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
2012-09-29洞口县农机局谭敦勇
■ 洞口县农机局 谭敦勇
洞口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粮食主产县,是传统的双季稻栽培区。全县有耕地面积34720hm2,其中水田面积29870hm2。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政府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力度加大,目前全县水稻生产机耕和机收两个环节均已达到了70%,但栽植环节目前仍然以人工插栽为主。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显得越来越迫切。
1 机械化育秧插秧的优势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项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的综合性、系统性技术,与手工插秧相比,具有分株快有效穗多、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且抗倒伏及稳产高产等优势。
(1)节省秧田。和常规露地育秧方法不同,机械化育秧采用毯状秧苗,具有密度高、秧龄短等特性,秧田及肥水利用率高。机插秧可大幅节约耕地,一般手工栽植秧本比为1∶8(即1亩秧田能栽植8亩水稻),而机插秧本比仅为 1∶80~1∶100,秧田仅为人工栽插的10%,节约耕地的效益十分明显。在节本方面,机插秧和抛秧都是使用塑料软盘育秧,两种软盘面积相等,机插秧每亩只需软盘25~28个,按每个0.8元计算,可以省40元。
(2)避灾增效。水稻机械化育秧用塑料盘育秧,薄膜覆盖,秧苗损失较少(成秧率高),且机插秧田便于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鸟害及鼠害等,大大减轻了灾害损失。而且,机插水稻抗逆性好,机械化育插秧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优点,抗倒伏效果明显。
(3)稳产高产。机插水稻实现了宽行、浅栽、定穴、定苗栽插,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采光性好,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机插秧具有明显的高产稳产优势,产量超过了人工手插,平均增幅为7%。采用机械化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且适应性广,克服了直播稻生育期短、种植区域受限制及抛秧稻无序性种植、群体质量难以控制的弊端,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4)节约水肥。机插育秧在育秧苗期易于集中管理,可大大提高肥、水、药的使用效果,减少施用量。适当调节用肥比例和用肥时机,可大大提高肥料的使用和增产效果。实践证明,机插水稻节水、节肥、节药效果明显,并能显著提高稻米的质量安全水平。
2 机插秧推广不快的原因
(1)农民受传统意识支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农民对传统的种植习惯难转变,大部分农民相信手插秧靠得住,认为机插秧不过关、不可靠、不高产。他们难以快速地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术,使用新机具。同时农村现在仍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每户几亩地,速度快慢、产量多少无所谓,对机插秧技术的应用显得不廹切。
(2)农机与农艺难协调。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不是单纯的农机具推广,需要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与协调。目前,机插秧最薄弱的环节是育秧农艺配合,包括选种搭配、育秧软盘泥土的厚度、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均匀播种、秧苗管理等,这些育秧、机插科学方法必须掌握好、运用得当。
(3)技术推广力量不足。特别是基层一线既掌握农机又懂农业技术的人员较少,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需要。
3 加快机插推广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耐心与农户沟通、积极引导,搞好技术服务,用心为农户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示范推广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使他们摆脱传统的观念,接受新技术新机具。
(2)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创新水稻插秧机械化推广机制,引导有能力的种粮大户进行示范推广,逐步建立起以农机作业合作社为主体、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机械插秧经营新机制。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
培训对象以水稻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为主,同时应重点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农业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机插秧操作技术、田间管理要点和插秧机的使用维护知识等,培训出一批急需的育秧能手和插秧机维修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