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耐磨绳索钻杆的研发和使用
2012-09-14高申友王金杨金东吴兴宇
高申友,王金,杨金东,吴兴宇
(无锡钻探工具厂,江苏无锡214174)
高强度耐磨绳索钻杆的研发和使用
高申友,王金,杨金东,吴兴宇
(无锡钻探工具厂,江苏无锡214174)
高强度、耐磨损钻杆是深孔钻探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钻杆的几种主要失效形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经过实际应用效果明显。
深部钻探;钻杆;接头螺纹;摩擦焊
1 概述
伴随着地壳浅层资源的日益枯竭,向深部勘探成为地质行业关注的焦点,高效率、高强度、耐磨损钻杆钻具的研发成为解决普通钻具钻深极限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孔钻探中,钻杆起着传递扭矩和钻进压力的作用,是最关键的工作部件,在钻井下承受着拉伸,压缩,摩损,扭转等复杂交变应力,工作条件恶劣。因此,高强度且耐磨损钻杆钻具的研发对深孔钻探有着非常深远而实际的意义。我厂CNHT钻杆已先后完成5个2500m以深孔的施工,最深的达2900多米,目前正在继续钻进。
2 常见钻杆失效形式和分析
2.1 钻杆接头公扣第一扣处断裂
钻杆接头螺纹的锥度结构形式,使得螺纹副大端第一到第二牙间应力集中,因此通常导致螺纹在此处产生疲劳裂纹使公扣断裂。
2.2 接头磨损严重
绳索钻杆接头的外径高出钻杆1mm左右,钻杆接头与孔壁的摩擦会不断磨损接头外圆,通常表现为偏磨(如图1)。
图1
2.3 钻杆塑性变形
常规钻杆杆体通常不经过任何处理,正火态组织硬度都较低,通常<HB207,刚性较低,容易发生塑性变形,承受扭矩能力低。深孔钻探中由于孔壁和泥浆的阻尼增加,钻机需要施加更大扭矩,对钻杆的扭矩极限提出更高要求。
3 具体解决方案
3.1 公螺纹根部加卸应力槽
为了优化螺纹受力情况,使轴向拉力尽量分布在多个牙上,而不是在大端第一牙上,在螺纹根部密封角处设计R0.5的卸应力槽,在轴向拉力作用下,公接头螺纹上应力分布相对于未设计应力槽的接头,第一牙处应力最大值减少了将近1/5,而且螺纹应力分布也向2~4牙均匀分布,这样在反复交变力下,螺纹表面产生微裂纹的可能性降低,疲劳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图2
3.2 对钻杆接头进行NI-P镀
通常我们加强耐磨的工艺有表面氮化,NI-P镀和表面高频淬火。为了分析了解这3种表面硬化工艺在钻探中对钻杆接头的保护作用的强弱,我们做了耐磨性模拟对比实验。
实验设备:西湖台式钻床(型号Z512B)1台,转速800r/min;建筑黄沙加少量清水。
试验试样:30Cr MnSiA,φ71×8的钻杆接头4个。
实验准备:将4个钻杆接头料分别进行如下热处理:①普通调质处理(HRC28~32);②普通调质+高频淬火(HRC55~57);③普通调质+表面NI-P镀0.03mm;④普通调质+表面氮化0.3mm。
接头在沙子中经过连续48小时的旋转,过程中每2小时记录一次接头固定高度处圆周四点外径的变化(见表1)。
表1 4种接头外径随时间变化情况
通过记录数据分析发现常规调质而不进行表面处理的接头磨损很快,平均每小时磨损0.018mm,高频淬火的接头平均每小时磨损0.011mm,表面Ni-P镀的接头平均每小时磨损0.012mm,表面氮化的接头平均每小时磨损0.01mm。可见表面硬化处理的接头有更好的耐磨损性能。
从表1中看出3种硬化工艺耐磨性能相近,而考虑到普通表面高频淬火的接头防锈能力较差,表面氮化工艺则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氮化温度较高,为530℃左右,容易使加工好的螺纹发生形变,尺寸精度难以达到。表面Ni-P化学镀的镀层10~50um,硬度HRC55~72,结合强度大于15kg/mm2,耐腐蚀性能大大优于不锈钢,同时具有非常好的表面光洁度,对接头螺纹尺寸几乎没有影响,因此选择Ni-P化学镀作为最佳接头表面硬化工艺。
3.3 对钻杆体进行中频整体调质处理
由于钻杆长度较大,过去只是将钻杆接头进行调质强化处理,由于深孔钻探不断发展,钻杆的强度开始制约钻孔的钻深,因此有必要将钻杆进行调质强化以适应深孔钻探。常规调质方法有井式炉和中频调质。
中频感应调质相对于井式炉调质处理的优点是:
(1)金属显微组织晶粒细
图3
钻杆淬火前快速加热至奥氏体温度,淬火时可形成极细的马氏体组织,常温时则可形成细晶粒铁素体—珠光体结构。由于感应加热回火时间短,小颗粒碳化物析出,并均匀地分布在细晶粒的马氏体基体中,形成细小的回火索氏体,晶粒度可以达到10级。图4为30Cr MnSi地质钻杆经中频感应调质后,在500倍金相显微镜下的晶粒情况。图5是30Cr MnSi地质钻杆经普通电炉调质后,在500倍金相显微镜下的晶粒情况。
图4 中频感应调质后金相组织
图5 普通电炉调质后的金相组织
钻杆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后综合机械性能好。
经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的钢管综合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具有很高的韧性及延伸性。
表2是对地质钻杆经普通加热调质和中频感应加热调质,在同等硬度范围内(HRC30.5~31.5)的机械性能对比。
表2 30Cr MnSi钻杆机械性能对比
对30Cr MnSi地质钻杆普通加热调质和中频感应加热调质后进行解剖,测定了沿长度方向横截面上的11个点的硬度值。表3是30Cr MnSi地质钻杆普通电炉加热淬火温度880℃,回火温度560℃调质处理后的截面硬度分布值。表4是30Cr MnSi地质钻杆中频感应加热淬火温度900℃,回火温度650℃时,调质处理后钻杆截面上硬度分布值。
表3 30Cr MnSi钻杆普通电炉调制处理后截面硬度分布值
表4 30Cr MnSi钻杆中频感应加热调质处理后截面硬度分布值
(2)钻杆表面氧化很少,钻杆外观质量好。
钻杆中频感应加热热处理过程中,加热时间很短,升温很快,因此钻杆表面只出现极少的氧化铁皮,基本上不脱碳,钻杆外观质量很好。图6和图7分别是钻杆在普通加热调质和中频感应加热调质处理后的表面情况。
