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幸福生活
2012-09-17■黎辛
■黎 辛
我在延安《解放日报》的幸福生活
■黎 辛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的时候,我在清凉山做过5年多《解放日报》副刊的编辑。在那里我经受了整风思想革命与审查干部的组织考验,学习到了党报工作的知识,受到过奖励与表扬,这是我大半生最难忘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
《解放日报》的创办
毛泽东与党中央历来重视报刊工作。1939年6月,毛泽东与党中央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改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0月,毛泽东为《共产党人》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必须有专门的党报。”可是,《新中华报》毕竟是一个四开四版的三日刊的小报,党中央的《解放》周刊每期也只有一个印张的篇幅,阵地太小了。
1941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一年,不仅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与绝大部分伪军进攻解放区,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于年初在皖南围击北上抗日的新四军军部与华中局领导机关,政委项英牺牲,军长叶挺被捕,大部分干部和战士牺牲或被捕。还不准共产党在重庆出版的《新中华报》发表皖南事变的真实消息。中共驻重庆代表周恩来只能题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16个毛笔大字在报上表示抗议。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报委员会主任博古向党中央提出 “延安需要有一份日报与一个强有力的通讯社”,党中央表示同意。
为办报方便,中央首先给报社找了个好地方——清凉山。这里本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旧址,可驻两千人。现在又开了许多窑洞,两社加上后来增加的人也不足五百,可以两个人住一孔窑。为发稿方便,又在清凉山西侧靠近中央印刷厂的平坝上新砌了两排十孔大窑,两边开窗,宽敞光亮。取暖在地下烧炕,暖和、干净又方便。这是当时延安最好的办公室,还给每位编辑配发了一盏美孚牌煤油灯,这是杨家岭党中央部分干部才有的。
5月15日,毛泽东为中央书记处起草《关于出版〈解放日报〉和改进新华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5月16日起,将延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事业亦加改进,合并为一个委员会管理。”这一任务落到博古身上,他担任了解放日报社社长,9月起又兼新华通讯社社长。
《新中华报》于5月14日停刊。报社工作人员立即到延安城东的清凉山集中,并召开编辑部第一次会议,决定《解放日报》15日试刊,16日正式出版。报纸的发刊词是毛泽东写的,言简意赅,其中指出:“本报之使命为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他在发刊词中强调了党的任务,也阐明了党与党报的关系。那天报纸的头题新闻《苏联援华政策不变》是博古执笔的。
舆论领先
《解放日报》创刊后,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社论,起到了舆论领先的作用。
5月18日,毛泽东写了纵论天下大事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社论。博古拿到毛泽东这篇稿子后立即给其他同志传看,并仔细给大家讲解毛泽东文稿的高深思想和独特风格。
6月22日,德国法西斯背信弃义进攻苏联,《解放日报》头版头题报道了这个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闻,并配发博古执笔的社论《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
25日,博古根据23日毛泽东为党内起草的《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的指示》,写了题为《为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社论,最早向全世界发出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号召。之后,《解放日报》连续发表社论:27日发表《苏联红军——不可战胜的军队》,29日发表《苏必胜德必败》,30日发表《保卫人类文化,打倒法西斯》。这一系列社论从各个方面阐明苏胜德败的必然,讲解了反法西斯战争不仅是保卫苏联,而且是保卫正在进行反法西斯奴役的解放斗争的道理。而对于中国,这战争才真正是“成败荣辱莫不休戚与共,又无东西彼此之分”。《解放日报》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宣传,始终走在世界舆论的前面。
28日,《解放日报》头题发表八路军在华北全线出击,配合国民党军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消息,中间加花边框刊登毛泽东执笔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通知,社论是博古执笔的《谣言与烟幕》,揭露日本造谣八路军不配合国民党军作战的谣言。
10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毛泽东执笔的社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他根据博古送来的新华社刚收到的保卫斯大林格勒的红军与后方前来支援的红军会师的消息写的。这篇稿子毛泽东是用软铅笔写在白纸上的,排字工人排字后难免污染笔迹,使校对困难。博古便把原稿拿到编辑部请大家分着抄清发稿。社论送达时,毛泽东还致信博古:“博古同志,写了个稿子,请看看可否当社论用?礼!毛泽东。”
