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学创立的评判
——维和学刍议之一
2012-09-23汪欣
汪 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维和培训部,河北 廊坊 065000)
维和学创立的评判
——维和学刍议之一
汪 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维和培训部,河北 廊坊 065000)
学科可被看作数据多维体,其发展通常经历创立、独立、屹立的过程,其创立的评价体系由两大指标构成:学科形态、学科品格。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多元化趋势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维和”从狭义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战乱维和”,跨界到其他领域应是大势所趋。维和急需专门理论来指导,维和学基本满足了学科创立必备的条件。
维和学;创立;评价体系;大维和
我国已向23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出了包括维和部队、军事观察员、维和警察防暴队、维和警察和民事人员在内的各类维和人员近两万人次,维和规模后来居上,位列联合国五常之首,在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负责任大国应有贡献的同时,也在国际大舞台上握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目前,国内方面有关维和警察学科的研究正在迈出步伐,出现了一批有见地、有深度的教材和文章;国外方面,虽有维和研究之实,但无维和学科之名。本文就此问题浅谈几点认识。
在进一步探讨之前,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本研究秉持“大维和”的理念,将“维和”设定为“广义维和”与“狭义维和”两个层面。联合国为缓解国家或地区间冲突和争端而创立的维和行动属于“狭义维和”。因为这些国家或地区要么将面临、要么已处于、要么已结束战争或动乱状态,所以本文称这类“狭义维和”为“战乱维和”。相应地,根据“维和”所施加对象的不同,我们可以有应对经济危机和经济战的“经济维和”、应对网络威胁和网络战的“网络维和”、应对环境恶化和环保纷争的“环境维和”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广义维和”。在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多元化趋势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维和”从狭义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战乱维和”,跨界到其他领域应是大势所趋。由于“战乱维和”已被全球社会认知,故本研究于此入手,采取从局部导入引证全局的方法,对创立维和学进行评估分析。
一、应然性分析—维和学创立的意义
在此向度上,我们以维和行动理论的缺失状况作为分析载体。
联合国维和行动始于1948年联合国巴勒斯坦停战组织的建立,在过去的63年里,尽管步履维艰,但在缓解地区冲突和争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当前,维和行动呈现两个相对突出的特点:一是随着情况不断变化,维和行动日益从单一型发展到复合型,从传统安全观下的维和演变到包容非传统安全的多维行动,从联合国自身增加到联合国与区域组织共同主导的混合行动;二是对维和行动的需求和要求都在逐渐上升。国际社会对维和行动的认同与期待,既是维和行动面临的机遇,也给秘书处及成员国提出了更大挑战。诸如:维和需求的增长与联合国实际维和能力存在差距;实践中的各方利益对维和作用的限制;维和行动缺乏总的行动准则和能够具体操作的行动细则;安理会在决定维和行动中缺乏严格的标准和指导原则,对维和行动的组建、指挥、监督、管理等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从总体和深层次上看,联合国维和行动遇到的阻碍和挑战更多地归因于理论指导方面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研究的层次级别上看,维和行动的基础研究薄弱,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有待厘清,诸如:维和行动的概念、法律地位、主体等。基础研究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维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思路的不开阔、内容的不完善,甚至自相矛盾。
二是从研究的站位角度上看,对维和行动大多是进行宏观方面的战略关系、国家利益研究或微观方面的实际工作分析,在中观方面的统筹运作研究力量不足,需要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机制进行全息勘察,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对维和行动机制的形成、发展和组成结构进行深入解读和分析;需要综合探讨联合国近10年来的维和行动与传统维和行动相比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动向;需要研究整理出一系列维和机制建设的前沿理论。
三是从研究的价值水平上看,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维和理论工作者大多没有实践基础,研究成果往往脱离实际;维和实践者在相当程度上遭遇理论高度不足的窘境。
四是其他学科在解释维和行动上面临尴尬。我们不能以某些学科已经研究或涉及了维和行动为由,推出没有必要建立维和学这一结论。维和行动研究囊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问题,不仅涉及到国际方面也涉及国内方面,任何一门其它学科都无法完全包容上述方面。参加我国维和警察培训工作十周年研讨会的15名资深维和警察在维和学的归属上持不同观点,5人认为属于国际关系(或称国际政治)学,4人认为属于公安学(或称警学),1人不确定,1人认为既不属于国际关系(或称国际政治)学也不属于公安学(或称警学)。专家态度的明显分歧说明了对用其它学科的理论来解释维和的疑惑,从侧面上说明维和学的理论是有独立特色的,难以从其它学科复制。
