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在猪病防治中的使用效果总结

2012-10-18扬,龙

湖南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中草药猪场

文 扬,龙 燕

(1.湖南省津市监狱,湖南 津市415400;2.长沙市动物防疫监督站,湖南 长沙410013)

中草药是我国中医药中的国宝[1],有几千年的历史,将某些中草药应用于动物,能够起到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抗病毒、抗细菌、抗应激的作用。近两个月来,养殖的六个猪场在兽医临床上使用中草药防治猪病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我场猪病的防控创出了一条新的思路。现将中草药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1 当前我场猪病防治中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场生猪发病的主要表现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同时又存在免疫抑制、病毒不断变异、细菌耐药性增强的问题,致使临床上呈现病原多元化、病症复杂化,给猪病的诊断与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再则,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及其它药物添加剂,给机体的代谢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猪只的免疫系统受到一定干扰,同时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

2 中草药的特点及功能

中草药的主要特点有[2]:(1)资源丰富,品种多。(2)低毒和低残留性。中草药取自天然植物,所含成分保持了天然性及生物活性,经精制和科学配伍可长期使用,可起到防治疾病和改善生长的效果。(3)无抗药性。因中草药的绿色性,使其具有广源性和协同性,没有传统所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类药物引起抗药性的弊病。(4)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中草药的应用,不需要复杂工艺和设备,非常适合我场养殖业饲养模式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需要。

3 我场所用几味中草药及其特性

3.1 黄芪

黄芪性甘、微温,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主治脾虚泄泻、多汗、水肿、器官下陷、疮疡溃不收口等,“补虚弱排疮脓莫过黄芪”。黄芪含黄芪多糖、胆碱、叶酸、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3.2 甘草

甘草是“百药之王”,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别录》记载:“温中下气,伤脏咳嗽,温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日华子本草》记载:“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3.3 连翘

连翘有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常用连翘治疗急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淋巴结结核、尿路感染等症

3.4 大青叶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白喉杆菌以及痢疾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也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杀灭钩端螺旋体。对传染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降温快,毒性小。对多种致炎剂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对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不同病毒株有抑制或延缓细胞病变作用。

3.5 地榆

地榆对伤口的愈合有明显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组织水肿,且药物在创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收敛作用,可减少皮肤擦伤,防止感染,有利于防止烧、烫伤早期休克和减少死亡发生率。体外实验表明,地榆水煎剂对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及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痢疾杆菌作用较强。

3.6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4 中草药在我场猪病防治中的作用

4.1 中草药对猪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作用效果

猪传染性免疫抑制性疾病现在已经成为了养猪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疾病,免疫抑制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于免疫系统受到损害而导致动物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免疫应答功能紊乱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主要元凶。十猪场在7月份爆发了一起小规模的由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所引起伪狂犬和细小病毒疫苗免疫失败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十猪场采取“西药为主,中药为辅,中西结合”的防控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情况见表1:

?

解除猪群免疫抑制问题,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免疫系统、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使机体接种疫苗后获得较高水平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由表1 可知,十猪场以西药为主,中草药为辅对免疫抑制性疾病进行防控后,猪群的健康状况大大的改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草药作为免疫增强剂对免疫功能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可活化机体免疫系统,为免疫器官提供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同时加强免疫活性细胞上与免疫相关的受体的表达,提高T、B 淋巴细胞功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处理及递呈抗原的作用,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增强其活性,提高抗体效价等。

在此次疾病爆发初期应用抗生素和退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但连续应用2~3天后出现疗效下降或无效。可以从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一是抗生素不能抗病毒,也就不能消除原发病原的致病作用;二是西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大,特别是地塞米松、安乃近等药物还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针对免疫抑制性疾病应用时就会适得其反;三是频繁的捉猪打针会造成猪群严重的应激反应。加速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应用中草药基本上可以克服应用西药时存在的缺陷,所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4.2 中草药对母猪产后乏情的影响

减少产后母猪不孕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降低养猪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引起母猪产后乏情的原因主要有:卵巢机能失调、子宫炎、阴道炎、母猪过肥或太瘦、运动不足等,而在实践生产中,尤其是卵巢机能失调、子宫炎和阴道炎等较多见,针对这些原因一、二猪场采用中草药对产后乏情母猪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结果见表2:

?

由表2 可知,在对产后乏情母猪饲喂中草药后,一、二猪场产后乏情母猪的发情率由原来的0%分别提高到50%和33.3%,说明中草药对产后乏情母猪的催情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黄芪、甘草等既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腐排脓的作用,又能于子宫内形成高渗环境,刺激子宫黏膜引起子宫收缩,促进脓汁或恶露排出,使卵巢、子宫机能等生殖功能恢复到最佳水平。

目前国内外治母畜繁殖障碍多采用外源性激素疗法,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引起机体内分泌紊乱,还会造成畜产品中激素残留,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而用纯天然中草药制剂来调控动物生殖内分泌机能,治疗子宫疾病以促进动物发情和卵泡发育、排卵、受胎,效果明显,无污染,不会造成药物残留,而且费用低廉。

