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
2012-10-23魏在江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061)
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
魏在江
(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 710061)
表达与接受是语言对话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话语发生与理解的完整的认知过程。发话与受话的主体分别为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构成话语活动的双方,交际双方必然产生心理活动,作为受话方的听话人的心理,势必会影响到说话人的话语预设的表达。本文拟从预设的接受者角度出发,以哲学诠释学的理论来研究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
语用预设;接受心理;认知期待;哲学诠释学
1 引言
预设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综观目前学术界对预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设的表达上,如预设的种类、预设的触发语、预设的投射、预设的否定、预设的功能等,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研究预设的文献很少。向明友指出预设的共知性特征,合适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选用话语的相邻对为预设分析的基本单位(向明友 1993)。在正常的言语交际中,预设为听者和言者所共有。表达与接受是语言对话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话语发生与理解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谭学纯等 2000:1)。语言表达与接受是表达者与接受者之间互动博弈的过程,语用预设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从接受者角度来研究语用预设是预设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魏在江2010 a)。哲学诠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问,它力图阐明隐藏于各类理解现象之后,并使理解成为并非最终由进行解释的主体支配的事件的基本条件(伽达默尔 2004:1)。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是复杂的,语用预设的研究必须加强接受者方面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更为完整、更为系统。完整的语用预设研究至少应该包括语用预设的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语用预设是表达与接受的对立统一,表达与接受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参照。哲学诠释学不仅研究语言现象及其本质,更为重要的是,还要研究理解的可能性及其过程。本文拟从哲学诠释学的视角出发,探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特征,以期能对预设的研究有所裨益。
2 变换一种研究视角:预设从表达到接受
接受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系统的变化,体现出语用预设的动态性。言语交际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双方的互动是交际成功的前提,接受者对交际的影响显而易见。我们发现,以往预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设的表达方面,而忽视预设的接受方面。这不能不说是预设研究的重大缺陷。我们不能只注重预设的表达,而忽视预设的理解与接受方面,可以说预设的理解与接受更复杂、更玩味。难怪张春泉把接受心理称为“一个黑箱”。这与接受者的受话能力、受话动机、受话需要、受话兴趣等密切相关。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导致预设接受特征的丰富性、开放性。这里,我们借用张春泉的模式来表达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张春泉 2007:127,153)。
接受心理受话个体结构受话心理结构受话动机受话需要受话兴趣受话能力感知与定势意识与注意理解与揣摩联想与记忆意愿与认同情绪与情感
图1 修辞的接受心理结构
图1说明接受心理极其复杂,包含很多成分。哲学诠释学认为,人的历史性决定人是具有前理解、前见或视域的。所谓视域,是视力所及的区域,该区域囊括理解者在开始理解之前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伽达默尔 2004:269)。一切理解都是自我理解。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与存在的关系是语言与人的关系。按照海德格尔的观念,语言和世界的关系是人与世界的本体论关系。因为,世界与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语言关系。
2.1 语用预设接受的主体性
接受主体具有多元倾向(张春泉 2007:97)。这与接受者的受话能力、受话动机、受话需要、受话兴趣等密切相关。接受活动的复杂性,导致预设接受特征的丰富性、开放性。如果一个命题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用预设,这个命题是说话人本身设想或相信的(Stalnaker 1974:473)。这一点只是针对说话人而言的,在听话人看来,说话人的预设未必能起作用。
