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2012-10-20佘丽萍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验班机器人探究

佘丽萍

(江苏省江都中学,江苏扬州 225200)

“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研究

佘丽萍

(江苏省江都中学,江苏扬州 225200)

“设计型学习”是国际上正在兴起的一种模式,作者在对“设计型学习”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案例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计型学习帮助学生从课堂“设计”经历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一种有效的适应“创感时代”要求的学习模式。

教学实践;设计型学习;通用技术课程

引言

一、“设计型学习”概述

设计型学习在英文中是Design-Based Learning(简称 DBL)或者 Learning By Design(简称 LBD),也可以翻译成“基于设计的学习”。下面是专家给出的一些定义:

(1)教师使用设计型学习来挑战学生,让学生去设计能够反应主题、概念和标准的有形物体。有了这些实物,学生在一个互动的环境中学习基础学科知识,这样能促进经验的回忆和再利用。他们学习分析逻辑联系,探究因果,提出类比,并在更高水平上进行批判性思考。他们使用设计专业中简化的技术,包括制订学习计划、进行实验;发现、解释、区别、修订和证实自己的想法。[1]

(2)设计型学习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它运用我们所熟知的认知设计学习环境,深入学习科学概念、技能以及概念、技能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2]

由此可见,设计型学习基于这样的理念:当学生被要求设计并制作出需要理解并应用知识的作品时,他们会更深入地学习。学生在完成具有真实性与挑战性的设计活动中产生问题、实施调查、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迭代设计与完成挑战。随着成功地完成设计任务,他们不仅仅学习了知识和技能,也学会了科学地实践和科学地推理,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善设计。同时,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应用“设计型学习”的可操作模型

目前,“设计型学习”的可操作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多林·尼尔森提出的“逆向思维”学习的过程模型,还有一种是由克罗德纳提出的 “科学探究式学习循环模型”。对比后,笔者觉得“科学探究式学习循环模型”(见图1)更适合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

依据该“科学探究式学习循环模型”,设计型学习活动应该以循环的方式展开,包括两个基本的循环:设计/再设计循环与调查/探究循环。通过不断地设计、再设计才能完成设计挑战,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需要探究相关知识,因此设计型学习还需要调查/探究循环。“设计型学习”实施过程中,设计/再设计与调查/探究之间在不断循环,同时,设计/再设计内部和调查/探究内部也在不断循环。设计型学习活动始于理解挑战,当学生需要了解某个新事物时,他们参与调查/探究,调查/探究的结果为进行中的设计/再设计提供了内容、知识的支持。每个循环都整合了科学知识、设计、合作与交流实践,每个循环都涉及各种实际操作、反思与公开展示,以帮助学生阐释他们的经验,澄清他们所学的知识,并将行动与目标联结起来。在设计、检验、学习与再设计中,学生迭代工作,逐步精制设计方案,逐步提高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对科学实践的掌握,同时也使学习者的设计方案及作品越来越好。

三、“走直线机器人”教学实践与效果研究

为了验证“设计型学习”的教学效果,扬州大学冯锐副教授指导和带领我们对通用技术选修模块“简易机器人制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与效果分析。笔者选择其中的“走直线机器人”案例与大家探讨。

东北四省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受水资源条件制约,现状条件下耕地灌溉率低,农业生产潜力未能有效发挥。为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充分发挥四省区的土地资源优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支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根据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开展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这是实施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的重要前期工作,对科学确定发展规模,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节水增粮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分析

我校依据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的通用技术教材 《简易机器人制作》并结合学生实际和所使用设备“乐高机器人套件”的特点,开发了校本教材“走近机器人”。教学中主要涉及四个子项目:走直线机器人—能拐弯的机器人—走黑线的机器人—能沿指定场地投篮的机器人,其中“走直线机器人”是第一个子项目。

2.学生特征分析

笔者从任教的两个班级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各挑选20人组成“简易机器人制作”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里共11名男生、9名女生;对照班里有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在班级的排名有高有低、均匀分布。

学生只是在电视、报纸等传媒上零星地了解到机器人的一些信息,但他们从未真正接触过机器人,不了解机器人的本质,更谈不上应用机器人。

表1“走直线机器人”应用设计型学习教学流程

但是,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了物体运动、力学、简单机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具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能够简单地理解程序语言,也能编制一些非常简单的程序。所以,学生在认知层面具备了学习 “走直线机器人”的先导知识。

3.实验班“设计型学习”教学方案实施流程

该子项目教学需要3课时,具体流程见表1。

4.对照班教学方案实施流程

对照班教学时间也是3课时。具体实施流程为:创设情境—教师传授 “机器人的内涵及其作用”—教师传授 “机器人的系统组成”—教师传授 “机器人的工作过程”—教师传授 “机器人机械的组成”—教师传授 “机器人电子控制系统”—教师介绍“乐高机器人套件的基本组成部件和使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师生进行作品评价。

5.实施过程评价依据

(1)课堂测试:对照班和实验班都进行“走直线机器人”课堂测试,题目相同,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作品评价表:对照班和实验班采用同样的评价标准进行作品评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也对五组作品进行评价。

(3)学生行为观察量表:由参与的3位教师依据观察项目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综合表现。

表2设计作品统计对照表

表3课堂测试成绩统计对照表

6.资料收集

实验班回收20份试卷,回收5份“设计日志 1”和5份“设计日志2”。回收教师填写的作品评价表3份、学生填写的作品评价表5份。回收学生行为观察量表3份。

对照班回收20份试卷,回收教师填写的作品评价表3份、学生填写的作品评价表5份。回收学生行为观察量表3份。

7.结果分析

(1)首先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设计作品情况进行分析。这里主要依据三位教师对实验班5组作品的评价表和对照班5组作品的评价表。经过数据处理、统计得到表2。从中可以看出,实验班设计作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实验班学生的作品结构各异、互不雷同。而对照班学生的作品大同小异,结构上基本模仿教师演示的作品。

(2)接着对实验班、对照班课堂测试情况进行分析。出卷教师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课堂测试试卷进行评分后,研究者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从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班的情况略优于对照班。

表4“学生行为观察量表”统计对照表

(3)对“学生行为观察量表”情况进行分析。三位教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等级评定。研究者再进行数据统计,得到表4。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虽然在概念、原理等科学知识的掌握上无明显优势,但在作品的创作、探究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班。这说明:设计型学习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能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

经过三年多的“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设计型学习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创感时代”的要求,希望更多的一线教师关注并投入到“设计型学习”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中来。

[1]Yaron Doppelt,Matthew M.Mehalik,Christian D.Schunn,Eli Silk,Denis Krysinski.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s:A Case Study of Design-Based Learning in a Science Context[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2008,19,(2):22-39.

[2]Janet L.Kolodner,Paul J.Camp,David Crismond,Barbara Fasse,Jackie Gray,Jennifer Holbrook,Sadhana Puntambekar,and Mike Ryan.Problem-Based Learning Meets Case-Based Reasoning in the Middle-School Science Classroom:Putting Learning by Design Into Practice[J].The Journal OFTHE LEARN ING SCIENCES,2003,12,(4):495-547.

[3]Janet L.Kolodner.Learning By Design:Iterations of Design Challenges for Better Learning of Science Skills[J].Cognitive Studies,2002,(9):338-350.

[4]冯锐,缪茜惠.探究性高效学习的意义、方法和实施途径——对话美国斯坦福大学Linda Darling-Hammond教授[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5]吴海飞.基于设计型的学习——《欢喜过年》教学简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2).

[6]王佑美.设计型学习——一种正在兴起的学习范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G40-057

A

1673-8454(2012)04-0042-04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实验班机器人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