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构网络环境下的全台媒资系统
2012-09-17崔志强
崔志强
(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 沈阳 110003)
1 辽宁广播电视台媒资管理系统介绍
辽宁广播电视台是国内成立最早的几家电视台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积攒了相当数量的高质量、具有长期保持价值的音像节目和素材资料,这些珍贵资料不但见证了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成长,记录了辽宁省社会的发展变迁,也是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全台媒资系统建设前,辽宁广播电视台已全部实现了节目后期制作的非编网络化。其中,标清非编制作网和高清非编制作网是由中科大洋公司集成搭建的,高端的AVID高清制作网是由新奥特公司集成搭建的。播出系统在2007年实现网络化,搭建了八个频道硬盘播出和配套的电视剧、广告的缩编网。在此基础网络环境下,减少编解码环节,提高节目的技术质量和生产效率,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设以数据交换中心为枢纽的媒资系统已势在必行。辽宁台媒体管理系统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处理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的不同数据孤岛之间的网络一体化问题,由于各子系统是分属不同公司、不同年代的产品,只有成功地解决各网络子系统之间以及各网络子系统与媒资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才能有效地实现节目资料的共享和数字化管理。
辽宁广播电视台全台媒资系统整个构架采用一体化网络运行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可以保证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行,同时也可以在统一的网络平台和规范的网络接口基础上进行有效、有序、可靠的数据传输和交换,形成一个集采、编、播、存、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在建立内容资源库的基础上,提供多样服务,入库节目进行详细编目,规范节目素材和业务流程,建立统一节目内容数据库、高效检索平台,在媒资和各制播网络之间通过独立建设的主干平台实现数据和指令的互联互通。媒资系统能够通过主干平台以文件的形式存储来自各制作区域上传的成品节目、优秀素材等内容,并且各制播区域又可以通过主干平台调取媒资系统的资料。在资料发布和调用功能实现方面以高效方便为原则,同时系统本身具备节目资料上载、编目、存储、检索、发布、下载、版权管理、结算费用等功能;在各制作网、缩编网上可以通过BS结构对素材及成片做初级编目,也可以完成对媒资系统的检索及选定内容的下载。同时系统本身也具备如统计、报表输出的业务运营管理功能。
业务支撑平台是整个媒资系统的基础,并为媒资系统提供关键性的后台服务,如检索、发布、媒资处理、内容管理、数据存储、工作流推动等[1]。数据库服务器配置了2台IBM System P750小型机和DS5020数据库共享磁盘阵列,数据库软件采用Oracle 10gR2企业版,支持RAC集群管理,购买了50个用户的授权,这种搭配方法在以往的新闻非编网和制作网项目中都有使用,性能可靠,安全稳定性也很好。媒资系统部署在业务支撑平台上,业务系统呈现媒资系统主要业务的用户界面,如编目、检索、审核、上载等业务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同时承担媒资工作流程的推动和监管任务。业务支撑平台同时承担媒资系统内外的素材和节目检索,制作和播出系统可以通过Web检索页面对媒资系统内的内容进行检索查询,并对检索到的内容实现选择性打点回迁。媒资系统内嵌全中文检索引擎,用户可对关键字进行彻底的查询,也可以采用通常的数据库参量检索。除采用Web页面检索方式外,检索发布模块还可提供WebService服务接口。业务支撑平台还承担整个媒资系统内部的媒体文件处理任务,包括素材整理、关键帧抽取、素材转码和低码流文件生成、播出格式文件封装等多项任务,可以根据任务调度执行媒体处理任务。辽宁广播电视台媒资管理系统系统拓扑图如图1所示。
媒资系统的基础网络平台采用传统的FC+以太的双网结构,配置了3套Brocade Silkworm 5140光交换机(配置40FC端口,以及40个4 Gbit/s短波SFP模块,全光纤支持级联)和2套H3C S5120-52C-EI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在逻辑结构上内容管理及硬件支撑平台承担了系统的核心数据存储、交换和管理功能,各业务模块通过以太网通路、FC光纤连接成一个整体。
2 系统功能介绍
2.1 节目入库