从表面上看,语用预设的接受是被动的,但接受者在接受与理解过程中一定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不会照单全收,会对接收信息加以过滤和筛选。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语用预设的二度阐释者,接受主体的心理不是一块白板,接受主体的理解与接受直接决定着说话人语用策略的选择。接受者是局内人,而不是局外人,没有接受者的主体体现,可以说语用预设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在语用预设的表达与接受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作用是言语交际成功的保障。在语用预设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预设接受者的主体作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认为所有对于文本客观的、终极的意义的追求都是虚妄的,根本就不存在对文本的所谓规范性解释,因此也不存在文本本身的客观的、终极的意义。
2.2 语用预设接受的动态性
语用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这是由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接受美学的最大特征就是第一次如此明确地把接受之维、接受主体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接受者的“阅读”对于文本意义的决定地位(杜书瀛 1998:241)。读者反应批评论在注重读者接受方面比接受美学走得更远,他们认为“文本的客观性只是一个幻想”。
由于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理论卓有成效的探索,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伽达默尔说:“文学概念绝不可能脱离接受者而存在。”这强调表达与接受的紧密关联,蕴涵着接受者及其接受心理的必然存在。我们认为,接受心理的存在是普遍现象,语境的变化必然也会影响接受者的心理。接受者可以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更多的再造性或创造性想象,获得更多的文本解读的快慰与审美情趣、审美认识,这是预设的独特功能。从这个角度讲,接受心理是可以变化的,也是可能变化的,充分体现了语用预设的动态性。
2.3 语用预设接受的选择性
预设话语存在一个多层面的信息接收系统,在每一个层面,都会有一个理解的空间,因此接受者也就有自己在接受层面的选择。由于预设的隐含等特点,这给接受者在解读文本时以更大、更多的自由想象或联想的空间,从而可以获得更大、更多的文本解读的情趣。人类具有较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总是遵循关联原则,语用预设是认知关联的结果。听话人会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语用预设的理解加以调整和筛选,最终过滤出语境中话语真正的语用预设到底是什么,筛选出来的语用预设到底又是什么含义。正是由于语用预设的动态性,语用预设的选择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语用预设的主体性、动态性和选择性是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特征的体现方式,也是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的反映。在语用预设的研究中,应该充分考虑预设接受者的主体作用。完整的语用预设研究至少应该包括语用预设的表达与接受两个方面。语用预设接受心理的这几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联系。语用预设是表达与接受的对立统一,表达与接受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参照,预设的接受受制于预设的表达,预设接受也影响预设的表达。接受过程是一个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浑融统一的流动过程,是个体内心深处进行的隐秘过程。语用预设表达与接受的张力,形成了语言表达与理解无穷的魅力。
3 哲学诠释学视角下语用预设的认知期待
语用预设的认知期待是指接受者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语用预设的诱发,通过预告、信号、暗示等为接受者揭示一种特殊的接受,唤醒接受者以往心理的记忆,将接受者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中,启发接受者灵动的心理认知,探究、品味、体验语用预设带来的更好的审美情趣。但接受者可以“诱而不发”,可以“另辟蹊径”,从而带来“别有洞天”的感觉。期待视野是语用预设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语用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动态的、变化的,甚至是不确定的,这是由语用预设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实际的语言使用过程中,接受者采取语用预设的多种表达手段,带着自己的认知期待进入话语的对话过程,以一种主动的姿态在对话中改变、修正或实现这些期待。接受者既有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都可以影响他的认知期待。哲学诠释学关注的是我们关于世界的整个理解的根本意义,关注的是这种理解展示其自身的各种形式,这些形式包括从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到对社会的控制。
3.1 接受者对语用预设的过滤析取
