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2012-09-12缪少霞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2年7期
关键词:红色素色素食用

缪少霞,王鹏,徐渊金,孙健,李昌宝,李丽

(1.建德市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浙江建德311600;2.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3.广西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及其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缪少霞1,王鹏1,徐渊金1,孙健2,3,*,李昌宝2,李丽2

(1.建德市质量计量监测中心,浙江建德311600;2.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3.广西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色调自然,安全性高,有些兼具营养和药理作用,目前已逐渐替代人工合成色素。结合近年来的研究,从植物源天然色素的发展历史、分类、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取与纯化方法、分析鉴定及筛选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论述。以期为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植物源;食用色素;开发;利用;理论基础

Abstract:Natural edible pigments from plants exhibit inartificial color in appearance.They are safe for our health,and some of them possess nutritional and medicinal benefits.Therefore,at present,the natural plant pigments have gradually substituted for artificial one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history,category,property and utilization,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as well as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natural edible pigments from plants.This review would b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i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plant sources;edible pigments;development;utilization;theoretical foundation

天然食用色素直接从天然资源(如动植物组织、微生物)中获取,使用较多的是植物性色素。天然植物性色素能使食品形成一定颜色,刺激人们的视觉,从而增进食欲,现已广泛应用于饮料、酒类、调味品、糖果、医药等行业生产中。

1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研究概况

人类很早即已使用天然色素为食品着色,我国古代就有关于栀子黄、茜草红、蓼蓝等用于着色的记载[1]。植物源天然色素具有营养价值丰富、色调柔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有些还具一定的药理作用(如降压、利胆、补肝和益肾等)[2],但其色素不稳定,着色能力较差。相反,人工合成色素稳定性好、着色力强、色彩鲜艳,并且生产成本较低,在食品中被迅速推广使用。随着苏丹红事件的爆发,大多数化学合成色素具有的致泻性、慢性毒性和潜在的致癌性等危害陆续被报道,这些危害主要是由于砷、铅、铜、苯酚、苯胺和硫酸盐等有毒物质残留所致[3]。20世纪中期,全世界大概有100多种化学合成色素,现只剩60多种;日本曾批准使用27种化学合成色素,现已减少到9种;美国当时允许使用35种,现仅有7种;此外,挪威等一些国家已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色素。其他国家,如印度、挪威、瑞典、芬兰、法国、丹麦等已禁止使用偶氮类合成色素[4]。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包括胭脂红、苋菜红、新红、赤鲜红(樱桃红)、诱惑红、日落黄、柠檬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5]。

截至2005年,世界上允许使用50多种食用天然色素[6]。FAO/WHO允许使用的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有叶绿素铜钠(钾)盐等多种;美国允许生产和使用的主要有胭脂树橙等[7];日本在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达40多种,包括焦糖色素、紫草红色素、胭脂树橙、葡萄皮色素、甜菜红、可可色素、叶绿素、万寿菊色素、红花黄素、番茄色素、栀子黄素等[8]。在国标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共40多种,包括柑橘黄、叶绿素铜钠盐、焦糖色、番茄红、红花黄、姜黄、玫瑰茄红、辣椒红、辣椒橙、茶黄素、茶绿素、胭脂树橙、胭脂虫红等。我国食用着色剂产量约28000 t,其中大多数是天然色素,其年产量约为25000 t。我国的焦糖色、红曲红、辣椒红、叶黄素、栀子黄等色素均已规模化生产,打入了国际市场[3]。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云南西双版纳、武陵山区、秦巴山及东北长白山是天然色素植物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中玉米、红花、辣椒、栀子等品种为我国发展天然色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9]。

2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分类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种类多样,可根据以下进行分类。根据原料来源不同分类见表1。

表1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原料的来源Table 1 The source of materials for the natural edible pigmentsfrom plants

