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探究

2012-09-17陈亚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全量放射治疗腺癌

陈亚玲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河南驻马店 463000

近年来,妇女生殖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并且80%的发病者是早期患者。本文通过对我院治疗的185例临床患者资料的整理与总结,探讨使用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内膜癌所产生的预后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1月~200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224例,其中,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占82.6%,共185例。依照不同诊治方式将185例患者分为五组,即单纯手术组(n=28)、单纯放疗组(n=37)、术后放疗组(n=50)、术前全量放疗组(n=35)、术前腔内后装组(n=35)。按照FIGO 1971年制订的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将患者分为普通型与高度危害型两种。一般型初期子宫内膜癌包含棘腺癌、腺癌G1 及腺癌G2 3 种证型;鳞癌、透明细胞癌、鳞腺癌、腺癌G3 及未分化癌等是高危型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证型。单纯放疗组Ⅱ期和高危型患者相对较少,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例)

1.2 方法

单纯手术组:切掉全部子宫以及双附件或者在此基础上清除盆腔淋巴结。单纯放疗组:给予全盆外照射和腔内后装放疗的单纯根治性放疗,DT 45~50 Gy,L5上缘、闭孔下缘及真骨盆外侧1.5 cm为照射的边界,进行全盆外照射,将放疗点A和F设置在腔内后处。术后放疗组:术后对患者进行全盆外照射,照射按DT 45~50 Gy,腔内后装放疗的照射野为DT 14~21 Gy,位置在阴道黏膜下0.5 cm。术前全量放疗组:在手术前先进行全量放疗,然后在放疗后4~8周期间切除整个子宫、双附件并清扫盆腔淋巴结。术前腔内后装组:在腔内后装A点、F点,按上述方法进行放疗,放疗治疗结束3周后,再采用单纯手术组方法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随访至2010年12月,为患者实施12~108个月的随访,共172例,占93.0%。存活期指从最早医治的首天到最后一次随访或患者死亡。

1.3 放疗并发症的评价标准

参考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治标准,Ⅰ度:有时大便带血,黏膜水肿,容易发生拉稀或者便秘;Ⅱ度:时常排便出血,黏膜肥厚,排便困难,药物能够缓和;Ⅲ度:排便出血,溃疡或者瘘管,排便困难、梗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以及Log-Rank方式统计以及查验5年存活率。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局部复发率情况

单纯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手术联合放疗治疗的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2 各组患者5年生存率情况

术前腔内后装组患者5年内生存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 各组远处转移率情况

各组远处转移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情况(%)

2.4 放疗并发症情况

术前腔内后装组与其他各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放疗各组的放射性肠炎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当前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已经倾向选择手术或术后放疗,但国内仍有使用单纯放疗和术前放疗的治疗方法。由于放疗治疗对子宫内膜癌的疗效较好,因此,放疗治疗仍是现阶段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3.1 单纯放疗及预后

本研究接受单纯放疗的患者一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①患有较严重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肺功能不全等内科疾患;②对手术有恐惧,自己要求进行放射治疗;③年龄较大无法耐受手术。单纯放疗能治愈一些不宜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子宫内膜癌治疗方法。本研究对单纯放疗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可见,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单纯放疗治疗后,其5年内的生存率可达到73.9%,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3]。

3.2 术前放疗及预后

对患者进行术前放疗治疗可以有效地缩小肿瘤面积,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不仅能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彻底性,还可以对术中造成的癌细胞种植、转移进行预防。目前术前放疗治疗主要包括单纯腔内后装放疗和全量放疗两种方式,而单纯腔内后装放疗在临床的应用率较高[4]。根据相关文献证实,术前腔内全量放疗疗法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在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并且还有医治后后遗症减少等诸多优点[5]。子宫内膜癌术前进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包括:①子宫增大超过妊娠8周以上者;②癌细胞侵及宫颈;③3 级病理者;④鳞腺癌、黏液腺癌、透明细胞癌等高危病理类型患者;⑤发病均为Ⅲ、Ⅳ期的患者。本研究显示,术前腔内后装放疗组和术前全量放射组的局部复发率、远期转移率及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由于术前全量放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笔者建议优先使用术前腔内后装放疗。

3.3 术后放射与预后

术后放射治疗是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该治疗方法也是目前放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术后放射治疗能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主要适用于:①Ⅱ期侵犯宫颈;②有深肌层受浸润;③盆腔、腹膜后淋巴结出现转移情况;④盆腔内有遗留原因;⑤手术残留导致阴道的切除边缘有未切除干净的肿瘤组织;⑥黏液腺癌、透明细胞癌、鳞腺癌等高危病理类型。有研究表明,术后放射治疗可减少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局部复发,尤其对高危子宫内膜癌疗效明显。也有研究显示,为了改善生存质量,并不推崇针对中、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术后放射医治[5]。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比较,虽然在局部复发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P<0.05),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由于术后放射治疗会出现较多且重的放疗并发症,因此,国内外对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也采用术后单纯腔内后装放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代替术后盆腔常规体外照射放疗。IMRT技术可以提升靶区剂量,降低正常组织的用量,从而降低放疗的副作用,获得很好的局部控制率。此两种诊治方式,均可在短期内获取良好效果与生活品质,不过长期治疗效果与生活品质的成效,还需要再作观察。

综上所述,医治初期子宫内膜癌效果最好的两大重要方式是手术与放疗,建议首选手术治疗,术前放疗建议为患者实施腔内后装放疗,术后放疗能够更好地降低局部反复发作,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更好地选用效果最好而且后遗症最小的放疗方法。

[1] 孔为民,孙建衡.59例子宫内膜癌单纯放射治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3):184-186.

[2] Nguyen C,Souhami L,Roman TN,et al.High-dose-ratebrachy therapy as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medically in-operable stageⅠ-Ⅱendometrial carcinoma[J].Gynecol Oncol,1995,59(3):370-375.

[3] 马晓捷,张继东.子宫内膜癌单纯放射治疗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3,14(8):13-15.

[4] 孔为民,孙建衡.术前腔内放射治疗子宫内膜癌60例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02,17(1):74-79.

[5] 黄守松,陈丽贤,傅文红,等.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与预后[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7,2(3)34-36.

猜你喜欢

全量放射治疗腺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成都市温江区全力推进医保全量数据采集试点工作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估的误区及其改进方法
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水稻冠层光谱变化特征的土壤重金属全量反演研究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