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致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探讨
2012-09-20郭建丽冯玛莉
郭建丽,冯玛莉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2)
利血平是中枢神经镇静剂之一,它主要影响节后交感神经末梢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贮存和释放,并能降低脑内和外周神经递质中单胺类递质的含量,从而降低交感肾上腺神经的功能,使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或绝对亢进。利血平所致肝郁脾虚证模型是较经典的方法之一[1],体重、摄食、蔗糖偏爱度、自主活动、强迫游泳实验、免疫器官变化都是经典的检测方法。为此,本研究通过经典复制方法对大、小鼠注射利血平,利用经典的检测方法,观察肝郁脾虚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和利血平致肝郁脾虚模型较为合适的鼠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20±2)g,清洁级,SD 种大鼠,体重(200±20)g,清洁级,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编号为SCXK(晋)2010-002,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编号为SYXK(晋)2010-002。实验前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验中心喂养1 w,自由进食和饮水,排除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1.1.2 试剂与仪器 利血平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2020905。交直流电子秤:ACS-A-JJ,中航第一集团太原航空仪表有限公司;大鼠行为观察敞箱(自制):为正方形敞箱,边长100 cm,高40 cm,底部划有25个20 cm ×20 cm的正方形小格;大鼠游泳桶、止血钳、纱布等由山西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方法
1.2.1 分组与造模 实验鼠雌雄各半,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小鼠用利血平 0.1 mg/kg 皮下注射,连续 14 d[1],实验组大鼠用利血平 4 mg/kg腹腔注射,连续 2 d[1],对照组注射同量注射用水。
1.2.2 观测指标 ①一般情况观察:包括眼睛状态、日常理毛、皮毛变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大便性状、挣扎时的表现、精神状态。②精神行为学指标测试:体重、摄食,参照文献[2]来计算实验鼠的糖水偏爱率。参照文献[3]旷场实验(Open-field teat)测试实验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参照文献[4]在强迫游泳实验中记录动物的不动时间。③免疫器官指数:剖取脾脏、胸腺,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mg/g)。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多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小鼠外观行为比较
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倦怠、眯眼、倦卧,长时间不进行日常理毛,对外界的声音刺激反应迟钝,眼角有轻微的破损,个别鼻腔有出血现象,皮毛不泽甚者稀疏。小鼠同对照组相比有眯眼现象,其他反应不明显。具体观测指标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外观行为表现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摄食、体重、1%蔗糖偏爱度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摄食、体重、1%蔗糖偏爱度比较 (±s)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摄食、体重、1%蔗糖偏爱度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摄食(g)体重(g)1%蔗糖偏爱度大鼠 小鼠 大鼠 小鼠 大鼠 小鼠对照组 34.70±6.80 5.20±1.03 392.2±70.2 34.80±4.78 0.491 9±0.066 0.707 0±0.08实验组 10.00±4.442)3.10±1.851) 277.5±69.82) 27.50±7.461) 0.591 6±0.126 22) 0.859 0±0.117 31)
由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小鼠体重、摄食降低,蔗糖偏爱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自主活动比较
结果见表3。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小鼠自主活动比较 (±s)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小鼠自主活动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大鼠 小鼠 大鼠 小鼠对照组 41.00±7.67 6.70±5.01 13.50±2.45 56.96±17.84实验组 28.88±5.512) 1.80±1.871) 8.63±2.232) 7.50±7.461)
由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小鼠自主活动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4。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比较 (±s)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大鼠 小鼠对照组 48.875±19.98 68.08±25.51实验组 104.38±39.502) 177.53±28.311)组别
由表4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2.5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比较
结果见表5。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比较 (mg/g±s)
表5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比较 (mg/g±s)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脾脏指数 胸腺指数大鼠 小鼠 大鼠 小鼠对照组 0.28±0.13 0.06±0.020 0.26±0.54 0.20±0.11实验组 0.13±0.032) 0.02±0.0211) 0.12±0.022) 0.13±0.332)
由表5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 论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注射利血平后12 h大鼠即有肝郁脾虚表现,48 h时症状最明显。在剖检时发现大鼠腹腔都有出血,怀疑利血平导致大鼠腹腔广泛少量的出血。
体重和摄食水平是反映实验鼠脾虚的指标。蔗糖偏爱度降低反映了对奖赏的敏感缺乏和快感消失以及自主活动减少,这种状态与人类肝郁证常见的缺乏动力、沉默寡言、生活兴趣减退等类似。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即逃避不良环境的欲望减退,类似于肝郁证常见的“无助感”。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可以反应机体免疫力的大小[5]。这些都是检测肝郁脾虚的经典指标,通过经典指标验证利血平致肝郁脾虚模型成功与否,通过经典复制方法和检测指标,观察肝郁脾虚鼠的行为学表现。
小鼠体积小,便于操作和饲养,饲料消耗量少,需要的饲养空间也很小,适宜大量生产繁殖,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动物。但用小鼠造肝郁脾虚模型所耗时间较长,行为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也没有大鼠显著。大鼠对情绪反应敏感,可在短时间复制成肝郁脾虚模型,是研究肝郁模型的首选实验动物。
综上所述,用利血平致大鼠肝郁脾虚模型,是研究肝郁脾虚模型行为学较好的选择。
[1]王北婴,李仪奎.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01-502.
[2]张雪琴,崔跃,骆渊,等.抑郁症的环境应激动物模型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1):100-101.
[3]岳利峰,丁杰,陈家旭,等.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6):396-400.
[4]Porsolt R D,Anton G,Blavet N,et al.Behavioural despair in rats:a new model sensitive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s[J].Eur J Pharmacol,1978,47(4):379-391.
[5]冯飞,许崇涛.利血平抑制模型的剂量探讨[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