223-2011)对燃煤电厂烟气粉尘排放限值为30mg/m3,重点地区的烟气粉尘排放限值降到了20mg/m3。这是继2004年以来,国家第二次提高火电厂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
电除尘器由于具有除尘效率高、能处理大烟气量的高温烟尘、设备阻力小、能耗低、坚固耐用、维护简单、安全可靠、长期运行费用低、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及民用设施。100多年来的应用实践说明,从投资和长期运行成本综合来看,电除尘器总体费用最低,技术经济性最好,运行维护管理压力较小,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主流除尘设备。电除尘技术的不断进展及其技术的不断延伸,可以概括为,电除尘器适合于需要进行烟尘处理的任何场合,并且完全可以达到人们预想的效果。
随着各国排放标准的趋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采用干法电除尘器,取得了排放浓度低于20mg/Nm3的效果,特殊场合采用湿式电除尘器,排放浓度一般在1mg/Nm3以下。
为了推动和引导电除尘技术进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在2009年至2010年,组织编写了《燃煤电厂电除尘选型设计指导书》,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业市场、指导电除尘行业科学合理地进行选型设计,改善目前电除尘设计配置不规范,如电场数偏少(一般3~4个电场),比集尘面积偏低(一般70~100m2/m3/s)的现状,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达标排放,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分析研究中国煤种成分及其对电除尘性能的影响、国内电除尘器的运行状况、国外电除尘器规范及其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流程,提出了选型设计的指导意见,为供货商、设计建设单位及管理部门科学合理地选择电除尘器提供了支持。
2010年下半年,电除尘委员会又着手组织了《电除尘器供电电源选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工作。2011年通过多次征求意见及经专家反复讨论,2012年3月该书的送审稿已经行业协会审查通过。电除尘本体设计指导书和供电电源设计指导书的推出,对有力提升电除尘器选型设计水平、规范行业市场、提高电除尘器设备质量,创造了条件。
总之,2011年对电除尘行业来说,仍是较为困难的一年,但电除尘行业整体积极应对形势发展的变化,相应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向复合型转变。一些城市经常出现长时间的灰霾天气,对公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是全球PM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大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从2012年开始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将PM2.5浓度限值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对于电除尘行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据报道,对于0.2~2μm的微细颗粒,去除的难度很大,用过滤的方法是不可能去除的。但采用湿式电除尘器、静电凝并器和电袋复合除尘器就能有效去除。
因此,随着国家对大气质量标准的提高,电除尘器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光明。
1.2 行业经营状况
根据对2011年行业内的50个企业进行的行业调查统计,其中28个本体企业合同额达到177.95亿元,总产值为155.80亿元,环保销售收入为134.04亿元,出口额为25.22亿元,18个供电电源企业和4个配套件企业环保销售收入为8.11亿元,出口额为8086.8万元(注:对于一些机电一体化的企业,统计中按其产值高的产品性质归类,如龙净环保的电气产值统一计入本体,未计入电控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产值)。
2011年电除尘行业50个企业的经营状况统计情况见表1。
表1 2011年50个电除尘企业经营状况统计 (单位:亿元)
按传统统计方法计算,50个电除尘企业的产量占全国电除尘器总量的85%,则2011年全行业环保销售收入约为176.0367亿元,出口额近30亿元。
由于电除尘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大都在实行多种经营,一般电除尘行业的电除尘器产品占环保产值销售收入的75%(以往按76%)计,则2011年全国电除尘器销售收入约为132.0275亿元。
为了真实反映电除尘器实际产值,本次调查要求被调查企业在填写行业调查表时将各种产值分别单列,结果显示,28个电除尘本体企业的电除尘器本值产值为85.2289亿元,电源4.2926亿元;22个供电电源及配套件企业的产值为7.9242亿元,主体7.7391亿元。调查统计50个企业的电除尘器产值为105.1846亿元,按传统的方法计算,行业的电除尘器产值为123.7466亿元。且未包括电-袋除尘器部分中的电除尘器的产值。
行业中排名前13位的骨干企业近年来经营状况见表2。
表2 排名前13位的骨干企业近年来经营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2011年行业排名前13位的骨干企业的环保销售较比2010年增长了2.6%。全行业的出口额比上年略有增长,但排名前13位的骨干企业的出口额与2010年基本持平。这是由于印度、印尼、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因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发电厂被迫缓建所致。
