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与提升:南京民国旅游深度发展的思考
2012-10-13罗小君
赵 健,李 婷,罗小君,黄 颖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整合与提升:南京民国旅游深度发展的思考
赵 健,李 婷,罗小君,黄 颖
(南京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南京民国旅游正在不断升温,社会各界关注与日俱增,江苏省和南京市相关行政部门对南京民国旅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部门三方入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在全面分析南京民国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提出整合提升南京民国旅游的新途径与新模式,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南京民国旅游;现状分析;整合提升;深度发展
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与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之际,将民国旅游作为南京的一张珍贵历史名片,以此大力加强海峡两岸的沟通,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对于进一步推动南京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南京民国旅游资源多,开发潜力大,对南京民国旅游资源进行一次梳理,提出南京民国旅游的整合提升策略,可为政府部门进行民国旅游定位与决策提供相关参考,并可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江苏做出新的贡献.
1 南京民国旅游的概念阐释
1912年元旦南京成为民国首都,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占领南京,南京结束首都历史.在这30多年中,南京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民国文化也从此在南京根深蒂固.南京民国历史文化遗存既包括有形的建筑遗迹、文物古迹,也包括无形的民国气息和市民精神层面的民国烙印.
南京民国旅游就是针对南京的民国历史文化资源而开展的富有南京特色和民国特色的一种全新的主题性旅游体验.它通过民国旅游线路的设计,以及民国旅游商品的开发,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好的感受南京的民国文化气息,感受民国都城魅力,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和全新的旅游体验.
2 南京民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课题组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采访旅游行政部门,走访旅行社,旨在更为全面系统地获得南京民国旅游资源的游客认知现状、行政部门的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以及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企业的南京民国旅游市场现状等情况.其中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一共回收有效问卷188份,回收有效率为94%.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和采访资料整理,发现目前南京民国旅游发展优势与不足共存.
2.1 南京民国旅游发展的优势
南京在发展民国旅游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1 民国旅游资源丰富
南京无疑是全国拥有最多南京历史文化遗存的城市.据统计,南京现存民国老建筑多达1000多处,分布在老城区57条大街小巷和风景区内,其中119处还被评为中国近代优秀建筑.良好的客观条件为南京发展这一旅游品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1.2 游客认知度高
经过前期调查得知,民国文化在南京的城市形象中也具有比较优势地位,大多数游客认为民国文化是他们初到南京印象最深刻的景区类型,中山陵、总统府等最富民国色彩的旅游景点知名度高,游客游览程度接近90%,也就是说南京民国旅游品牌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且游客对其认知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也就是说,南京民国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2.1.3 发展契机好
由于辛亥革命和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相继10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以及青奥会即将在南京召开等时事的影响,社会各界对南京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加上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术界的积极探索等多手段多层次的努力,增强了海内外游客对南京民国旅游的认知,为南京民国旅游进一步发展带来巨大的契机.所以,南京发展民国旅游品牌大有可为.
2.2 南京民国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南京发展民国旅游优势明显,但是通过分析研究,南京在发展民国旅游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2.1 游客认知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游客的认识比较分散、杂乱,主观性较强,没有形成整体客观的认知体系,导致旅行社在景点安排中作用力明显.游客的印象和自主认知是影响南京民国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相关部门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引导旅游消费者,详细数据见图1.
图1 游客游览民国旅游景区(点)的原因统计图
2.2.2 景点发展不平衡
中山陵、总统府等老牌景点有着很强的优势,但是趋于老化,新开发的景点知名度和吸引力较低、游客量少,各个景点之间不平衡现象严重导致游客分布不均,造成闲置资源的浪费,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游客游览行程统计表
2.2.3 开发针对性不强
目前政府在南京民国旅游开发过程中笼统地以发展民国旅游为口号,没有新兴旅游资源的个性化开发计划,也缺乏完善的资源保护措施,这不仅造成大众对民国旅游资源的混淆,新开放资源也不能完全发挥其对民国游的独特作用,也不利于民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4 产品陈旧层次低
通过走访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目前南京民国旅游景区(点)的游览安排往往只是附加在其他旅游日程当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线路,并且可供游览挑选的景点少,开发法成熟的景点存在老化现象,开发不成熟的景点往往层次较低,旅游吸引力不足.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游客对民国文化的忽略,不利于民国旅游的发展.
总之,发展民国旅游品牌,打造南京民国城市形象是一项巨大长期的工程.有关部门在保持现有优势和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应正视其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立足全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实现南京民国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 南京民国旅游深度发展的整合提升策略
3.1 树立形象,打造旅游专线
依靠丰富的民国旅游资源,南京政府可深度开发多种民国旅游产品,推出“民国文化传统游”、“民国建筑精华游”、“民国文化经典游”等精品民国文化旅游专线.专线涵盖南京民国经典景区,让游客在感受南京深厚民国文化内涵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的魅力,加深游客对民国旅游资源的整体认知程度,从而对推动南京民国旅游及相关产品的策划起到较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3.2 整合资源,提升民国旅游
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繁多,涉及建筑、美食、教育、服装等多种元素,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征.但就调查结果来看,游客对民国美食、旅游节庆活动等旅游元素的热情度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宣传不够,游客认知有限.因此,在发展民国旅游时,可以结合建筑、美食,以大型节庆活动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丰富民国旅游的内容.
3.3 分级开发,利用好资源
对于不同景点,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分级开发.首先,对于总统府、中山陵等知名度较高的民国旅游景点,重点是加大保护力度.这些景点开发较早,已经成为全国旅游者熟悉的景点,所以目前工作的出发点就是更好的保护它们.第二,对于尚未开发或者刚刚开放的民国景点,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宣传形式扩大其名气,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开发新的线路,新老景点结合,来吸引更多游客.第三,有所保留地开展南京民国游.目前,政府部门将力图扩大民国游在南京旅游业中的影响力.但是,出于对民国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政府部门更多的还是保持选择性和阶段性地开发.
3.4 复合型发展,多模式开发相结合
现阶段可开发的民国旅游资源主要有民国街区、民国景区以及民国使公馆.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单一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也不利于民国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可结合博物馆、遗址公园、博物馆+遗址公园、主题公园、步行及购物商业街等多种模式,并根据游客认可的开发意向进行综合开发.
4 结语
通过对南京民国旅游现状的调查分析,南京在发展民国旅游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发展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市场潜力足,游客兴趣高.所以在接下来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可以加强对民国旅游的开发力度,打造南京民国旅游品牌,塑造民国旅游城市形象,实现南京民国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龚良.论南京“民国特色旅游”[J].南京社会科学,1995(4).
〔2〕吴江,马德财.南京的民国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5(6).
〔3〕庄志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意象视角初探[J].旅游学刊,2010(3).
〔4〕张朝枝,郑艳芬.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国际规则演变[J].旅游学刊,2011(1).
〔5〕张维亚,赵步阳,曹千里,章澄.民国文学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民国文学为例[J].商业经济,2008(9).
〔6〕单景楠.以文化产业增添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关于南京市玄武区文化产业的有关思考 [J].艺术百家,2007(7).
F59
A
1673-260X(2012)07-0056-02
南京农业大学SRT计划项目(1122A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