苏德战争开始后,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很快包围了列宁格勒,但打不进去。不久后又包围了莫斯科,仍打不进去。希特勒调动德军150万人进攻斯大林格勒,想侵占斯城后进攻西伯利亚的苏联工业基地,尽快结束苏德战争。但在斯大林格勒进行了城市街道争夺战,还是打不进去。现在前后方红军会师,毛泽东说它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事实也是如此,此后红军每天向西前进,打了3个多月,在斯大林格勒西部外围一举歼灭德国法西斯精锐的鲍里斯兵团30万人,并活捉鲍里斯。直到这时,欧美报刊才说这是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0月14日与16日,《解放日报》又接连发表毛泽东执笔的评论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社论,同样是用铅笔写的,同样附了给博古的信,博古还是拿给编辑抄写后发排。原稿由抄稿人保留了。铅笔写稿难校对,此事不知道怎么让毛泽东知道了,以后他全改用毛笔写稿了。以前,他写稿也通常用毛笔,如5月18日的社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办大型日刊党报,博古没有经验。1942年初,《解放日报》文艺栏发表了几篇有错误和问题的文章,特别是关于毛泽东整顿“三风”(整顿学风反对教条主义、整顿党风反对宗派主义、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这种极为重要的消息,竟被安排发表在三版的右下角和左下角。这些问题引起中央的注意。3月14日,毛泽东致电周恩来通报情况,说“关于改进《解放日报》已在讨论,使之加强党性与反映群众”。
3月16日,中央宣传部发出 《关于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把报纸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并尖锐地指出 “如果报纸只是以极大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就是党性不强”。
3月17日,博古召开全社干部大会,检查10个月的报纸,并检讨说“没有完成战斗的党的机关报的责任完全在我”。这时,总编辑杨松因肺病发作入院治疗。文艺栏发表王实味的《野百合花》那天,博古因太忙没有看,但他承担了责任,对报纸发生的错误与问题也都揽在自己身上。博古任劳任怨,勇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按照“以我为主”的党报宣传宗旨调整了版面:一版是边区与要闻,二版是国内,三版是国际,四版是副刊与专刊。3月30日,毛泽东与博古一道主持召开了改版座谈会。博古首先作自我批评,毛泽东最后指示:“利用《解放日报》应当是各机关的经常业务之一,经过报纸把一个部门的经验传播出去,就可以推动其他部门的改造。我们今天整顿三风,必须要好好利用报纸。”毛泽东没有苛责报纸。
《解放日报》改进后的新版面4月1日见报,头题发表边区参议会减轻群众公粮公草负担的决议。社论 《致读者》由博古执笔,强调“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的改进”。从此,报纸开始了反映人民大众的新时代。报纸对农业劳动模范吴满有、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屯田及各行各业的英雄与模范人物都作了充分报道。
1942年9月,中央决定《解放日报》同时又是西北局机关报以后,博古撰写了社论《党与党报》,首次提出党报是“党的喉舌”,明确了党报的性质。
1944年2月16日,博古执笔撰写了 《本报创刊一千期》的社论,指出:“我们的重要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从此,《解放日报》被认为是一份完全的党报了。
此外,博古还写了社论《党报记者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谈新闻工作的五个W》等,胡乔木写了《报纸是教科书》《把我们报纸办得更好些》等,陆定一写了《社论必须完全真实》《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等。这些都是延安时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经典著作。
新闻的威力有多大
1943年7月初,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调集20多万大军阴谋进攻边区。在准备反击的同时,中央决定先进行宣传反击战。
7月8日,《解放日报》在头版用4号字全文发表朱德总司令致蒋介石、胡宗南等电,揭露国民党军调动情况,呼吁团结,反对内战。报纸接连10多天,报道延安3万余军民集会反对内战、报道各根据地反对内战和准备反击的活动。毛泽东接连写了《中共“七七”宣言在重庆被扣》《质问国民党》《中国政治黑暗、抗战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满意》的社论、评论与消息。博古则写了专论《在毛泽东的旗帜下,为保卫中国共产党而战》和延安3万余军民集会的头题新闻。报纸迅速、猛烈、密集的宣传弹,打得国民党顽固派晕头转向,匆忙宣称“误会”“别误会”,下令撤退进攻部队。
毛泽东为副刊征稿与派主编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进行增强党性的改版,毛泽东指示第四版改为以文艺为主的综合性、杂志性的整版副刊。这个副刊仍由文艺栏的舒群(主编)、陈企霞与我3个人编。
版面增加了一倍,而文艺栏的3个编辑不懂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也不熟悉这方面的专家与单位,舒群表示有困难。毛泽东约舒群谈话,一边做思想工作,一边用软铅笔在纸上写了《〈解放日报〉第四版征稿办法》,一份他自己留用,一份交舒群带回。9月15日,毛泽东在《给何凯丰的信》中说:“解放日报第四版缺乏稿件,且偏于文艺,我已替舒群约了十几个人帮助征稿,艾(即艾思奇——笔者注)、范(即范文澜——笔者注)、刘雪苇及工、妇、青三委都在内,不知能否办到?”