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1)电除尘行业的集中度愈来愈高,两个龙头企业(菲达公司、龙净公司)的电除尘器产值几乎占了行业整体产值的1/3;2)排名前13位的企业情况略有变动,其电除尘器产值仍占全行业产值的60%;3)应该说明一点,一些改制后的科研、设计院所(包括高等院校)在设计、咨询及工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均未将产值统计在内;4)特别要指出的是,2010年出口额上升较快,2011年又比2010年又略有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情况下,这是本行业发展重要的闪光点,行业中的企业大步走向世界,无疑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3 主要骨干企业的发展情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电除尘研究、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及其相关配件的单位约在200家以上。涉及的领域有高校、科研及企业等。
目前,我国电除尘行业中有3个上市公司,即: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福建东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我国的电除尘行业近年来能获得快速发展,得益于有一批能与国际上的大公司相媲美的骨干企业。浙江菲达和福建龙净是我国电除尘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是骨干企业中的姣姣者。
行业中的主要骨干企业的发展概况如下:
(1)国内市场
浙江菲达和福建龙净都是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老牌电除尘企业上市公司。这些企业致力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并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再创新,开发出了多种形式的电除尘器,以及电源电控、电袋除尘、脱硫脱硝、物料输送等一系列规格完整的大气污染冶理产品。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两家公司的电除尘器产量产值约占全行业产量产值的1/3,出口量占到1/3以上。
目前国内有1000MW超临界发电机组业绩的企业,除了浙江菲达、福建龙净外,还有天洁集团、兰州电力。天洁集团是民营企业,经营灵活有业绩,也是有力的竞争者;兰州电力是老牌电除尘厂家之一,在西北和北方业绩较多,有较大的影响力。
上海冶矿是上海电气集团公司的子公司,也是我国最早生产电除尘的企业,我国第一台300MW、600MW、800MW火电发电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就是该企业承建的。上海冶矿还依托上海电气主要成套设备出口印度等国。
福建东源、河南中材、宣化冶金、浙江天明、浙江洁达、浙江东方、西安西矿、浙江绿洲等公司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具有突出的成本优势,在一些项目上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国电南环原是南京电力环保研究院的一部分,依托母公司的资产纽带关系,在某些项目中也具有突出优势。国电南环2005年转制成为企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电源行业产量仅次于福建龙净的电源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将高频电源推向国际市场,正在与印度、非洲、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洽谈中。
行业中的外资企业不多,如长春凯希公司、上海电阻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产品几乎全部外销,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低。
(2)国外市场
据调查统计,2010年和2011年,我国电除尘行业出口额超过25亿元,约占全国电除尘器产量的1/5。这充分说明,我国电除尘器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的竞争力。
我国的电除尘技术是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又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国内自有技术,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产品得到几十个国家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显示了较强的技术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商特有的设备价格优势,在电除尘行业仍然存在。随着所在国的相关保护政策及贸易堡垒的形成,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逐渐消失,寻找适合的方式如进行制造本地化的尝试,不失为提高竞争力的好办法。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跟踪项目、服务客户,有实力的公司如浙江菲达、福建龙净都在国外设立了分公司、办事处或代理机构。
2011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对电除尘器需求量较大的国家,如印度、印尼、越南、菲律宾、土耳其及东欧国家等,许多项目都缓建或暂停建设,给行业的出口额带来一些影响。印度、印尼、越南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也很快。但普遍存在能源缺口很大,未来2年或许将会迎来电力建设的发展高峰,因此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2 行业总体技术进展
