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内效贴在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2-10-25

运动 2012年16期
关键词:粘贴康复力量

王 东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

肌内效贴在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 东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

运用文献资料、统计分类的方法,归纳了30多以来国内外关于肌内效贴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结果发现,近年来关于肌内效贴在运动康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肌内效贴在康复和预防运动损伤方面对人体的帮助已得到国外的一些研究的证实,但在对肌肉力量输出、神经元传递速度和对肌肉疲劳方面的影响国外研究较少,且结论不一,其中蕴含的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此外,到现在为止,国内尚没有系统开展对于肌内效贴的研究。未来肌内效贴的研究将会更多地致力于针对不同部位肌肉力量的输出、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及肌肉的疲劳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利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对运动能力的提升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肌内效贴;体育科学;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弹性运动胶带在医学上又称肌内效贴,由 Dr. Kenzo Kase 于1973年始创。其厚度类似人类皮肤,它可以延伸到原来纵向长度20%~40%,其部位贴法主要是促进身体自然康复机能,亦同时支撑及稳定肌肉与关节,而不会妨碍身体的活动。

近几年,我们可以在运动场的各个角落发现它的痕迹, 肌内效贴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维持肌肉功能、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本研究综述了肌内效贴布在国内外体育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应用研究,并结合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分析了肌内效贴在体育科学方向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运动装备的创新研发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1 肌内效贴布的概述及分类

人体的肌肉不仅控制肢体的运动,而且对静脉、淋巴流动的循环和体温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失去正常功能的肌肉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肌内效贴是根据人体自身康复的原理而设计发明的。它的设计多为波浪状颗粒,具有弹性的贴布适用于皮肤,它对皮肤提供了一个拉力,从而为筋膜和软组织创造更多的空间,通过提升筋膜和软组织空间来激活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达到治疗的目的。又由于这种方法基本上是源于运动学的科学,故名“肌内效”。

传统体育的胶带是对关节进行大范围的、固定的包裹。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限制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另一方面会妨碍血液循环,不利于关节的康复。相比之下,肌内效贴布创造一个完全新的治疗神经、肌肉和器官的方法。肌内效贴布法主要是通过皮肤而作用于肌肉,从而减少疼痛和炎症,并放松过度使用的肌肉,在运动中给予肌肉一定的支持。

2 肌内效贴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作用

肌内效贴是以趋近皮肤物理特性为基础而设计的,采用高级棉质的黏性材质,因此具有低过敏性、防水且透气的特点。一般常见肤色、蓝色、黑色、粉红色4种颜色。

肌内效贴粘贴时根据不同的目的、部位采用不同的粘贴方式,大致可分为“I型、Y型、X型、灯笼型、爪型”(表1)。在粘贴时需要考虑肌肉的大小、贴布的功能、动作的功能、肢体的活动度、粘贴的顺序、治疗的目标等,因此在国外需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具有为运动员粘贴肌内效贴的资格。

3 当前关于肌内效贴的研究现状

3.1 国内外肌内效贴在医疗和运动康复中的研究现状

根据具体研究方向的不同,国外有关肌内效贴大多数涉及到肌内效贴在运动康复和医疗方面。(表2)

由此可见,肌内效贴布的效用可能主要是利用贴布的粘弹性质与力学的方向,配合肌动学及生物力学原理,针对特定的肌肉给予强化或放松。此外,Kenzo声称肌内效贴的生理作用还包括减少疼痛或感觉异常,支持运动的肌肉,消除阻塞淋巴管,其原理可能是由于拉力增加了肌肉与皮肤之间的空间,便促进皮肤下的血液和淋巴流体循环,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的结论,如西伦等通过对42个肩袖肌腱炎患者研究发现,肌内效贴布仅仅提供了对活动的关节的支撑,并没有达到改善疼痛的目的。综上所述,肌内效贴布作为一种较新的技术,虽然常常被应用到医疗和运动康复方面,但是在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并且一些文献也指出由于病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患病程度和治疗的需要,无法进行完全的随机分组,此外由于肌内效贴具有多种规格和研究者对肌内效贴的不同理解,这些原因都可能造成高估或低估肌内效贴布的作用。

表1 不同肌内效贴粘贴时的力矩走向

表2 肌内效贴在医疗和运动康复中的研究

表3 肌内效贴能增强肌肉力量的研究

表4 肌内效贴在对增强肌肉力量不明显的研究现状

3.2 肌内效贴对力量表现方面的研究现状

随着最近几年人体工效学科的发展,肌内效贴在运动表现方面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一些文献表明,肌内效贴可以促进肌肉收缩。(表3)

然而,在证明肌肉力量增加方面的文献是非常有限,并且这方面的研究对象多为肌肉有一定症状的病人或测试的肌肉是股内侧的肌肉,大多数的文献发现肌内效贴对肌肉力量的增加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刺激皮肤而提高了力觉。

