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有意梅飘香别样人生一样情
2012-10-22秦昌利
秦昌利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zuò),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诗人和学者。其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名诗作《己亥杂诗》315首,多咏怀和讽刺之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词作同样贯穿了气吞强虏的爱国主义精神。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数十个文集存世。
相隔600余年,龚自珍和陆游这两位大诗人的形象却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他们虽有着不同人生,在世年龄悬殊(龚自珍50岁离世,陆游则享年86岁高龄),经历不同,但却有相同的理想追求,相同的奋斗情怀!甚至,两位大诗人在诗歌中选取的意象,都有相似点,一个是落红有意,一个是梅花飘香,穿越千年时空,向今人诉说自己那个年代的故事……
《己亥杂诗》(第五首)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龚自珍出京都礼部,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落英缤纷,日暮风起,残红狼藉。点点飞花,惹起了诗人一股浓浓的别离之情,于是,他情不自禁地挥动马鞭唱出这首千古绝唱。
其实,龚自珍内心深处并不是真想离开都城北京。想想自己,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书,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21岁时,已经是文章锦绣,满腹才华。本想用自己所学“治国、平天下”,可政治上并不如意,27岁中举人后,29岁才开始入仕,一直做内阁中书一类的小官,抱负无法得以施展;44岁时方才升任宗人府主事。
从青年时起,龚自珍就深刻认识到国家的严重危机,积极建议挽救,并寄以热情的幻想和希望,曾多次上书朝廷,却如泥牛入海,提出的建议不为当政者采用,自己又不愿与庸俗的官僚同流合污。空有一腔抱负,难诉平生之志。于是,“穷则独善其身”的念头,油然而生。
这一年,他48岁;这一年,他辞官南归。
辞官南归,一步三回头。棱角分明的脸庞,刻满了岁月的沧桑;稀疏的胡须,被暮色的夕阳染红。这一刻,“落红”被定格成永恒!
龚自珍告别京都了。“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别离愁绪充塞天地,何况正值夕阳西坠,日暮摇落之际呢!纵有满腔离情,由于暮色已晚,也不得不匆匆赶路,于是抽响马鞭,奔赴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家乡杭州)了。
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就好比路边飘飞的落花不再回归枝头。离开生活多年的京城,壮志未酬,难免一步三回头。难以割舍的情思啊,缠绕着辞归故里的人。撩起诗人这种感情的,有黯淡的宦情,有悱恻的相思,有对亲人故土的忆念,还有对自己只身出都的天涯飘泊之感。
诗人的伟大就在于,他秉承了历代知识分子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是“进亦忧,退亦忧”,虽辞官离职,但始终胸怀国家的前途命运。此番辞官归家,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
花落归根,化为春泥,从而孕育出新的春天。落红涅槃后重获新生,生命在“护花”中得以延伸……
至此,诗人终于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白,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
龚自珍,一个响亮的名字,一百七十年前的“落红”,化作了祖国大地上的春泥,输送着丰富的营养,充实着春天的生命,滋润着未来的鲜花!
而在此前的六百余年,另一位大诗人用同样的情怀,以独特的方式向世人表达着自己的操守。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初读这首词,映入我们脑海的,是那孤零零的驿站,残损的断桥,一枝寒梅傲然绽放在风雨交加的暮色之中。花瓣飘落尘埃,轧碎在污泥之中,但一股清香却沁人心脾,飘向远方……
词的作者陆游,南宋杰出爱国诗人,一生为国家收复失地呐喊奔走,一生为国家强大繁荣鞠躬尽瘁。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28岁应试进士取为第一,后遭秦桧排挤,33岁始走上仕途,因为民请愿几度沉浮。在这首词中,诗人以梅自喻,诉說着自己的悠悠情怀。
这梅,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开在破败不堪的断桥边,自个儿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随着四季轮回,日落黄昏,它孑然一身,无人问津!此时偏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它只能独自承受着这凄凉悲愁的景况。即便如此,在自己凌寒先发、无意独占春光的时候,春天的“群芳”却“妒心”重重。“一任”它们去嫉妒吧,本就不是一类,何必在意它们的飞短流长!不堪风骤雨狂的摧残,梅花凋落,被践踏成泥土,被碾成尘灰,可它那别有韵味儿的香气,却依然如故,一丝一毫也没减损啊!
悠悠情怀诉说至此,读者不免精神为之一振: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蚀、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悲戚,瞬间改换成另一种形象。这株断桥边的野外之梅,有着自己怎样的独特之“香”啊:这“香”是一种择善的固执,一项坚持的操守,一身高洁的风骨,一点护持的理念;抑或是一股昂扬的正气,一腔不灭的勇气,一个高贵的灵魂,一种爱国的忠贞。
这种“香如故”和龚自珍的“落红”,有着一样的人生胸襟,一样的崇高境界,一样的爱国情怀。
穿越数百年时空的一对诗人,在那样行将没落的时代,虽有凌云壮志,却无用武之地,最终一个是化做春泥,一个是独自飘香。在他们身上,都演绎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不甘于沉沦,不愿与腐朽者同流合污;在他们的身上,都诠释着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共有的铮铮铁骨;在他们的身上,都昭示着炎黄子孙跨越千古的人性光芒和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
可以断言,正是因为中国一代代知识分子这种义无反顾的捍卫,这种涤荡出来的傲骨、劲节和浩然正气,才一直支撑着中华民族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名家名作
《己亥杂诗》(第五首)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它一方面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时的愁绪,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虽已辞官赴天涯,但仍决心为国效力的志向,流露出作者效忠朝廷与国家的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诗的前两句既有抒情,又有叙事,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了豪放洒脱的气概,感慨的是离别之忧伤;洒脱的是终于逃脱了令人窒息的官场樊笼,可以轻松地到外面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离别愁绪就和回归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夕阳斜晖,又有广阔天涯。这是诗人当时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
诗的后两句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的心境,用“落红”来比喻自己虽年事已高,告老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仍要做些于国于民有益的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历来为人们传颂的经典名句,它一方面是诗人的抒怀言志,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崇高人格和道德境界的真实写照,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和鞠躬尽瘁的决心。
诗人以“白日斜”来烘托离愁,以“吟鞭东指即天涯”抒写退出官场世故纷争后的洒脱豪放,以“落红”暗示自己“进亦忧,退亦忧”的忧国忧民情怀,可见诗人辞官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极其痛苦的。全诗寄情于物,形象贴切,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卜算子·咏梅》赏析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绪,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任群花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這首词以清新的笔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