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提取工艺的研究
2012-11-01马建春关石凤区通源
马建春,曾 佳,关石凤,区通源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药学部,广东 广州 510080)
川芎系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味辛、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1],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川芎嗪和阿魏酸。研究证实阿魏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及抗菌消炎等功效。阿魏酸的提取多采用渗漉法和加热回流法。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具有效率高、操作温度低、无溶剂残留及产品易分离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本文以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渗漉、加热回流、SFE-CO2等方法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率,优选其工艺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Dionex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hromeleon色谱工作站(美国Dionex公司);HA121-50-01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江苏科研仪器有限公司);BS423S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阿魏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73-201012);川芎药材购自广州致信药业有限公司,经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测定阿魏酸含量为0.8%,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川芎项下规定,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备用;川芎提取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自制,批号101225);甲醇为色谱醇,水为重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溶液制备
2.1.1 醇提法[2]
取川芎粗颗粒20g,加8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5h,提取液合并,滤过,滤液定容至500mL,作为样品溶液Ⅰ。
2.1.2 超临界CO2萃取法(SFE-CO2)[3]
取川芎粗颗粒300g放入萃取釜中,加入50%药材量(mL·g-1)乙醇为夹带剂,萃取压力40.0MPa,萃取温度50℃,解析压力6MPa,解析温度45℃,动态萃取2h。收集提取物,定容至500mL,作为样品溶液Ⅱ。
2.1.3 渗漉法[4]
取川芎粗颗粒20g,加95%乙醇浸泡48h,渗漉速度为15滴/min,渗漉时间为8h,渗漉液合并,滤过,滤液定容至500mL,作为样品溶液Ⅲ。
2.2 阿魏酸含量测定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阿魏酸对照品10.56mg,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量瓶中;再精密吸1mL,甲醇稀释并定容至50mL,作为对照品溶液。
2.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Ⅰ、Ⅲ各1mL,分别置蒸发皿中,水浴蒸干,残渣分别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量瓶中,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Ⅰ、Ⅲ。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Ⅱ1mL,用甲醇稀释并定容至20mL量瓶中;再精密吸取1mL,甲醇稀释并定容至10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Ⅱ。
2.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Dikma C18(5μm,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33:67);检测波长为323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在此条件下,供试品阿魏酸与其他峰能达到基线分离,阿魏酸峰保留时间约为16min。
2.2.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3、5、10、15、20、3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阿魏酸μg数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69.736X-0.1048,r=0.9999。结果表明阿魏酸在0.0634~0.633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5 精密度试验
取阿魏酸对照品溶液(0.021mg·mL-1),按“2.2.3”项下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结果,阿魏酸峰面积积分值的RSD=1.32%(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取阿魏酸对照品溶液(0.021mg·mL-1),按“2.2.3”项下色谱条件,于0、4、8、16、24h测定,结果,阿魏酸峰面积积分值的RSD=1.05%(n=6),表明对照品溶液在24h内稳定性良好,能满足测定要求。
2.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阿魏酸提取物(批号:101225),分别平行精密称取6份,按“2.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平均含量为8.32%,RSD=0.8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2.2.8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阿魏酸提取物(批号:101225,含量为8.32%),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按标示量的80%、100%、120%,设计回收试验,共测定3组浓度9份样品,结果阿魏酸的平均回收率98.21%,RSD=1.12%(n=6)。