Bart Geurts认为预设研究有3个主要问题:预设失误( presupposition failure)、预设投射(presupposition projection)和预设来源 (origin of presupposition),预设失误主要指一个断言中预设的真实性问题,他声称预设失误是这3个问题中最古老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多兴趣(Bart Geurts 1999:1)。我们认为,预设失误不仅是句子的预设问题,也包含接受者能否理解和接受的问题。预设失误在言语交际中的后果是什么?这对接受者一方来说会产生什么后果呢,会对后续的交际带来什么麻烦呢?从这里引出预设理解与接受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被人们忽视。真正实现从传者中心论到受众中心论的转变是在20世纪60年代。接受者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接受者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文本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接受者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接受者自身的意愿和喜好,文本无能为力。在一些具体语境中,接受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故意将说话人隐含的语用预设加以析出,将语用预设从话语的底层析出到表层来,体现语用预设作为一种交际策略的功能。接受者根据具体的语境对语用预设的理解加以调整和筛选,最终过滤出语境中话语真正的语用预设,筛选出语用预设的含义。语用预设通常比较隐含,需要经过听话人的认知推理才能理解。
①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凭空诬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鲁迅《孔乙己》)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孔乙己不自觉地利用语用预设的隐蔽性特点来施行诡辩术“你怎么凭空诬人清白”。当孔乙己听到别人的指责时,他通过使用语用预设说自己是清白的来为自己开脱辩解,可在场的听话人又将孔乙己话中隐含的语用预设加以析出,使得孔乙己非常尴尬。在这种情况下,孔乙己干脆再施以诡辩术。作者正是使用隐含的语用预设,才把孔乙己这个人物刻划得入木三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也变得鲜活可爱。从接受者是活动的发动者和进行者这一角度来说,接受者是使动因素,文本是被接受的对象,属于被动因素。接受者在占有文本的同时,把文本改造得适合自己,同时也改变着他自己本身,扩大其自身作为主体的可能性。接受活动其实是在这些对立统一中完成的一个奇妙过程。
② A Long Time
Greta Garbo was invited to Hollywood dinner which was attended also by Albert Einstein. Having some vague idea as to Dr. Einstein’s status, Greta turned to him during the dinner and remarked,” Doctor, I understand that you have a great theory. Won’t you please explain it all to me?”
“My dear lady”, said Einstein, “I’m afraid there will not be time enough during the dinner to explain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but perhaps I can tell you about the law of gravitation, which is really a prerequisite.”
So Dr. Einstein went on telling her all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grav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Upon the conclusion of his discourse, Greta seemed very impressed and said to him,” Well, for goodness’ sake, Doctor, 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
在例②中,Greta Garbo的最后一句问话中how long has this been going on有这样的语用预设:地球引力是一个才产生不久的东西。地球引力是自然界的亘古以来就有的自然法则,她问话中的语用预设暴露出她的无知。因此,我们可以说,语用预设意义的未定与空白展开的是一个生动、阔大、丰富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意味世界。文本的深层意义隐藏在作品的“空白”处,需要读者去发掘和创造。金圣叹曾说:“文章之妙,都在无字句处”;“有字处反是闲笔,无字处是正笔。”这里的“无字处”就是“空白”。读者受到作品的召唤,凭借作者创造的语言符号,根据自己的期待,运用想象机制,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审美经验,去确定“意义未定”和填补“空白”(马友平2002)。从某种意义上说,语用预设只是一种呼唤,而语用预设的意义往往要通过多次对话才能完成,必须充分考虑隐含的接受者,以及接受者与表达者的“对话”。每个人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实际上表达出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意义的理解。
③ 初次就诊
一位年轻女子觉得身体不太舒服,请她的同事推荐看病的医生。同事说:“我知道城里有一位医术很棒的医生。不过,他的诊费收得很高。初次就诊,要收500美元;以后复诊,每次还要收100美元。”
