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2012-09-12沈惊宏陆玉麒柯文前牛品一
沈惊宏,陆玉麒,靳 诚,柯文前,牛品一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
沈惊宏,陆玉麒,靳 诚,柯文前,牛品一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城市旅游经济扩散区的研究对于区域旅游规划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该文运用栅格分析技术和场强模型对2000-2010年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扩散强度进行演化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安徽旅游经济扩散强区和极强区面积在扩大,从9.6%增至31.08%,但其比重仍小于弱区和极弱区,旅游经济发展仍较落后;安徽区域旅游经济扩散强区空间布局发展模式愈加清晰,2010年皖北已形成散块向条带过渡的模式,皖中呈现大团块模式,皖江城市带为大条块模式,皖南呈现网状模式。据此提出了安徽四大旅游经济圈:大皖北旅游经济圈、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江城市旅游经济带、皖南旅游经济圈。
旅游经济影响力;场强;空间结构模式;旅游经济圈
0 引言
随着区域合作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区域联动发展和区域旅游一体化不断增强,积极开展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共同打造旅游品牌、组织共同旅游线路,将成为地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新的契机和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以城市为核心及其腹地影响空间的旅游经济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研究城市影响范围的指标类型及其测度方式的不同,研究方法分为经验分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两大类[1]。经验法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要素流的实际调查、综合分析加以确定[2-10]。由于可达性的提高,区域联系变得复杂,数据获取更加困难,模型法逐渐成为城市影响范围研究的主要方法,主要为引力模型、断裂点理论模型、Voronoi图、场强模型、外部效应场[11-22]。但这些模型用于区域旅游经济研究较少,而且模型中存在一些不足:衡量城市影响力的指标单一,引力模型依托过程较为主观,Voronoi图计算过程复杂、结果解释力较弱,断裂点理论模型局限于行政区域内划分,场模型的扩散效应是在理想空间上进行的,忽视了场在空间上延伸的各向异性。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力综合指标进行测算,通过异向场模型动态演化安徽省旅游经济影响力范围变化,据此划分区域旅游经济圈,在研究城市旅游经济扩散区的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区域旅游经济规划参考。本文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2001年和2007—2011年数据、阜阳市1996-2001年统计年鉴,部分缺失数据来自相关县市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网站、安徽旅游局网站、企业(景区)及其网站,图形数据来自中国地图出版社2001年和2011年出版的《中国交通图集》安徽图版。
1 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测度
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因子较多,除区域旅游产业等直接要素外,还包括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间接因素。本文从大区域、大旅游的角度,建构区域旅游发展影响力评价体系,应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对安徽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从5个层面构建旅游发展指标体系:1)旅游发展现状:年旅游总收入、近5年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率、年接待总人次、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影响度、A级景区数、A级景区影响度、旅游资源品位度、旅游资源知名度、旅游者人均天消费、平均停留天数、床位数、客房出租率;2)交通指标:可进入性、等级公路里程、交通密度、公路客运量、载客汽车辆;3)经济支撑:GDP、近5年GDP平均增长率、人均GDP、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经济密度、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比重;4)自然环境: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地表水资源总量、年降水总量、处理废水达标率、处理废弃物达标率;5)社会环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城市化水平、电信业务总量、电话用户量。其中一至五星级饭店影响度对应1、2、4、8、32分值,相应的A级景区影响度也同样计算;因2001年开始出现A级景区,2000年A级景区数是以2001年数据核算的;旅游资源品位度包括世界遗产10分、历史文化名城6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分、国家自然保护区3分、国家森林公园3分,允许出现累计;可进入性是全国338个城市到达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平均时间,通过GIS网络分析获得[23]。
本文以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17统计软件对所构建指标数据进行分析,2000年和2010年数据通过KMO检验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适合因子分析。经过正数处理后测算得两个年份的城市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然后放大100倍。表1显示,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大都不同程度出现上升,尤其是合肥升幅最大(合肥2000年旅游影响力指数低于黄山,而2010年已超过黄山,位居第一),这与合肥经济的快速发展关系密切。尽管淮北和铜陵经济发展较好,但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始终位于后列,主要是因为地域较小、人口流动少、经济总量小、旅游资源较匮乏等。亳州虽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在安徽省的排名位于后列,经济发展落后仍是主要原因。从大区域看,皖南和皖中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皖北较落后,出现“南热中温北冷”的局面,而且北冷的格局在2010年加剧,主要表现为蚌埠旅游经济和阜阳影响力在全省的位序下降;“中温”暖化加强,主要体现为合肥、六安和滁州的旅游经济影响力位序上升。
