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肥混施防治蔬菜地下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2012-10-16王道泽尉吉乾洪文英吴燕君张莉丽徐文
王道泽,尉吉乾,洪文英,吴燕君,张莉丽,徐文
(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杭州310020)
蔬菜地下害虫寄主种类复杂,生存环境稳定,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极易暴发成灾.据调查,杭州地区蔬菜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黄条跳甲、蝼蛄、蛴螬等,若防治不当,会造成局部性的灾害,给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农药与肥料混合施用已成为农药肥料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具有提高药效和肥效,节省劳动力,减少农药成本和降低农药毒性等优点[1].为了更好地防治地下害虫,探索科学的药肥混施技术,为有效控制蔬菜地下害虫提供技术参考,我们进行了不同杀虫剂与有机肥混施防治蔬菜主要地下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由台湾兴农药业(中国)有限公司提供,推荐剂量为0.7~1.5 kg/667m2;0.2%联苯菊酯颗粒剂,由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提供,推荐剂量为2~5 kg/667m2;广绿牌有机肥,由杭州广绿生物肥料有限公司提供,推荐用量200~300 kg/667m2.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乔司病虫观测圃进行.试验地排灌条件较好,地块水肥条件良好,土质为沙壤土,土壤pH值7.0.供试作物为华冠青梗菜,2012年6月29日播种.经调查,该地块内蝼蛄、黄条跳甲等为害较重.试验期间平均气温33℃,施药当日平均气温32.1℃,相对湿度90%,施药时无降水,对害虫防效无明显影响.
试验设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5 kg/667m2、0.2%联苯菊酯颗粒剂2.5 kg/667m2、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 1.5 kg/667m2、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0.2%联苯菊酯颗粒剂2.5 kg/667m2、空白对照共6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5 m2,各小区随机排列.各处理于2012年7月23日青菜移栽前,翻地后耙田前按药土比1∶5的比例兑干细土拌匀均匀撒施于土表,然后翻施混入土层.
1.3 调查与统计方法
施药后14 d、28 d各处理采用五点取样定点调查,每点调查0.25 m2,区分不同害虫被害株,调查黄条跳甲成虫为害叶片情况、黄条跳甲幼虫及蝼蛄等对地下部分的为害情况,按分级标准分级,记录单位面积株数、各级别受害株数、被害死株数,计算虫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试验过程中同时观察试验药剂对天敌及青菜长势、叶色等的影响.
根据黄条跳甲成虫、幼虫及蝼蛄等对青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为害程度及为害症状,参照《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2],制定青菜受害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被害状;1级:受害株叶片上有零星被害状或根部为害率≤25%;2级:受害株叶片受害面积(SI)≤叶片总面积(ST)的1/3或根部为害率25%~50%;3级:ST/3<S≤ST/2或根部为害率50%~75%;4级:SI>ST/2或根部为害率>75%.
被害株率、虫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不同杀虫剂和有机肥混施对蔬菜地下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杀虫剂与有机肥混施防治蔬菜地下害虫的田间试验结果Tab.1 Control effects ofdifferent pesticides mixed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on underground pests
由表1可知:施药14 d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5 kg/667m2与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混施的处理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71.30%,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5 kg/667m2单独施用相比差异极显著,与广绿有机肥+0.2%联苯菊脂处理相比差异显著,且田间被害株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0.2%联苯菊酯颗粒剂2.5 kg/667m2、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以及两者混施的处理对地下害虫的防效在60%左右.施药28 d后,各药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效为30.39%~36.52%,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5 kg/667m2与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混施的处理防效仍然最高为36.52%,田间被害株率低于其他处理,说明该处理的防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试验后期,由于连续降雨的影响,各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无明显差异.
2.2 安全性
施药后对青菜的长势、叶色及天敌情况进行了观察,以了解所用药剂对作物及天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药剂处理后的青菜均生长正常,未出现药害症状,对青菜产量、品质均无不良影响,同时也未见对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的不良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药肥混施能显著提高对蔬菜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5 kg/667m2与广绿有机肥250 kg/667m2混施,14 d后对黄条跳甲、蝼蛄等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71.30%,且田间被害株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在药肥混用中,肥料会对一些农药组分的生物活性产生活化或钝化的直接影响.农药不仅对所防治对象产生影响,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作物,进而影响其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代谢[3].本试验中广绿有机肥单独施用,对地下害虫也有一定防效,这可能是因为有机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如氨、硫化氢、有机酸等,或者是由于有机质分解而激活的微生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地下害虫都会有一定的趋避或者毒害作用[4],抑制了地下害虫种群的扩大.研究表明,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食细菌线虫的相对丰度,对植物寄生线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施用有机肥不仅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而且对植物寄生线虫种的多样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6].
氯虫苯甲酰胺是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作用方式以胃毒为主,兼具一定的触杀作用.该药具有较强的内吸渗透性,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不仅对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双翅目等害虫,对益虫几乎没有毒性,对人畜微毒,对农产品无残留影响[7-8].研究表明,该药半衰期较短,消解较快[9],在济南、杭州两地甘蓝中的半衰期为7.2~8.9 d,药后21 d消解84%以上;在两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6.9~10.7 d,药后14 d消解71%以上.联苯菊酯属于高效低毒农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主要防治对象为各种鳞翅目幼虫和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对螨也有较好防效.联苯菊酯作用迅速,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较为安全,但残效期较长[10].
农药与肥料合理混施可以使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施肥一次完成,节省劳力,提高效率,但如果配合不当,不仅降低药效和肥效,甚至还会产生药(肥)害.因此,研究农药、肥料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在生产上科学合理进行农药、肥料混用或结合使用,可避免药肥间的拮抗作用及对作物的不良影响,增加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农药与肥料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作物产量.
[1]肖冀华.肥料与农药混合时应注意的事项[J].新疆农业科技,1995(5):45.
[2]李惠明.蔬菜病虫害预测预报调查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慕康国,张文吉,李建强,等.农药与肥料相互作用的研究与实践[J].世界农业,2000(4):39-41.
[4]Alam M M,Khan A M,Saxena S K.Mechanism of control of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s a result of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to the soilⅣ.Role of formaldehyde and acetone[J].Indian Journal ofNematology,1978,8:172-174.
[5]蓝亿亿,茶正早,贺军军.肥料与杀线虫剂的混配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4):86-89.
[6]刘艳军,张喜林,高中超,等.长期施肥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1):287-291.
[7]吴毅,陈远军,王敏.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及推广前景[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0,31(11):53-55.
[8]于丹.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莲藕食根金花虫高效[J].农药市场信息,2011(14):35.
[9]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等.氯虫苯甲酰胺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4):663-667.
[10]顾海东,陶冠红,孙欣阳,等.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联苯菊酯[J].化学分析计量,2009,18(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