《征稿办法》的主要内容是:“《解放日报》第四版稿件缺乏,且偏于文艺,除已定专刊及由编辑部直接征得之稿件外,现请下列同志负责征稿”,其中荒煤同志以文学为主,其他附之,每月12000字;还约了江丰、张庚、柯仲平、邓发、彭真、王震之、冯文彬、艾思奇、陈伯达、周扬、吕骥、蔡畅、董纯才、吴玉章诸同志,请他们组织美术、戏剧、大众文化、历史、工运、党建、青运等方面的稿件,每月分别为5000、8000、10000、12000字不等。我算起来,总共是149000字,约够二周用的了。在《征稿办法》中,毛泽东还指出:“各同志担负征集之稿件,须加以选择修改,务使思想上无毛病,文字通顺,亦力求通俗化。”还具体指出:“每篇以不超过4000字为原则,超过此字数者为例外。”“如每人征集之稿件满12000字者,可在第四版一次登完,但编辑部可以调剂稿件,分在两天或三天登完,并不用专刊名目。”签署的日期为9月20日。
以上我摘抄的《征稿办法》与毛泽东《给何凯丰的信》均来自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新华社编写的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出版)。为落实《征稿办法》,毛泽东还在枣园他的住处约集诸征稿人座谈,会后在院中树下设便宴招待,报社只有博古和舒群参加了。
编辑综合副刊是困难的。1943年春毛泽东终于派来了“理想的主编”,他就是艾思奇。艾思奇原任中宣部文委秘书长、文艺科长、中央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调到报社任编辑委员会委员、副刊部主任,舒群改任副主任。
空前强大的副刊编辑队伍
艾思奇知道,编辑综合副刊只靠他一人是不行的。因此他来副刊部之前,就与中组部和有关单位谈妥,陆续调来了林默涵、陈学昭、白朗、温济泽、庄栋,以张谔为科长的美术科也被划归副刊部领导。从此,副刊部经常保持有10个人左右,艾思奇、舒群、陈企霞、陈学昭、白朗、林默涵与张谔7人是持邀请信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文艺座谈会共邀请60多位专家参加,副刊部约占1/10,如算上当过半年副刊部副主任的周立波就占到1/8了。这在新闻史与文艺史上可以说是空前强大的副刊编辑部。
副刊部的编辑,以后虽有变动,但人数始终保持在10人左右,且都是名家,如陈涌、杨思仲、冯牧、陈铁耕等。
《解放日报》创刊时,除总编辑杨松、副总编辑余光生与文艺栏主编丁玲等几个人是从外单位新调来的以外,两报合并只有30多位编辑、记者与校对,但到最多的时候则发展到50余人。
这是个培养人才的地方
博古率领的是一支由20岁出头的新闻新兵组成的新闻队伍。他说:“在党的领导下,已经有了很好的人民政府与人民军队,还必须有很好的新闻队伍!”为扩大新闻队伍,1942年4月,余光生约我谈话,他说:“我们编辑工作人员太少,你看能从鲁艺调些人来我们编辑部工作吗?”我说:“鲁艺文学系第三期6月份毕业,有50多名学生。”余光生说:“你提些合适做记者和编辑的人名,我们去调。”根据他的要求,我提了15位,著名记者穆青、张铁夫、冯牧、刘骥冰等都是这次调来的。接着,报社又从中共中央党校调来两位在其他根据地做过农村工作的中层干部,还从中央机关调来几位干部,逐渐充实了编辑部的工作人员队伍。
报社对干部既放手使用,又严格要求。穆青和张铁夫调来第三天,就被派去采访工业劳动模范赵占魁。赵占魁在安塞机械厂工作(实际上是兵工厂)。不日,张铁夫另有任务,赵占魁就由穆青一个人采访。安塞离延安70里路,穆青早餐后去,路上吃点干粮,到安塞吃过晚饭后去采访和写稿,次日下午回到报社交稿。
编委审稿非常严格。有一次,余光生审阅穆青写苏联派来的白求恩式的好医生阿洛夫作报告,有一句“从始至终不断响着雷鸣般的掌声”,余光生问:“大家能听到阿洛夫报告吗?”穆青说:“能!”余光生又问:“你能听清阿洛夫作报告吗?”穆青说:“能!”并说,“听不清我不能写。”余光生说:“从始至终响着雷鸣般的掌声,怎么听?”穆青脸红了。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印刷车间
报社还培养干部写社论。由编委出题,谈写作内容,写成以后,交编委先审阅,再由总编辑审阅。重要社论还要送毛泽东定稿,这些都是多好的改稿老师啊!我曾看过一年的《解放日报》与新华社编委会记录的缩微胶卷,其中1942年3月上旬的社论作者的名单,3月1日是李锐写,2日由余宗彦写,3日由吴冷西写,4日由杨勇直写,等等。