综上所述,维和行动一直在寻找某种理论的强有力支撑。其外在表象就是维和理念的不断演进和各个相关研究机构或研究项目的成立,学者们陆续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均附着于外交学、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或联合国学等,有时还涉及军事学、法学、心理学等等。维和行动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有专门的理论来指导其各个层面的工作。而且,需特别指出的是,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对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应充分发挥大国主导作用,不仅要作为一个参与者,更要努力成为一个“调控者”,以更好地发挥中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实现国家意志在维和行动中的诉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维和实践中加大投入,更要在维和理论上夺得制高点,突破西方国家和学者在理论上“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实然性分析—维和学创立的指标体系
(一)理论基础
1.学科概念的解读
目前国内关于学科问题的论述较多,但在检索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发现已有的相关研究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论文多,专著少。在中国知网上以学科为题名跨库检索出论文2万余篇,以学科为关键词跨库检索出论文8万余篇;对国家图书馆藏书进行检索,针对学科的专著仅十余本。二是探讨高校对学科或学科群的统筹规划、评估发展、资源投入等方面的多,论述学科独立、发展、创新等自身规律的“纯”学科问题的少。以专著为例,现有专著中较具代表性的有陈燮君的《学科学导论》、罗云的《中国重点大学与学科建设》、庞青山的《大学学科论》、汪晓村的《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梁传杰的《学科建设理论与实务》等,但他们大都以高校的视角看待学科,研究目的也是为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围绕学科的理论研究似显不足。真正针对学科的专著似乎仅有陈燮君于1991年出版的《学科学导论》,却也有待加强严密性和系统性。三是笼统的描述和阐述多,深入的论证和分析少。由于种种原因,在大量有关学科的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举例、评说并阐述解决原则、处置设想和注意事项的占有相当比重,而针对问题总结规律、分析本质、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不多,有些研究工作是低水平重复。综上所述,学科研究缺乏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发现,涉及学科的很多根本性问题缺乏权威性、客观性的解释和说明,如学科创生、学科结构、学科制度、学科评价、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等。
鉴于上述理论困境,本文不试图定义学科的概念。但为论证维和学的需要,笔者在综合各方述说的基础上对学科的概念如是解读:学科是人依据自身需要对科学知识进行的再加工,是具有多维属性的开放式的立体动态系统,是一个数据多维体;学科是随着各维的发展而发展的,各维上的信息流在与外界不断进行交换的同时也在内部之间进行传递、整合;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学科系统的维是可变的,而人类认知是因时空阶段而异的,因此学科的维种类在一定时空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点相当重要,它使得我们现在对学科的讨论具有意义。现阶段学科系统的维包括:知识单元、学术组织、规范制度。各维的内涵如下:
(1)知识单元:指某学科在学科分类体系中所处位置,既表示了该学科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地位,又彰显了其知识传承的价值。由于各自观察角度和评价标准不同,所以国际上存在多种学科分类体系,因而知识单元表现出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特点,即:不同的划分体系对知识单元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其知识本质的所指是一致的。这正如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一书中指出:“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它被分为不同的领域不是由于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打不断的链条。”[1]同时,就同一学科分类体系而言,知识单元具有不稳定性,处在调整变化之中。通过知识单元的发展变化,既可以判断学科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可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制定学科发展的策略。
(2)学术组织:指该学科具有的研究人员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包括科学共同体、研究机构(实体或非实体)、学术期刊等。科学共同体是主要方面,学术组织的成熟度和变化可以用对科学共同体的描述来衡量。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共同体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2]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可以有不止一个科学共同体。
