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类型学应用——以成都宽窄巷子改造项目为例
2012-10-27黄裔
黄 裔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1 类型学简述
类型学是按相同的结构对具有特征的一组对象进行描述的理论。类型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型、范型和类型。
第一种为原型类型学,最先是劳吉埃尔(M.A.Laugier)在其著作《论建筑》中提到的“原始茅舍”概念,即原始的质朴茅舍包含了经发展了的一切建筑的基本元素:柱子、檐口、山墙、屋顶,他认为建筑的所有一切都是出于必要,只有必要的构件才是美的,原始茅舍就是原型,在这一原型的基础上,所有的建筑都能被变换出来。
第二种类型学即范型类型学出现在19世纪末。所谓“范型”,它是工业化社会的发明物,表示可以按照范型规定的原则进行大量生产的类型学意义。工业化使建筑的规律不再像第一类型学所信奉的图构程序,建筑作为工业产品之一,对于其使用者,同样应该具有效率,所以,人是建筑产生的根本。第二种类型学将建筑进行解析,并且认为建筑的元素必须是标准的,统一的。“从类型变成人这一点出发,我们把握了类型的重要扩展。但是由于现代主义范型类型学贬低了形式及其携带的历史情感因素,促使了20世纪60年代以新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第三种类型学兴起。
第三种类型:19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常务理事德·昆西(Q.D.Quincy)在其著作《建筑百科辞典》中通过区别“类型”与“模型”提出了最具权威性的定义,他说:“‘类型’并不意味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模型’,就其艺术的实践范围来说是事物原原本本的重复。反之,类型则是人们据此能够划出种种绝不能相似的作品的概念。就模型来说,一切都精确明晰,而类型多少有些模糊不清。
20世纪60年代以阿尔多·罗西为代表的新理性主义者,认为第三类类型即一类事物的普遍形式与法则,而且是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建筑的表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类型总是存在并且能被我们辨认出来。他提倡建筑应该回到它们的“原型”中去,建筑回到“原型”才能唤起大家的“集体无意识”(荣格原型论),这样的建筑才是理性的建筑、永恒的建筑。
第三类类型与前面两种类型的主要区别是它包含了精神、文化、感情、习俗等“软”的因素。它好比一个数学的公式,把不同输入条件(场所)转化为不同但又复合公式的各类结果(建筑),使得结果包含着输入条件(场所)的“原型”(集体无意识——观众的共鸣)。
2 类型学的意义
当代类型学可以看作是对功能主义的反叛,也可以看作是理性创作方法的继续发展,基于当代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对建筑创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从语言学、结构主义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建筑,解释了“建筑对人”的关系。它强调先存建筑和新建筑之间的传承,在这一点上,对于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沉淀的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今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潮流中,如何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论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沿袭传统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的思考。
3 成都宽窄巷子改造中的类型学
成都宽窄巷子是成都少城的代表。少城原本为清朝初年满族的兵营,民国时期又变为达官贵人、军阀政要的公馆和私宅,解放后大量居民涌入,院落变为杂院,拆改搭建破坏了原来建筑风貌,仅宽窄巷子破坏情况较轻,为了拯救这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都市政府确立宽窄巷子为成都市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对街区内73个院落单位及街巷进行了原真性保护及开发,如今改造后的宽窄巷子已经成为中外游客及成都市民感受“最成都”生活的绝佳去处(图1)。
图1 宽窄巷子总平面(图片源自参考文献4)
是什么让旧城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成为人们实现“集体记忆”的场所?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是因为改造的设计者从纷繁芜杂的旧城现状中,提取出了街区的“原型”,它从历史中来,并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虽然现在街区经过打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现代与时尚,但是“原型”没有改变,正如罗西所说“宁静的物质在不断重复中得到永恒”。这宁静的物质就是“原型”。
设计者正是提取了街区的“原型”,也就是设计的“元语言”,从而描述出来的新街区既是面向适应现代人的新要求,又沿袭了历史传统文化,因而取得了成功。
经过研究分析,设计者从老街区中提取的“原型”为“巷”、“院”、“间”、“墙”、“场”。这些空间类型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抽象为一个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定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经过演变还原为现代的新场所,下面分别简述之。
