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郑州大学体育志愿者为例

2012-10-16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志愿志愿者

刘 源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河南省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价值取向研究
——以郑州大学体育志愿者为例

刘 源

(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本研究将本文以已在郑州大学志愿者协会协会注册备案的体育志愿者成员及长期通过该协会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所有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文献分析)、调查研究(问卷分析)、实地研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大学生们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研究.从中了解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发展现状,以及促使他们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根本原因,并以研究结果为基础,提出发展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志愿者的相应对策,为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理论参考.

河南省;体育志愿者;价值取向;研究

1 前言

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服务身影贯穿着几乎所有的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成功举办以后,“体育志愿者”俨然已经成为了大多数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学生和全社会的追捧热点.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地处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又是河南省在校人数最多的大学,经常承办和参加国家、省、市级等大型体育比赛和大型活动,志愿者活动开展早,数量多,质量高,具有代表性.

2 研究对象

本文以已在郑州大学志愿者协会协会注册备案的体育志愿者成员及长期通过该协会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所有人员为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的目的,通过对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人工查阅与网上查阅的方式,对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相关书籍进行大量的查阅.通过对各种学术期刊、报纸、因特网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网等大量检索查阅有关大众体育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体育志愿者的文献资料,并收集政府与学校等相关部门关于志愿者的有关文件进行归纳总结.

3.2 访谈法

与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老师进行访谈,并通过郑州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向部分参与和组织过体育志愿活动的同学、老师进行访谈.

3.3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郑州大学新校区所有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为研究范围.通过郑州大学志愿者协会,向已在该协会注册备案的体育志愿者成员及长期通过该协会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人员,随机发放《大学生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活动动机》的调查问卷.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郑州大学体育志愿者的基本情况

由4-1表可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1)从学生性别来看,男生所在比例为56%,女生所占比例为44%,男生所在的比例多与女生,但相差不大,可见问卷抽样基本对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2)从生源地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为32.1%,其次为城市(地级县市)占29.5的比例,分析原因是来自农村和相对落后的地县级市的学生们,由于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或信息相对的匮乏,在进入大学以后,更急需充实自身的“软实力”,他们更需要接触一下社会,锻炼一下自己,使自己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得到提升;(3)从年级分布来看,二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32.4%最多,其次为三年级,所占比例为24.6%,而四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仅为10%,分析原因一是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等相关问题,已无暇顾及各类公益活动.二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已从方方面面了解和满足了自身对各类只是的需求,阅历和见识很大程度上要比低年级的学生们开阔很多,所以对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积极性稍低与低年级的学生们;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学校,适应新环境是最主要的,参与学校内部的活动居多,至于大型体育赛事的信息一是不好获得,另外就是顾不上;而大二大三的学生刚从大一结束了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一下子闲下来之后会觉得空虚,获得此类体育志愿者招募消息的渠道比较多,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丰富一下自己的课余生活,并且也会觉得参与志愿者服务很有意义;(4)从所学专业上看:医学类人数最多,占37.3%的比例,其次为人文类,所占比例为31.0%,理工类为27.9%,相差并不是很大,而综合类仅占了3.8%.原因在于:一是郑州大学综合类院系本身较少,且大部分综合类院系的学生不在新校区上课,往来于两个校区之间不方便,阻碍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学校在组织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的活动时,宣传和动员活动的力量大多集中与在校人数较多的校区,对其他在校人数较少的校区投入精力也相对较少,大部分综合类院系的学生,甚至于不知道曾有类似的活动动员,所以造成综合类院系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学生较少.由此未免会造成问卷数据统计在一定程度上的片面性,但这是不可避免的.

表4–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4.2 河南省大学生体育志愿者价值取向的分类

通过前人的研究和总结,本文将体育志愿者行为动机的价值取向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需要;交际的需要;回报社会的需要.从此四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参与赛事志愿者活动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和分析.

