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结构留矿法在楠木树铅锌矿的应用与研究
2012-09-13雷小林杨国秀
雷小林,杨国秀
(汉中天鸿基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南郑县 723102)
平底结构留矿法在楠木树铅锌矿的应用与研究
雷小林,杨国秀
(汉中天鸿基矿业有限公司, 陕西南郑县 723102)
根据楠木树铅锌矿矿体赋存状态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该矿技术人员为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采矿强度,研究和应用了平底结构留矿法。通过将普通留矿采矿法的电耙漏斗底部结构变为平底结构,并不断调整其结构参数和改进回采工艺,提高了采矿工效,大幅降低了采矿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平底结构;留矿采矿法;结构参数;回采工艺;技术指标
汉中市天鸿基矿业有限公司楠木树铅锌矿位于巴山山区,所开采的矿床是一低品位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床。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方式。
2011年,随着楠木树基建主体工程的完成,矿山转入试生产阶段,初步设计推荐采用普通留矿采矿法开采。原设计的留矿采矿法方案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暴露出采准、切割工程量大,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作业,底柱矿量大,回采效率低、回采成本高等。针对以上问题,矿山技术人员通过优化采准、切割工程布置,采用新的出矿设备,调整和改进采矿工艺技术,经过近一年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具有本矿特色的平底结构留矿采矿法。
1 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床为受碳酸盐层位控制的与变质热流体有关的后生矿床(沉积-改造型),即MVT型(密西西比型)层控矿床。矿床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上段第三岩性层角砾状白云岩中,受层位、岩性及次级断裂构造等因素控制,其产状与角砾状白云岩产状基本一致。主要矿体为Zn1号矿体,倾向152°~170°,倾角43°~55°,走向长度2310 m,斜深525 m,真厚度0.7~24.55 m,平均厚度3.71 m。矿石硬度系数f=5~8,体重d=2.80 t/m3,矿石无结块、自然性。上下盘围岩稳固性较好,围岩硬度系数f=6~10。矿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简单。
2 平底结构留矿法的应用与研究
针对有底柱留矿采矿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矿山对矿块底部结构做了改进,取消原来的电耙漏斗底部结构,而采用平底堑沟式底部出矿结构,即将出矿拉底水平、二次破碎水平、运输水平合并在同一高度。其余回采工艺和普通留矿采矿法大致相同。
2.1 矿块构成要素
矿块长度为50 m,采场高度为阶段高度。矿块宽度等于矿体厚度,间柱为8 m,顶柱为4 m。平底结构留矿采矿方法及回采工艺如图1所示。
2.2 采切工程布置
沿中段运输平巷每隔50 m掘进穿脉,在穿脉巷道内靠近矿体下盘附近掘进上向倾斜措施天井,作为采场回采的行人及通风之用。在措施天井内两侧每隔5 m向采场掘进断面为2 m×2 m的人行联络道。将矿房两边措施天井底部拉通,形成拉底平巷,为采场回采生产提供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在阶段运输平巷与拉底平巷之间每隔7 m掘进采场出矿进路(装矿平巷)。
2.3 采场回采工艺
(1)凿岩爆破工艺。采用7655或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凿上向倾斜炮孔,炮孔倾角为40°~60°。炮孔深度2.2~2.5 m,炮孔直径Ф40 mm,采场炮孔布置形式为方形(矩形)或梅花形,炮孔间距1.0~1.2 m,排距0.8~0.9 m。炮孔内装填2号岩石乳化炸药,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图1 平底结构留矿采矿回采工艺
