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警山洪 保民安民惠三秦——陕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纪实

2012-10-25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中国水利 2012年23期
关键词:山洪县区灾害

陕西省地处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省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陕南秦巴山区、渭河以南秦岭北麓、渭北黄土塬区、陕北白于山塬区、黄土沟壑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等6大山丘区占全省面积70%以上,特定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之近年来极端气候的增多,使陕西成为全国山洪灾害频发的省份之一。山洪灾害是陕西省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灾种,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成了三秦百姓闻之色变的心头之患。

自2010年国家启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以来,陕西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设进度,严把建设质量,提早培训人员,并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确保了项目建成一处、验收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在今年汛期,全省已建成的34个县区非工程措施项目发挥了显著的减灾效益。

因地制宜 实现预警全覆盖

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陕西省列入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计划的共有98个县区,共涉及全省10个地市、1331个乡镇、10882个行政村、11119个自然村,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为:开展山洪灾害普查,科学合理地划定山洪灾害防御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临界雨量、水位预警指标,建设覆盖防治区的自动雨量站1036个、简易雨量站14176个、自动水位站735个、简易水位站4562个、视频监视站250个,建成80个县区1050个乡镇视频会商系统,在县乡村配备必要的预警设施、建设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编制县级及防治区内的基层乡村预案,建立群测群防体系。

陕西省水利厅王锋厅长安排全省山洪灾害项目建设工作

注重操作 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陕西省在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由省水利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气象局成立了省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督促各市、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二是制定了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程序,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三是统一组织编制了各县区和省级汇总实施方案,使全省的建设内容、技术标准、设备选型、配置数量等都能够按照国家大纲和技术要求并充分考虑县级以下防汛工作的实际确定;四是制定了地方配套资金筹措方案,由省级财政补助平均每县区11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平均每县区90万元,并根据各县区财政状况区别对待;五是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供货、施工和监理单位;六是主要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和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小流域洪水预报、电子地图等由省防办组织统一招标采购,保证了供货质量;七是全省统一制定参与项目建设准入资格,由市防办分别对辖区各县区集成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招标投标,确定集成施工单位,对县级项目总负责;八是对山洪灾害普查、预案编制、宣传培训等建设内容直接委托由县防办负责完成,既可以结合当地防御实际,又能提前熟悉群测群防体系全面工作;九是明确了气象建设内容包括自动气象站、水利与气象部门之间的通信网络、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短时临近降雨预报等,并直接由县级水利部门委托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十是组织项目所在市县考察学习先进地区建设管理经验,分级组织召开项目建设启动会、推进会、督察会和现场会,将山洪灾害防治纳入市县防汛目标责任考核,建立旬、月进度统计通报制度和山洪灾害防御责任追究制度,全面督促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在山洪灾害危险区建立宣传栏,随时提醒村民提高警惕

划定危险区,并标明转移路线及安全区地点

山洪灾害防御手册

在山区溪沟群众居住地上游河道设立观测简易水尺,实时观测水情

避险及时 减灾效益显著

陕西省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在今年汛期向中央上报实时雨水情信息82.86万条,约占全国上报信息1/10。在主汛期先后发生的13次强降水过程中,已建成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共收到雨水情信息18.6万条次,发布预警短信13.6万条,启动乡镇、村组预警广播3486次,提前向暴雨洪水影响区的184个乡镇、856个村组发出预警信息,紧急撤离转移人员9.3万人,减免了人员伤亡,极大地减轻了群众财产损失。

组织群众紧急转移

1.视频监测站。在重要河流、水库安装,实时监测汛情

2.无线预警广播。在受山洪灾害威胁的镇村安装,可即时发布预警信息

3.自动雨量水位一体站。在河道、水库安装,实时监测水雨情

4.自动雨量站。在流域内暴雨易发区安装,实时监测降雨量信息

2012年7月7日凌晨2时至6时,汉中市西乡县防办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显示部分乡镇突降暴雨,超过预警临界值,县防办立即通过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发送预警信息给各镇和防指领导及成员单位,并对可能受威胁群众发出紧急撤离指令。受灾最严重的堰口镇元坝村利用村级预警广播紧急呼叫,同时利用手摇报警器、铜锣等设施人工发出紧急转移警报,居住在河边和低洼地带500多名群众按山洪防御预案紧急撤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人伤亡。白勉峡镇马家湾村村主任邓兴华利用手机向村级预警广播发出紧急撤离信号,将在睡梦中的11户35名群众叫醒,按撤离路线全部转移到安全区,最终洪水冲毁4户房屋,多数房屋严重进水,避免了人员伤亡。7月6—7日汉中市镇巴县全县有10个镇降雨量超过100mm,最大点雨量为三元镇220mm,县防指启动了Ⅳ级应急响应,利用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通过短信、电话、传真等方式下达防汛指令150多条(次),村、组防汛责任人在简易报警雨量计监测到降雨量超过预警值后,及时通过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预警设备发送预警信号,通知危险区1082人紧急撤离,未出现人员伤亡。7月4日6时30分,汉滨区谭坝镇前河村村支书齐运坤观测简易报警雨量计累计降雨已经超过30mm,达到预警值,立即启动预警广播,21户68人在30分钟内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无一人伤亡。9月1日,汉中市城固县 水河出现2930m3/s超保证流量洪水(为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桔园镇政府及时启动预案,利用无线预警广播、铜锣、手摇报警器等预警设备,向受洪水威胁区群众发出预警信号,组织3030人及时撤离,减免财产损失2188万元。

猜你喜欢

山洪县区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优雅地表达
宽严相济管好市场——做好新时期县区市场监管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父亲迎着一场山洪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