这位年轻女子按照同事的指点,找到了这位医生。为了省点钱,年轻女子一见到这位医生,就欢快地说:“大夫,我又来了。”
大夫笑了笑,点了点头,以示招呼。大夫迅速地给她做了检查,说:“很好,继续吃我上次给你开的药吧!再吃一个疗程就行了。”(唐家珑 2008:248)
例③中,年轻女子见到医生时说“我又来了”,用预设触发语“又”,预设她曾经来过,目的在于逃避昂贵的初诊费,耍小聪明。医生作为听话人也使用几个预设触发语,如“继续”、“上次”、“再”等,采用类比推理法将说话人的语用预设进行转移,预设医生曾经为她开过处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人啼笑皆非。这里的语用预设突破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和思维定势,从而形成新的认知期待。这里,接受者对预设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能动地进行解读,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对表达者的话进行创造性地叛逆,这是一种自觉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话语方式的接受心理,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认知期待。
3.2 接受者对语用预设的心理意向
心理意向即一个意义的表达不仅是表达一个意义,而且总是指向一个对象。形式语言学论述过预设的意向性问题,也提到过语境变化等因素对预设理解的影响(Gennaro Chierchia 1995:199)。姚斯所谓“真正意义上的读者”是接受美学意义上的读者,读者实质性地参与作品的存在,甚至决定着作品的存在。的确,离开读者的阅读,摆在桌上的《堂· 吉坷德》与摆在桌上的灯有什么两样呢?离开读者创造性的阅读,今天的《堂·吉坷德》与一千多年前的《堂·吉坷德》有什么两样呢?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是为这种接收者而创作的(杜书瀛 1998:295)。以往人们将话语中的语用预设的存在看成先于接受者接受的必然条件,它只与说话人的心理有关,似乎与接受者无关。其实,接受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去接受,在话语过程中接受者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语用预设的存在、创造、意义的延伸与发掘。每一个人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实际上就表达出一种他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意义的理解,所揭示的是一个主客交融、意义建构的方式。
④ 有一次,邻人偷了华盛顿的一匹马,华盛顿同警察到邻人的农场去索讨,但那人拒绝归还,并声称那是自己的马。华盛顿用双手蒙住马的双眼,对邻人说:“如果这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右眼”。
华盛顿放开蒙右眼的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邻人急着争辩说。
华盛顿放开蒙左眼的手,马的左眼也并不瞎。
“我又说错了……”邻人还想狡辩。
“是的,你错了。”警官说,“证明马不是你的,必须把马交还华盛顿先生。
例④中,华盛顿问话中包含的语用预设有这样的心理意向:这马有一只眼睛是瞎的。既然邻人说这匹马是他的,那他一定能说出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实际上,他中了华盛顿语用预设的圈套,陷入两难的境地,回答不好,不回答更不好,最终还是出了差错。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出,语用预设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策略。预设形式本身唤起接受者进一步感知文本进行假设、期待以及创造的兴趣和激情,预设形式在表达过程中的迂回和拖延、起伏和变化又不断修改着接受者的假设和联想,更激发接受者的接受兴趣与激情,使得接受过程更富有情趣。
⑤ Born First Lady
Bill and Hillary are driving in Arkansas when they pass a gas station. Hillary tells Bill she once dated the attendant. “Just think,” says Bill, “if you’d married him, you’d have ended up as pump jockey’s wife.”
“No”, says Hillary, “if I’d married him, he’d be president.”
例⑤中Hillary的回答可谓耐人寻味,Bill的语用预设是:要是你和他结婚的话,你将是一个泵工的妻子(pump jockey’s wife),一个普通人的妻子,不可能成为第一夫人。但是这里Hillary将Bill的语用预设加以改变,她的语用预设是:要是我和他结婚,他就会成为总统,我是天生的第一夫人。这则幽默的标题表明这样的语用预设:谁和我结婚,谁就可能成为总统;天生的第一夫人,原来来源于此。这里隐含的语用预设,要靠接受者进行认知语用推理才能析出,才能理解。任何言语活动都是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语言创造性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动机性。有时接受者根据语用预设在具体的语境中的体现方式和隐含意义,往往改变预设,从而实现自己的语用意图,这充分反映接受者顺应语境因素的语用策略。可以说理解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转换的投射,这样的自我理解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达到的新理解。
⑥ 方达生:竹均,怎么你现在会变成这样——
陈白露 :口快地)这样什么?
方达生 :话被她顶回去)呃,呃,这样地好客,——这样地爽快。
陈白露:我原来不是很爽快吗?