根据形态分为:(1)以原始形态使用的,如果酱类和浓缩果汁类等;(2)对原材料直接采用干燥、粉碎处理得到的,如茶叶末等;(3)提取原料中的色素成分,浓缩或直接干燥成粉末状,如玫瑰茄红色素、番茄红色素、柑橘黄色素等,现在大部分研究的天然色素都属此类;(4)经酶处理后得到的天然色素,如栀子黄色素;(5)人工合成的原本是天然存在的色素,如核黄素,β-胡萝卜素[10]。根据色调不同大致分为:蓝绿序列、红紫序列和黄橙序列等。此外,由于溶解性不同还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两大类。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化学结构复杂,品种较多,大致包括:吡咯色素、多烯色素、酚类色素、醌类色素和其他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

2.1 吡咯色素

这是一类具有卟啉类结构的化合物,主要指叶绿素,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叶绿素中研究得较多的是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是由叶绿酸、叶绿醇和甲醇缩合而成的二醇酯[11]。在植物体内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它能使瓜果蔬菜呈现绿色,具有补血、活化细胞、抗菌消炎和抑制癌细胞生成等功效。它的性质很不稳定,在热、光、氧化等条件作用下均可受损。在稀碱条件下稳定性好,在稀酸条件下由于Mg2+被H+取代作用后失色[12],但如果用含铜化合物代替镁,络合的铜原子比Mg2+牢固的多,得到的绿色制品相对比较稳定,因此一般将叶绿素制成铜钠盐以提高其稳定性。

2.2 多烯色素

多烯色素,又叫类胡萝卜素,它是由异戊二烯残基组成、以共轭双键相连而成的一类色素。其在预防疾病、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等人类健康方面起重要作用[13]。具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天然类胡萝卜素约1亿吨,是目前国际上开发和应用最广泛的天然色素之一,大多数以叶黄素、新叶黄素、岩藻黄素和紫黄素4种形式存在。现在有600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已经确定,其中有50余种能转变成VA,并且自然界中所有的VA都来源于类胡萝卜素[14]。根据结构和溶解性差异,类胡萝卜素分为:①胡萝卜素类,包括番茄红素及α、β、γ-胡萝卜素等。其中,β-胡萝卜素在自然界中含量最多,分布最广,颜色黄橙色,它是VA的前体,具较高的营养价值,常作食品营养强化剂。②叶黄素类,自然界中该色素主要有胭脂树橙色素、玉米黄素、藏红花素等。

类胡萝卜素相对比较稳定,较耐热,当溶液pH变化时不变色,并且遇锡、锌、铜、铝、铁等离子也不改变,着色力强。由于其共轭不饱和双键特性,使其具有较强与氧反应的能力,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抗氧化防御作用。因此,绝大部分类胡萝卜素都是单线态氧及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与氧以及由于亚油酸氧化而产生的自由基快速反应,中断过氧化链式反应。如遇强氧化剂,双键断裂,发色基团遭破坏而失去色泽[15]。天然色素产品中,类胡萝卜素常呈很细微的分散形式存在。

2.3 酚类色素

酚类色素是包含多元酚结构的衍生物,结构骨架为C6-C3-C6,可分为花青素类、花黄素和鞣质等3类色素。

2.3.1 花青素类

花青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溶于水。现已发现23类花青素,它们以不同方式和各种单糖结合形成500多种花色苷。常见成苷的糖有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木糖等5种[16]。食品中主要的花色苷有6种,分别是飞燕草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矢车菊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17]。这类色素基本结构为2-苯基苯并吡喃,常见的是其氯化物。目前研究较多的花色苷类色素有高粱红色素、萝卜红色素、葡萄皮红色素、黑米红色素、玫瑰茄色素、山楂红色素、越橘红色素、紫玉米色素、蓝靛果色素等[18]。

