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2-09-14管慧香徐仰良

体育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体育运动中学生

管慧香徐仰良

(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镇江 212003)

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状况的调查分析

管慧香1徐仰良1

(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镇江 21200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途径、学生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对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选择的项目以及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探讨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推动此项运动的开展提供科学地理论依据。

中学生;阳光体育;现状调查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出现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在2005年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中表明,虽然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重的学生比例迅速增加,城市中的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2005年的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这些数据给我们强烈的警示。

阳光体育运动是组织和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的运动形式。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2007年4月29日,“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为增强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这项运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的状况,发现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改善我国不同省市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可靠的参考,推动这项活动全面、科学、有序的开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9所中学71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点中学 3所,普通中学 6所;男生424人,女生287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0份, 回收率92.5%;有效问卷711份,有效回收率88.9%。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对8所学校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了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了解状况

表1 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 (多选) (N=711)

通过表1我们得知,学生通过学校报栏墙报的宣传获得阳光体育运动知识居首位,占调查人数的49.2%。这说明学校报栏是学校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实用而且有效的宣传方式。其次,这也说明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比较重视。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其他途径依次是:体育教师课堂上的宣讲、学校开展的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体育活动、报刊电视网络宣传、亲身参与、其他,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8.7%、41.4% 、39.4%、33.6%、5.5%。

综上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了解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以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学校的墙报交流为主,以学校开展的以阳光体育为主题的各种体育活动为辅。

2.2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趣

表2 学生对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 (N=711)

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在比较喜欢以上占97.3%,不太喜欢、不喜欢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学生只占 2.7%。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中学生喜欢参与阳光体育运动,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学生天生好动的本性。这说明阳光体育运动中提出“鼓励学生走到阳光下,走进大自然进行身体锻炼”唤醒了学生们被课业负担压抑在心中的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同时也符合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另外,个别学生的性格内向不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以及有些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舍得拿出时间来参与体育活动错误的思想而导致。

2.3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

表3 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 N=711(n1=424, n2=287)

通过表3可以看出,有23.8%的学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为1小时及以上,有45.3%的学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下。总体上看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天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低于1小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使85%以上的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与之有差距。经过调查和访谈,没有达到要求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参与集体体育活动时,很多时间用于集合、整队,学生活动时间进一步压缩。同时,不同性别的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存在差异,有59.0%的男生每天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而女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在1小时及以上的占48.4%。这与青春期的男生天生喜欢运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通过集体活动来表现自己,女生天生文静,不喜欢运动有关。

2.4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表4 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多选) (N=711)

通过表4我们得知,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分别占:78.5%、69.9%、65.6%。说明学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总体趋向:课外活动是在体育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这样有利于统一组织课程、运动技能的传授。但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一些想法和创意都被体育教师固定模式给禁锢起来,长期这种固定模式下参与课外活动会影响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以及降低学生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增进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有47.2%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按项目划分兴趣小组的方式来组织课外活动。这种方式是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来组织课外活动,教师从课外活动的主导者变为了活动引导者,学生变成了课外活动的主体,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另外,选择“学生针对课堂内容自己练习”、“学生自己活动”“其他”的体育教师分别占39.3%、24.7%、19.0%。可见,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开展课外活动主要以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活动为主,学生自由活动为辅,组织形式稍显单调、陈旧、乏味。

2.5 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选择的项目

表5 学生掌握的运动项目 (多选) (N=711)

从表5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对运动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其中,选择频率较高的项目依次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长跑,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53.9%、52.0%、41.3%、39.2%。这些项目是群众基础好,易于掌握传统型项目。其次是跳绳、健身操、踢毽子、足球、排球,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1.6%、30.5%、30.4%、28.8%、19.3%,这些都是易于开展的项目。另外,武术、地方特色项目分别占的比例为 12.1%、14.2%。这些项目没有得到系统的开发,还不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这与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的发展地方特色的项目来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差距。

另外从性别角度分析,男生喜欢参与篮球、足球、武术排球等项目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9.5%、75.1%、74.4%、69.3%。与男生相比,女生选择的项目是踢毽子、跳绳等,分别占66.7%、61.3%,而选择篮、排、足等项目较少。说明男生喜欢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喜欢活动强度小的项目。由于不同性别生理、心理需求的不同,从而导致对阳光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2.6 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

表6 影响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 (多选) (N=711)

从表6可以发现,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依次是: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和设施差、老师的投入不够、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家庭和社会保障不足、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分别占83.4%、59.5%、56.2%、29.5%、27.1%、27。1%、19.1%。其中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设施差和老师的投入不够是影响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学业负担严重困扰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运动场地差和老师的投入已经突显为制约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可见, 学生对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理解不全面,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思想观念。由于受升学压力大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对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运动场地、设施差对影响了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根本上讲没有形成主动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另外,从性别角度分析,女生在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上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 39.4%对 18.9%,36.9%对7.1%。女生在这一阶段表现文静、不好动,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会有所顾忌。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能对阳光体育运动有较好的认识。从总体上看,市、区重点中学的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情况要好于一般学校。

3.1.2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喜欢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另外,不同性别的学生每天参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以及每天完成阳光体育项目存在差异,其中,男生要好于女生。

3.1.3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部分学生能积极的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但是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天参与运动的时间没有达到要求。

3.1.4 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时,对运动项目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但地方特色项目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男生喜欢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而女生她们喜欢活动强度小的项目。

3.1.5 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因素依次是:学习负担重、运动场地和设施差、老师的投入不够、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家庭和社会保障不足、自己运动技术水平差和对运动没兴趣。

3.2 建议

3.2.1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3.2.2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意识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工作列入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的日程工作,对学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和有周期性的宣传工作,其次,上级部门要加大督导力度,成立有关阳光体育运动的督导小组

3.2.3 要因地制宜,制定规划

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制定实施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特色。

3.2.5 阳光体育运动应与家庭、社会的群众体育活动相结合

阳光体育运动应该与家庭、社会的群众体育活动相结合,密切联系家长,让学生的家长也来关心、参与体育,推动家长乃至社会对体育的重视,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1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R].体育工作情况,2006(23):13-17

2 教育部将在全国范围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EB.OL].央视国际 WWW.CCTV.COM.2007-04-26

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EB.OL].教育部网.2006-12-20

4 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J].校长阅刊,2007(7):20-22

5 刘晓蓉.浅谈阳光体育活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J].体艺卫教研,2008(2):92

6 马庆武.实施“阳光体育”增进青少年健康[R].现代养生2008(3):58-59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Sunshine Sports Status of Students Survey Analysis

GUAN Huixiang, et al.
(P.E.college of Jiangs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212003,China )

In this article the writer use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art of sunlight middle-school students’ sports approach,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understanding of sunshine sports, the time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to the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form of organization,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unshine sports choice when project and affect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un sports factors present situ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sunshine sports;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管慧香(1979-),汉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体育运动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体育运动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呆呆和朵朵(13)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