所以,报社与新华社出了许多人才。如李锐,解放后当过中央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郁文和赵守一当过中央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正部级),吴冷西任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编辑,林默涵任全国文联党组书记,高扬文曾任煤炭工业部部长,穆青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央意识形态小组成员,等等。这些都是正部级干部。另有10位左右任过部长、副部长与副部长级待遇的职务。杨思仲(陈涌)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顾问,梅行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钢任国际报告文学会主任,葛洛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铁夫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顾问,冯牧任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我任中南大行政区文化局代局长、党组书记和中国作协及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那时还没有书记处),等等。几位校对担任过省市报刊的负责人。
我在报社受过奖励和表扬
从丁玲主编文艺栏开始,她就规定文艺家的稿件由她处理,从阅读到修改、发表或退稿都由她办。不用的稿件统统写退稿信。其他稿件由编辑处理,退稿信由主编看过,与原作一起寄给作者。事务工作,如登记来稿、计算稿费、给发稿作者寄剪报、接待来访作者、用旧报纸糊信封等由编辑分工做。
报社文艺编辑的任务,简单说就是团结作家发表他们的作品以及培养青年作家。我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青年作家。这个任务最困难的是写退稿信,写得不好主编退回让你重写。因此,在休息日,我除去搞个人卫生,一般都不外出,大部分时间在看稿和写退稿信。
搞个人卫生也简单,上午10时,与爱人到延河支流水好的地方,洗衣物,晾在附近灌木丛上。去小饭馆吃一碗肉丝面,回来洗个澡,衣物干了,收起回家。睡1个小时午觉,起床又工作。
《白毛女》是鲁迅艺术学院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写的献礼剧本。在公演的第二天,中央书记处就送信给“鲁艺”,表扬和提意见,说《白毛女》在政治上是占得主动的,艺术上是成功的,但指出黄世仁应当枪毙。贺敬之又搜集很多观众意见,准备进行修改。据此,我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写了题为《关于〈白毛女〉》的稿子,称赞它是一出好戏。
延安《解放日报》旧址
李季在三边地区主编《三边报》,搜集许多民歌顺天游(也叫信天游),一般是两句一首,也有少量几句一首的。他搜集的顺天游寄给副刊部看,并问可否写成长诗,我答复可以。他开始写了个长诗《红旗插在死羊湾》,并在《三边报》发表一部分,反映还好,当时我没看见。后来他把此稿寄给副刊部,我略作修改,提了些意见。他改题为《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对诗又作了些修改后寄来。我感觉题目一般化,便将题目改为《王贵与香香》,他表示同意,在报上连载三天,第一天附有我的推荐稿《关于〈王贵与香香〉》,登完后总编辑陆定一也说诗好,写了《读了一首诗》在副刊头题发表。
在延安《解放日报》,我发表过10篇推荐新人佳作的文章,推荐的都是好作品,如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由于我工作积极,编辑部评工作模范时,我为一等一名,事迹介绍的最后一句是 “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编辑部赵秘书告诉我这一句是陆定一同志加的。
大生产中,解放日报社生产的品种多,个人赚钱也多。我想“七十二行庄稼为强”,只搞开荒种地,每次开荒种地我都去,没想到,我与赵守一(队长)、张铁夫、苏远、王楫被评为劳动英雄。
编辑部还讲卫生。上班时俱乐部的同志常查看个人宿舍(延安当时是路不拾遗的地方,报社宿舍没人锁门),有一天编辑部布告栏忽然贴出“编辑部卫生黎辛第一”。
在编辑部,我和大家一样,勤恳工作与学习,想不到竟受到奖励和表扬,这是我至今难忘的。
延安处在和平环境中,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时,有人回忆说,“听到大炮的声音”,那是谎话。从1938年起,各机关、学校、部队的人都在窑洞里居住,日本也没有再轰炸延安。在延安,大家都可以安居乐业,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报社干部的学习与生活都是领导人亲自管理,工作条件最好,伙食一开始就做到了饭热菜香,没吃过久存的和有砂子的小米。1945年,日本侵略军战败投降,在报社工作4年的编辑、记者都改为中灶待遇(长四级),一月供给3斤肉,粗粮小米和细粮(大米和面)各供给二分之一,中餐和晚餐都有肉吃(一斤肉的价格,可购一只鸡)。报社的服装按规定发,一年三套单衣,三年一套棉衣,有时领的多为干部服。1942年我就被派领了毛布制的棉上衣,避尘又避油。
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日报》的生活是幸福的。○
题图延安时期《解放日报》诞生地——清凉山下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