4.2.1 自我成长的需要

首先,参加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遵从自愿原则、不讲个人利益、没有任何的强迫性质,能够使大学生充分的展示出个人的良好素养.其次,实效性强是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的明显特征,通过参与体育赛事志愿者活动可以充分的调动大学生的热情,最大限度的发掘出青年大学生的潜在能力,是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培养其个人综合素质、锻炼个人良好品质的很好的途径.再次,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也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活动是最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再次,通过参加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活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弥补学校对体育赛事组织上的经费、人力、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实践表明,体育志愿者服务行动是一项需要倾注感情和精力的事业,如果没有参与者的热情参与和支持,志愿服务只能是一种梦想.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超市场化的行为,恰恰起着扩展和充实志愿者心灵体验的作用,扩展着志愿者对融合社会的理解.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活动是最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首先,志愿服务活动一切从自愿出发,没有任何强迫性.其次,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实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大学生的热情和能力,对他们自身能力的锻炼是一种很好的帮助.再次,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也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4.2.2 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需要

大型赛事的举办,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以及对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的理解,这些都是学校环境中难以学到的.另外,大型运动会期间,志愿者在赛场外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展示自己的人格和能力.由于大型运动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大学生的多种专业知识在这里有其用武之地,于是运动会也成了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检验之所.近年来,出现了将大学生实习与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结合起来的现象,大学生志愿者在其服务工作结束后,由组委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给出业务评价.足以说明志愿者服务对个人追求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取向有重要作用.

增长才干奥运会举办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工作任务纷繁复杂,组织体系严密,工作机制多样,参与到这样一庞大的工作系统中,观察、思考并实践,显然十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合作精神以及对合作伙伴和服务对象的理解.这些都是学校环境中难以学到的.自我能力检验、自我提高的动机.通过参加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是否能达到社会的要求,了解不足之处,尽力弥补,不断提高自己,尽快适应社会生活.

4.2.3 交往的需要

大学四年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们特别希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认识更多的朋友.而参加志愿者服务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志愿者们所组成的“第三部门”都是由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职业、不同年龄的成员所组成,本身就给广大志愿者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的舞台和机会,扩大了他们的生活空间,拓展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范围,通过开展一些集体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和共同参与的社会服务,有利于增加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使他们结交更多的朋友.娱乐、追星、交往动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强烈的与他人交流,相互交往的需要.通过参加大型运动会的志愿服务,既能达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交流,了解各国文化,建立全球视野、跨文化视角,结识新朋友,汇聚老朋友的目的,又能满足更近距离接触自己心目中的体育明星、偶像的需要.

4.2.4 回报社会的需要

在多数人心目中,报恩是受到赞赏的,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者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报恩意识.某些大学生曾经受到了社会或他人的帮助,于是他便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对社会,对曾给予自己帮助的人们的一种回报.只不过这里的“报恩”已经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具体个人之间的行为,这种“报恩”的对象已经转化了,变成了对社会,对大众,对有困难的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在志愿者服务中,这中个人价值被充分体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推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5 对策与建议

5.1 志愿者队伍建设

发扬志愿者的精神和价值,扩大体育志愿者的人数,壮大这一队伍,为发展体育志愿者事业和开展体育志愿者活动提高保障和可借鉴的资料和理论依据.

我们都知道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英国学者贾斯汀·史密斯通过考察与研究将志愿服务类型归纳为四种:互助或自助型、慈善或为他人提供服务型、参与型、倡导与宣传型.志愿服务的形式有两种:有组织的志愿服务和非组织的志愿服务.

