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展
2012-10-14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
为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 (PCV2)感染对猪瘟 (CSF)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将20头28天断奶仔猪随机分为V-I、I-V、V和C 4组,每组5头。V-I组在接种 CSF弱毒疫苗后2天感染PCV2;I-V组在感染PCV2后2天接种CSF弱毒疫苗l-V组只接种CSF弱毒疫苗;C组为空白对照组。共免疫2次,间隔2l天。免疫后定期检测血清CSFV特异性抗体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增殖活性和PBLC中 IFN-γ、 IL-2、 IL-4和 IL-10mRNA 的表达水平。 结果显示,在CSF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导致CSFV抗体水平低下,血清抗体阳转率下降,PBLC增殖活性降低。 初次免疫后, V-I与 I-V组的 PBLC内 IFN-γ、 IL-2、IL-4和IL-10mRNA的表达量严重不足,其中V-I组的表达量最低。加强免疫后,V-I与I-V组的PBLC内IFN-γ与IL-10的表达失衡,IL-2和lL-4的表达缺乏,其中I-V组的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和缺乏更严重。上述研究表明,CSF弱毒疫苗免疫前或免疫后感染PCV2均会影响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导致PBLC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受到严重抑制并发生紊乱。
摘自:赵丹萍,陶彬,陈立功,等.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瘟弱毒疫苗接种猪免疫应答的影响.畜牧兽医学报,2012, 4(4): 580-587.
不同年龄猪群中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
为制订合理的猪瘟免疫程序,本研究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IHA)对某规模化猪场进行猪瘟免疫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猪瘟母源抗体的合格率、抗体效价平均值均存在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而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5~40天仔猪母源抗体的合格率达78.79%,抗体平均效价为5.97Log2;仔猪35~40天实施猪瘟首免,其一免抗体合格率和抗体效价均比20天首免有所提高;同一窝仔猪的猪瘟母源抗体,有11%窝次的猪差距在3~8个滴度;母猪猪瘟免疫抗体的合格率,一胎母猪稍低,其它经产母猪基本接近;猪瘟抗体效价的平均值随胎龄增加而升高,抗体的离散度则随胎龄增加而缩小。因此,在实施母猪与仔猪同时免疫的猪场,40日龄左右是较佳的首免日期。
摘自:何海健,张传亮,陆国林,等.不同年龄猪群中猪瘟抗体检测及免疫效果分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34(7): 573-58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并非典型猪瘟主要致病因素
典型猪瘟 (CSF)是一个多系统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出血性损伤。虽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一直被认为是CSF的主要致病因素,但CSF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水蛭素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研究来阐明凝血系统在CSF引起的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将感染了高致病典型猪瘟病毒CSF0634株的仔猪平均分成两组 (n=5),一组每日用水蛭素治疗,另一组不进行治疗。每天进行临床指标评估、血凝试验和血球计数。结果两组仔猪病情均发展为急性致死性CSF,并伴随出血性损伤,可见,虽然在CSFV感染后期可观察到凝血系统发生变化,但是DIC并没有在出血性损伤的发病机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祝文琪编译,译自 《兽医微生物学》)
丹麦典型猪瘟的早期发病机理
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典型猪瘟病毒 (CSFV)的临床暴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毒株毒力、宿主特征以及体内外环境是影响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检测不同病毒滴度的CSFV毒株,推测毒株自身对疾病的影响,评价宿主和环境的对疾病影响力。给断奶仔猪连续3周注射4株CSFV(其中2株为新分离毒株,2株为之前发现的毒株,但均在与丹麦猪亲缘关系较远的猪种中未曾检测到),并进行发病机理的比较。接种后的仔猪主要出现两类临床症状,一种是除肠道问题,无特殊症状;另一种发病严重,主要表现为在接种毒株后的第一周出现高热现象。总体上4种毒株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但都会引起淋巴萎缩和生长阻滞现象(图1)。对病毒的分布、载量以及持续变异的研究表明,淋巴组织,尤其是扁桃体和淋巴结更适于该病的前期实验室诊断。此外,由于低毒力的CSFV感染早期观察不到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导致猪瘟的发生容易被忽视,所以建立和不断加强有效的监督体系以防控猪瘟流行是十分必要的。(祝文琪编译,译自 《兽医微生物》)
译自:Lohse L,Nielsen J,and Uttenthal.Early pathogenesi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strains in Danish pigs.Vet microbiol,2012,159(3-4):327-336.
散养猪口服疫苗防控典型猪瘟的研究
疫苗免疫是防控猪瘟的主要手段,但是在散养系统中,注射疫苗存在一定困难,或需寻找一种可替代疫苗注射的方法进行猪瘟防控。目前饵料疫苗在欧洲用于野猪的猪瘟免疫,本研究在野外环境下,对散养的猪进行该疫苗的口服免疫,以评估疫苗的吸收效果和免疫后猪体产生的免疫应答水平。将85只猪分成16组,每只猪每天供给4份饵料,饵料撒于地面上,连续饲喂2天。12周龄以上的猪 (41头)有73%在口服饵料疫苗后的第28天获得了特异性抗体保护,12周龄以下的猪 (44头)的血清转化率为64%。基于本研究结果可推断,采取扑杀、分区饲养、注射疫苗等常规方法进行本地猪瘟的防控可能不够充分,采用口服疫苗对猪群进行系统免疫可能是增强散养系统中猪瘟防控效果的有效途径。 (祝文琪编译,译自 《兽医微生物》)
译自:Milicevic V,Dietze K,Plavsic B,et al.Oral vaccination of backyard pigs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Vet microbiol.(2012)http://dx.doi.org/10.1016/j.vetmic.2012.12.005.
建立澳大利亚野猪CSF模型选择性扑杀控制野猪疾病传播
在野生动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建立疾病模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本文介绍一种具有空间性、随机性以及对疾病各期敏感的过程模型,该模型可通过模拟入侵数据库 (大型、自由行动的野猪群体)来预测猪瘟 (CSF)的传播。该模型的研究范围为澳大利亚北部,约300000km2,澳大利亚公布的野猪生态学数据和国际CSF数据用于构建模型。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群体密度(1~3头/km2)、 群体日常活动距离 (1km)、 群体间发生疾病传播的概率 (0.75%)和相关疾病的死亡率 (42%)对流行病的流行范围有较大影响,但是对于活动特殊的猪和只在猪窝附近活动的猪则例外。在低速流行 (每天低于2个群体)情况下,病毒没有灭绝 (到达比邻群体或低密度群体)之前,CSF以每天9km2的速度传播。一次CSF暴发后,病原可能会沿着猪群栖息地传播几年。对短期感染所引起的野生动物疾病流行,在对临床病例进行检测和研究的基础上再采取监控措施会获得较好效果。如果将扑杀和疫苗免疫有效结合并实施 (图2),可抑制或根除传染源。另外,疾病流行期间,野生动物的空间结构、生态学和行为学必须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对一个群体中相对小部分进行扑杀或疫苗免疫是必要的,这样有助于更成功地抑制和根除野生动物传染源。 (祝文琪编译,译自 《兽医研究》)
图2 采取扑杀和疫苗免疫后CSFV在野猪群中传播范围的对比
译自:Cowled BD,Garner MG,Negus K,et al.Controlling disease outbreaks in wildlife uaing limited culling:modelling classical swine fever incursions in wild pigs in Australia.Vet Res.2012,4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