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能为新全职妈妈代言

2012-10-21罗雪挥

37°女人 2012年11期
关键词:知性全职回家

罗雪挥

如果女人能够随性成长,你会选择如何生活?是成为“女超人”,一边尽力当妈妈,一边尽力开辟自己的职场疆土;还是选择成为丁克,不再为抚养下一代发愁;抑或抛弃似乎还有些前途的事业,转身回家……

近年来,在中国大城市里,第三种选择似乎正成为一种潮流……

女人不能拥有一切

北京海淀区的一位全职妈妈戴萍学生物出身,此前一直在美国研究机构工作。戴萍说,她的孩子如今在海淀一所重点小学上一年级,全班44个孩子的妈妈,有11个是全职妈妈。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辞职回家的知性太太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某些特殊区域,譬如北京市海淀区,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高知女性集中,选择回家的知性太太比例也相对较高。

“在我生活的圈子里,这个数值还偏低。”另一位全职妈妈路明介绍。2005年,她在怀孕5个月时辞去教职回家。她认为目前全职妈妈的相对数量还很少,但绝对数量增长很快。鲁静刚从媒体辞职时,女儿班上只有一个全职妈妈,4年内发展到了6个,其中不乏拥有名校硕士或博士文凭的。

不过,在压力相对较小、节奏相对较慢的大城市,譬如重庆,还没有升温的迹象。重庆全职主妇林阳说,儿子班上20多個孩子,连她在内,只有两个全职妈妈。除了经济和观念等原因外,重庆人口流动性低,城市规模不及超大城市,上下班的交通效率较高,大都还有父母帮忙,这些都是全职妈妈较少的原因。

2010年初,长春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姜丹在长春市高校随机抽样,调查了283名知识女性,结果表明有67.8%的人有做全职太太的意向,其中35岁~45岁的知识女性做全职太太的意愿最大。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让处于盛年的中国知识女性有不能承受之感。

70后鲁静的哺乳期是在无休止的截稿焦虑中度过的。她的经典姿势是一手横抱女儿喂奶,另一手则在不停地敲电脑键盘。除了做点儿最简单的家务,鲁静的所有时间都在为工作殚精竭虑,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发觉全家都处于被她的工作绑架的状态,终于下决心辞职。

在市场中牺牲

中国女性的职业压力有多大?根据《2011女性生活蓝皮书》,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宁波、太原等城市在内,城市职业女性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最长的甚至达到18小时。其中,85.3%的被调查者感到有工作压力,主要原因是工资低于期望值,职场竞争激烈,工作强度大。

2006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者方英开始对全职太太群体进行调研,发现她们辞职之前从事的工作大多市场化程度较高——高端岗位要求全身心地投入,既不会考虑女性的生育责任,也不考虑其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特定角色;而低端岗位则意味着缺乏保障,升迁渠道不畅。

方英认为市场经济对于女性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知识女性可以自由选择;而弊端则是,当她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着放弃了平衡家庭与职业的可能,特别是女性的生育成本——时间和精力——完全要由自己承担时,其职场竞争力便会下降,也很容易陷入无力感,很多女性会在这种两难境遇中作出舍弃一方的选择。

林阳早就看穿了职场童话:“我曾经是个工作狂,多少次牺牲周末无偿加班。结果呢?在一个不公平的就业环境里,个人完全得不到尊重。”于是她决定回家陪儿子,在那儿,她的每分投入,都能够得到全心全意的信赖和回报。

更多人是“被辞职”的。孙莉莉曾经担任英文翻译,她所在的公司效益不佳,开始“自然”减员,大幅降低工资的同时,加大了工作量,于是很多员工自行离开了。辞职后,先生的收入尚可满足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她再也不想为残酷的资本原始积累做牺牲品了。

与其说是知性太太的抗压能力差,不如说是女性无法愉快地工作,找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这些曾经在高等教育中历练出的自由灵魂,在这个利益优先的年代,已很难寻找到安身之地。