(3)规范制度:指该学科具有的研究理论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学科职业制度、学习训练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等。米歇尔·福柯指出学科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的规范,学科“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同一性来设置其边界”。但无论如何,这种强制与此前存在及现在仍然存在的政治强制已经完全不同。它只是一种学科规范,而不是针对自由探索的力量。[3]学科通过其特有的规范制度使其知识生产和传播标准化、结构化和系统化。
2.学科创立的评判
本文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通常经历创立(孕育、诞生)、独立(成长、成熟)、屹立(产生新的分支学科或与其他学科相互作用形成新兴交叉学科)的过程。创立、独立、屹立的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点,而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时间状态或称阶段。创立至独立、独立至屹立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这个变化不是跃迁式的而是平缓滑动的,阶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灰色交叉区域。既然学科是一个多维立体系统,它就应该是多维立体发展的,即只有当其各维都被赋予了相应的“值”之后,学科之形才会显现;只有当各维的“值”符合较好的关联,学科才会茁壮生长。
(1)定量分析—学科多维体的数学表达
由于学科各维上的度量单位各异、变量关系复杂,所以将学科多维体完全用数学方式解析极为困难。但是,通过采集各学科的维数据,我们可以建立类似地理空间的学科空间,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去发现学科之间的脉络、探知新学科的创生区域及时机、预测学科的综合及分化。
(2)定性结合定量的分析——学科创立的评价体系
定量分析的困难使我们暂且尝试采用定性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科创立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有四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是体系区分。学科创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国内外已经开展的学科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或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后两者主要是对已获得独立地位的学科在高教院所的情况进行评估,而前者是单纯考察学科创立的条件是否具备。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新驾驶员考照、普通驾驶员评级、特种车驾驶员评级。
二是设计原则。考察国内外各类多个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后,不难发现由于设计指导思想、时期和人员等不同,指标体系往往会差别很大,并且任何形式的指标体系都无法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抓住能够反映被评价对象本质的基本要素来进行设计。所以,学科创立指标体系应只涉及反映学科本质的基本要素。
那么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如前所述“学科是人依据自身需要对科学知识的再加工”,故学科是一种依附于人的“存在”的“存在”。既然是“存在”,便有存在之“形”,即学科多维体;既然有人的精神世界的介入,自然会激起某种精神的共鸣,生成存在之“神”,即学科品格,其衍生自人的精神但并不从属于人的精神。“神”附于“形”,“形”是“神”的载体。据此,学科创立的评价体系由两大指标构成:学科形态、学科品格。学科形态是对学科数据多维体的数学表达式进行的文字表述,学科品格是对该数学表达式内涵特征的文字表述。简而言之,学科创立的判定即论证学科是否已“形神欲现”。相应地,学科独立是“形神兼备”,学科屹立是“形神俱佳”。
在两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就是反映学科本质的基本要素。表征学科多维体的学科各维描绘了学科之形,显然是学科的基本要素。那么表征学科品格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从内涵上讲,学科品格是学科的灵魂,是学科理论的固化,是学科独特的科学精神的外化,是学科的尊严、风格和形象的集中展现,是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其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现,反映着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学术群体的精神风貌。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必须拥有一种完整、独立的学科品格。自然科学的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虽然知识特性各异,但作为知识的本质是同一的,各学科的品格的基本构成是一致的:
①价值品格:指该学科对世界万物“存在”的终极关怀,是学科在哲学层面对自身的思考。
②自主品格:指该学科“不以信仰影响态度”[4],自我领导、自主探究,不受政治或意识形态支配,不随波逐流。