入库的方式主要有网络化文件提交和介质类上载两种。网络化文件提交由主干平台的EMB完成,其元数据由提交系统的应用服务器通过ESP调用媒资系统的应用服务器的入库服务接口完成,媒资系统在接收到提交入库节目素材的媒体文件及原数据信息后,生成媒资系统内部的条目,并启动后续流程。传输过程需要对其进行数据完整性验证。媒资接收完成后,启动后台技术审核,同时输出技审结果,确认入库资源后,提交转码生成浏览码率文件,完成整理环节,提交归档和编目发布环节。能够接收、继承原始媒体资料的元数据信息、编目信息,智能继承其他系统的元数据,作为中心媒资存储对象编目信息。对于只有高码流的素材或节目,在入库的同时,要求生成低码流的检索格式文件,在策略上配置了查重功能,避免相同的节目重复存储浪费存储空间。介质上载除了常规的视音频线性采集上载方式外,还要支持主流的松下P2卡和索尼专业蓝光盘两种格式,在上载的过程中也要完成低码流的检索格式文件生成和视音频文件检测等环节。技审工作由技审软件配合波形监视器自动完成,软件支持视频和音频分别QC,可以方便地设置需要检测的参数,如黑场、静帧、彩条、绿底、蓝底等。技术审查界如图2所示。
2.2 资料编目
遵循现行的通用标准《国家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对节目素材的内容和属性进行详细描述,使其便于以后检索、交换和再利用。编目过程可配置不同权限用户实现不同编目层次的编目控制,可以设置多级审查方式来保证编目质量,通过了审查的编目数据可作为检索数据库的基础数据[2-3]。编目系统可以方便地导入在制作编辑网络输入的编目信息,该编目信息遵循相同的编目规范,可以提高节目在媒资中元数据的信息量,减少二次编目的工作,提高二次编目的准确度,提高成片和素材的关联度。而技术类元数据和关键帧的提取由软件自动完成,提高编目效率。支持批量编目功能,能够保存模板,实现对电视剧的批量编目功能。系统还提供了版权信息著录功能,工作流的各个环节使用统一的版权元数据描述规范,方便版权数据的记录和传递,减少人工著录的工作量。编目界面如图3所示。
2.3 检索
检索系统可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如全文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标签检索、拼音检索、同音字检索、语音检索等。检索的结果可显示节目的标题、肖像、条目类型、时长、时间、动态摘要等多项信息,既可导出到EXCEL,也可直接加入到工作夹。系统还提供了快速浏览功能,可以对检索结果进行简单快速的内容查看,系统支持节目的上下变换功能,提供节目下变换成标清后的模拟显示,使得用户可以预先了解节目下变换以后的情况,了解在画幅和码率变化后是否有重要信息的丢失。另外,不同权限的用户的检索范围可人工设置。
2.4 资料下载
通过检索系统可以提交下载回调申请,按照制定好的工作流,根据下载内容的级别,经相关部门逐级审批后,可以输出到磁带光盘等介质,也可以网络化回迁到非编站点,下载资料的格式和码率可选。
2.5 转码
转码合成部分由七台高性能服务器组成,具备多台服务器联动功能,可同时调用多台服务器执行一个转码任务,提高系统的效率,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高标清节目的相互转换,字幕文件的打包合成,视音频文件的码率转换,关键帧的抽取等多项功能。系统支持DVCPRO25,DVCPRO50,DVCPROHD,MPEG-2 IBP,MPEG I,DNXHD,H.264等多种主流视音频文件格式。
2.6 管理
系统提供了统一的管理控制软件,可以对用户、角色和权限进行统一配置管理,轻松实现系统内不同身份的操作人员操作权限、检索和查看权限的设置。监控管理模块可实时监控基于SNMP协议的集成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向管理员进行报告;可实时监控各种后台服务、后台自动运行软件等;可实时监控媒资业务流程、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管理控制软件界面如图4所示。
3 总结
辽宁广播电视台全台媒资系统是辽宁广播电视台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建成后使辽宁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资料的存储、浏览、查询、下载、扩充、使用、管理实现实质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了现有传统磁带存储的视音频资料实现数字化存储,有利于历史资料的长期永久保存。
2)对数字化存储的节目进行规范的分类编目,形成结构化数据,可提供全文索引服务,大大提高了节目查找的效率与质量。
3)通过主干平台,实现与各节目制作网络的互联互通,为制作部门提供所需视频素材、音乐素材和存贮成品节目。
4)通过主干平台,实现播出节目按节目单自动上传到播出盘阵,大大提高播出时效性,并降低对节目质量的损耗。
5)全台媒资的建设,也统一了各业务部门的视音频格式,便于节目的重复再利用。
总之,辽宁广播电视台全台媒资系统建成后为全台内容资源存储、管理及再利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平台,已经成为全台素材和节目资料保存、节目生产和版权经营管理等业务的交互核心。
:
[1]王恒,郑科鹏.现代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和规划探讨[J].电视技术,2010,34(8):4-7.
[2]刘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2):34-39.
[3]罗蕴军.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改造设计与实施[J].电视技术,2010,34(1):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