花青素对光、热、氧化剂、抗坏血酸敏感,放置时间久可导致褪色或变成褐色。由于花色苷分子构型不同,在不同pH条件下,颜色各异:pH<7显红色,pH 8.5左右显紫色,pH 11显蓝色(或蓝紫色)[19]。酸性条件下在醇溶液中溶解度较高,少量的酸可使其稳定,并能加快色素分子由细胞向溶液中扩散的速度。 在自然界中,有些理化因素具有保护和稳定花色苷的作用:①辅色素对色素的稳定作用。这些辅色素包括核苷酸、有机酸、黄酮、部分氨基酸、多酚或色素本身。辅色素有丰富的电子云系统,以疏水键和氢键与花青素结合,阻止了水分子的攻击,从而增加了色素的稳定性[20]。②金属离子的稳定作用。一般花色苷具有多个酚羟基结构,一些金属离子如铁、铝、锡、铜等能与之发生络合作用,从而使色泽稳定。然而在增色的同时形成金属-单宁络合物可导致色素褪色。③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糖可降低水分活度,使花色苷发色团不易与水结合成无色结构形式,从而起到护色作用。

2.3.2 花黄素类

花黄素类又名类黄酮,该色素化合物中含有1个酮式羰基结构,其羟基衍生物多显黄色。它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菊花黄素、高粱色素、红花素、橙皮素、圣草素、槲皮素等都是此类色素。一般很少以游离形式存在,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由于糖的数量、种类、连接方式及连接位置的不同,可以组合成不同种类的黄酮苷。重要的类黄酮有黄酮、黄烷酮、黄酮醇、黄烷醇、黄烷酮醇、异黄酮、查耳酮等。目前类黄酮中有1/3属于黄酮醇类,其次是黄酮类,约占总量的1/4[21]。截止20世纪末,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超过4000个[22]。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它的分子结构密切相联,包括助色团(-OH、-OCH3等)的数目、种类、取代位置,以及共轭体系是否存在交叉现象。

2.3.3 鞣质

鞣质又称单宁。其分子中含有多个酚羟基,分为缩合单宁和水解单宁2种。水解单宁能水解成较小的单体,然后通过酯键组合成酯式或苷式结构;缩合单宁一般不易水解,其单体间以C-C键相连[23]。现已知的单体有儿茶素、焦性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单宁兼有呈味和呈色作用,这主要与其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16]。

2.4 醌类色素

醌类色素范围较广,一些本身具有或能转化成醌类结构的化合物,以及与它在生物合成方面有关联的化合物都属醌类化合物[24]。在自然界中,醌类色素有:牛舌草色素、紫草色素、茜草色素、紫胶色素、酸枣色素、胭脂虫色素等[25]。醌类化合物的母核上如无被酚羟基取代,其颜色表现为无色,反之则显示一定颜色。并且它的颜色随着酚羟基助色团数量的增加而加深,有黄、橙、棕红色以至紫红色等。一般天然存在的醌类物质其分子中多有取代而呈现不同色泽。天然醌类化合物分成菲醌、苯醌、萘醌和蒽醌四种类型,多数是黄色或橙色的结晶体。自然界紫草中的紫草素类和异紫草素类为萘醌类化合物,茜草中的橙色茜草素则属于蒽醌类化合物[22]。

2.5 其他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

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色素化合物,由于来源不同,其化学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一样。一般将每种色素作为单个新品种进行研究,例如吡咯γ-吡喃酮类和狐衣酸色素等[1]。

3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性质特点及适用范围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种类繁多、性质多样,稳定性差,遇热、氧、金属、pH变化等易被破坏,并且染色不均匀,染着力不强,应用范围较窄,专用性强。