4.3 中草药对不发情后备母猪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上生殖系统发育正常、已达性成熟(8 个月)而不发情的后备母猪比较常见。其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营养欠佳,体质虚弱,肾气不足,精血亏损,胞脉失养,以致冲任空虚,不能发情,十猪场在对后备母猪应用中草药后,效果显著,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使用中草药后,十猪场的后备母猪发情率由原来的15.5%提高到60%,并且用药后的120头不发情母猪中有些也已经表现出发情的症状。中草药能够在十猪场后备母猪催情中有如此好的表现,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后备母猪的乏情类型主要有肾虚型和血瘀型即西医上所指卵巢功能失调(主要指卵巢静止与持久黄体),十猪场所采用的中草药配方以补肾壮阳、通络活血、祛瘀生新为主功能。可有效调节卵巢功能,促使持久黄体消退和母畜发情。

4.4 中草药对母猪产后缺乳症的治疗

母猪产后缺乳症多发于初产母猪和年龄偏大的母猪,缺乳后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而造成僵猪,甚至引起仔猪的死亡,十猪场在使用中草药后母猪产后缺乳的现象得到较大的改善,结果见表4:

?

?

由表4 可知,使用中草药后,十猪场母猪的缺乳率由原来的82.2%降低至5.7%,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乳汁为气血精微所化,而气血又赖于脾胃水谷精微物质化生,因此营养不足,气血虚弱或气血瘀滞为缺乳的主要原因,中草药通过改善脾胃运化,理气活血,使得乳络畅通从而消除了母猪缺乳的根源。

4.5 中草药抗应激作用效果

应激是指各种不同的应激因素(如饥饿、饲料突变、寒冷、温热、密集饲养、生活环境改变、疫苗注射等)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它是生物机体的一种适应性机制。但是,过强的应激反应可导致生猪生长发育迟缓、繁殖机能障碍、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引起死亡,给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一、十猪场在应用中草药后猪群应激现象明显减少,具体比较见表5。

?

应激主要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反应来实现。但除此之外,应激反应还涉及到动员机体的多种生理反应。由表5 可知,使用中草药后猪群的抗应激能力大大增强,从中草药抗应激的作用机理药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因此药费成本大大减少,具体数据见表7:出发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通过黄芪等安神类药物来调整中驱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甘草等各种寒、凉药可以不同程度地使猪只的心率减慢,尿中肾上腺素排出量减少,使参与合成儿茶酚胺的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低,并可使尿内分泌17 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氧消耗降低,从而使交感肾上腺神经的兴奋性降低。

4.6 中草药对保育仔猪抗腹泻效果的影响

保育仔猪腹泻和生长停滞的问题一直是保育舍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其原因主要是仔猪在断奶后,环境改变和应激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肠道内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下痢,生长受阻。一、十猪场保育舍猪群在使用中草药进行保健后,拉稀现象大大减少,死亡率也大幅度下降,具体情况见表6:

?

?

由表6 可知,一、十猪场采用中草药对保育舍仔猪进行保健后,保育舍猪群的拉稀率和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3],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黄芪含多种皂甙、多糖及维生素,能改善血液循环,是良好的促生长剂;连翘、大青叶具有广谱的抗菌和保健作用;甘草、黄柏则缓急止痛,而又有健脾胃,消食止痢和促生长作用。本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就是以抗菌促生长,辅以消食化瘀的中草药为主,故具有较明显的抗菌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止泻和促生长的效果。

4.7 有效降低药费成本

由于各猪场在猪群保健的过程中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西药的用量相应的减少,同时由于中草

由表7 可知,各单位在使用中草药进行猪群保健后,总药费由八月份(用药前一个月)的135350元下降到九月份(用药后的一个月)的91070元,下降幅度为32.7%,而各单位九月份的猪群健康状况较八月份还有较大的改善。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草药在我场的兽医临床实践证明:中草药在猪病的防控上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优势,而且疗效可靠。因此,在防治猪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但就目前来说,我场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多工作:(1)对中草药进行成分分析,并确定有效成分的作用对象,从而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2)中草药的合理添加量有待确定。中草药也有最佳的添加剂量范围,不同的工艺制剂和不同的添加量其效果不一,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添加剂量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猪病的情况各自研究自定添加量,大力推广中草药应急需制定统一的添加剂量标准。(3)增加投药方式。目前我场主要是采用拌料饲喂的方式进行中草药的投喂,为进一步发挥中草药的作用,可以尝试对中草药进行煎、熬,提取其有效成分后对发病猪只进行灌服甚至注射。 □

[1] 武 瑞,康世良.兽医中草药的开发研究进展[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2,14(2):65~69.

[2] 杜文全.浅谈中草药添加剂[J].中医兽医学,2003,(4):21~22

[3] 刘明春.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2006,33(9):71 ~72.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中草药猪场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猪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病因、发病特点及防控措施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猪场消毒那些
猪场拆迁,岂可一拆了之!
猪场还有哪些潜能可以挖掘?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结缘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