2.2.9 样品含量测定
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3”项下色谱条件,测定阿魏酸色谱峰峰面积积分值,计算阿魏酸的含量,并按下式计算阿魏酸的提取率:提取率(%)=提取物中阿魏酸的质量/药材中阿魏酸的质量×100%。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提取方法阿魏酸含量比较
表1结果显示,阿魏酸提取率以超临界CO2萃取法>渗漉法>醇提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阿魏酸含量可达到24.50%。综合考虑,确定川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进行提取。
2.3 提取工艺优选
2.3.1 药材粒度选择
尽管超临界CO2液体扩散速度比一般液体快得多,但它跟一般的溶剂萃取有相同的特性,即原料粒度对传质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粒度小时,CO2传质面积大,有利于液体CO2向物料内部渗透,减少扩散距离,提取效率较高;但若物料过细,在高压下易被压实而增加了传质阻力,从而使萃取效率下降。预试验结果表明,川芎细粉的超临界CO2提取率仅为粗粉的70.32%,根据设备性能和药材特点,确定药材粒度为粗粉。
2.3.2 夹带剂加入量选择
夹带剂确定为乙醇,加入方法为一步法[3],分别加入药材:乙醇(4:0、4:2、4:4、4:6、4:8)夹带剂,固定萃取压力40.0 MPa,萃取温度50℃,解析压力6MPa,解析温度45℃,动态萃取2h,收集提取物,测定阿魏酸的含量,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2。
表2 夹带剂用量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药材:乙醇用量分别为4:6和4:8时,阿魏酸提取率几无差异。因此,夹带剂用量确定为药材量的1.5倍。
2.3.3 均匀试验设计
超临界萃取流速一般采用固定值22L/h,解析温度对结果影响较小,故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川芎中阿魏酸提取率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考察,优选最佳工艺条件。按实验条件将3个因素等分为7个水平,因素水平见表3。按照U7(74)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均匀设计结果见表4。
表3 因素水平
表4 川芎均匀实验结果
将表4中数据运用均匀设计软件进行二项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Y=-12.4+8.65 X1-1.54 X2+9.82 X3-0.32+3.89 X1X3-1.08 X2X3。最高指标时各个因素组合:X1=1.2;X2=9.98;X3=105.6,显著水平P=0.005,统计量值F=18.7,相关系数R=0.962,调整后的相关系数R=0.9452,表明方程拟合度良好,因素显著。用上述回归方程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为:萃取压力45MPa,萃取温度55℃,提取时间3.5h。
2.3.4 验证试验
取川芎粗粉300g,平行3份,装入萃取罐中,按优选工艺条件(即萃取压力45MPa,萃取温度55℃,解析压力6MPa,解析温度45℃,加入1.5倍药材量乙醇)进行提取,提取3.5h,收集提取物,测定阿魏酸的含量,计算出阿魏酸提取率为(92.21±0.15)%,证明优选的工艺重现性好,合理,可行。
3 讨论
(1)川芎中所含酚酸类成分专属性较强,其中阿魏酸是川芎中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率,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法阿魏酸提取率最高,且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温度低,防止阿魏酸的分解,故可适用于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
(2)均匀设计是一种多因素与多水平试验的设计方法,具有“均匀分散,试验次数少”的特点,试验次数与水平数相等[5],且试验结果可用计算机处理,通过回归方程得出最佳实验条件。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阿魏酸超临界CO2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主要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提取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本试验无需二次分离,故固定解析压力6MPa。
(3)由于超临界CO2流体是极性小的溶剂,对亲脂性物质溶解度大,对极性大的阿魏酸溶解度较小,可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夹带剂,可改变分子间的亲和力,达到改变溶剂的极性、增加溶质溶解度的目的,可大大提高提取效率[6]。根据文献报道,常用的夹带剂有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但仅乙醇为无毒性溶剂,且对阿魏酸提取效率较高[3],故采用乙醇为夹带剂。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38.
[2]崔丽娟,刘玉明.正交试验法优选川芎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J].齐鲁药事,2005,24(9):560.
[3]孙永跃,李淑芬,宋慧婷,等.超临界CO2萃取川芎中药效成分研究[J].化学工程,2006,34(3):60-63.
[4]魏玉平,刘俊,王永富,等.川芎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建立与综合评判[J].中草药,2005,36(1):53-54.
[5]李俭红,钟丽萍,陈虎,等.用均匀设计法优选知母总皂苷的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1999,10(1):15.
[6]王东成.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机电信息,2005(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