一些色素的使用范围受其化学性质限制,如目前色素品种中绿色素与蓝色素较少,但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大,胡萝卜素类色素的脂溶性特性使其很难用于食品工业中。为了推广色素的使用,人们进行了一系列改性研究,包括色调改性和溶解度改性。色调改性是通过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将色素的颜色改变,如栀子蓝和栀子绿色素是栀子黄色素酶法改性得到。辅色素能使色素增色并提高其稳定性[26]。溶解度改性主要是改变色素的溶解性质,对脂溶性研究的较多,通过微囊和薄膜等高新技术改变其溶解和分散特性,增强色素的稳定性,如水溶性β-胡萝卜素的成功研制。此外,如黄酮类等水溶性色素的溶解度改性也有见报道。天然色素的改性研究技术力量薄弱,需要科研工作者重视和提高。

一般根据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溶解性及着色对象来确定天然植物色素的适用范围。对pH变化、金属离子作用不明显,并能溶于水和乙醇等有机溶剂的色素,对蛋白质、淀粉、油脂等食品均能着色,还可以和其他色素配色,可用于糕点、糖果、果脯、饮料、肉、水产、乳制品、罐头等着色和调色,这样的色素最理想。为了提高天然色素着色性、稳定性,必要时可以添加安全可靠的稳定剂或对色素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达到工业生产的要求。

4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与纯化

植物的茎、叶、根、花、果实等部位,都是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原料来源。这些原料采收后首先要进行筛选,剔除杂质,清理干燥,然后根据天然色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工序和方法制取色素。制取天然色素应尽量应用物理过程,避免或减少化学反应,以保证色素制品的天然性。提取方法大致有以下七种:

4.1 粉碎法

生产工艺为:原料→筛选→水洗→干燥→粉碎→成品。此法工艺简单,但产品质量较差,一般很少用。

4.2 浸提法

根据色素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将其分离,该方法在食品生产中最为常见。其过程为:原料→筛选→水洗→干燥→破碎→溶剂提取→过滤→浓缩→干燥→制成粉剂→成品[27]。浸提法所用的萃取溶剂根据色素的溶解性选择,常用热水、冷水、乙醇、乙醚、石油醚等。如木棉花色素的浸提采用乙醇溶液,因其难溶于水、丙酮和无水乙醚等[28]。李泽鸿等研究了金盏菊花的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溶剂为90%乙醇,提取温度 70℃、料液比 1∶8(g/mL)、提取时间 40 min[29]。玫瑰色素在60℃时用0.1 mol/L盐酸95%乙醇提取2次,提取60 min效果最佳[30]。常规浸提法操作较简单、设备投资少、便于生产,但它存在能耗大、浸提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色素溶解性差、色泽容易变化等缺陷。由于该法要使用大量溶剂,在回收溶剂方面需投入较高成本,因此利用高新技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4.3 酶反应法

一些色素分子被细胞壁紧紧包围原料不容易提取,可采用酶反应法。酶具专一性和高效性,一般在常温、近中性条件下进行催化作用,特别适于热敏天然色素的提取。酶法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筛选→水洗→干燥→萃取→酶反应→萃取→浓缩→干燥→制成粉状→成品色素。余清等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乌饭树叶色素进行提取,发现纤维素酶与果胶酶2∶1添加于原料中,酶解3 h后效果最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酶提取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相比,色素的提取率提高13.2%[31]。由于国内酶制剂有限,故此法应用较少。

4.4 微生物发酵法

培养基微—生→物培养→筛选分离→溶剂萃取→除去溶剂→干燥→制成粉剂→成品。此法在番茄红素的生产方面较常见,其使用的微生物包括能自身合成番茄红素的革兰氏阴性菌、基因工程菌和三孢布拉氏霉菌[32]。傅向阳等利用桅子黄废液为原料,以液态发酵方式将它转化生成桅子蓝色素[33]。此外,肖亚中等用红曲霉发酵生产栀子蓝色素,确定了摇瓶蓝色发酵为最优生产条件[34]。发酵法生产不受季节性影响,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中最常见的是超临界CO2,它是利用CO2在超临界状态下的高渗透和高溶解能力萃取分离混合物。具有萃取率高、纯度好、避免萃取物在高温下热裂解、无污染、保护生理活性等优点。其生产工艺简单、无毒、低能耗、可回收利用,是一个较理想的色素提取方法。有研究表明,辣椒色素、番茄红素等天然植物色素通过超临界流体色谱(SFC)技术提取后,其色价和浸取率明显高于其他常规方法,体现它技术的优势[35]。但是高额的设备投资和较高的能耗成本,限制了SFE的使用推广。