2.1 行业总体技术进展
我国的电除尘行业经过几代人五十多年的奋斗耕耘,特别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形成为装备精良、配套齐全的一个行业。目前从事电除尘行业的生产企业有200多个,还有一批高等院校、科研设计院,在我国的环保产业中,电除尘行业是目前能与国际厂商相抗衡且具有竞争力的一个行业。中国生产的电除尘器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有相当部分产品出口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调查统计的50个企业,占了会员单位的80%。其中有出口产品的28个企业出口量达到260,279.88万元。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电除尘设备生产大国,在该领域的世界科技排名位居前列。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要求将会日益提高,不论是当今发达国家的电除尘器使用情况,还是国内电除尘的大量使用实例,都充分说明,即使国家排放限值标准提高到30mg/Nm3甚至更严格,电除尘器仍将是消烟除尘的主要设备和技术途径之一。
目前,对粉尘排放要求较严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燃煤电厂,主要采用的都是电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一般都在20~30mg/m3,运行情况良好,如欧盟2001/80EC指令中规定粉尘排放浓度小于极限值为30mg/m3,其应用的电除尘器约占除尘设备的85%,目前西欧电除尘的平均排放浓度值小于10mg/m3;美国2005年规定粉尘排放浓度限值为20mg/m3,其采用的电除尘器约占80%;日本部分地方政府制订的排放标准均低于20mg/m3,其燃煤电厂几乎全部采用电除尘器。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执行的排放标准比中国更为严格,电除尘器仍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德国和日本,电除尘器的占有率具有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由此可见,电除尘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可。
国外许多环保及相关组织、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就电除尘器能否适应日趋严格的粉尘排放标准进行了研究,国际电除尘学会每隔2~3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目的在于交流各国电除尘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果,推动电除尘技术的进步。如欧盟暖通空调协会联盟(Rehva)/costG3认为:“干式电除尘器可保证排放浓度在10mg/m3以下,如需要,可以达到5mg/m3以下”,湿式电除尘器可实现小于1mg/m3的排放浓度。
2011年5月在德国纽伦堡(Nuremberg)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电除尘会议,秉承了2006年、2008年两届会议的主题,重点对PM2.5微细粉尘、重金属及复合污染物的控制研究。会上专门请一些学者对湿法电除尘器及电除尘供电电源等做了专题报告,指明了未来电除尘的发展方向。
我国也加快了电除尘技术的发展步伐,于2011年10月在重庆市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上,提出了对湿法电除尘器及其微细粉尘的凝并作用,引起国内外同行极大的关注。
对于国土开发密度高、环境承载能力弱,或大气环境容量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产生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而需要严格控制的地方,可以采用湿法电除尘器。
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冶金行业就有应用湿法电除尘技术的实例,由于当时我国的排放标准不太严,所以没有普遍推广。日本在电除尘方面的实践经验证明,采用湿法电除尘器或者干-湿法电除尘器,在燃油电厂中应用,排放浓度可控制在2mg/m3以下。湿法电除尘器不仅可以达标排放,且对PM2.5微细颗粒、湿雾、重金属、有机废气及多种复合污染物可实现同时治理。
电除尘器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各行各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电除尘委员会组织主要骨干企业和专家,对电除尘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各行业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从占全国电除尘总量75%的燃煤电力锅炉配套的电除尘器切入,进行了统计、归纳、分析,综合国内几十年来的研究及工程应用经验,全面研究考证了电除尘对国内主要动力煤的适应性,并客观分析了各种除尘设备的技术经济性。大量国内外的详实事例表明,电除尘器不仅技术成熟,而且完全可以实现在低排放条件下的节能降耗,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除尘装备。同时,通过综合比较,电除尘器具有能耗最低、使用寿命最长、最具安全可靠性、运行费用及设备总体费用最低等特点,且运行时间越长,电除尘器的经济性越显著。
2.2 电除尘新技术开发进展