(3)钻杆的抗疲劳性能高
经中频感应调质的30Cr MnSi地质绳索钻杆,在做圆环剖割试验时,有明显的向心部压缩现象,而普通调质处理的钻杆,不会向心部压缩,甚至会向外膨胀,这就表明钻杆经中频感应调质后,会产生残余压应力。而残余压应力的出现可减少出现表面细微裂缝的概率,提高了钻杆的抗疲劳性能。
图6 普通加热调质后的钻杆表面情况
图7 中频感应调质后的钻杆表面情况
图8
4 应用实例
我厂CNHT钻杆在山东三山岛工地经过多次使用,效果明显,表5为该批2500m钻杆的使用情况。
表5
我厂CNHT钻杆采用的71×5的30Cr MnSi钻杆料经过整体中频调质后硬度达到HRC27~31度,抗拉强度达到1120MPa,采用防脱扣的倒钩螺纹。接头丝扣表面Ni-P化学镀。两端墩厚处理到φ74,该钻杆专为2000m以上深孔设计。
5 结语
通过增加卸应力槽改善螺纹应力分布、钻杆接头表面Ni-P化学镀、钻杆体整体中频调质能有效地增加钻杆柱的整体强度和耐磨性。尽管如此,深孔钻探仍存在多种问题待探讨,需要我们不断的试验和改进,为超深孔钻探提供基础研究。
陈山利将鼓励的目光投向武新国,听到马国平的一声“冲啊”,拍拍武新国的肩,从他身边一跃而起,冲向硝烟,冲向山头。
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研制成功
过去的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探测深度只能达到100m左右,而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的探测深度可达500m,而且具有飞行高度低、勘探深度大、机动灵活等特点。本世纪初,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电磁勘查系统发展迅速,国外一些公司的系统已较为成熟,其中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占据领先地位,并拒绝将技术和设备出售给我国。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程度不断提高,在地表和浅地面发现新矿床的难度不断增大,需要尽快装备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找矿效果好的新型快速勘探系统。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和吉林大学联合申请,2007年国家科技部同意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设立《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开发集成》课题,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课题组汇集了来自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方法技术、软件、硬件各专业三十几位国内顶尖专家。经过4年不懈努力,我国首部吊舱式时间域航空电磁系统(CHTEM)研制成功,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达到国际同类勘探系统的技术水平。
自今年一月份首次试飞成功后,该系统已在桐柏勘查区内飞行了2400多公里。从已经获得的实测资料可以看出,异常反映清晰、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并且在发射波形和效力方面,一点都不逊色于国外同类技术。目前,已发现30余个电磁异常,在完成试验区的飞行测量任务后,经过测量数据处理成图和成果解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计划对重要电磁异常进行地面查证,争取实现找矿突破。
这套系统的诞生对我国寻找深部有色金属矿产以及水资源,能提供很大的帮助。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60%左右的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都是运用这样的系统找出来的。
(摘自: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3月26日)
我国研发高精度同位素分析仪器
不久前,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正式启动。
据悉,该专项已获7400万元的经费支持,执行期限为5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牵头,将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
该项目将开发用于高精度同位素丰度分析的TOF-SIMS(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新技术;研制两台分别用于稳定同位素分析和稀土元素分析的TOF-SIMS-SI和TOF-SIMS-REE仪器;开展宇宙样品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和金属矿床硫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的应用示范研究,以带动微区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的新发展,并为岩石成因学、矿床成因学、地球环境、气候变化、月球及行星演化等热点研究领域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支撑。
“TOF”是“Time of Flight(飞行时间质谱)”的英文缩写,是利用不同质量数的原子在飞行管道中高速飞行一定距离后到达接收器的时间差来实现同位素分离的。TOF具有很多优越性,如:分析速度极快,样品消耗很小,比磁质谱更加轻便。过去,由于离子接收器的速度不够快,TOF这种技术不可能应用到地球科学和核科学等高精度同位素分析领域。目前,离子接收系统已有高速的接收器产品问世,TOF技术用于高精度同位素分析仪器的研发有了技术基础。