4.6 超声波提取法

超声波提取是通过其内部的空化作用,使提取液局部高温和高压,并且在它的机械扰动带动下加快固液两相间的传质速度,从而提高色素提取率,减短提取时间。它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能耗低、物质活性不被破坏等优点。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米色素,提取率高达16.66%[36]。相比于传统水浴提取法,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的提取时间由70 min缩短到2 min,总花色苷含量也提高了41%[37]。

4.7 微波辅助提取法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MAE)是利用微波在高温高压加速高分子化合物分解、使化学键断裂、产生自由基等,从而对物料中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的方法。一般工艺流程是将乙醇加入原料中,再置于微波反应装置中处理,最后过滤即得产品。它是一种新型天然产物提取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38]。利用该方法从柚皮中提取天然色素,其浸取效率是传统加热方法的30倍,并且提取得到的天然色素纯度高,能耗低,能很好地用于工业生产中。此外,在提取花生壳黄色素的研究中,微波萃取方法表现出提取率高、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等优点[39]。然而微波提取法对操作条件要求严格,如对温度条件的控制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广泛应用,需要在以后的科研中改善提高。

一般色素产品经萃取工艺浓缩后,色价降低、杂质多、异味重,直接影响其使用,因此需要对产品进一步精制加工。经过纯化的粗制色素,其纯度得到提高,稳定性好,着色能力强。目前天然植物色素的纯化方法包括吸附树脂法、超滤法和酶法等。树脂法使用的树脂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的天然植物色素来选择。该法能除去糖、有机酸、无机盐等物质,已应用于玫瑰李红色素、石榴汁色素和蜀葵色素等纯化中[40-42];该法也可用于除去色素产品中的异味,如用大孔吸附树脂X-5吸附萝卜红色素,可除去萝卜苷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萝卜异味[43]。超滤法纯化效果较好,是目前较理想的一种纯化方法。该法不仅能使产品浓缩,而且还有净化作用,其效果比一般的蒸发法和脱水法好。将超滤法应用于胭脂虫红色素的分离纯化中,可截留73%虫体蛋白,并得到54%的胭脂虫红酸[44]。酶是具有专一性的高效催化剂,如在粗提色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果胶酶、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等,可相应除去果胶和蛋白质类等物质,从而得到高纯度的色素[45]。

5 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的分析鉴定及筛选

5.1 天然食用色素的分析鉴定

自然界存在的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①溶解性:类胡萝卜素一般溶于丙酮、石油醚等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而花青素类色素则与之相反;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度根据结构和存在状态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②颜色反应:一般来说,花青素类色素在不同pH条件下表现出不同色泽;而类胡萝卜素则无此变化;黄酮、黄酮醇及其甙类色素通常显灰黄~黄色,查耳酮为黄~橙黄色。③吸收光谱:类胡萝卜素在波长250 nm~300 nm的紫外区有一吸收峰,在400 nm~550 nm的可见区有一最大吸收峰及1~2肩峰;而黄酮类色素在300 nm~382 nm和250 nm的紫外区各有一吸收带;花青素类除在270 nm~280 nm的紫外区有一小的吸收峰外,在465 nm~550 nm还有一明显的吸收峰;其它天然色素的吸收光谱各异,但都具有本身特有的光谱特性。④层析:不同色素在不同溶剂中,它们的比移值(Rf)相对稳定,可根据Rf与特殊颜色反应来判断是何类色素的哪一种及其定量测定。⑤金属离子的定性反应:不同色素对金属离子的反应各有差异。如杨万政等发现 Na+、K+、Al3+、Ba2+、Cd2+、Ca2+、Zn2+、Cu2+、Mg2+、Pb2+等对玫瑰花红色素的稳定性好,而Fe3+可使色素变色,导致溶液变黑,Sn4+、Bi3+能使色素发生沉淀作用[46]。

