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中导体镜像与介质镜像的统一
2012-10-12魏天彩
朱 峰,魏天彩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系,四川成都610031)
1.问题的提出
1.1 导体的镜像
“电磁场”是电气工程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镜像法作为等效方法的一种,在电磁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解决静电场边值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了镜像法[1,2]。其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当接地无限大导体平面上方只有一个点电荷q的情形。
由于q的存在,使得无限大导体表面感应出一定量的电荷。如图1(a)所示的导体上方一点P处的电场,即是由此点电荷与这些感应电荷共同产生的。
此时,从等效的角度来说,我们就可把此无限大导体平面撤去,对上半空间任一点P的电场或电位,可看成是q和它对称位置上放置一个q1=-q共同作用的结果[3]。这些感应电荷的作用等效为该镜像电荷q1=-q的作用,如图1(b)所示;同理,对下半空间任一点P'而言,由于电荷上下的对称性,这些感应电荷的作用相当于在原q的位置上再放一个q1=-q,由于二者带等值的异号电荷,所以处的场强为零,这也符合导体内场强为零这一结论,如图1(c)所示。
图1 接地无限大导平面情况
1.2 介质的镜像
现在讨论点电荷介质极化情况。为简明起见,讨论点电荷的双层介质情况。假设平面的上、下半空间分别充满介电常数为ε1与ε2的均匀介质,在上半空间有一点电荷q。双层介质中任一点P处的电场分布如图2(a)所示。
我们在这里使用这样的镜像系统:即认为上半空间P处的场由原来电荷q和镜像点的像电荷q'所产生(这时介电常数ε1的介质布满整个空间);又认为下半空间P'处的场由q″产生(这时介电常数ε2的介质布满整个空间),如图2(b)与2(c)所示。
图2 双层介质情况
这里有一个问题:根据在1.1中的讨论,从极化的角度,在下半空间应该为原点电荷与镜像电荷的叠加,即
而实际结果为图2(c)所示[4],有
将上式与(1)相比有明显的差别,此时便产生了一个悖论,到底哪个正确呢?
2.问题的分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须从其物理本质上进行分析。
当点电荷q所在空间的介电常数为ε1时,q的周围会产生一定量的极化电荷,设空间任一点的电位移向量为,电极化强度为,则
所以q处的实际电量为原q与q表面所有极化电荷之和:
至于两层介质分界面,可从物理底层看成一层分布在表面的极化电荷,即相当于q'Σ的作用。此时已经考虑到不同介质对于电荷量的影响,则可将整个空间视为介电常数为ε0,即真空。同理有
如图3(a)所示,此时再利用开始的结论,对于下半空间p'处,与1.1原理相对应。此处相当于有实际的自由电荷为
q″Σ为独自在P'处产生电场,如图3(b)所示。
图3 将整个空间效为真空
在前面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将整个空间的介电常数都视为ε0。但在这个实际问题中,研究空间下半平面的电场分布时,空间的介电常数是ε2。依据上述结论,如果下半空间的介电常数是ε2,则在此空间作用的电荷为
可见它与公式(2)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再一次验证一下q',同理在上半空间作用的电荷为
电荷的分布如图4(a)与4(b)所示。至此,我们完成二者在形式上的统一。
图4 考虑介质的影响
3.结语
极化和镜像的概念一直都是电磁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点电荷在介质镜像和导体镜像中的对比研究,从物理现象底层出发,对极化的本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实现了两者完全的统一。这对学生正确理解极化的概念,深入了解电磁场的内在底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这也为学生进一步体会电磁场的奥妙所在,激发其对于电磁场学习的热情大有裨益。
[1] J.A.Stratton.Electromagnetic Theory[M]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41
[2] J.D.JACKSON.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M] .John Wiley&Sons,Inc.New York.London.Third Edition.,2001
[3] 冯慈璋,马西奎.工程电磁场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雷银照.电磁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