(2)采场通风。采场通风系统由中段运输巷道、穿脉、天井、联络道、上中段回风道及5.5 k W局扇组成。新鲜风流由中段运输巷道、穿脉和措施天井、天井联络道进入采场工作面;污风经矿房另一侧的联络道、回风天井进入上一中段回风平巷,排至地表。当矿房通风不畅时适当采用局扇加强通风。 (3)采场放矿。采场放矿分为两个步骤:即局部放矿和大量放矿。采场回采过程中每次爆破后局部放出崩落矿石的30%~35%,剩余矿石作为下分层继续回采的作业平台。每次局部放出矿石后,要保证一定的回采空间高度,便于下分层的凿岩工作。局部放矿时,各出口进路要均匀放矿,减少平整场地工作量。在脉外运输平巷、穿脉及阶段运输平巷铺设轻轨形成车场。矿石靠自重溜至出矿进路端部,采用ZL-D/T60FC立爪式扒矿机装入阶段平巷中的矿车运出。少数大块在出口进路口进行破碎。当每个矿房回采到顶板时,整个矿房回采结束,然后才能进行大量放矿,大量放矿也要保持均匀放矿。大量放矿结束前,要采用电耙将存留在矿房下盘堆积的矿石充分回收。
(4)撬毛平场。通风结束后,首先对矿房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处理掉顶板松(浮)石。撬顶工作,必须从矿房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必须两人作业,一人撬毛,一人监护,然后进行人工平场。
(5)顶板维护。采场回采过程中,暂留矿房的矿石不能作为控制地压的手段,回采空区的维护主要依靠围岩的自身稳定性,若有矿体或围岩局部不稳固,应视矿体的厚度不同,采用锚杆支护,或锚杆加长锚索支护,或留不规则矿柱支撑采场顶板。
(6)采场回采作业循环与劳动组织。采场作业循环为每日两班采矿,一班放矿,采场内凿岩机为两台同时作业,劳动组织形式实行专业作业队,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组织全面负责。施工作业主要分回采班和放矿班,回采班主要负责凿岩、爆破、通风除尘、撬毛、平场等项工作。回采班每班3人,2班6人。出矿班只进行耙矿和放矿作业,全班4人,包括电机车司机和扒矿机司机,全队共10人。
(7)矿柱回采及采空区处理。采场顶柱回采随矿房回采一次进行,即最后一个分层回采结束并局部放矿后,立即进行顶柱回采,待顶柱回采完毕后再进行大量出矿。间柱采用抽采方式,即采一留一,各联络道内采用浅孔凿岩,充分利用两边采场空间作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一次爆破进行回采。当矿块回采完全结束或放顶结束后,要立即封闭采空区,局部用废石充填,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以确保安全。
2.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对比
平底结构留矿法采场生产能力80 t/d,炸药单耗0.4 kg/t,导爆管1.0个/t,钎子钢0.06 kg/t,合金片0.004 kg/t。两种不同采场结构留矿法矿房回采的主要指标对比见表1。
2.5 平底结构留矿法的主要优点
表1 两种不同的留矿法的技术指标对比
平底结构留矿法具有如下主要优点:
(1)简化了底部结构,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采切工程施工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提高了劳动效率;
(2)不留底柱,矿块的回采率高,回采率可达93%以上;
(3)对大块的要求比普通留矿法低,处理大块简单,对混入矿堆中的大块等下放到装矿巷道时,可直接在装矿巷道中用爆破法进行二次破碎;
(4)采用立爪式装载机(扒矿机),与其它无轨设备相比,初期投资少,所需巷道断面小,只需在掘进阶段运输巷道及装矿巷道时,将其断面增大至设备外型要求即可,还可充分利用主巷及穿脉已铺设轨道,出矿效率高,成本低,采场准备(采准)时间短;
(5)扒矿机不需要安装,可自由移动至各个出口进路,灵活性大;
(6)平底结构留矿法与电耙漏斗底部结构留矿法相比,损失率降低3.03%,贫化率降低3.53%,采矿直接成本降低13元/t,经济效益显著。
3 结 语
留矿采矿法具有采场结构和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管理方便,尤其是平底结构留矿采矿法的应用,提高了回采率,降低了贫化率,采矿成本低,在楠木树铅锌矿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采矿方法工艺可为其它类似矿山提供参考和借鉴。
[1]杨 殿.地下矿山设计原理[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
[2]杨 殿.金属矿山地下开采[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3]《采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采矿设计手册(4)[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012-03-27)
雷小林(1975-),男,陕西凤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采矿技术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