方达生 :不肯直接道破)哦,我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说,你好象比以前大方得——
陈白露:来得快)我从前也不小气呀!哦,得了,别尽拣好听的话跟我说了。我知道你心里是说我有点太随便,太不在乎。你大概有点疑心我——很放荡,是不是?(曹禺《日出》)
从例⑥中包括几个预设触发语:“现在”、“原来”、“以前”、“从前”等,双方的语言交锋围绕这几个预设触发语展开,预设的变化引起语言意义的变化,饶有兴味,带来丰富的意蕴。人是语言的动物,人拥有了语言,就拥有了世界,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世界也一定通过语言向我们呈现出来。在实际的语境中,接受者会根据语境中语用预设的某种暗示,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阐释。这种快于意、惬于心的审美体验通过语用预设跃然纸上。
⑦ Is your wife home now?
The boss arrived at his office with a terrible hea-dache.
“That’s funny, boss.” said an employee. “A few days ago, I had a terrible headache too, but it didn’t last long. My wife pulled me over the sofa, gave me a big hug and a kiss. My headache went away.”
The boss put on his hat. “I’ve tried everything else,” he muttered, “Is your wife home now?”
例⑦中,通过佣人的话可以推理出这样的语用预设:His wife’s hug and kiss can cure headache. 因而老板的问话Is your wife home now包含了这样的语用预设,这里的心理意向是:老板将仆人话中的语用预设加以泛化和扩大,不仅能治仆人的病,也能治老板的病。我们不禁要问,人们是怎样制造出幽默的?我们认为,就是使用了语用预设的交际策略,语用预设是幽默得以产生的重要的语用机制之一。接受者对表达者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对在什么样的物理、社会、心理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具有可提取性做出推测。预设对话语有很强的制约作用,这一作用体现在预设的调节性(presupposition accommodation)方面(Kripke Saul 2009),预设的调节是指听话人的知识状态要调节到满足说话人语用预设的要求(David I. Beaver & Bart Geurts 2011)。语用预设的调节性建构是一个言语博弈过程,人能够根据认知语境中的各种因素实时地加以调节,进行新的建构。当然,对预设的理解并不是复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人们不再只是从外在的客观世界中去寻找认识事物的最终根据,而是从意识活动本身来寻求认识活动中意义的构成。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中,接受者为某种欲望所驱动,主动地去介入接受过程,而就接受概念来说,接受者在接受文本传递的信息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某种心理满足。
3.3 接受者对语用预设的极性考量
预设可以充当表达的捷径,既是一种省略手段,也可以显示交际者的合作程度(何自然2007:100)。在具体的语境中,说话人故意省略语用预设的一些信息,让接受者自己去揣摩去理解。但是,接受者决不是被动地去理解,而是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补充补足,反映出接受者接受心理的一种状态和变化。只有通过接受者对语用预设的传递与补充,语用预设才能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接受者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因素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语用预设的级性叠加反映接受者的期待与认同心理。
⑧ “Some” men aren’t chauvinists.
— “All” men are chauvinists.
⑨ Around here we don’t “like” coffee.
— we “love” it.
