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人靠写什么赚钱

2012-09-22周铁钧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文思泉涌司马相如碑文

周铁钧

首先是受雇于“政府”写公文,古时的府、道、州、县官员多忙于纷繁复杂的事务,享受声色犬马,哪有工夫写文件!于是有急于上传下达的书折就雇用民间写手。如唐代,诗人李邕文笔出众,当地及邻近州县官衙纷纷拿钱请他写奏折,李邕一生代写公文800余篇。《新唐书》中记载:“李邕代撰官折受筹银巨万,据此为豪富者。”另外,贺知章、宋之问、骆宾王等也曾是代写公文的高手,所得报酬均都不菲。

再是写文赋,西汉时期,陈皇后失宠,为表明原委,她请几个文人给汉武帝写文赋,但陈皇后看了都不满意。这时有人推荐以写《子虚赋》扬名的司马相如,陈皇后便凤辇亲驾来找司马相如。他听完陈皇后的倾诉,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文思泉涌,挥笔而就一篇凄楚委婉、动人魂魄的辞赋,武帝读后大为感动,陈皇后遂复得宠,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的《长门赋》。后来,陈皇后赐给司马相如100两黄金的稿费,在当时一个人全年的生活费一两黄金就绰绰有余,司马相如仅此一篇文赋,便一辈子吃穿不愁了。

还有是给死者写碑文赚钱。如唐代的韩愈,写碑文颇得润笔之利,他写《平淮西碑》所得的酬劳是500匹绢,按《中国物价史》的记载换算:唐开元年间500匹绢相当于7690斗米,而买7690斗需要199940元,韩愈写此碑文就拿了近20万元稿费,而碑文只有1505個字,每字价值约132元。

当然,古代知名文人也并不是个个靠写作致富,也有不为当权者所用,清高自傲地致力于写“纯文学”,但他们大多穷困潦倒。

出身名门的曹雪芹,几乎一生投入到《红楼梦》的创作中,他晚年穷困到“举家日食一粥”的地步。

(编辑零零柒)

猜你喜欢

文思泉涌司马相如碑文
瀑布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源头活水不断,文思才能泉涌
《课外生活》好伙伴
长卿彬彬文为世矩
司马相如:追星的最牛境界是活成偶像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千古传佳话
小编们的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