由此可见,虽然此前已有研究报道,相对普通胶带具有弹性的肌内效贴布能够对运动员的力量输出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其阐述的可能机制包括:(1)可能因其皮肤不同敏感度和皮脂的厚度使其粘贴的不同部位肌肉可能产生不同的收缩效果;(2)通过增加肌肉的本体感觉,来使肌肉的收缩力量增加。此外,有研究表明肌内效贴对健康人力量的增长不明显,其内在的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与此同时,依然存在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发现类似的积极作用。据此推估,针对力量输出的影响,也不能排除许多研究因为采用不同紧度和材质的肌内效贴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3.3 肌内效贴布对运动神经元的影响的研究

目前,肌内效贴的效果缺乏科学证据。最近几年大多数提出的理论都强调肌内效贴产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皮肤产生本体功能及触觉输入。触觉输入是指通过对皮肤的触觉刺激,神经元传递来达到增强或放松肌肉的目的。例如,Morrissey的报告指出,当肌内效贴布应用到一块力量较弱的肌肉时,由于其本身的弹性,会产生相应的拉力使其肌肉收缩。亚力山大和托宾等人认为,肌内效贴布在肌纤维上进行交叉粘贴,可以降低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少肌肉活动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

然而Moon Hwan Lee在《肌内效贴布对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的影响》中通过对17名健康的参与者(男9,女8)进行研究发现,肌内效贴布与不粘贴的对照组相比,神经传导速度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肌电的潜伏期、振幅显示略有增加,但没有任何显着性差异。然而,作者指出使用更强的触觉刺激可能使肌肉活动发生变化。

3.4 肌内效贴布对关节灵活性影响的研究

关于肌内效贴布对关节灵活性的影响的文献较少,Ayako Yoshida曾在《肌内效贴布对下肢躯干运动幅度影响》中通过对30名健康的人(男15,女15)进行测试发现,应用肌内效贴可能会增加下肢躯干屈伸运动范围,并用2种理论进行了解释:一种理论认为肌内效贴增加了下肢局部的血液循环并且这种生理变化可能影响到肌肉和肌筋膜的功能;另一个理论是肌内效贴刺激了肢体局部的皮肤感受器从而对下肢躯干屈伸的范围产生了影响,由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其中蕴含的机制仍不明确,进一步利用肌电图仪和红外线来检测肌肉的兴奋性和温度的变化,从而来解释其生理变化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 总结与展望

伴随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先进的运动装备在运动员比赛与人们的日常健身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几年肌内效贴布无论在体育赛场还是在健身人群中普遍应用,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在肌内效贴在不同部位的粘贴对肌肉力量的影响和对运动疲劳的研究,此外采用在运动科学和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已经开始广泛使用肌电图技术以及另一种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非侵入性生物信号获取工具-肌动图手段来综合研究肌内效贴对肌肉(或软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以及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运动能力、引领大众健身等方面的研究。

[ 1 ] Kase, K.Wallis, J&Kase, T.Clinical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the Kinesio Taping method [M]. Tokyo, Japan: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KenIkaiCo.Ltd,2002.

[ 2 ] 萧宏裕.肌能贴布使用手册[M].台湾:易利图书有限公司,2006.

[ 3 ] Erkan Kaya & Murat Zinnuroglu & Ilknur Tugcu.Could Kinesiotapereplacethe bandagein decongestive lymphatictherapy for breast-cancer-relatedlymphedema? A pilotstudy [ J ].Tokyo, Japan: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KenIkaiCo.Ltd,2010.

[ 4 ] Birgit Kumbrink, "K-Taping: EinPraxi shandbuch. Grundlagen, AnlagetechnikenIndik ationen"[ J ].Springer(2002).

[ 5 ] Kase K, WallisJ, Kase T Clinicaltherap euticapplications ofthe kinesiotaping method [ J ].KenIkai CoLtd, Tokyo(2003).

[ 6 ] Erka n Kaya & Murat Zinnuroglu & Ilknur Tugcu Kinesio taping compared to physical therapy modalit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J ].JOrthop Sports PhysTher,2010,38(8):375-384.

[ 7 ] Bragg R W, Macmahon JM, Overom EK et al Failure and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of adhesive athletic tape[ J ]. Med Sci Sports Exerc,2002(3):403-410.

[ 8 ] Thelen MD, DauberJA, Stone man P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kinesio tape for should erpain: arand omized, double-blinded, clinical trial[ J ].JOrthop Sports PhysTher,2008,38(7):389-395.

[ 9 ] Vithoulka, A. Beneka, P. Malliou: The effects of Kinesio-Taping on quadriceps strength during isokinetic exercise in healthy [ J ].athlete,2011(18):1-6.

[ 10 ] Stupik,A, Dwornik, M, Biaoszewski, D, &Zych, E.Effectof Kinesio Taping on bioelec tricalactivity of vastus medialis muscle [ J ].Preliminary report,2007(9):644-647.

G804.3

A

1674-151X(2012)08-04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8.017

投稿日期:2012-06-25

王东(1987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粘贴康复力量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忙忙碌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