对于体育志愿者的分类,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分为两类:运动会志愿者和社区体育志愿者.运动会体育志愿者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不定期地为参加像奥运会、亚运会之类的国际运动会和地区马拉松运动会等活动服务.又分“非专业志愿者”(经当时的培训即可)和“专业志愿者”(具有专业能力和资格者):“非专业志愿者”主要从事给大会供水、供食品、做向导、接待、登记、发通知、安排交通、运输及邮件等工作;“专业志愿者”主要从事裁判员、翻译、医疗救护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社区体育志愿者是指利用日常生活时间定期地为社区体育团体、体育少年团、棒球队等进行体育指导服务以及为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提供帮助的一种活动.又分“体育指导志愿者”和“体育经营志愿者”(指体育团体、俱乐部的管理):“体育指导志愿者”主要从事指导、裁判及助教等工作;“体育经营志愿者”主要从事事务、会计、机关杂志等工作.对于志愿者队伍的壮大,需要一个组织或机构来进行招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般招募和目标招募.一般招募,主要是工作简单、技术性不强的志愿者,这种志愿者工作可以由大部分人来担任,没有特殊的技术要求,或者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胜任.目标招募,这种志愿者需要一定的技能,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胜任的.因此在开展这类招募时,志愿组织的领导者需要考虑下列问题:什么样的人愿意从事这样的志愿工作?在什么地方可以招募到这样的志愿者?志愿组织如何与这样的志愿者沟通?这样的志愿者需要什么激励机制?如何才能留住志愿者?

5.2 志愿者动机转化

要及时了解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动机和变化发展动向,结合其特点,将大学生的利己动机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让他们合理调节利己动机以及社会需求,全身心投入到最无私的奉献中,达到双赢的效果.

体育志愿者的目标群体主要是大学生,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也愿意参与这种服务使自己得到一定锻炼,最重要的是服务社会.当然每个人的动机是不同的,有些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有些是追求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有些是交往的需要,有些是回报社会的需要等等.如何才能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动机取向,就需要管理者与志愿者多沟通交流,不定期地对其进行量化指标的考察(见行为动机评量表).同时,也可以多举行一些团体活动,比如游戏、旅游、晚会、聚餐等,让志愿者对这个集体有种归属感,并愿意呆在这个大家庭里,更重要的是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5.3 志愿者管理

高校在志愿者管理的方面,要符合志愿者的特点,关注志愿者的需要,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制度和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

志愿者管理模式有四种:自主管理模式(即志愿者在领导的激励与引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等方面事务,因其民主性比较强所以是最常用的方式)、定期报告模式(即志愿者与管理者定期组织起来对自己近期的思想和工作等进行书面或口头报告总结)、监督工作模式(主要内容包括组织领导、工作任务、职责分工、监督监测计划及经费等)、指令工作模式(即管理者根据策划进行任务分工,志愿者要全部服从).志愿者管理的原则包括:志愿者的定位、平等的承诺、公开招募、择优录用、教育和训练、指导和协助、及时记录、鼓励和重用、提供必要的经费、开展绩效评估.

志愿项目需要一些能够把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的人,这些人就是志愿组织的志愿人员管理者.志愿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监督和指导志愿者工作,以保证志愿服务实现预期的目标;创造激发志愿者工作动力的环境;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总之,体育志愿者服务需要形成一个体系,其构建需要和社会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并且自身在理论建设和活动实践中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服务内容.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目标,适应历史发展进程的具体条件,适应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适应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体育的发展要求.大学生们应该多多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不单单是体育方面,重要的是在服务过程中能力得到提升,美德得到内化.

〔1〕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

〔2〕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志愿精神在中国.北京.1999.

〔3〕保罗·杰·伊尔斯利.志愿者教育导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4〕安国启,曹凯.论青年志愿服务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2.

〔5〕邓国胜.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2(2):108—110.

〔6〕陈琳译.2010的大众体育白皮书[J].中外群众体育信息,2001(2):22—24.

〔7〕从宁丽.析日本体育志愿者的培养体系及实施现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43—46.

〔8〕林显鹏.国际大众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2].北京:国际体育总局群体司,2001.

〔9〕陈琳译.各国体育志愿者概况及培养政策[J].日刊《体育科学》,2002(4).

〔10〕任海.奥运会志愿者与大学生[J].上海体育科研,2003(1):4—6.

〔11〕韩淼.做志愿者[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1.7.

〔12〕安国启,曹凯.论青年志愿服务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J].中国青年研究,2002(1).

G80-05

A

1673-260X(2012)06-0093-04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