5.2 天然食用色素的筛选

我国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资源丰富,但已批准使用的产品种类及产量有限,为了开发出更多的产品,需要应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筛选。筛选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溶解性:由于不同色素的溶解性不同,了解它的溶解性就可以确定其使用范围,也就可以预测其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的使用价值。②pH的影响:天然植物色素的色泽和溶液的pH有关,如果色素能在较广的pH范围内稳定,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也较理想。③稳定性:植物色素在使用过程中要求稳定性好,这样才能保证着色商品的色泽不会发生变化,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有pH、温度、氧气、光、金属离子等。如在酸性条件下,甘薯红色素为红色,且色泽稳定。随着pH升高,溶液颜色随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红色变为红紫色、蓝色、蓝绿色、直至绿色[47]。桑椹红色素在阳光下照射6 h后,其色素降解30%,若在暗处避光存放2个月后,吸光度值却只减少了0.03%,可以看出光对色素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8]。此外,大多数天然色素的发色基团是不饱和共轭双键结构,它们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作用而褪色。所以植物源天然色素一般需要密闭或充氮保存。④安全性:食用安全性是筛选植物源天然色素产品的重要指标,色素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应该做充分的毒理学检测和有害微量元素检测,以保证其是否符合食用级质量标准要求。⑤着色能力:是指植物色素对食品的着色能力的好坏。着色能力强则表示使用量小且色泽稳定,否则用量大且容易褪色。⑥生产工艺的难易:由于色素种类、性质以及原料的不同,要求采用的工艺流程也不同。在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安全性可靠的前提下,对生产工艺选择应取易弃难,这样才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⑦原料和市场:食用天然色素的生产还需寻求原料来源,并考虑其价格和废渣的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发展我国天然食用色素工业,应大力宣传天然食用色素的优越性,实事求是的说明使用合成色素存在的问题。

6 结束语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繁多,许多天然色素生产的原料都可以开发利用。天然食用色素具有安全和色调自然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受到广泛重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毒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开始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开发和利用植物源天然食用色素将成为世界食用色素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新的自然资源开发新的色素品种,提高天然色素的稳定性等方面需要进行大量研究。探索合理的色素加工方法,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微孔过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冷冻干燥、微胶囊包埋、亲和层析、超高温瞬时杀菌、无菌包装等高新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是该产业发展的方向。

[1]王桃云,王飞,万承永.我国天然植物色素研究与开发探索[J].食品工业,2001(3):32-33

[2]朱洪波,巩江,倪士峰,等.食用天然色素的化学成分及保健作用研究概况[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2):156-158

[3]齐晓东,刘娟娟,唐欣,等.食品着色剂行业发展及存在问题[J].粮油食品科技,2011,19(2):57-60

[4]王惠琴,郑大威,林太凤,等.食用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09(4):3-5

[5]卢雪华,成坚,白卫东.我国食用色素工业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调味品,2010(5):35-39

[6]谭国进,蒋林斌,黄润均,等.植物食用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34(6):25-29

[7]蔺定运.食用色素的识别与应用[M].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7:2-12,119-129

[8]邹志飞,蒲明,李建军,等.各国(地区)食用色素的使用现况与对比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2):112-121

[9]杨志娟.我国天然色素的现状与发展方针[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4(2):3-5

[10]张铁鹰.天然色素及其稳定化技术[J].食品工业科技,1991(4):27-32

[11]徐幼卿.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183-190

[12]郑民.食物天然色素的化学成分及其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8(2):43-46

[13]赵大球,薛银芳,周春华.植物类胡萝卜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1(2):195-199

