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实证研究
2012-10-28孙杰
孙杰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实证研究
孙杰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金融危机爆发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部分原因。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出农村居民1995~2010年每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水平及消费性支出水平数据,分析社会保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消费性支出;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投资、消费、进出口被称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现了进出口贸易受阻,投资力不从心等一系列发展问题,“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均存在失灵现象,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增加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摆脱经济危机困境的关键途径。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国际性的,这就使得利用国外需求来吸收我国的剩余产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能继续下去。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内需、增加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中国经济增长必须依靠拉动内需来实现战略转型,这是走出危机并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居民消费则是拉动内需的极为重要的方面。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推动居民消费,如降低存款利息率、放宽消费贷款限制等,但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仍难以有效调动我国居民的消费积极性,其中,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未得到有效提高,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差距依然很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差额从1985年以来持续扩大,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十多年,因此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造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
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安全网”和改革的“减震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处于不平衡的发展中,自建立伊始就是一个城乡二元分离的结构体系。几十年的改革虽使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却依然发展缓慢,结构体系建设欠缺,财政支撑依然不足。2003年,以试点新农合为标志,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一轮改革终于出台。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2007年,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提出农村低保建制日程表,低保制度开始实施。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的决定。2009年,国家发文《国务院关于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开始试点。在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探索实践中,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时势之需。本文基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视角,运用最小二乘法实证研究,探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热点研究课题,纵观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中,凯恩斯较重视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认为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通常较低,而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社会保障税增收与国民收人再分配,会使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增加。利兰德提出的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储蓄,不仅是为了合理分配一生的资源,使其一生效用最大化,更主要地是为了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菲尔德斯坦提出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具有两种效应:资产替代效应和诱导退休效应。社会保障财富对消费的最终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大小。考特利克夫在菲尔德斯坦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指出社会保障财富增加在总体上会减少储蓄。哈伯德、斯金纳和贾德的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山姆维克、胡安和卡洛斯等都认为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进而减少预防性储蓄,提高居民消费。也有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对消费并不存在正的相关性影响。布莱恩德尔研究表明,收人分配调整可能对居民总消费需求没有影响,甚至缩小收人差距会减少居民总消费需求。因此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的社会保障越完善,居民消费的总需求就越少。伯曼指出无论是时间序列分析,还是横截面分析,都得出过社会保障对消费存在正的、负的或接近于零的影响。巴罗和麦克唐纳利用跨国比较进行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和储蓄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时间序列数据中社会保障能促进居民消费,而跨国研究中社会保障会减少居民消费。
国内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分歧,多数学者认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中国居民消费增加。吴敬琏指出,在社会生活愈加不确定情况下,扩大居民消费的首要任务是“启动预期”,而“启动预期”的最重要途径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人们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储蓄太多钱。赵新安、程义全指出启动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消费倾向的阶段性变化与社会保障福利费用支出的变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王国军认为,社会保障对于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有明显的作用。冉净斐、贾小玫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当农户参加经济合作组织或医疗保险时,就会增加即期消费。张继海通过实证分析指出,是否拥有社会保障会对居民的消费支出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居民拥有的社会保障财富与消费支出成正相关。郑功成认为,拉动居民消费必须有两个支撑,一是收入水平要达到一定程度,才有能力去消费,二是要有安全感和安全预期,没有养老、疾病等后顾之忧,人们才敢消费,社会保障在给人以安全感同时又是一个能刺激人的消费欲望、提升和放大消费能力、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但是也有部分学者研究发现,社会保障的完善将会导致居民消费减少。朱雨可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为切入点,研究其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所具有的缺陷导致了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此外,杨天宇和王小婷通过理论分析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有一定的挤出效应,这是由我国社会保障的退休效应大于资产替代效应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等级性特征造成的,也有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与上述两点皆不同,认为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不会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正的或者反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本文从国家统计年鉴整理出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如下:
(单位:元)
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总支出的相关具体数据,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出农村居民1995~2010年16年间每年的人均转移性收入水平及消费性支出水平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使用说明,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其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社会保障收入可以说占据了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大部分,故选此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散点图可以看出,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简单线性关系,故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可得分析结果如下:
该数据结果中 D.W 值太小,存在自相关性,故通过采用半对数转化的方法进行模型转换得出分析结果如下:
估计方程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根据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及居民消费性支出水平的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当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增加0.01元时,消费性支出增加约15.10元,即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反应尤为明显,所以增加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应大力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多项制度尚在试点阶段,各项政策还不健全,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的不足以及城乡二元体系使得农民对未来的预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大。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广大农村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弱势地位,让他们分享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使农村社会保障早日进入促进农民消费稳步增长的阶段,拉动内需,为启动农村居民的潜在消费需求,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帮助居民解决未来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不确定性,从而保证经济良性发展,增强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进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就社会保险来说,目前,我国城镇已基本建立起较完善的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仅是以养老和医疗保险为主,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应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缩小城乡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差距。
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的消费未发生明显的挤入作用,社会保障参与之所以没有起到促进消费的效应,主要是因为社会保障费用大部分来自于农民自身,这说明政府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因而无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和经济的增长。因此,要尤其注意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
再次,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人才投入,国家应增强在此方面的教育科研投入,培养专业性人才,研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第四,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网络的覆盖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广大农村已推广开来,然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仍然是一个缺口。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的建设力量。然而,目前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中无法获得任何社会保障,尤其是工伤保险方面。因此,可对进城农民工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制度的实施,必然会提高农民对未来的预期,树立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进一步减少预防性储蓄,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当前的消费。
[1]杨天宇,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探索,2007,(5):63-66.
[2]郑功成.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拉动内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6.
[3]张继海.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李琼英,宋马林,杨杰.社会保障支出与拉动内需——对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深入探讨[J].统计教育,2009,(9):16-20.
[5]吉静.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4):260-261.
[6]顾海兵,张实桐.试论社会保障水平与消费水平的不相关[J].经济学家,2010,(1):86-93.
[7]林静,周惠明.论居民消费增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2011,(12):88-89.
[8]张攀峰,陈池波.新型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微观分析[J].调研世界,2012,(1):25-28.
[9]杨新华,孙海波.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率分析分析[J].长白学刊,2012,(1):107-113.
[10]林义,郑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消费需求增长引擎[J].消费经济,2010,(2):31-34.
[11]杨志明.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2011,(6):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