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12-10-18黄钧裕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2期
关键词:硕士总分主观

◆黄钧裕

(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处)

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黄钧裕

(广州医学院研究生处)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反映人们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由人们所具备的客观条件以及人们的需求价值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包括人们对生活总体或某些重要生活领域的满意程度的评价和情感体验。社会支持是个体从他人或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而产生的情感支持与满意程度。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预测因子,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幸福感水平越高,反之亦然。目前,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学生、中学生的研究,但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幸福感研究却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主观幸福感状况值得关注。有研究表明:硕士生所承受的压力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医学研究生的调查来探讨其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从而为制定医学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医学院抽取300名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2份,其回收有效率为97.33%。其中男性143人,女性149人;年龄25.23±2.3岁。

2.研究工具

(1)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总体幸福感量表是美国国立卫生院中心制定的一种测量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经国内段建华修订后并运用于中国大学生。该量表共33个项目,每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测一致性为0.8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内容分成6个维度: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由肖水源编制,共有10项目,包括主观支持(4项)、客观支持(3项)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3个维度重测总分一致性为0.92,各分项目一致性在0.89~0.94之间。量表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较好地反映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

(3)数据处理

将数据输入excel表格,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男生、女生与全国常模在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比较

在主观幸福感量表的得分上,男生与常模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女生与常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的得分比常模高,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总分、“松弛与紧张”与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均呈正相关,“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与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无显著相关,见表2。

表1 男女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比较

表2 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系数

3.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以主观幸福感总分作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中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见表3。

表3 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逐步回归分析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女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而男医学研究生与常模以及男女医学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冯翠仙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女医学研究生相对女性普通群体的主观幸福感较高。这可能是虽然男女医学硕士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学历,积累知识比较丰富,在社会生活受到的尊重较多,得到的社会支持也较多,但男生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女生重大,有着更高的抱负,而且面临建立家庭、发展事业等重要人生课题的压力较大,因此女医学研究生比较容易体验到积极地情绪,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本研究还显示,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大部分呈显著正相关,结果与国内有关研究一致。这说明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存在密切的关系,获得社会支持越多,得到的关心与帮助就会越多,对生活满意度就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相反,社会关系不好,得到的支持较少,其体验到的负性情绪就会比较多,主观幸福感自然就会低了。因此,要积极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的网络,可以有效地提高主观幸福感程度,减少抑郁情绪的发生。

本研究还显示,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影响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两因子能有效地预测硕士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中,一方面要发动家庭、学校、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另一方面要提高医学研究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1]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

[3]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

[4]汪向东,王希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刊).

[5]冯翠仙.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8,25(4).

[6]杨东蕾,王志中.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

[7]王贝贝,胡红霞等.境外生源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

[8]薄建柱,杨绍清等.师范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

猜你喜欢

硕士总分主观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对立与存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