⑩ 甲:中国足球队又输了。
乙:中国足球队没有屡战屡败——他们是屡败屡战。
他几乎没有星期天,只有星期七。
上面的几个例子说明,听话人并非被动地接受说话人的语用预设,而是将说话人的语用预设加以拔高和强调,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意义上明显出现变化。例⑧从some变为最高级阶词汇all;例⑨将动词like变为love,表明程度进一步增加;例⑩将“屡战屡败”变为“屡败屡战”;例将“没有星期天”变为“只有星期七”。这些语用否定的情况,表明听话人在接受的基础上进行极性追加,预设意义更加强化。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语用预设的隐含增加话语理解者的理解难度,但同时也为接受者提供一个自由联想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可以获得话语理解的情趣和愉悦。接受者并没有被动接受,而是加以改变,从而实现自己的认知期待。表达者与接受者在你来我往的互动过程中形成一种浑融的境界,这样的互动过程构成话语的表达与接受的完整过程。语用预设是话语构建的不可或缺的认知机制(魏在江 2010b)。下面我们用图来表示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的关系:
图2 语用预设的认知期待关系
以上的分析说明,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的因素而不断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但是接受者为什么对说话人的语用预设会有这样的认知期待,一定有其背后的理据。语用预设就是一种理据性很强的语言选择。接受者对关联语境的顺应产生预期的认知期待,对语境的关联性的不同推测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接受者通过主动接受与理解获得话语理解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语用预设在关联与认知的语境中表达与接受的互动关系:
图3 表达与接受的互动关系
语用预设的产出是在说话人完成的关联性推测引导下内部顺应和外部顺应结合的结果,是语境因素与语言形式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人类的信息处理总是遵循关联原则,语用预设是认知关联的结果。某句话的命题跟前一句话所提供的语境假设相互作用,产生语境暗含,加强旧信息,或取消旧信息,那么这样的语用预设就是认知关联度的体现。语用预设的表达与接受在言语的博弈互动过程中更加凸显语言的魅力,蕴含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存在的合理性。
4 结束语
本文以哲学诠释学的理论为基础,从接受者的视角论述语用预设的接受心理与认知期待特征,提出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语用预设的新思路。人是环境中的人,物是景中之物,景是情景之景,入乎其里,出乎其外,接受者总是以自己的视角去理解、观察和联想,以自己独特的接受心理去实现自己的认知期待。视域融合所产生的新视域,超出原来的文本作者和读者自身的视界,达到更高和更新的层次,它又给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解提供可能性。鉴于预设本身的复杂性,我们主张从多角度、多学科对预设进行全面综合研究。语用预设的表达与接受同样重要,二者不可偏废。语用预设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接受者的主体特征,这是语用预设研究的新视角,值得重视。此外,传统语用学的预设共知性观点值得我们重新反思,本文的讨论尚属初步,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杜书瀛. 文艺美学原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何自然. 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伽达默尔. 哲学解释学[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马友平. 试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J]. 渝西学院学报, 2002(1).
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A]. 严辰松 高航. 语用学[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谭学纯 唐 跃 朱 玲. 接受修辞学[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0.
魏在江. 预设三论:表达论、认识论、互动论[J]. 外语学刊, 2010 a(6).
魏在江. 宾语隐形的预设机制与认知识解[J]. 外语教学, 2010 b(6).
向明友. 试论话语前提分析[J]. 外国语, 1993(2).
张春泉. 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周 榕 张惠萍. 关联顺应理论对间接话语阐释力的探索研究[A]. 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贺徐盛桓先生70华诞[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杨 平. 关联顺应模式[J]. 外国语, 2001(6).
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David I. Beaver & Bart Geurts. Presupposition[J/OL], http://plato. stanford.edu/entries/presupposition/, 2011.
Bart Geurts.PresuppositionsandPronouns[M]. 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 Ltd,1999.
Gennaro Chierchia.DynamicsofMeaning[M].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Humphrey Palmer.Presupposition&TranscendentalInference[M]. London & Sydney: Croom Helm Australia Pty Ltd, 1985.
Kripke, Saul. Presupposition and Anaphora: Remarks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Projection Problem[J].LinguisticInquiry, 2009(3).
Levinson.Pragmatics[M].Cambridge: CUP.1983
Verschurren.UnderstandingPragmatics[M]. London: Edward Arnold,1999.
【责任编辑孙 颖】
AStudyofPragmaticPresupposition:itsReceptivePsychologyandCognitiveExpec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Wei Zai-jiang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Xi’an 710061,China)
Expressiveness and receptiveness are unquestionably two basic parts in verbal conversation. They both construct a complete cognitive process of verbal understanding. As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jointly construct the two sides of the verbal activity, the receiver’s psychology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speaker’s expressiveness of th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arer’s receptive psychology, based up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heory, will discuss the receptive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expectation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receptive psychology; cognitive expectati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H030
A
1000-0100(2012)05-0031-6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用预设的认知语用研究”(08BYY074)的阶段性成果。
20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