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并网110 kV系统后的定值配合方法
2012-10-19马玉玲刘宝柱廖洪涛
马玉玲,刘宝柱,廖洪涛
(1.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6;2.宁东供电局,宁夏 银川 750411)
0 引言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目前,宁东电网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已达到300 MW。随着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对系统的影响也日渐明显,为此,风力发电应具有低压穿越能力,当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引起风电并网点电压跌落时,要求风电机组在电压不低于20%额定电压时不脱网连续运行。在此情况下,风力发电机将向短路点提供一定的短路电流,因此,整定计算时不应该仅将风电考虑成负荷,而忽略风电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
1 110 kV系统风电接入及保护配置情况
某110 kV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为99 MW,每条35 kV馈线分别接有11台风机,单台风机容量为1.5 MW,图1为系统接线图。110 kV联络线配置光纤差动保护,实现全线速动功能,110kV升压变压器及35 kV馈线均配置了常规的保护功能。
图1 系统接线图
2 保护定值整定时应考虑的因素
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的风机接入系统后,当系统某点发生故障导致风电机组所接母线电压发生波动时,只要电压符合图2中风机不脱网连续运行的要求,就可以保证无故障风机不被脱网,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具有在并网点电压跌至20%额定电压时,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625 ms的能力。
(2)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 s内能够恢复到额定电压的90%时,风电场内的风电机组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
图2 对风电低电压穿越的技术要求
针对以上低电压穿越的描述,提出几点整定时应考虑的因素:
(1)目前,风电的暂态等值模型尚无准确的建立方法,为充分考虑风电机组在故障状态下的影响,风电场升压变压器后备保护以及35 kV馈线保护可投入方向元件,确保上、下级以及本级之间保护的配合。
(2)假设图1中35 kV馈线的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故障,35 kV母线故障相电压发生跌落,此时311开关保护应在625 ms内切除故障,以保证同一母线的其他风电机组不脱网运行。考虑到保护接点动作时间以及断路器分闸时间等固定延时,311开关最末段保护的整定时间应小于0.5 s。
(3)对于110 kV单回联络线而言,联络线故障保护跳闸到重合闸时间间隔至少有1.0 s,大于625 ms的低压穿越时间,风电机组保护会动作切机,因此,可投入重合闸无检定方式。双回并列运行联络线应投入检同期重合闸,35 kV馈线的重合闸应退出运行。
从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出发,保护定值应侧重灵敏性要求,尤其是35 kV馈线保护,可适当延长各段的保护范围。
下面以图1所示变电站接线方式为例,介绍各保护的具体整定方法。
3 整定方法
3.1 35 kV 馈线保护
速断电流、限时速断电流投入方向元件,方向由母线指向线路,过电流可退出方向元件,作为本级线路的总后备。
(1)速断电流定值可按最远风机箱式变压器高压侧有一定灵敏度整定,同时躲过汇集线箱式变压器投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励磁涌流。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按最远风机箱式变压器低压侧有灵敏度整定,延时取0.3 s。
(3)过电流保护定值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原则整定,延时取 0.5 s。
在实际整定过程中,由于箱式变压器短路阻抗参数较大,按照“保证箱式变压器低压侧有灵敏度”的整定原则,速断电流定值往往小于线路最大允许负荷电流,此时可适当牺牲灵敏度。箱式变压器低压侧存在故障时,由高压侧熔断器及低压侧小开关保护实现保护功能,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电流定值按躲过最大负荷整定,取相同电流定值。限时电流速断动作时间为0.3 s,带方向;过电流动作时间为0.5 s,不带方向。
3.2 110 kV升压变压器后备保护
(1)两侧均投入一段复压方向过流。低压侧方向由变压器指向低压母线,定值及时间与低压出线的速断或限时速断配合;高压侧方向由高压母线指向变压器,定值及时间与低压侧方向过流段配合。
(2)两侧均投入一段不带方向的复压过流。低压侧过流与低压侧出线过流配合,保证低压侧最长出线末端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高压侧过流作为变压器的总后备,与低压侧不带方向过流配合,保证升压变压器低压母线故障时有足够的灵敏度。
3.3 110 kV联络线保护
联络线系统侧的后备保护可投入距离、零序各段保护,风电侧的距离、零序保护退出运行。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具有低压穿越能力的风电场接入电网后定值整定方面应考虑的因素,对风电场及电网联络线的定值配置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整定方案。定值整定工作应全面考虑风电机组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所提供的短路电流,确保装置正确动作。
[1]DL/T 584—2007,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S].
[2]刘万琨,张志英,李银凤,等.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文玉玲,晁勤,吐尔逊·依布拉音.风电场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14(7):15 -18.
[4]肖运启.双馈风电机组线性建模及特性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5):7-10.
[5]宋少群,付超,张兰英,等.风电场并网联络线重合闸的合理配合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0):77-79.
[6]梁玉枝,崔树平,王冬梅.对风电场接入电网后系统继电保护配置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09,33(9):1 -4.
[7]胡家兵,贺益康.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低压穿越运行与控制[J].华北电力技术,2008,32(2):49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