③思维品格:指该学科尊重科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关注现实、淡泊名利、谦和平等。
三是评分方法。每个评价指标需参考的信息很多,且都在动态变化中,故按百分制精确给出评价分数较为困难,可根据优劣级别进行赋值:下限为1,由劣到优递增到上限5。
四是指标权重。虽然在学科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但在学科的创立阶段各级指标的贡献价值是相同的,在学科多维体数学表达式中完成的都是到无限小的逆向趋近过程。所以不对学科创立的各级指标设置权重。
综上所述,学科创立的评价体系如表1:
表1 学科创立评价指标
(二)具体论证
在实然性向度上,以维和的被关注状况作为分析学科创立六要素的载体。关注维和的主体主要有三类,即政界、民界、学界。政界指政府或政府间组织,他们对于维和的关注显然是较高的,因为维和是当前最大的政府间组织——联合国所创建并主导的,所以对这一主体不再做考察。
1.民界对维和的关注状况
民界指社会公众及民间组织,当今最能反映民意的是国际互联网,使用互联网上最大的搜索工具Google对涉及维和的5个英文词汇和7个中文词汇进行了每天晚上8点、连续时间为一周的词频搜索。鉴于其有中英两个版本,为了更加客观的展示情况,对两个版本同时进行了采样。
表2 Google香港网站Google.com.hk搜索情况10月13日至19日
表3 Google英文网站Google.com搜索情况10月14日至19日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不论是单个词汇还是全体词组,其受关注的程度是相当高的并呈递增趋势,而且递增的幅度较高。另外,有关维和的新闻报道也时常见诸国内外报纸、电视,特别是国内有关维和题材的影视剧、歌曲、小品等也陆续在全国各电视台播出。
2.学界对维和的关注状况
以文献资料信息的来源情况将学术界对维和的关注状况划分为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查。
(1)国外方面
选取了国际上在社科学术文献方面覆盖面较广的Taylor&Francis社会科学与人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库、Emerald管理学经济学数据库对“peace”及“peacekeeping”进行搜索,相关文献数目结果见表4:
表4 国外维和文献检索情况
同时,为了考察国内学术界对国外学术信息的掌握程度,对中国知网国际学术文献总库进行了检索,结果也一并列入上表中。
我们发现,世界各国维和研究情况冷热不一,研究能力强弱不同,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但目前都处于开创阶段。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演变为大型、综合、多层面的多国行动。而国际维和研究在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起步过程之后正步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学术研讨会竞相召开,各种学术思想在激烈碰撞的同时擦出了理论的火花,一些培训理论正呼之欲出,国际维和界也正以一种无比的激情密切关注着这些动态。
(2)国内方面
因为要反映的是国内学界的一个总体关注度,所以选取国内文献存量较大的中国知网人文与社科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搜索,而不是代表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索引结果见表5:
表5 国内维和文献检索情况
国内学界关注维和的热情随着我国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升温,对维和进行探讨的人员层次较广,有政府工作人员、国际关系研究机构的学者、大专院校师生、维和培训机构人员、维和人员等。以上研究多半出自大专院校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真正由从事我国维和工作的人员执笔的文章较少,多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国家利益和对外关系的处理上,时政分析的特点较浓。
另外,需强调的是,我国维和人员对“维和学”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基于此,在2010年11月召开的维和警察培训工作十周年研讨会上笔者阐述了有关维和学的问题并向参会的院外15名资深维和警察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11份。大家都认为建设维和学是必要的,但在“目前是否具备创立维和学科的条件”上,8人肯定,2人否定,1人不确定。
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认为:
一是知识单元的营建工作已在部分国家展开。加纳的科菲安南维和中心已与部分高校和国际组织合作将在2011年或2012年开始硕士学位的教学,美国的和平培训中心也在谋划类似的学位教育。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国际研究有一个正式的国际学会性组织,即国际研究会(ISA—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下设19个分会,国际研究会的分会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的子学科或子领域的划分,而和平研究是其19个分会之一。暂且不论这种分法是否正确,至少它说明学界已承认维和是一个学术研究领域并有使其学科化的动向。反观国内,武警学院“边消警维”教育战略的提出,也是将维和培训学科化的一种努力。
二是学术研究的自觉性已被唤醒,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相继建立,部分学术期刊开辟了维和专栏,如武警学院学报。而且在行动制定者、学者、实际工作者等的多方努力下,现有的研究涉及到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方面,触及到基础、理论和应用等层次,维和行动理论的孵化正在加速,某些理论的轮廓已初显。
