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支斗渠渠系布置及引水流量的确定

2012-09-25宁建辉

陕西水利 2012年6期
关键词:斗渠支渠分支

宁建辉

(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 陕西 三原 713800)

1 前言

泾惠渠灌区是省直关中五大灌区之一。泾惠渠从泾阳县张家山自流引水,灌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和富平六个县(区)的145万亩农田,现有干支渠25条,全长380km。多年来灌区把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通过精细化管理,有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由1949年的130kg提高到近800kg,确保了粮食的高产稳产,服务和保障了灌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灌区发展的主要瓶颈,搞好用水管理,提高灌溉效益是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支斗渠的布置

泾惠渠北干分支渠西起三原县西关分水闸,渠线基本沿咸铜铁路向东穿过三原县城至独立镇西,与泾惠渠四支渠灌溉面积相接。北干分支渠全长16.8km,设有斗渠18条,灌溉着三原县的城关、高渠、安乐、独立等4个乡镇的农田,设施灌溉面积5.5万余亩。

2.1 北干分支渠的总体布置

支渠的布置原则为在既定水源水位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部自流灌溉,支渠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带,以便控制最大的自流灌溉面积。北干分支渠布置遵循垂直于等高线的方向布置,从北干渠末端西关分水闸设闸引水,向东穿越三原县城区,在16斗处设置泄水闸,直接退水入泾惠渠四支渠。

2.2 斗、分渠的布置及技术标准

2.2.1 斗分渠的规划原则与要求

斗渠布置充分考虑斗与斗、村与村、上游与下游的统一关系,依据自然条件,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力求田块方正、便于灌溉、有利耕种,同时力争做到占地少、渠道流程短、纵横断面稳定,不冲不淤,达到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目标。

2.2.2 斗分渠的技术标准

斗渠是从干渠或支渠直接引水,配水到分引渠的渠道工程。为了便于管理,提高灌溉效率,斗渠渠线不宜过长,面积不宜过大,各斗的控制面积应基本平衡。自流灌区斗渠长度一般为1000m~3000m,斗渠间距一般为500m~1000m左右,控制灌溉面积一般为3000亩左右。像北干分支渠18条斗渠中,斗渠长度最短的为15斗,长度超过1100m,最长的为14斗,长度约为2800m。北干分支渠18条斗渠的间距均为900 m~1100m,没有过大或过小的间距,便于灌溉管理。而斗渠的控制灌溉面积,大部分在2000余亩左右,有利于科学灌溉和管理。

分渠是斗渠的辅助渠道,从斗渠引水至引渠,每条分渠控制灌溉面积约为300亩~700亩左右,一般以500亩左右为宜,分渠间距300m~600m,在斗渠单面布置分渠时,长度为500m~1000m。

2.2.3 斗分渠断面尺寸

斗分渠的断面尺寸,应根据空置面积、各类作物种植比例及灌溉制度、渠道利用率、地形和土质等因素确定。根据灌区一般情况,在粘土和壤土地区,不同面积的斗分渠的经验断面尺寸及过渠流量可参考表1选用。

2.2.4 各级渠道引水口底部高程的确定

表1 斗分渠标准表

表2 关中地区灌溉制度

图1 泾惠渠北干分支渠斗分渠布置图

根据北干分支渠渠道实际情况,在保证灌溉引水方便的原则下,在支渠上引水的斗渠,其底部高程均高于支渠渠底0.21m左右或与支渠底部取平。各斗渠都是半挖半垫,分渠底部高程不低于地面0.2m或与地面取平,引渠渠底高程不低于地面0.15m。

2.2.5 斗分引渠布置范例

北干分支渠斗分引渠的布置以北干分支渠为基础,根据地形、耕作及斗分引渠的技术标准,并适当照顾行政区划进行操作。北干分支渠属于平原地区,地面坡度在1∶200~1∶500之间,地形相对比较平坦,变化不大,主要有两种形式:

北干分支渠与灌区其他支渠间距在1500m左右,因此斗渠与支渠垂直布置,斗分引渠互相垂直。

3 渠道引水量的确定

3.1 作物的灌溉制度

渠道引水量是灌区农作物的灌溉净流量和渠道损失流量的总和,与河源水量大小、灌区作物种类、种植面积、灌水定额、灌区气候、渠道长短、土质等因素有关。根据陕西省各地多年的实践经验,关中地区的灌溉制度可以参考表2采用。

由于作物的灌溉用水量(灌溉定额)与灌区土壤、气候、雨量等因素有关,因此在确定各种作物灌水量时,不仅要考虑“旱涝保丰收”的标准,还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附近灌区和当地群众的灌溉实践经验应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以确定符合实际的灌溉制度。

3.2 渠道引水量计算

渠道引水量应根据作物的灌溉制度及所控制的灌溉面积,按照同一时期不同作物同时用水量最多的情况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Q=(灌水定额×亩数)/(灌水天数×一昼夜的秒数×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北干分支渠现在的利用系数为0.87,支渠全长16.8km,设18条斗渠,灌溉面积为55000亩左右,支渠引水量计算如下:

依据关中地区灌水定额确定出用水定额和灌水天数:小麦:

冬灌50m3/亩,灌水天数45天;

春灌45m3/亩,灌水天数20天。玉米:

夏灌40m3/亩,灌水天数12天。

北干分支渠引水量的计算:

小麦冬灌:Q=50×55000/45×86400×0.87=0.81 m3/s

小麦春灌:Q=45×55000/20×86400×0.87=1.65 m3/s

玉米夏灌:Q=40×55000/12×86400×0.87=2.44 m3/s

采用最大值Q设计=2.5 m3/s。

根据泾惠渠灌区多年来灌溉实践,1 m3/s可以控制2万亩~2.5万亩的灌溉面积,亦可据此按照灌区面积估算渠道的引水量。

4 结语

合理布置渠系位置和正确确定渠道流量是关系到工程造价、灌溉效益、促进农业增产中药举措,流量偏大会增加工程造价,降低渠道利用率;流量偏小,又会使灌溉水量不足,不能适时适量保证灌溉,降低效益。因此,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渠道引水量,以实现水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斗渠支渠分支
基于灌溉渠水质保护的都江堰灌区斗渠廊道LID生态措施研究
巧分支与枝
青州张庄灌区渠道设计流量计算分析
一类拟齐次多项式中心的极限环分支
渠道流量及流量分段的计算原则和方法
某县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渠道工程典型设计
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家依闸口东支渠抗冻胀设计
安阳市灌区支斗渠管道化改造可行性分析
生成分支q-矩阵的零流出性
灌区规划设计渠(沟)系水位推求参考点选取的简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