近40年来,我国电除尘科技工作者在不断完善常规电除尘器性能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20世纪开发了透镜式电除尘器、圆筒型电除尘器、管极式电除尘器、钢刷清灰电除尘器、磁电除尘器、屋顶电除尘器、五区电除尘器和湿法电除尘器等。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又开发了移动电极电除尘器、高浓度、高负压电除尘器、机电多复式电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以及烟气调质技术和粉尘凝并技术等。供电电源方面,在不断完善常规供电电源的基础上,又开发了高频开关电源、三相电源、中频电源及其智能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打破了常规电除尘器固有的技术瓶颈,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电除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我国现役投运的1000MW机组有40台,600MW机组913台。尽管当时是按50~100mg/Nm3的排放标准设计的,但在电场数仅为四电场的情况下,经过第三方测试,1000MW机组的电除尘器绝大部分排放浓度都在30mg/Nm3以下,甚至有好几台是在20mg/Nm3,其中还有排放低于10mg/Nm3以下的,600MW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许多都有30mg/Nm3以下的排放业绩。
2011年测试的上海漕泾电厂1、2炉四电场的1000MW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排放浓度分别在19.1mg/Nm3和19.3mg/Nm3;潮州电厂二期2×1000MW,台山电厂三期1000MW机组和国华台山电厂5×600MW机组配套的电除尘器排放也都在30mg/Nm3以下等等。
目前,浙江菲达、福建龙净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致力推出了如移动电极电除尘器、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湿法电除尘器和高频电源等电除尘器新技术。其中移动电极电除尘器、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和高频电源已拥有了电力部门的业绩,正处在工业应用的检验期。目前我国电除尘行业对这些新型电除尘器给予了极大关注。
目前,本行业有以下几种新型电除尘器技术:
(1)移动电极电除尘器
移动电极电除尘器是一种新型的电除尘器,一般由前级的常规电除尘器和后级的移动电极电除尘器组成。移动电极电场中阳极部分采用移动收尘极板和旋转的清灰刷,阴极采用常规电除尘器的阴极系统。移动收尘极板上的粉尘尚未达到形成电晕的厚度时,就随移动极板运行到灰斗内被旋转的清灰刷彻底清除。移动电极电除尘器能有效抑制高比电阻粉尘的反电晕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扬尘,可大幅提高除尘效率,满足更严格的排放要求,能长期保证高除尘效率。
该项技术已在德国、日本等国广泛应用,效果很好。
移动电极电除尘器在我国已有多台在300MW机组上的应用,出口排放浓度在30mg/Nm3以下。在钢厂炼铁高炉上安装的移动电极电除尘器,经第三方测试,出口排放浓度仅为18.6mg/Nm3。
(2)烟气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
烟气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电除尘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在燃煤发电系统中,主要采用汽机冷凝水与热烟气通过特殊设计的换热装置进行气液热交换,使得汽机冷凝水得到额外的热量,以减小汽机冷凝水低加回路系统中所消耗的抽汽量,实现少耗煤多发电的目的。同时,由于烟气换热降温后进入电除尘器电场内部,其运行温度由通常的低温状态(120℃~160℃)下降到低低温状态(85℃~100℃)。由于温度降低使得烟气粉尘比电阻降低,同时烟气的体积流量得以减少,相应地电场烟气通道内的烟气流速也得以降低,使电除尘效率大幅提高,可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要求。
结合用户现场条件及项目实施情况,按组合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种工艺布置方案:
1)换热装置复合在电除尘器进口烟箱内,适用于新建项目或节能提效改造项目;
2)换热装置布置在电除尘器进口竖直或水平烟道内,主要适用于节能提效改造项目;
3)还可以参照日本低低温烟气处理工艺通过热媒体将烟气余热送到湿法脱硫后烟道中,用于加热烟气,避免烟囱发生低温腐蚀等问题。
其产品的主要特点有:
1)降低烟尘比电阻、降低烟气流量,电除尘效率高,可满足30mg/Nm3以下的烟尘微排要求;
2)余热利用,降低发电煤耗1.0g/kW·h以上;
3)SO3被高质量浓度粉尘颗粒包裹吸附,去除率高,有效解决SO3腐蚀难题;
4)余热利用装置可灵活布置,不受场地限制。
该项技术已在粤嘉电力公司、龙岩坑口电厂、灵州电厂等应用,另有多个项目尚在实施中。
(3)湿法电除尘器
湿法电除尘器的收尘机理与干法电除尘机理是一样的,差别在于清灰方式;干法电除尘器是通过锤击打清灰,使粉尘脱离电极,而湿法电除尘器是通过液体冲洗电极使粉尘剥离。
湿法电除尘的突出优点有:
1)收尘性能与粉尘特性无关,对黏性大或高比电阻粉尘能有效收集,同时也适用高湿高温的烟气;
2)没有二次扬尘,电除尘出口浓度可以达到很低;
3)电场中没有设备运动部件,可靠性高。
采用湿法电除尘时,要解决好结构抗结露措施和材质要有良好的抗腐蚀特性。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复合污染物的控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湿法电除尘器对燃煤电厂及工业锅炉的微细颗粒物(包括PM2.5粉尘、SO3酸雾及气溶胶等)、重金属(如Hg、As、Se、Pb、Cr等)、有机物(如多环芳烃、二英等)复合污染物的收集是十分理想的设备。
湿法电除尘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十年,但是在燃煤电厂上的应用业绩还不多,特别是在大机组上尚无应用业绩。
