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2012-10-26王建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成本目标

王建军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201900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契合下的模式构建

王建军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有限公司 201900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全面质量管理必然将增大企业成本控制难度。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主要归因于全面质量管理所带来的多元目标驱动机制。若要建立二者契合下的模式,首先应满足整体性、动态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专家队伍的职能建立;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成本控制等四个方面下工夫。

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

考察制造企业(下文简称:企业)质量管理发展沿革可知,全面质量管理已成为当前各企业的主导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意味着:企业不仅在生产环节开展质量控制的同时,还须前向和后向延伸至产品销售和设计环节。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这必然将增大企业成本控制难度。

笔者之所以得出上述结论,可以归因于几点考虑:(1)多元管理目标驱动下的企业经营行为,导致了成本控制无法在工具理性引导下展开;(2)全面质量管理增大了各部门的资源投入,使得成本控制范围扩张。由此,企业如何满足经济理性使然,又能在质量管理中符合现代通行模式,则成为需要认真面对的课题。

鉴于此,笔者将结合工作体会,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质量管理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分析

单就质量管理的影响而言,较难给出充分的表述。为此,笔者引入企业经营目标作为中介,来考察多元目标影响下的成本控制要求。具体而言,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满足:经济、社会、环境等三大目标。从而,影响分析如下所述:

1.1 质量管理中经济目标的影响分析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其内在的经济目标天然存在。具体从表达式来看,则要求“产出/投入”之比满足合理经济水平。从极限的角度解读便是:当投入不变时,产出最大化;当产出不变时,投入最小化。基于成本控制而言,后者则体现出质量管理中经济目标的影响。为此,围绕着如何节约企业实物资本的使用量,并通过优化工艺来提高成材率,则是成本控制需要思考的问题。

1.2 质量管理中社会目标的影响分析

当前企业质量管理的目的还隐藏着社会目标,即对外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对内在获取利润的前提下提升员工福利。不难看出,企业外在社会目标支撑着内在社会目标的实现;而内在社会目标又在员工工作努力程度上,影响到外在社会目标的达成。正如上文提到的,这样一来必然抬高各部门的资源投入,进而增强了成本控制张力。

1.3 质量管理中环境目标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国内大型企业普遍重视构建基于废弃产品回收的逆向供应链,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履行对产品终生负责的承诺,还显示了企业对环境目标的重视。笔者认为,当前业界和学界对“环境目标”概念的引进,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而将视线转移至成本控制领域,质量管理中的环境目标对成本控制的影响如同社会目标一样。

2 二者契合下的成本控制原则探讨

以上阐述不难知晓,若建立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的契合态势,则需要改观企业以往成本控制的局限性。为此,笔者将实施原则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2.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实施成本控制时,应建立企业大局观。企业大局观的内容建构则是由企业管理层所完成的。众所周知,随着国家对该类型企业提出了节能增效的要求,行业内普遍面临着技术改造要求。由经济学原理可知,若要提高企业全员生产率则须满足两个条件: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结构的优化。前者意味着固定资产投入的增加;后者则指向各类型资本比例的合理。由此,在如今经济发展大环境下,实施成本控制时也应正视当前因企业技术改造所带来的挑战,如固定资产购置风险、闲置风险等。因此,成本控制的大局观就要求:基于市场导向并根据企业需求,合理管控固定成本的发生。

2.2 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的提出,源于企业整体目标的时时调整。该类型企业的产品具有专用性强的特征,这就意味着订制化生产构成了企业的主导模式。而建立在产业链基础上的生产,又将受到上下游产业产品供需状况的影响。例如以下2012年3月的PPI指数分布图所示,其必然要求企业将成本控制纳入到动态管理的过程中。

3 原则导向下的模式构建

笔者在成本控制模式的构建中引入假设条件:即企业成本控制活动已经考虑到质量管理所带来的多元目标要求。从而,以下将单纯从成本控制模式的设计上展开讨论。具体而言,原则导向下的模式构建如下所述:

3.1 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

企业财务主管部门,建立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机制,在于减少资金使用中的机会成本。关于评价机制的设计,应着重在于事前分析与事中的权变管理。因此,有关计算资金贴现的公式、模型,都可以作为事前分析的工具。资金使用中的权变管理,则在于针对企业物资采购中的风险概率值(沉淀成本),适应性的进行资金配置。

3.2 专家队伍的职能建立

不难知晓,专家队伍的建立将有助于在成本项目的界定、控制履行技术与监督职能。在专家队伍的组成中,应充分发挥本单位会计专门人才的优势;同时,在不涉及机密泄露风险的前提下,可以从会计师事务所引进“独立”会计专家。从而,提升成本控制决策的客观性。专家队伍应在正式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建立,并以项目为导向,开展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间的管控辅助工作。

3.3 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

无论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如何优越,都需要通过会计人员的实施方能实现。由此,会计人员的技能以及职业操守,都将直接影响机制的发挥。从目前情况来看,在提升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时,应突出他们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通过岗位意识的提升,最终强化对单位业务成本的控制与监管。在业务培训过程中,还应强化企业职能部门间的协作意识,从而,提升他们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大局观念。

3.4 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实则体现为对企业资金的全过程控制。因此,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征。建立二者的契合态势,还应将成本控制纳入到企业全局性层面来构建。具体表现为:(1)企业成本控制应服从于财务管理的需要;(2)企业成本控制应在财务预算范围内展开;(3)企业成本控制应满足财务管理对资金优化配置的目标导向。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由于制造企业类型多样,因而本文也就从总括层面进行了探讨。

4 成本控制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这里以机械制造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决策为例,进行实践讨论。该类型企业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具有专用性强的特征,从而不仅将产生显形成本(会计成本),还将发生隐性成本(沉淀成本)。这是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购置决策:

第一步:根据企业质量管理要求论证固定资产购置的必要性(组建包括技术专家在内的团队);

第二步:根据企业全年预算资金总额,分析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

第三步:固定资产购置后,会计人员应针对资产使用频率建立监督机制。

第四步:企业管理层设计绩效管理办法,增强资产使用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

5 结语

为了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相契合,在成本控制领域就须满足整体性、动态性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在模式构建中,不仅要形成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形式,还要引入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

[1]季宝国.浅谈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策略[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2).

[2]滕燕.关于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20).

[3]张雪琴.新型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4]龚玉仙.工业制造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探讨[J].财经界,2010(23).

王建军(1978,5-),男,湖北潜江人,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2.144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成本目标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