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家理斜井无轨运输防溜措施

2012-10-17徐正帅

科技传播 2012年3期
关键词:罗家斜井刹车

徐正帅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河北燕郊 065201

0 引言

2011年10月29日,甘肃境内的兰渝铁路黑山隧道吕家滩斜井内发生一起溜车事故,造成24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反映出斜井无轨运输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当前,国内长大隧道大多采用斜井等辅助坑道进行运渣、运料、载人等作业,而缓坡斜井(坡度小于15%,主要采用汽车无轨运输方式)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一旦发生溜车事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故。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根据现场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溜车措施。结合施工经验,对罗家理斜井无轨运输的溜车原因和防溜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给出具体的指标和要求。

1 工程概况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采用双车道设计,断面均采用直墙形断面,双车道断面宽×高为730×634cm,洞口里程桩号为斜24+55,长2473m,与左线正洞相交里程为DIK413+388,与重庆方向相交角度为85°58′52″,综合坡度为-11.17%,洞口外为3%的反坡,进洞后,每280m为11.9%的坡度,相接20m为2%的缓坡段,井口井底高差为274.43m。

罗家理斜井作为后续西秦岭隧道出口段二次掘进的出渣运输通道,运输安全管理是影响西秦岭隧道工期和成本最重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罗家理斜井运输车辆包括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辆、材料运输车辆、混凝土运输车辆、载人车辆等,当发生刹车失灵、操作指挥失误[1]等异常时,就可能出现溜车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因此,防止溜车是斜井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首要问题。

2 斜井溜车原因分析

刹车系统是汽车运输中最重要的部件,也是溜车事故中最大的安全隐患。造成刹车系统失效的原因主要有:

1)对刹车系统缺乏必要的保养,导致刹车失灵; 2)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机件失灵,如刹车片摩擦生热、刹车毂炭化、刹车功能完全失效;3)由于严重超载,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加大了车辆运动惯性,直接导致刹车失灵;4)斜井内排水不通畅、淤泥清理不干净等原因导致重载车辆失控;5)因操作或指挥失误,车辆相撞,导致车辆刹车系统或人力失控。

3 罗家理斜井防溜车安全技术措施

3.1 管线布置

高压风水管及排水管悬挂在人行道一侧边墙[2],挂设高度1.5m。高压电缆设在排水沟相对一侧,应尽量高挂,但距顶部的距离应不小于0.15m。照明线设在排水沟相对一侧,悬挂高度距路面不小于3.5m[3],挂设纵向间距不大于15m。

3.2 道路设计要求

1)运输线路应设专人按不低于4级道路的标准要求进行维修和养护,洞外30m及洞内的铺底面进行防滑处理作为路面,要确保铺底施工质量,表面不得有坑洼;2)在成洞和非作业地段,严禁存放材料、机具、设备或其他杂物;在作业地段,禁止随意放置和乱堆杂物,保证行车安全畅通;3)根据斜井坡度和长度实际情况,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不小于30m的平坡段。

3.3 防溜墩设置

1)所有双线斜井从洞口段至井底缓坡段,每隔一定距离(150m~400m)设置由砂袋和废旧轮胎组成的防溜墩(反坡斜井时,距离洞口10m位置设置第一道防溜墩)。防溜墩的设置距离应根据斜井长度及坡度来进行设计,并与平坡段或缓坡段的设置相结合;2)防溜墩设置:宽度不小于3.0m,长度不小于4.0m,高度不低于1.5m;靠墙设置于下坡方向右侧,墩身利用砂袋堆码形成,并于溜车方向相对一面加设废旧轮胎,起减震缓冲的作用;3)斜井内设有集水坑、变压器室、紧急避险处等特殊设施的,在其周围加设防撞隔离栏和闪光红灯警示,并于该设施上坡方向的合适位置设置防溜墩;4)防溜墩上必须粘贴醒目的反光条加以提醒,同时需有相应的标识牌。

3.4 车辆及司机管理

3.4.1 车辆管理

1)各种车辆及运输均应实行“三定”(定车、定人、定任务)、“三包”(包修、包用、包管)管理制度,并执行“三不超(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的规定;2)每班作业完成后,必须履行交接班手续,并做好交接班运转记录;3)必须按规定对运输车辆进行各级保养,并做好保养和验收记录。

3.4.2 司机管理

1)汽车司机必须严格执行“五不开”(无证不开、无令不开、带病不开、病车不开、酒后不开)的规定;2)车辆驾驶司机必须具有有效的资格证书,并至少有二年以上汽车驾驶工作经历;3)车辆驾驶司机必须服从调度指挥,工作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3.5 行车安全要求

1)为加强行车安全管理,必须对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明确要求,具体参数如下[4]:

表1 运输车辆限制速度(km/h)

2)严禁空档滑坡,严禁洞内超车。会车时,两车箱间安全距离至少为0.5m;

3)进出洞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行人走有照明一侧人行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4)严禁工程运输车辆违规搭载人员。

4 结论

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罗家理斜井目前仍在投入,现场从未发生过溜车事故。实践证明,通过强化人员、车辆、环境、道路、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科学管理,最大化地降低了长大缓坡斜井无轨运输的安全风险。

[1]赵喜斌,郭德福.象山铁路隧道斜井有轨运输溜车分析及防控措施[J].隧道建设,2008,28(5):601-604.

[2]卢志强,罗志军.通过斜井施工长大隧道的几点认识[J].隧道建设,2009,29(2):1-6.

[3]TB 10304-2009~J947-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70-74.

[4]TB 10304-2009~J947-2009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98-101.

猜你喜欢

罗家斜井刹车
破解函数零点差问题的两个“妙招”
国外斜井TBM项目数据统计
小蜗牛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f single-event transient in partially depleted SOI MOSFET∗
斜井防跑车装置优化设计及应用
后卸式斜井箕斗多点卸载的设计与应用
为什么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还有94分
刹车系统:跑得快也要刹得住
复杂地段副斜井井筒施工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