用于高精度同位素分析的TOF-SIMS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将应用于月球和石样品的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以及某些金属矿床的硫等稳定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解决矿床成因等资源领域难题,带动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向更微的空间发展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4月16日)
深部探测专项中首个超过2000m深的钻探工程完成
2012年4月5~6日,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办公室组织专家在安徽省庐江县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所承担的“重要异常的钻探验证及金属垂向分布规律研究”项目进行了野外工作质量检查,并对庐枞矿集区刘屯ZK-01钻探验证孔进行了终孔验收。
项目负责人首先对该项目的进展及成果进行了综合汇报,重点介绍了庐枞矿集区重要异常钻探验证孔的选址、钻探工程组织实施、测井工程实施及地质编录和测试工作等方面的工作。专家们在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并审阅了项目组提交的原始资料、技术报告及相关报表后,还赴钻孔现场对现场的原始记录、岩心进行了抽查,并对岩心编录与实物进行对照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组提交的验收材料及技术资料齐全,内容完整,符合验收要求,项目按照设计方案完成了合同规定的进度任务。项目组对该项目的工作进展和质量表示满意,高度评价了取得的工程技术及研究成果。
庐枞矿集区刘屯ZK-01钻探验证孔是勘探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要异常钻探验证及金属垂向分布规律研究”的钻探工程之一。该工程利用勘探所新研制的YDX-5型全液压岩心钻机、深孔绳索取心钻杆及相关装备及技术成果,在成矿学研究关键区域实施的2000m深孔岩心钻探孔,获取深部的地质实物资料并开展井中综合物探,为庐枞矿集区的成矿理论和探测技术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和物性数据。工程于2011年8月16日开钻,先后克服了地层破碎复杂、循环压降高等一系列难题,完成了两轮测井和套管下放工作,于2012年3月24日钻达2012.35m,钻孔最大顶角<7°,全孔取心率达到了98.3%,顺利完成了钻探施工任务。
ZK-01重要异常验证孔是深部探测技术与试验研究专项中正在实施的多口钻探施工中第一个钻深超过2000m深的钻探孔。
(来源:勘探所)
YZX98液动锤成功应用于汶川科钻
【本刊讯】地层破碎和岩心堵塞一直是汶川科钻施工中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保证科学家更准确的判断、研究地震机理,要求破碎、松散地层的岩心保持良好原状性,2012年1月4日,钻井工程部于孔深2136m处开始使用勘探所研制的YZX98液动锤,采用螺杆马达、液动锤、转盘进行复合钻进,钻速较之前提高60%,且实现满管提钻。完钻时,在更坚硬、致密的地层条件下,钻速较之前提高35%;平均回次进尺较使用之前提高30%。该阶段使用的一台YZX98液动锤共计入井155小时,无检修连续使用时间长达141小时。与2005年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应用效果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据悉,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2号孔(WFSD-2)是在龙门山断裂带旁侧实施的4口科学群钻中的其中一口科学钻探孔,其主要实施目的是连续获取500米以深孔段岩心,供地学研究地震断裂发震机理,并在完钻后下入探测仪器,建立长期观测站。
密云地应力监测千米深孔开钻
2012年3月7日,北京地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千米深孔钻探工程在密云启动。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实施的首都圈地区第8个深孔,预计施工深度1000m,并在400m处放置地应力监测系统,冲击这项工作的世界纪录。
据了解,这项工程由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具体施工,将开展孔深1000m钻孔的原地应力测量,获得测试钻孔中地应力随孔深的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深度,安装新型深孔应力/应变综合观测探头,对水平应力/应变分量、地倾斜、地温和水位实施连续动态监测;采用HTPF测试技术,开展预存破裂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与计算分析,获得测孔附近全三维应力张量及其随深度的分布特征;开展全孔超声波成像扫描,为选择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段提供依据,为ASR测试提供岩心定向资料;进行深孔水压致裂测试系统现场试验,采用地面/井下数据采集方式,对深孔水压致裂测试系统的柔度影响以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试验研究。
