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言稚语”看幼儿心理
2012-09-12张瑞平
张瑞平
学龄前的孩子天真可爱,常常“语出惊人”,让人忍俊不禁。殊不知,孩子们的“童言稚语”也反映出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下面就孩子成长中的几个案例对幼儿心理发展做下简要分析。
一、从“童言稚语”看幼儿的理解水平
案例1:“是不是舅舅的姥爷就叫舅姥爷?”
舅舅和我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秋节前夕,我对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儿子说:“今天咱到舅姥爷家串亲戚去。”儿子一听串亲戚,很高兴。突然儿子来了句:“舅姥爷是谁?是不是舅舅的姥爷就叫舅姥爷?”
案例2:“我们不是沙子呀!”
一日下午接儿子从幼儿园回家,途中儿子不解地问:“老师为什么说我们不要像沙子?我们(本来就)不是沙子呀!”第二天经询问我才知道,原来老师上了一节课“粘土和沙子”,结束时,老师说了句:“我们小朋友要像粘土一样团结一致,不要像沙子一样一盘散沙。”
分析与建议: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来看,儿子对“舅姥爷”、“散沙”的理解具有表面化、简单化的特点,他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词义,而不能理解词的内在含义,更不能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知道,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儿子刚上幼儿园小班,他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思维仍保留有很大的直观行动性,理解常与知觉过程混在一起。
作为父母或老师,要促进幼儿理解水平的发展,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及操作的条件与机会,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充足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是幼儿活动展开的前提条件,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是理解事物的基础。若脱离了幼儿自身活动与操作,幼儿的思维活动就会受阻,幼儿便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事物。其次,成人要注意加强对幼儿语言的指导。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一方面借助具体事物的刺激,另一方面借助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如幼儿在摆弄玩具时会不停地“自言自语”;遇到不理解的事物时会不由自主地问“是什么”或“为什么”。成人要抓住时机,鼓励并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内在含义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正确的教育引导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第二信号系统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理解水平将会不断地提高与发展。
二、从“童言稚语”看幼儿概念的掌握
案例3:“奶奶变成妈妈了”
一日,奶奶和姑姑一起从老家到安阳来看孩子,招呼她们坐下,我就忙着给她们倒水。这时听姑姑说:“妈,把买的那些好吃的给皓皓拿出来吧。”奇怪的是,儿子这次听到“吃的”没什么反应,而是吃惊地看着姑姑和奶奶,愣了一会儿,儿子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姑姑喊奶奶妈妈呢。奶奶变成妈妈了;姑姑变成孩子了。”
案例4:“黑色的小白兔”
一日,回到老家,儿子看到姥爷养了好多兔子很高兴,他兴奋地一个一个兔窝挨着看,突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地喊:“妈妈,妈妈,快来看,这有好多黑色的小白兔呢。”我一听这“黑色的小白兔”忍不住笑了:“到底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呢?”儿子头也不回,继续看着那些可爱的兔子依然固执地答道:“黑色的小白兔呀!”“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怎么能又是黑的又是白的呢?”听我再次这么一说,孩子似乎有点明白了,用手指了指:“哦,是黑色的小兔子,那边有白色的兔子。”
分析与建议:在案例3中,儿子使用了“奶奶、妈妈、孩子”等词,但并不等于他真正掌握了这些词所代表的概念本身。如在孩子脑中,“妈妈”就是和自己的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孩子”就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而如今,头发已经花白的奶奶突然变成了妈妈;几乎和妈妈一样大的姑姑突然变成了孩子,这和孩子头脑里已有的概念发生了冲突,因此孩子既吃惊又费解。但这也正说明了孩子掌握的这些概念,只是对“奶奶、妈妈、孩子”等事物形象外部的、非本质特征的概括,概括的概念内涵很不精确,而且外延也大大缩小了。
此外,在案例4中孩子为什么会脱口说出“黑色的小白兔”呢?难道孩子黑白都分辨不清楚吗?显然不是。因为过去孩子只是在电视上、图画书上见到过兔子,而且见到的多是红眼睛的小白兔,另外有首“小白兔”的儿歌进一步强化了孩子对小白兔的认识,一说“兔子”,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就是“小白兔”的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孩子脱口而说出“黑色的小白兔”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不仅进一步说明幼儿掌握的概念内涵不够精确、外延不够适当,而且说明幼儿概念的掌握和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变式和比较,引导幼儿对事物有个清晰完整的认识,逐渐帮助幼儿形成较为准确的、科学的概念。如:我们在帮助孩子认识“兔子”时,不仅要为孩子提供常见的“白兔子”,而且要为幼儿提供黑兔、灰兔、花兔等多种颜色的兔子形象或图片;不仅让孩子认识一般的兔子,而且引导孩子认识长毛的、短毛的及各种品种的兔子等等。常言说:“见多识广。”孩子接触的多、认识的范围广了,就不会出现类似“黑色的小白兔”现象了。
三、从“童言稚语”看幼儿的自我意识水平
案例5:“妈妈,推推‘你吧!”
儿子一岁半多时,经常让他在婴儿时坐的童车里玩。有一天,不知是好奇,还是想重新体验坐车的感觉,儿子扶着墙壁、借助小凳子终于自己坐进了小车了。然而,此时的儿子并不知道坐在车里的自己是推不了自己的,只见他使劲地用双手推着车的两侧,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车子依然停在原地不动。最后,儿子急得面红耳赤,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而且还一边哭一边朝站在不远处静静观望的我喊着:“妈妈,推推‘你吧!妈妈,推推‘你吧!”
分析与建议:在案例5中,孩子所谓的“妈妈,推推‘你吧”,其实想表达的是“妈妈,推推‘我吧”。为什么一岁半的儿子“你、我”不分呢?这和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婴儿期的孩子往往会像玩其他物体一样玩弄自己的手指、脚,甚至啃自己的脚趾、扯自己的头发、咬自己的手指、抓自己的脸等。孩子为什么要“虐待”自己呢?其实,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还没有自我意识,他们还不能把自己和周围世界区分开来,因此,常把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东西看作是同样的物体来玩弄。到近一岁时,孩子开始把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和周围的“物”区分开来。
一岁以后,随着孩子动作的发展,孩子的活动空间和交往范围逐渐增大,在和周围人们的交往中,孩子开始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但刚开始,孩子在提到自己时,往往用自己的名字或父母等成人常对他的称呼来谈论自己。如:我们经常听到这一时期的孩子说“宝宝要喝水”、“宝宝不哭”等,而这里的“宝宝”正是他自己。在案例5中,儿子用别人和他交流时的习惯称呼“你”来称呼自己,也正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刚刚开始发展。此后,在成人的指导下,孩子才逐渐会使用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我要睡觉”、“我要喝水”等,明确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心理学上把正确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作为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的自我意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满足孩子活动与交往的需要,使孩子在活动和交往中不断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如:1岁左右的婴儿在学走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对躯体和动作的自我控制,从而区分自己的动作和外界事物,区分自己和他人。此时,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在独立行走中认识自我。两三岁的孩子常常喜欢自己做事、自己行动,常抢着自己用勺子吃饭,即使弄得满身是饭,也不要成人的帮助。此时,成人既要尊重孩子独立行动的愿望和自信,又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可以一边让孩子自己用勺子吃,一边用另一勺子同时喂孩子,这样既能使孩子吃饱,又尊重了孩子的独立意识,促进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天真可爱,孩子的“童言稚语”是我们欢乐的源泉,孩子的“童言稚语”更是一本“心”的成长秘籍,让我们用心研读这本秘籍,呵护孩子“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