回家是另一场革命

中国延续千年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解放后被彻底颠覆了。然而在2010年“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第三次调查”中,有近62%的男性和近55%的女性认为,“男性属于公共生活,而女性属于家庭”。传统观念在现代中国正强势回归。

哈佛大学精神病学者尼利科认为,父母长时间不在家,或者每天筋疲力尽、无暇顾及家庭,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健康造成危害。而对于如今成为知性太太主力的70后来说,她们大多经历过母亲事实上的“不在家”。

鲁静的妈妈因为成分不好,没能上大学,她努力表现,为获得“拾棉花能手”的奖状没日没夜下棉田干活。鲁静先是待在农场的托儿所,生了满头虱子后,又被托管在一位长辈家。成年后,鲁静还是会做母女分离的噩梦。

林阳曾一度被抑郁情绪包围,后来开始追溯母亲角色缺失对她的影响。因为是个女儿,她一生下来就被扔进马桶,险些丧命。后来妈妈又一心投入革命工作,继续漠视她这个女儿。成年之前,林阳从来没留过长发,因为妈妈嫌替她梳头麻烦。缺乏母爱的童年如此压抑和不快乐,影响了她的人生观。

林阳辞职回家了,理由是中国并不缺一个女教师、女会计、女经理,唯一缺的就是妈妈。对于这一代知识女性而言,回家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是对女人天性的拨乱反正。

以前林阳基本不吃早饭,就算吃也是应付了事,这是从小缺乏母亲关爱养成的习惯。如今,她尽量动手自己做早餐,一份经典的早餐包括:笋瓜肉馅小包子、芹菜花生米拌豆腐干、甘薯大米粥。

林阳的努力有了回报,儿子独立自信,宽容又善解人意。无独有偶,在幼儿园公开课上,3个表现最好的孩子恰好都是全职妈妈带大的。她认为,这不仅仅是巧合。

保持淡定的奥秘

路明很羡慕她从澳洲回来的女友,她也是一位全职妈妈,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一样也不缺,还有专门的机构为其进行再就业辅导,以帮助她重返职场。而路明回家后,医疗和养老保障缺失,再就业前景渺茫,还要不时面对社会上的不理解和歧视。

除了外部压力,全职妈妈们纠结的还有不能“独立”的失落感。林紫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咨询师曹红蓓鼓励全职妈妈们要学会放松,并不断发展自己,“不要让心灵的园地荒芜”,比如培养兴趣、参加家长委员会、信仰宗教、参加公益活动等,都有助于幸福感的培育。

全职妈妈郑鹤红,辞职前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编导,如今她是一位勇敢的“天使妈妈”,是北京卓有声誉的民间慈善组织“天使妈妈”的创始人之一。2011年8月,她又和朋友们一起创立了“西部儿童”救助基金,专门救助贫困儿童,如今,“西部儿童”已救助了200多名孩子,募集善款达到900多万元。

郑鹤红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超级爱干家务的全职妈妈。每天上午采购,陪伴女儿写字,玩游戏,做饭;下午把家里收拾停当后,才是她的义工时段。有一天,她去发廊剪发,美发师问她在家会不会闲得慌,她诧异地反问:“谁告诉你家庭主妇没事干?我忙得要命,做头发都得专门安排才能抽出时间。”

郑鹤红总结了一个知性太太转型为全职妈妈仍能保持淡定的奥秘,那就是人生之路殊途同归:“以前我的目标就是上班多挣点儿,能有个好位子。现在我知道,人是需要精神依靠的。人的享受不仅仅是吃喝玩乐,再大的官,再多的钱,都有面对上帝的一天。我在人生的终点等着你们。”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知性全职回家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荀子知性思想初探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全职妈妈为什么更容易吼孩子
知性优雅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
露也露的知性优雅
过年回家,他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