三是规范制度正在萌芽成形之中,冷战后维和研究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既有联合国出台的“和平纲领(1992年)”、“和平纲领补编(1995年)”、“卜拉希米报告(联合国和平行动小组报告,2000年)”、“联合国维和行动原则与指南(2008年)”、“新伙伴关系议程:探索联合国维持和平的新视野(2008年)”、“以卜拉希米报告为基础:在战略无常的时代建立一个维持和平联盟(2009年)”,也有各国官方或非官方组织的多个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文献涵盖了维和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的各个阶段,并各有侧重,具备特色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正逐步凝练。学术交流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如国际维和中心年会、联合国维和培训网站交流论坛等。维和专家间不同观点的交锋恰似于不同研究范式的碰撞,催化了研究热情、升华了研究问题、规范了研究制度。
四是维和的被关注程度是很高的而且上升趋势较快,尤需指出的是198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联合国维和行动。这说明维和的“价值”所在,所谓“心系天下者为天下所系”。
五是从互联网上维和信息的纷繁庞杂,可以看出维和研究是一项开放的研究,任何人都可以为之“鼓与呼”,显现着自由、探索、创新的精神,这正是学科创立的自主品格和思维品格所需要的。
小结:上述分析表明,创立一门关于“战乱维和”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学科已具备了相关条件,是顺应民心、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根据“大维和”的理念,“战乱维和”是“维和”的一个分支,而事物整体属性是其各部分属性的归纳,因此,维和学的创立自然也获得了必备的条件,正处于学科发展的创立阶段。
从另一个方面看,应对经济危机和经济战的“经济维和”、应对网络威胁和网络战的“网络维和”、应对环境恶化和环保纷争的“环境维和”与应对国家或地区间冲突和争端“战乱维和”虽然面对的问题和采用的解决手段不同,但问题的根本性质都是对人类社会的危害,解决手段的根本性质都是对人类社会的稳定,所以它们处在同一个解决问题的层次上,具有平等的问题地位,其总的规律性的东西是相同的。因篇幅关系,本文不再用学科创立评价体系对这些分支逐一分析。当“战乱维和”获得了立学的条件,其余分支虽不能肯定已满足条件,但因为处在平等的问题地位上,所以它们向立学方向前进的趋势是肯定的,它们的上位概念“维和”之学的创立应是必然的。
维和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问题,因此对其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而是要不断深化、充实,其理论的完善和实际的操作,还需要维和同人的长期摸索和不懈努力,权以本文抛砖引玉。
[1]刘则渊.论科学技术与发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龚耘.从思维的视角看库恩的范式[J].科学技术与辨证法,1996,(4):27-30.
[3]薛晓阳.德育研究:学科的独立和开放[J].教育学报,2009,(1):102-107.
[4]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Abstract:The discipline can be regarded as multidimensional data object whose development comes through establishment,independence and maturity.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discipline establishment is composed by discipline configuration and discipline character.Influenced by the speediness of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ization,it is a general tend for"peacekeeping"to change from the narrow sense of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namely,the"peacekeeping from the war",into other fields.So peacekeeping starves for the guidance of a unique theory and the peacekeeping discipline is well prepared for itself founding.
Key words:Peacekeeping Discipline;establishment;evaluation;Generalized Peacekeeping
(责任编辑:叶剑波)
On the Founding of Peacekeeping Discipline
WANG Xin
(Department of Peacekeeping Police Training,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Academy,Langfang,Hebei Province,065000)
D631.5
A
2095-1140(2012)01-0138-06
2012-01-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科研课题“维和学学科建设研究”(编号2010-30)。
汪欣(1977- ),男,江西南昌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学院维和培训部教学参谋,主要从事维和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