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不原则”的潜贪
2012-10-28范富文
文/范富文
坚持“三不原则”的潜贪
文/范富文
南京市检察院将汤少波案立案侦查后于2011年11月18日提起公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汤少波在担任副县长和县委副书记期间,收受四家单位相关人员所送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77万元,遂决定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扣押在案的受贿犯罪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在县城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别人贪了的钱别想拿出来,他却在5年内13次上缴现金和美元。在妻子眼里,他是个“廉官”,每当叮嘱其千万别贪贿时,他总把胸脯拍得山响作保证,还当着妻子的面将送上门的“礼”退掉。这么一个清廉的人,怎么说腐败就腐败了呢?
“腐败人人有,不露是高手”
现年48岁的汤少波,出事之前可说是仕途通畅,人生风光。当过兵的他24岁脱下军装转业到家乡溧水县,任县委办公室秘书,29岁当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32岁任乡党委书记,33岁担任有2800多人的活塞环厂厂长。在企业锻炼几年,36岁的他又从政,任溧水县副县长,后来又升任县委副书记,官运犹如奔驰开上高速,一路狂奔,汤少波本人更被称为“少帅”。
汤少波官袍加身,立马就有人来拉关系套近乎。尤其是在2003年当上了副县长,分管县经济开发区以后,手中的权大了,求办事的人更多了,家里和办公室的门槛,几乎被人踏破。这些人上门,口袋里揣的可不是草纸,他连走路脚都能踢到钱。
一天晚上,汤少波刚进家门,见一个想揽开发区建筑工程的个体老板早就在等着了,寒暄了几句,就直奔主题,临走时,这个老板还从怀中掏出一只厚厚的信封放在茶几上。汤少波用眼睛扫了一下,知道厚信封里的钞票不少,立即把脸沉下来,说:“你这不是要害我吗?赶紧拿走!”谁知来人却笑嘻嘻地说:“现在兴这个,捉麻雀还得撒把米哩!”汤少波仍不为所动,喝令拿走。个体老板只得取起信封,悻悻地走了。临走时,还口中喃喃:“真是死脑筋,不识时务!”
放着真金白银不拿,还要被人责怪“不识时务”,这话听得多了,汤少波的思想渐渐起了变化:如今想当清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重重“围城”,就会将你围得够呛。再说,自己虽然官居副县级,但家庭仍是个“发展中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妻子身体又不好,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单靠自己的那点工资够什么!常言道: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趁着手中有权,还是来点现实的吧。这样一想,思想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急剧下滑,对送上门来的钱物不再坚决拒绝了。
一次,县里进行廉政教育,组织机关干部到某监狱参观,让因受贿而服刑的贪官上台现身说法谈教训。服刑贪官在台上声泪俱下地诉说“痛史”,汤少波听了心里直打战,手伸长了万一被捉住咋办?但对送上门的肥肉不吃又觉得心不甘,他思来想去,鱼和熊掌怎样才能兼得?
小心翼翼的“三不收”
汤少波深知,要想既收钱又平安无事,就要时时小心,处处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那些落网的贪官,大多是因为心太急,手太长,恨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一下子就成为百万、千万富翁,结果目标太大,惹人眼球,容易暴露。他牢记这个教训,小心翼翼,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一套“三不收”的捞钱原则,即:数额太大的不收;关系不熟的不收;看不顺眼的不收。
2007年12月的一天,汤少波在办公室看文件,忽听有人敲门,原来是某公司董事长王成(化名)。这王成与溧水经济开发区有业务联系,为与汤县长搞好关系,经常上门送钱物套近乎。进门刚坐下,就说:“汤县长,我看您的公文包太旧,拎着有损形象,我这里有个新的,您拿去用吧!”汤少波见是个公文包,也没介意,便收下了。
王成走后,汤少波打开公文包,发现包里揣的不是垫纸,而是5万元人民币。他当即决定退掉,为啥?一是他觉得钱的数额太大,拿了烫手;二是这王成夸夸其谈,嘴又不稳,他平时就看不顺眼,再加上其人过去在经济上就出过问题,这种人最容易出事。于是,他便叫来政府办主任,让其将钱拿走上缴。后来,一些老板知道了汤少波的这一心事,送钱不搞一锤子买卖,而是分期分批,小步快跑,让其觉得这不是行贿,而是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
