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2-10-23王瑛汪凯茜
王瑛,汪凯茜
物流专业《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王瑛,汪凯茜
《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课程教学有一定难度。结合教学实践,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等方面探讨课程教学改革。
物流专业;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教学改革
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服务最终体现在配送,配送最后完成物流服务。《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物流管理专业为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等培养一线的物流操作人员、作业班组负责人、部门主管及业务经理。他们不但需要掌握先进的配送模式、方法与技术,还需要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毕业后能够从事接受订单、备货、商品入库、在库、出库、分拣、加工、配货、送货、退货、经销商理赔退返等方面的工作。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该课程的学习,我们将根据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安庆、安徽区域经济特点与人才需求,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陈旧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探索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课程内容改革
《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教材为数不多,且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滞后于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课程内容改革势在必行。由于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和具体工作任务,因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课程特点,在课程设计理念上,我们根据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安庆、面向安徽和国内,根据学生从事配送岗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以企业配送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实施课程整体设计。课程设计总体思路为“工作过程导向、具体任务驱动、能力提升与延展”,基于物流企业配送活动的工作过程,补充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教材,实施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在深入调查安庆物流配送的基础上,与物流企业一起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物流企业配送活动的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完成一件产品配送活动所需要的岗位及其能力,创设了流通型配送中心(如快递业)、储存型配送中心(如各种成品油的配送)、加工型配送中心(如安庆烟草配送中心)和综合型配送中心 (如金华联配送中心)等四个学习情境。
其次,开发、设计完成具体配送工作的学习单元。依据各种配送中心从业人员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开发、设计完成具体配送工作的学习单元,由简单到复杂形成配送中心设计→配送管理→商品的分拣→流通加工→配送包装→装卸搬运→退货管理等项独立的学习单元,每个独立的学习单元包含只解决一个业务环节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点。各学习单元之间既自成体系,又前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即一个基础(配送中心概述)、一个方案(配送中心设计)和四个学习情境的“114”课程设置模式(表1)。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注重养成教育,突出实践教学,寓训练于教学之中,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将演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图解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并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与“教师”两条线。
一、学生
首先,根据工作任务将学生进行角色分配,分成若干小组并确定负责人,明确责任。其次,学生按照工作分工,采用仿真模拟、社会调查、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并对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记载。第三,对工作效果进行分析改进,即寻找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因素,针对问题寻找改进策略。第四,实践验证,即对改进策略进行验证与改进前的工作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归纳总结工作方法、工作效果、改进策略,寻找一般规律。
二、教师
首先任务导入,即教师向学生提出具体的工作任务,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等。其次是过程指导,即教师向学生介绍工作环境,可利用的工具与技术,教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启发与引导,与学生一道寻找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提醒学生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行仔细观察,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载。再次是对学生的研讨活动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准确寻找出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因素,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对学生提出的有效合理的改进策略予以肯定和鼓励。最后是结果点评,即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通过点评使学生知道完成此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下面以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设计内容为例进行情境设计。
表2 《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学习单元设计
三、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手段改革是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如去企业参观见习、方案设计、多媒体教学、教学辅导、新的考核方式等。
企业参观见习。我们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如烟草配送中心、金华联配送中心、集装箱码头、石油站等企业去参观,通过参观见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业务情况和基本流程等;同时可以邀请受访企业的领导给学生们介绍企业的配送作业流程的运作情况,学生最好是能够带着问题去参观见习,让受访企业的领导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实际观察中的收获及发现的问题,回来后完成参观见习报告。
方案设计。训练学生进行配送中心选址、配送中心内部布局、现代物流储存与配送作业优化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对实际状况进行调查,找出不足,重新设计,尽可能真实的模拟,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方案设计可以巩固不同的知识点。在方案制作中,倡导团队精神,同学自由组合,3-5人一个小组,共同调查、共同参与方案制作,教师指导考查每组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科学考核。我们改变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方式,重新设计课程考核,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突出实际操作技能。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采取由三部分构成的考评:平时成绩20%(课堂回答问题、学习态度、考勤、作业等),笔试(操作流程设计、方案设计等)成绩40%,实际操作、基于工作过程成绩40%。新考核方式注重全面考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和参观见习、实训过程中的整体表现,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从过去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向现在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可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工作任务来具体设计学习情境,提出具体任务或问题,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通过改变客户的不同需求状态,来引导学生对“拣货作业”内容中的“摘果式”和“播种式”两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后自己不断进行归纳与总结,使学生真正理解两种拣货方式的含义,只有不断强调“通过行动来学习”,才能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法能力;通常,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与承担的责任,并且各小组之间需要密切的配合与协作才能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社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由“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职业能力”的跨越。
通过对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探索配送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有益于高等职业学校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对加快物流专业建设、实现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都有所帮助,为区域的物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1] 张润红. 《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EB/OL].http://wenku. baidu. com/view/5515320eba1aa8114431d9c7.html
[2] 谈慧.高职院校《配送管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经济师,2007(5).
[3] 曾琢.高职物流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物流配送中心设计与经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4).
G642.3
A
1673-1999(2012)12-0194-03
王瑛(1961-),女,河南永城人,硕士,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 246003)经济贸易系副教授;汪凯茜(1991-),女,安徽安庆人,池州学院经济贸易系助教。
2012-03-12
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