高频电源在除尘器上的运用是电除尘技术革命性的突破,其高效、节能的特性已被业界广泛认可。我国电除尘应用高频电源已有4~5年的时间,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龙净环保、南京国电、厦门天源兴、浙江佳环等多家电源企业已能生产1000M~1600MA/80kV的高频电源,且已在许多工程项目上应用,显示出高频电源比常规电源的巨大优势,技术上已达到或接近国外水平。
与国外技术一样,电除尘高频电源普遍采用调频工作模式或脉冲工作模式,由于其工作原理上的限制,该类电源在工况条件较差、输出电压和功率低于额定值较大时,会出现工作不稳定和效率较低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调频式脉冲工作模式均是以单位时间改变高压输出脉冲个数来实现调压的目的,其峰值得不到调整,较难符合除尘器工况变化时的特定需求;由于调频会使得高频变压器效率下降,节能效果受到影响。
为克服调频式高频电源固有缺陷,经过不懈努力,厦门天源兴研制成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除尘调幅式高频电源,在调幅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和频率可分别独立调节,互不牵扯,克服了目前调频式高频电源适应能力较差、低频时效率低的不足,更好地适应了电除尘设备的需要。调幅高频电源其主要特性为:
1)采用母线电压控制技术,使得输入高频变压器的一次输入电压可变,二次电压峰值运行于闪络点附近,满足电除尘动态变化的需求。
2)不受电场变化和粉尘浓度影响,始终在20kHz全功率输出,纯直流供电、连续电流模式,提供最大电晕电流,克服调频模式无法实现连续电流的弊端,能大幅度提高电晕功率和电除尘收尘效率。
3)闪络控制由调幅和调频共同作用,电流冲击小,恢复可靠,可适用于恶劣环境。
4)不受国外专利技术限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对旧电场电除尘改造测试表明,相同工况条件下,调幅高频电源比调频高频电源效率提高10%以上,为老旧电除尘达标改造创造了技术条件,是电除尘高频电源的发展方向,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3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国外金融危机影响,市场萎缩,增加了市场拓展的难度和压力,如印度、印尼、越南等国,电厂的电除尘器主要是从我国引进的设备,由于金融危机,许多电厂被迫停建。
国内加大了开发清洁能源的力度,逐步缩小了对石化能源的要求,燃煤电厂的份额也存在逐步缩小的情况。
(2)国家宏观调控收紧银根,贷款回笼遭遇严冬,回款呈现逐季下滑,大机组项目贷款拖欠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存在拖欠工程款现象严重,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加大了财务成本,企业利润下降。
(3)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秩序混乱,监管无力,低价竞争仍然严重,电除尘行业的门槛较低,项目投标低价中标现象屡有发生。由于本行业企业良莠不齐,致使某些项目无法按规范实施,同时由于安装队伍素质低,导致安装质量堪忧,最终不仅给国家造成了损失,也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此外,对于行业内部保护有所抬头的现象,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随着我国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由于一些误导,致使某些用户对电除尘能否达到30mg/Nm3或20mg/Nm3的排放标准持有怀疑态度,也给电除尘行业拓展市场带来了困难,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以示正听。
3.2 发展对策制定
(1)解决行业市场危机的最好办法是,通过技术创新、重点突破,紧紧围绕着国家的新排放标准,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发展,提高电除尘技术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实实在在地降低出口粉尘排放浓度,实实在在地提高除尘效率。特别是电除尘行业的龙头企业要带头制造具有前瞻性的电除尘样板工程,以期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推广。同时,引导企业从单一粉尘污染治理向多污染物的综合控制转变,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有效控制和治理。积极开展市场总包拓展,并大力拓展出口和海外市场,以形成对国内市场的有力补充。
(2)健全环保市场管理机制,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促进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切切实实施行行业自律,规范监督管理。
(3)制定积极扶持行业骨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机制,推动电除尘技术进步,促进环保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3.3 措施和建议
(1)以技术为先导,以市场为中心,发展行业实力
1)转变营销方式。强化信息跟踪并与业主沟通,不仅让业主了解企业的现状和想法,企业也要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想法。细分市场,确定重点,落实跟踪责任,培育长期客户。
2)实施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双核”驱动控制。市场永远是企业关注的核心,因而技术开发就是企业的核心工作,没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的开拓。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技术项目,扎实推进技术进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注重“产、学、院、企”合作,集思广益,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加快科技进步,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