据介绍,李四光生前和1976年唐山地震后,在首都圈先后建立了数十个应力应变监测台站。但目前仍在进行观测的台站已很少,仅有昌平、张家口、怀来等台站,且测量与监测深度小,远远不能满足首都圈地应力实时监测的要求。为建立首都圈深孔地应力测量和实时监测网,自2008年起,力学所先后在北京平谷、十三陵、西峰寺以及河北昌黎等活动断裂带附近布置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孔,并在钻孔适宜深度安装了地应力监测系统,进行现今地应力的实时监测。平谷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曾记录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及其前后地应力大小和水位相对变化,获得了大地震发生过程地应力大小和水位变化数据,尤其是大地震发生的前兆应力变化,为地震地质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现有的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已初步揭示首都圈北部地区地壳浅表层现今主应力状态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连续的地应力大小相对变化的实时监测数据,为首都圈地震地质研究积累了宝贵资料。到明年,预计完成10个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孔。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年3月12日)
赣西队地勘院2011年钻探进尺首次突破32万米
【本刊讯】在“十二五”开局第一年,赣西队地勘院共完成钻探进尺321139.56m,创下了地勘院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悉,该院2011年年初预计钻探工作量257444m,实际超额完成63695.56m。全年项目最高开动钻机142台,进尺超过年计划257444m的124.7%,为2010年同期的268.4%。提交铁矿石储量2亿吨,硫铁矿石797万吨,钼金属7609吨。
该院是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安全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了解,该院在生产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钻探进尺从“十一五”初年度完成不到2万米猛增到2011年的32万多米,产值也由“十一五”初年度的1000多万元增加到2011年超2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鄂尔多斯盆地第一口陆相页岩气水平井完钻
【本刊讯】2012年2月2日,我国重要含油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延页平1井在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完钻,标志着我国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
延页平1井由延长石油集团自主设计施工,于2011年11月22日开钻,2012年2月2日完井。该井最大井深2344m,自1067m开始造斜,水平段达到605m,钻井完成了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目的。
2011年,延长石油集团被确定为我国首批40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承担页岩气高效开发示范基地建设任务。2011年4月,该公司在甘泉县下寺湾打成了中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直井--柳评177井并压裂产气。从2011年6月开始,该公司技术人员展开了页岩气高效开发的两大关键技术——水平井钻完井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攻关,目前初步形成了自主的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技术体系。
阿特拉斯·科普柯(南京)研发中心开业
【本刊讯】不久前,阿特拉斯·科普柯 (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开业庆典在南京隆重举行。新研发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阿特拉斯·科普柯的设计与研发能力,提供满足中国客户需求而特别设计的产品,并大大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该项目投资6000万人民币,并将在3年内招募约250名雇员。
多年以来,阿特拉斯·科普柯在中国的快速成长是有目共睹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是阿特拉斯·科普柯在华的首家产品工厂。18年前,该工厂仅仅生产一种产品。时至今日,已能生产25种不同的产品,覆盖矿山与岩石开挖业务领域的所有主机产品线。
在南京建立研发中心是阿特拉斯·科普柯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的一项战略行动,它将开启新的思路,发现独特的创新源,并将深化和发展与中国客户的关系,而正是客户决定了新一代的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方向。
在一系列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高难度领域,阿特拉斯·科普柯的工程师们齐心协力,与全球同行通力合作,能够更快更好地引入新的概念、产品、工艺和服务,大大缩短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这将使公司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阿特拉斯·科普柯矿山与岩石开挖技术业务领域通过全球化网络提供钻孔和岩石开挖设备、各种相关消耗品和服务。该业务领域不断创新,为露天和地下采矿、基础设施、土建工程、水井钻进和岩土工程应用提供可持续生产力,其主要产品研发和制造中心位于瑞典、美国、加拿大、中国和印度。
