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视角下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研究

2012-10-24杨理连

职教论坛 2012年12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人才需求技能型

□杨理连

产业集群视角下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研究

□杨理连

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也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该类人才获取的重要渠道。根据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及其技术结构对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它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系建设包括初、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以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等,其中该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引进以及激励机制配套则是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的基本途径。

产业集群;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培训,也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技术技能型人才获取的重要渠道。天津作为一个较强的增长性城市以及滨海作为核心的增长区域,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与提升,是其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目前,滨海新区人力资源需求的多样性体现在包括初、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应用型人才等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滨海新区人才建设的重要领域,这就要求天津的高职教育要与其人才需求的区域特点相适应,以更好地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笔者通过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体系的理论依据,以及人才体系建设的人才规格标准、人才聚集途径、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应用分析,以求对于政府在决策滨海新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以人才要素集聚带动其他要素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良好互动能有所参考和借鉴。

一、选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

产业集群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群区域,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展开分工协作,并且与相关支撑机构紧密联系,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从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评出的百佳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看,其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在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在考察人才的地理分布时,也可以发现人才集聚现象。所谓人才集群,是指在特定空间或者特定专业领域内人才的集中,并且紧密联系,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以及创新的产生,从而使该区域或产业经济形成持续、强劲竞争优势的现象,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技术产业更为突出。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促进良好人才集群的构建,反之亦然。

(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规格

关于人才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界定,目前“人才四分说”得到国内专家较大的共识,即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四类,其中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密切相关的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两类人才都是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使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任务。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内涵及其外延界定在除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之外的各类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也是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及其技术结构对人才需求的现实需要,它包括初、中、高级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以及技术应用型人才等。“技能型人力资本”、“技术型人力资本”关于其能力标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二、天津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目前,滨海新区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冶金、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海洋科技、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新区共吸引1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280多个项目,成为全国投资条件最好、经营成本最低、回报率最高的地区之一。2011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达到6206.9亿元,比2010年增长23.8%。

(一)滨海新区支柱产业(集群)的发展及特点

1.大项目产生“大效应”。滨海新区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第二、三产业增长较为迅速,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东港口、南重化、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为特征的“一核心、两轴带、三组团”的工业总体布局,以高端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双引擎驱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1年实施重大项目925项,总投资1.28万亿元。长城汽车一期、三星OLED、中航直升机等91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中船重工、大唐电信天津基地等600多个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富通光纤预制棒、新一代运载火箭、约翰迪尔等192个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力争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900个,构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

依据《滨海新区工业布局规划(2010-2020年)》,新区在未来十年中依托功能区和工业园区,围绕航空航天、石油和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节能环保八大优势产业,规划建设八大具有国际国内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形成16个产业集聚区和12个产业集群。

2.“三高”制造业发展构架初步形成。滨海新区遵循工业化和城市化演化规律,以产业链为纽带,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加快从制造业高地向技术创新集成地转化,率先形成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现代新型工业体系。滨海新区坚持制造业带动战略,2011年航空航天、石油石化、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1153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0%。

滨海新区在“十二五”期间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线,发展壮大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扶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着力向高端提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着力培育壮大;石油和化工、现代冶金、轻工纺织产业,着力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以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和低碳化、集约化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高新技术研发转化为核心、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深度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海洋科技、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

3.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完善。2011年新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实施了329个重大项目,一批服务业聚集区迅速崛起。

(二)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及特征

1.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结构不尽合理。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人力资源的支撑。这个人力资源的结构主要表现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高科技人才,来引领新区的现代化进程;一部分是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科技人才可以通过政策性引进来实现,而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几十万、上百万的产业大军只能通过职业教育培养来实现。

2011年,滨海新区从业人员137.5万人,其中人才总量为87.93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3.95%;技能人才总量为35.5万人,占人才总量的40.37%,其中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组成的高技能人才为7.2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20%。滨海新区初、中级技术工人所占比例过大,技工整体技能水平偏低。

2.对技能型人才尤其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滨海新区的人才需求呈现层次划分,在主要行业的技术和管理岗位对人才需求量极大,特点是人才需求增长质量高于数量;复合型知识人才和复合型技能人才成为需求重点;高级技术工人需求增长大大高于一般技术工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即基层的人才需求高于中上层;对中专、高职的人才需求数量大。

3.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紧缺专业较为集中。滨海新区人社局发布了《2011年度技能工人紧缺工种参考目录》,其中29个市场需求“非常紧缺”工种主要分布在机械、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纺织、石油化工、现代港口及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规划建设、现代服务、电力等领域;市场“紧缺职位”涉及26个工种9大行业。各行业中所涉及的紧缺工种以从事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岗位为主,即对适应一线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