2008年6月,浙江一个做汽车零配件生意的个体老板想在溧水做些项目。经人介绍认识了汤少波,欲求其帮忙。求人办事先送礼,此人深谙“潜规则”。一天,他准备了两条软中华烟,还有1万美金,装进一纸袋内,拎着上了门,说:“第一次见面,不兴空手,送两条烟给县长抽抽。”会抽烟的汤少波也没怎么客气,便收下了。事后,他发现纸袋内还装有1万美金,觉得与这老板初次相识,关系不熟,且钱的数目又这么多,收了不保险,当即将美金全部交给了开发区纪工委。
除了这“三不收”,汤少波就来者不拒了。案发后查明,2003至2011年春节前,他收受4家公司和相关人员的财物共计人民币77万元。
为了长久地、安全地捞钱,汤少波挖空心思。除了“三不收”之外,他还像间谍似的玩“潜伏”,当“余则成”,对自己来个“勤廉包装”,树立公仆形象。
就说勤吧,汤少波是大家公认的实干家。在县级领导岗位13年,他没有休过一次公休假,双休日也是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父母双亲年届80了,住在乡下。他很少抽出时间去看望,即使有时去看望,也是来去匆匆。老人家深感寂寞,养了一条狗,终日与之为伴。2008年,老父亲因腹部肿瘤住院手术,开刀时,正逢汤少波去深圳洽谈项目,他还是把工作摆在第一位,只是在去机场前顺便看望了一下老父。
至于廉政,汤少波更是做得一波又一波。机关进行廉政教育和学习,只要他不出差,总是积极参加。他办公室的案头和书橱里,相关廉政书籍摆了不少;在主席台上作报告讲到后来,总要讲上几句廉政,告诫大家要洁身自好,不要沾染铜臭。
说完廉政,还要实践,带头给大家做几个好样子。溧水开发区领导干部礼金礼品上缴登记簿作证:自2007年以来,汤少波先后13次上缴人民币现金29.01万元,美金1万元,购物卡2万元,仿古钱币1套,LV手包1只,OMEGA手表1只……这么一个勤廉干部,赞扬还来不及呢,谁还会将他往腐败上想呢?可见其演技之高,潜伏之深。
瞒过家庭“纪委书记”
有人说,堕落男人背后更有贪婪的女人。可这句话用在汤少波的身上偏偏不灵,他的女人并不贪婪。
有人说,遇上一个平和、不贪婪的女人,是最大的福气。汤少波有这个“最大的福气”,他的女人平和,不贪婪。
汤妻堪称“家庭纪委书记”,她以一份弥足珍贵的宁静和恬淡,像夜行的灯、雨中的伞一样时刻在提醒、告诫自己的丈夫。一个宁静的夜晚,她这样给丈夫吹“枕边风”:“少波呀,这些年来为操持这个家,我不知吃了多少苦,我比你小3岁,头上的白发却比你还多,但我不觉得苦。结婚以来,你从来没有带我出去旅行过一次,我不感到怨。我只有一个愿望,现在诱惑太多,你手中有权,要提高警惕,好自为之,千万不要收人家的钱,将来能平安着陆就好!”
作为“家庭纪委书记”,汤妻除了对丈夫常拉袖子提个醒,还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对丈夫实施监督。但凡丈夫身上多出来的钱,她总要查问钱的来源。2007年中秋节,一些人上门联络感情,送来月饼或土特产,她一一过目检查,发现有3个人在土特产里放了红包,计有5万元,她立即让汤少波将钱一分不少地上缴。
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汤少波陷入贪欲的泥淖不能自拔,将贤妻的“枕头风”当成了“耳边风”,来个瞒天过海,肆意捞钱。为了应付妻子的检查,他将单位发的工资卡和正常收入全部交给妻子保管,而私下却办了3张银行卡,将别人逢年过节送的现金藏在办公室里,然后悄悄存入银行卡中。为了受贿方便,他不准行贿者到家里,而是到办公室。汤少波的这类瞒天过海术,还真的瞒过了妻子。东窗事发后,本以为清正廉洁的丈夫却是另一副嘴脸,她痛心不已,气得几乎晕了过去。
汤少波玩“潜伏”,捞赃钱,饱私囊,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其实是掩耳盗铃。汤少波的“演技”再高,“潜伏”再深,也逃不过群众雪亮的眼睛,躲不过法律的惩治。2011年5月,南京市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溧水县县委副书记汤少波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问题,与此同时,市检察院反贪局也移送市纪委类似问题的线索。此时区县党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市纪委立即按照有关程序汇报后,市委领导明确指示:尽快查清问题,决不能让干部“带病”上岗。随即,市纪委组成调查组,在初步核实掌握有关证据的基础上,经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汤少波有关经济问题立案,并采取“双规”措施调查。
南京市检察院将汤少波案立案侦查后于2011年11月18日提起公诉。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汤少波在担任副县长和县委副书记期间,收受四家单位相关人员所送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77万元,遂决定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6个月,扣押在案的受贿犯罪所得予以追缴,上缴国库。收到判决后汤少波未上诉。
汤少波的“潜伏”演出终于落幕了,戴着手铐,带着后悔,走进了高墙,这正是:
铁窗一觉金钱梦,
输却身前身后名。
编辑:董晓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