[14]黄洋,姜建国.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J].食品科学,2002(10):152-154

[15]姚艾东.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1(4):32-34

[16]王金亭.天然酚类色素生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07,9(10):63-65

[17]倪勤学,霍艳荣,陆国权.花色苷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25-20028,20453

[18]李韬,张宏宇,吕玉璋.花色苷类色素的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191(5):23-26

[19]Brouillard R.Flavonoids and flower color[M].London:Chapman&Hall,1988:525-538

[20]吴敏,张杰,曾凡骏.天然花青素稳定性研究现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5):50-53

[21]陈春刚,韩芬霞.生物类黄酮的研究与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49-2951

[22]姚新生.天然药物化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7

[23]阮志平.植物单宁与健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8):48-50

[24]郑建仙.功能性食品[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478-480

[25]卢艳民,周梅村,郑华,等.醌类色素的特性和研究进展[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27):147-152

[26]魏安池,谷文英,代红丽.高新技术在天然食用色素生产中的应用[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5,12(3):53-56

[27]王桃云,万承永,王飞.我国天然植物色素研究和开发初探[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2):71-73

[28]丁利君,陈伟辉.木棉花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1999(8):32-34

[29]李泽鸿,张晓刚,张璐,等.金盏菊花中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1,32(8):103-106

[30]孙茜,张雨婷,穆婷,等.玫瑰色素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28(8):11-13

[31]余清,陈绍军.酶法提取乌饭树叶色素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2):36-39

[32]姚佳,蒲彪.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46(3):18-21

[33]傅向阳,李世杰,方尚玲.杆菌发酵桅子黄废液产桅子蓝色素的摇瓶发酵优化[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2(2):33-36

[34]肖亚中,王怡平,王金木,等.栀子蓝色素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7):37-41

[35]曹雁平.我国天然食用色素研究现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1):80-84

[36]郑琳,张钟,陈湘,等.超声波辅助提取红米色素的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3):296-298

[37]陈明俊.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1,40(5):34-36

[38]呼延晓颖,单磊,达超超,等.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饮料工业,2011(2):9-12

[39]林棋魏,林海.微波萃取花生壳天然黄色素及其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2):32-35

[40]彭永芳,李维莉,马银海,等.树脂法提取玫瑰李红色素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2,23(1):75-77

[41]兆艳.石榴汁色素纯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80-84

[42]孙健,蒋跃明,彭子模.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蜀葵花色素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5,15(1):63–65

[43]权清转,党蕊叶,李同生.X-5树脂吸附和分离萝卜红色素[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218-1222

[44]卢艳民,周梅村,郑华,等.超滤膜精制胭脂虫红色素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9):196-198

[45]尹忠平,上官新晨,黎冬明,等.花青素类色素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粮油加工,2010(7):111-115

[46]杨万政,陈慧英,李道远.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和稳定性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1):64-68

[47]连喜军,陈良笛,王吰,等.三种紫甘薯色素性质及稳定性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9(3):45-47

[48]曹军胜,曹娟云,刘长海.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J].食品工业,2002(3):20-21

Review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Edible Pigments from Plant Sources

MIAO Shao-xia1,WANG Peng1,XU Yuan-jin1,SUN Jian2,3,*,LI Chang-bao2,LI Li2
(1.Jiande Supervision Testing Center of Quality and Metrology,Jiande 311600,Zhejiang,China;2.In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Technology,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3.Guangxi Crop Genetic Improvement Laboratory,Nanning 530007,Guangxi,China)

2012-03-0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桂科攻10100009-2)作者简介:缪少霞(1981—),女(汉),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食品检测。

*通信作者:孙健(1978—),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素色素食用
色素热舞
“听话”的色素
辣椒食用也有禁忌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一株产红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色素性质研究
产红色素真菌Monascus sanguineus的液态发酵条件研究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食用芹菜六注意
ORS-ICP-MS测定食用植物油中的多种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