(1)“巷”即巷道,是连接“街”与“院”的公共空间。人们在“巷”中行走,时而停留与交流,时而摆上竹椅喝茶休憩,小商贩穿行其间叫卖,孩童在“巷”中追逐嬉戏玩耍……它的空间类型特征是狭长的通道,尽头连接着“街”或者“巷”,两侧连接着“院”,头顶没有覆盖,地面平坦,两边界定主要是“墙”。抓住“巷”这个“原型”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变换类型,获得的新街道,既有传统的感觉,又满足现代的需求。变换的方式包括:斜变、交叉、突出、挤压等等(图2)。
经过一系列的转化之后,“巷”还是那个“巷”,但是空间的丰富与变化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
(2)“院”即院坝,是连接“巷”与室内的半私密或半公共活动空间。可能一个“院”属于某一家人独有,也可能属于几家住户共有。人们在“院”做饭、洗衣、晒太阳、栽花、养鸟、玩耍……它的空间类型特征是四面围合的矩形空间,四面是“间”或者三面是“间”,一面是“墙”,上面是天,地面平坦。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界定四边的“间”的高度不能太高,一般一层左右高度,局部两层。如果太高就失去了“院”的特征,这也是场所的地域性所确定的条件。这样只要抓住“院”的空间类型特征,再通过拼贴、剪切、变形、拉伸、压缩……就得到多种新型的“院”(图3)。
图2 宽窄巷子的“巷”空间
图3 宽窄巷子的“院”空间
(3)“间”即房间,分为私密和公共两种。私密空间,过去是主人的卧室、起居室,现在一部分仍旧作为原住民的住宅,让原来的生活形态得以传承;另一部分由于人们的新生活的需要,部分“间”转化为私密性较强的商务会所、餐饮、酒吧等场所,其空间类型特点就是四周由“墙”围合,上面有坡屋顶,屋面出挑形成挑檐或者檐廊。挑檐下的灰空间,也是人们避雨、纳凉、交流的公共空间。公共的“间”三面由“墙”围合,另一面与“巷”相连,成为“巷”的扩展。围合“间”的平面是个矩形,但是还是通过一系列的变化,如:重复、重叠、附加、删减、连接……等,形成了新街区的基本风貌(图4)。
图4 宽窄巷子的“间”空间
(4)“墙”,即墙壁,属于形成“巷”、“院”和“间”的围护结构,同时具有承重和分割空间的双重作用。同时,“墙”上的门是人们进出“院”内外“室”内外的通道,“墙”上的窗是人们采光的方式,更是“墙”内外人们交流的途径,于是“墙”以及其上的门窗共同构成了那个承载生活的“原型”。它的特点是单薄的片状结构,上面有不多的门窗或纹饰,高度同样不能超过两层。对“墙”的变化与前面不同,它主要通过“墙”这个符号类型,通过类比、隐喻等手法,例如新改造的墙面纹饰用传统小青瓦和现代的钢构建拼合而成,透出既古朴又现代的典雅气息,没有门窗洞口,能勾起人们对门窗的记忆(图5)。
图5 宽窄巷子的“墙”
图6 宽窄巷子类型的图示系统
(5)“场”,即市场,过去由于农耕经济的原因,每到一定的时间,人们就自发的聚集到村落的空地进行农产品的交易,于是就形成了市场,由于人气很旺,使得各种杂耍、弹奏艺人、江湖郎中等各路人马聚集于此。所以市场逐渐演变为人们交易、交流、娱乐、集会的公共场所。“场”的空间类型特征是至少一面朝巷敞开,直接与“巷”联通,它是人们集会、观演等活动的主要空间。宽窄巷子的改造中考虑了“场”的概念,并根据新的需要转化为集散广场、川戏剧场、小洋楼广场等不同形式,实现了历史的“场”与现实的“场”的“共时性”(图6)。
4 结束语
“在统一中变化,在变化中统一”是当代审美倾向的重要特征,如何处理建筑与历史的统一与变化,与地域的统一与变化,还是与自身的统一与变化,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的类型学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类型学在处理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命题中存在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虽然类型学不是建筑创作完美无缺的终极方式,但在中国这个传统意识回归的大背景下,在理性创作的探索中的确也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
[1]汪丽君,彭一刚.以类型从事建构——类型学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的构成[J].建筑学报,2001(8):42-46
[2]李映涛,马志韬.整体历史原真性保护与城市地段更新[J].城市发展研究,2009(4):4-7
[3]李智,毛小里.重构历史建筑的建筑美学——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四川建筑,2010(2):57-61
[4]刘伯英,黄靖.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策略[J].建筑学报,2010(2):44-49
[5]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二版)[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00-345
[6](意)贾尼·布拉费瑞(Braghieri,G.).奥尔多·罗西(Aldo Rossi)[M].王莹,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沈克宁.设计中的类型学[J].世界建筑,1991(2):65-69
[8]姚亦梅,朱艳.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新地域主义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0(4):62-63
[9]张继平.建筑类型学与地域文化的体现[J].山西建筑,2003(12):12-13
[10]李亚玲,崔为民.建筑类型学的应用——生活方式与住宅形式多样性的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2):121-124
[11]程文跃,冯四清,王依涵.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10):79-83
[12]佘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4):19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