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012-10-12付国兵张丽明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文│付国兵 张丽明(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近年来,中草药以毒副作用小、无残留和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畜禽养殖业安全发展的焦点,对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草药的优势
1.资源广泛性。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丰富,易种易收,且使用简便。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有记载的药用资源多达12807种。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1200多种,中药材年收购总值在160亿元左右。
2.安全可靠性。中草药是天然物质,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目前,研制上市的国家标准中成药有8000多种。除药典所标明的剧毒药物之外,绝大多数中草药和中成药都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与西医化学合成药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危害相比,中药安全低毒的优势更加突出。至今医学研究还未发现中草药有耐药性问题的报道。
3.理念科学性。中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建立在中兽医理论的基础上,它的各个学说都贯穿着平衡存在、相互协调理念。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的中药应用理念是十分科学的。
4.功能多样性。中草药成分较为复杂,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有的中药有一种作用,有的有数种作用,还有的有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往往是多味药复合方剂,其作用面则得到进一步拓展,进而产生多方面综合作用,促使机体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5.应用灵活性。中药防治的灵活多样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法治多病,或一方治多病,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补气法)可以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母畜缺乳、漏奶、不孕、母畜产后瘫痪、子宫脱、自汗、产蛋鸡疲劳综合征、脱肛等;二是一病用多法,如治疗缺乳可用补气养血法、理气活血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法等。
二、中草药在畜产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1.防治畜禽疾病。
(1)防治仔猪白痢。根据中兽医学重在除湿,辅以清热健脾和胃的理论,选用白头翁、瞿麦、苍术、苦参、白芍、泽泻、秦皮、山药、龙胆草、穿心莲、甘草等粉碎过筛混匀后备用,另备生大蒜、红糖、醋。方法是先用温开水浸泡300克制备好的药粉(100千克体重猪用量),再与大蒜泥100克、红糖250克同时拌入饲料中,喂服1次/天。对体况差、脱水严重、食欲不振的仔猪,每头用药9克、红糖10克、醋3毫升,温开水适量,混匀后灌服,2次/天,效果特别显著。
(2)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咳喘散”(山豆根、青黛、板蓝根、紫苑、冬花、桔梗、防风、冰片、生硼砂、杏仁等),经过粉碎、过筛、拌匀后,煎服或拌料喂服。3年累计配制了10吨以上,共防治蛋鸡100万只,预防保护率为86%,治愈率96%,其效果显著高于抗生素。
2.增加食欲,促进生长。郑亚勤等报道,以胡椒、五味子、甘草为主原料的中草药添加剂饲喂火鸡,能显著提高火鸡体重和饲料利用率;饲喂以苍术、黄芪、陈皮、大青叶为主制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结果显示不仅幼兔增重提高19%,且成兔的产毛量也可提高15.6%。
3.提高畜禽免疫力。天然中草药防治病症的机理是“扶正祛邪”或“祛邪扶正”。黄芪、党参、白术等中草药可增强机体免疫力。首乌、刺五加、党参可增加白细胞数,使吞噬功能增强。中草药还具有体内、外抑菌的良好效果。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和四物汤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大量实验表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禽霍乱等细菌性传染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另外,中草药对奶牛临床性乳房炎及隐性乳房炎也有疗效,且能提高产奶量。
4.改善畜禽产品品质。
(1)王自良报道,用主要成分为沙棘果渣的饲料添加剂饲喂蛋鸡,结果发现2个试验组的蛋黄指数分别提高了2.9级和1.5级。王权等用侧柏籽、首乌、夜交藤等8种中草药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饲喂艾维因肉鸡34天以上,提高了肌肉中蛋白含量,改善了脂肪酸组成,提高了氨基酸及矿物质水平。
(2)用大蒜、辣椒、肉豆蔻、胡椒、丁香、生姜等香辛料饲喂肉鸡,能改善肉质,延长保鲜期,使鸡肉香味变浓。在艾维因肉鸡的小、中、大三个阶段饲养期的饲料中添加0.3%杜仲纯粉,增重率提高2.92%~3.25%,肉的鲜香味明显提高。
5.增强畜禽繁殖能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淫羊藿具有促性腺作用,可使雌性动物子宫内膜增厚、子宫腔扩大、子宫角和卵巢重量增加,卵巢黄体和细胞增多。益母草、丹参、当归等可治疗母畜不孕症;熟地、当归、香附等80味中草药配置的中药,可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且效果持久。有些中药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和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这可能是提高精液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6.抗应激作用。用山楂、苍术、藿香等组成中草药添加剂喂猪,可以缓解热环境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绞股蓝、苍术、厚朴等中药都具有抗热应激作用;袁福汉等以板蓝根、苍术等组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具有清暑去热、健脾化湿的功能,能够提高高温季节产蛋鸡的抗应激能力;吴德峰等以清热解暑、解毒益气养阴、补脾保肝、调和营养为原则,采用石膏、黄芩等组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牛日产乳量有所增加,且血糖浓度显著提高。
7.提高产量。
(1)增加体重和肉料比。实践证明,许多中草药制剂如补脾益气健胃、宁心安神等方剂在对畜禽有增重作用,同时,许多抗应激、防治畜禽各类疾病的中草药方剂也有一定增重作用。
(2)增加产蛋。许多益气养血、补肾、健胃消食类方剂有良好的增加产蛋作用,一些防治鸡病的中草药方剂也有很好的增加产蛋作用。用黄芪、当归、益母草、淫羊藿、山楂、麦芽等12味中药组成添加剂,以0.5%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连续观察40天,产蛋率提高6.4个百分点,同时产破蛋、软蛋、畸形蛋率和鸡死亡率明显下降。
(3)增加产奶。以补气、养血、活血为主的方剂有良好的促进产奶作用,同时,促进产乳应辨证施药,对于气滞缺乳的应用通乳散(《民间验方》):当归、王不留行、路路通、山甲、木香、瓜蒌、通草、延胡索、川芎;对于气血双亏缺乳,用黄芪、党参、熟地、当归、王不留行、穿山甲、四叶参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