3)强化和提升产品交付后的服务功能,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善于沟通的售后服务队伍,注重培育具有战略合作意义的安装队伍,建立规范售后服务档案,及时掌握分析产品动态质量。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提供案例。
(2)以质量为保证,以管理为基础,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实力
1)以质量为保证增强竞争实力。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建议引进第三方质量监管制度。
2) 以管理为基础,强化基础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根据实际情况,推进科学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程序运作,有效控制风险。
4 行业发展展望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大气空间环境。寻求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趋势,各行业必将会逐步减少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截至2010年,我国人均装机容量约为0.70kW,远低于发达国家1kW的水平。201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为3126kW•h,相当美国1956年、韩国1993年的水平。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能源发展的紧迫性。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有关领导在“2011年第六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指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能源行业要保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总的来说,‘十二五’期间能源还是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我们提出一个规划,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预计达到14.7亿kW,2020年可能达到18.4亿kW,2030年达到24.7亿kW,应该是比较保守的数字”。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有限的环境容量,迫使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同时也说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火电厂除尘设备90%以上采用的都是电除尘器,特别是电力建设上大压小,向大型机组如600MW、1000MW、1200MW的方向发展,因此电除尘技术对新标准的适应性成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
众所周知,我国的电除尘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先后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进,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中再创新提高的。尽管我国在该领域的原始创新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从1984年第二届国际电除尘学术会议以来,每隔2~3年召开的历届国际电除尘会议,我国的专家、学者都会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并能及时掌握国外的技术发展动态,因此,国外有的技术我国都有,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国原先的排放标准较落后,致使排放标准进一步严格后,许多在役的电除尘器无法满足新排放标准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电除尘器设计,比表面积都在150m2/m3/s以上,最大的达250m2/m3/s。印度现在引进我国的电除尘器一般是8~10个电场,而我国现役的电除尘器,仍按低标准的3~4个电场实行,比表面积也在80~100m2/m3/s。这主要是市场无序竞争、低价中标带来的恶果。
新的国家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实施,实际有效地提高了电除尘行业的准入门槛,客观上净化了电除尘的市场环境。因此,排放标准的趋严,对我国电除尘行业来说是个机遇。关键是抓紧时机,大力开发如移动电极电除尘器、余热利用高效节能电除尘器、湿法电除尘器和高频电源等新型技术,尽快创建一批高标准、低排放、低能耗的电除尘样板工程,迎接电除尘器发展的新高潮。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从电除尘大国向电除尘强国迈进。
China Development Report on Electrical Precipitation Industry in 2011
(Electrical Precipitation Committee of CAEPI, Beijing 100037, China)
X324
A
1006-5377(2012)07-0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