勘探技术研究所“钻探工艺及器具展厅”揭牌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宣传科研产品,勘探技术研究所“钻探工艺及器具展厅”于2012年4月20日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该展厅以图片和实物结合的方式主要展示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新技术,地质勘探、煤层气、石油、水文水井钻进绳索取心,孔内事故处理新技术,多工艺空气钻进新技术(含正、反循环气动潜孔锤钻进技术、气举反循环钻进技术、空气反循环连续取样技术、空气泡沫钻进技术)等钻探新技术,展出的钻具和工具种类齐全、功能多样、技术先进,可满足不同领域和复杂地层钻探施工需求,同时为用户提供钻探技术和工艺的交流展示平台。
自展厅开放以来,地质勘探、煤层气井、水文水井、地热井、回灌井、太阳能井、瓦斯排放井、煤矿冷气井、大口径矿山抢险救援井等领域的国内外多家单位已组织有关专家到展厅参观交流。
(勘探技术研究所:王艳丽 供稿)
2012全国探矿者年会在厦门召开
【本刊讯】2012年3月31日~4月1日,以“全面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技术与资本对接“为主题的2012全国探矿者年会在福建省厦门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地勘单位、各类大中型矿业企业、金融投资公司等行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500多名代表与会。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开幕式上表示,进入本世纪后,尤其是从2002年下半年起,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世界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明显增加,矿产品价格大幅上升,矿业市场开始迎来新一轮的繁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快速推进,资源需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刚性上升。解决矿产资源工业问题必须坚持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并举,首先立足国内;必须坚持开源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
汪民在讲话中指出,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当前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地组织开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地质找矿掀起新的高潮,地质领域、矿业行业正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要乘势而上,勇作贡献,加快发展,尤其是广大的国有地勘单位,一定要有这种敏感性。
汪民指出,实践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要大力推进“风险勘查、资本技术结合、探采一体化”三个优先。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必须牢牢把握三项核心要求:坚持新机制、打造市场导向的制度平台、“358”目标,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实现找矿突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将地质找矿新机制贯穿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过程:一是落实新机制必须坚持高风险勘查优先原则。矿产勘查具有显著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经济特征。所以,对管理机关而言,维护风险勘查市场的繁荣,基本任务就是依法鼓励风险勘查,维护好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推进整装勘查,必须坚持高风险勘查优先原则,鼓励风险勘查。这样才能在源头上突破瓶颈,加快找矿战略突破。二是落实新机制必须坚持资本与技术相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好的方式是矿山企业、社会出资人和地勘单位结合、合资,形成利益共同体,很好地促进地质找矿。加快找矿突破应该考虑契约式找矿,这样能激发探矿权人的积极性,使资本与技术加快结合。三是落实地质找矿必须要坚持探采一体化。
在本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全面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技术与资本对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紫金集团、河南地矿局、浙江省地勘局等介绍了技术与资本对接、找矿突破经验;部分企业演示了探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并举行了技术与资本对接洽谈。与会人员表示,将尽快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P634.42
A
1009-282X(2012)03-0018-04
2012-04-12
高申友(1969-),男(汉族),高级工程师,无锡钻探工具厂,长期从事地质钻探工具研究,Tel:13961893509;王金(1986-),男(汉族),助理工程师,无锡钻探工具厂,从事地质钻杆研究4年,Tel:1317969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