(三)滨海新区相关人力资源需求走势分析

1.三次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根据滨海新区产业调整升级的要求和人口及就业人员的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出“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中低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不减”的趋势。随着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中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成为主流,而且还将会有更多的新职业被开发出来,每个新职业产生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庞大产业的兴起,产业和行业变化带来了职业的变化,对不同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

2.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需求不断更新。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正逐步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研发和现代制造业转化。高新产业群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专业人才,尤其以动漫和3G人才最为典型。

3.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层次需求不断提升。对具有较高技术等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从技术等级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7.4%,主要集中在初、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0.3%,而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需求缺口最大。依据《天津市滨海新区重大人才工程实施意见》,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达到24万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4万名;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达到30万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6万名。

4.对跨行业的技术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如物流产业方面,全球采购与销售网络的形成,对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法的物流人才需求巨大;汽车产业方面,需要具备汽车技术、营销、管理等综合技能;金融产业方面,需要既懂得IT技术,又精通金融业务的技术复合型人才;3G产业方面,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懂互联网又能掌握电信技术的技术复合型人才。

三、滨海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结构

职业院校教育培养对于技术应用型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大批量化和系统化。

一是以“国家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示范区”项目为引领,探索高效开发、“集约化”办学模式,使海河教育园区成为集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能鉴定、职业指导、技能大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基地。目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集约化”办学模式的效应正在显现。

二是主动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产业发展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要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培育我市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群。尝试在全市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以及海河教育园区内高职院校中遴选与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发展需求紧密的专业开展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试点,并以此核心推进相关专业群的建设,为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与示范。

三是建立深层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社会多方面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天津市作为首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应尽快出台《天津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二)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人才建设新突破

人才的引进可以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优势企事业,把项目建设与人才开发结合起来。在项目建设中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吸引人才,在产业调整中优化人才结构。

(三)创新科学的培训理念和机制,使培训真正发挥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目前,企业的培训成果转化率一般在20%左右,要改变企业培训成果转化率低的状况,就必须从系统思考的角度重新审视培训:把培训内容与企业战略紧密联系起来;培训部与其它各部门共同参与培训规划;管理影响培训过程的关联环节;用反馈/激励机制促进培训的发展;加强培训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转化;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企业决策者必须改变观念,要把培训当成一项系统工程。

(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从业技能和加快城市化步伐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制约其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的关键性问题。发挥工会“职工就业培训基地”、“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开展有工会特点、符合市场需求和新生代农民工要求的培训,着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支持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加强输出地和输入地工会的信息交流,努力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现代产业工人。

(五)搭建人才供需的信息化平台

建议政府牵头搭建校企沟通平台,及时发布分行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综合分析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关系,发布权威的未来3~5年的人才预测;通过政府组织相关行业对行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依据天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发布标准,形成全市统一、适应天津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学校依据此标准开展培训工作。

(六)促进在政府层面上人才激励机制创新

一是营造良好的区域宏观人才引进环境。政府要注重协调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才政策等吸引人才迁移的因素,除了尽可能提供引进人才所必须的生活基础、制定体现出人才自身价值的薪金待遇,还要在人才政策在消除人才流动障碍,促进优秀人才流入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滨海新区一些制造业、服务业所需人才很多由高职院校来培养,而户口无法留津、高职不能考公务员等政策限制这类人才在天津就业。建议对于具备一定条件的优秀高职毕业生,以及对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于天津户籍,享受市民待遇。

二是发挥激励功能,最重要的是进行政策激励,应重点致力于政策的制定与监督实施。例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开展储备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定向培训等方式招收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组织开展6至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原则上初中毕业生培训期限为一年,高中毕业生为半年),经考核取得《就业培训结业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如出台天津区域内支持校企合作力度大的企业减免所得税的政策,通过减免税调动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使企业能够综合整合设备、人力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持,变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为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形成长期双赢局面。

[1]毕明生.对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8(02).

[2]王传金.应用型人才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3]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4]邱鸿勋.人才需求分析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探讨[J].职业教育,2002(07).

[5]王明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02).

[6]杨金土.技术型人才的素质、培养及其环境条件——兼议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J].职教论坛,2002(15).

[7]2010天津市滨海新区统计年鉴[M/CD].

[8]天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Z].

[9]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G712

A

1001-7518(2012)12-0021-04

杨理连(1975-),男,山东即墨人,天津职业大学高教所所长,副研究员,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VE2009),主持人:杨理连。

责任编辑 徐惠军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人才需求技能型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浅谈滨海新区财政投资评审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呼伦贝尔地区蒙医专业人才需求与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