表1 安徽省2000年和2010年旅游经济影响力指数Table 1 Effect index of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nhui in 2000 and 2010
2 旅游经济场强格局分析
城市具有集聚和扩散的功能,从而影响着周围的区域。以城市的综合规模F作为评价城市场强的综合变量,则区域内任一点i都接受来自区域内各城市的辐射,计算公式为:
式中:Fki为k城市在i点的场强;Zk为k城市的城市影响力指数;Dki为k城市到i点的欧式距离,本文修正为时间距离;a为距离摩擦系数,一般取2。由于区域内任一点i都接受来自区域内各城市的辐射,取其平均值可求出任意点来自各城市的辐射强度,本文称为旅游经济场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2003)》规定的公路设计速度,结合安徽省区域实际路况和现实通行速度以及两个年份不同的道路通行能力,对安徽省不同交通道路赋不同的权重,把安徽省交通矢量图转化为100*100单元的栅格成本图。本文考虑到湖泊、高山、江河、陆地等地形地貌的通行能力,分别赋不同的权重,并通过栅格运算合成安徽省综合时间成本图,据此可计算出安徽省境内任意点到达各中心城市(以巢湖拆分前的17个地级市为研究区域)的时间距离。
由公式(1)测算出场强,因旅游经济场强变化较大,可视化无法显示其空间差异,因此本文取其对数计算,把2010年数据按natural break(jenks)分裂法划分为4类,然后依2010年归类范围划分2000年场强,把场强指数在0.94以下定义为极弱影响区,0.94~1.33为较弱影响区,1.33~1.87为强影响区,大于1.87为极强影响区。据此得到安徽省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空间分布(图1)
从图1和表2可知,极强区以巢湖增幅最大(4.5倍),其次是池州、芜湖、马鞍山、合肥,增幅最小的是铜陵(1.81倍);强区以六安增幅最大(7.6倍),其次为滁州(7.0倍),增幅最小的仍是铜陵(1.33倍);弱区增减变化不一,增幅最大的是亳州,但芜湖、马鞍山、巢湖、合肥和铜陵呈减小状态;极弱区城市都在减小,淮南减幅最大,仅剩1 km2,其次是芜湖,为2000年的3%。各城市的极强区和强区的增大、极弱区的减小都体现出旅游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影响区范围不断扩大。本文仅分析行政区单元内4种区域范围变化,当然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范围远不止行政区内。
图1 安徽省2000年和2010年旅游经济影响力空间格局Fig.1 Spatial pattern of tourism economic influence in Anhui in 2000 and 2010
表2 安徽旅游经济场强范围Table 2 Influence sphere of tourism economy in Anhui
2000年强区和极强区仅分布在合肥-芜湖-安庆“镰刀形”带状区域,面积仅为13 461 km2,占全省面积的9.6%,累计弱区只有35.77%,而极弱区域却占64.23%,接近前三者的两倍,可见区域旅游经济联系较弱;南部黄山地区等山区大多较弱,但弱区强力向四处延伸,接近行政区边沿,与宣城相连接,这与同处皖南山区的池州及大别山区的安庆相比强劲得多;而在皖北的强区仍呈散点状,没有连成带或片,说明缺乏旅游区域合作,旅游经济联系极弱。可见2000年安徽省旅游经济影响力皖北弱、皖中皖南强,整体弱。
2010年极强区和强区也主要集中在皖中南部,皖北强影响区总体上呈散块状分布,阜阳-淮南-蚌埠-宿州-淮北开始连接,呈现“V”形,说明皖北旅游经济联系比2000年有所增强,但仍然较弱;皖中的合肥、六安、滁州、巢湖以及淮南强区呈大团块状,旅游经济联系较紧密;沿皖江的安庆、池州、铜陵、芜湖和马鞍山强区已成条块状;皖南的黄山、宣城以及池州的南部地处山区,大大影响扩散面,但这一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较好,从中心城市沿交通强力向外扩散,使得强区呈网状分布。2010年旅游经济极强区、强区和弱区累计达72.99%,是2010年的近两倍;全省基本上通过弱区都已连成片,不再存在孤立块状;相对2000年而言,2010年极强区、强区和弱区影响区都在增大,而极弱区面积在急剧变小。
3 安徽旅游系统规划建议
2000-2010年安徽省旅游经济场强中强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在不同地带上愈加清晰,有助于定性刻画区域旅游整体空间发展势态,旅游经济影响力的扩散强度一定程度上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及其合作程度的映射,扩散强度太小表明区域旅游合作条件还不成熟,城市旅游经济合作发展势在必行,同时扩散强区空间结构模式是旅游经济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的映射。因此参照2010年安徽旅游经济扩散强度强区空间结构模式地带差异,可以把安徽省划分为大皖北、大合肥、皖江城市带、皖南四大旅游经济圈。
(1)皖北旅游经济圈包括亳州、淮北、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北部。2010年皖北地带旅游经济发展呈散块状并向条带模式演变,从这一转型模式的结构可看出其区域经济联系尚薄弱,主要是因为目前城市功能不完善、经济发展有待加强、旅游资源分散及旅游产品单一等。阜阳和蚌埠是该旅游经济圈的双核,目前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而且旅游经济带动力相对较强。皖北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要大力发挥城市自身旅游优势,加强旅游经济联系,形成皖北旅游发展合力,打造大皖北文化旅游圈。
(2)大合肥旅游经济圈包括合肥、巢湖、六安、滁州、淮南南部和安庆北部。该旅游经济圈已形成团块模式,区域旅游经济联系较强。合肥是该区域的中心旅游城市,要充分发挥其旅游经济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大合肥旅游经济的发展。大合肥旅游圈内部可依托巢湖水域,借助合肥滨湖新区强劲发展之势构建滨湖旅游度假区,以打造合巢旅游功能区;六安则可凭借大别山构建大别山红色旅游功能区;滁州可构建大琅琊生态与文化旅游区;淮南打造地域特色节庆文化旅游等。同时要加强大合肥旅游圈与长三角、皖北旅游圈、皖江旅游圈的大区域合作,构建2小时协作旅游圈。
(3)皖江城市带旅游经济圈包括安庆、池州北部、铜陵、芜湖、马鞍山。皖江沿岸城市是安徽省经济重镇,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较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较好,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安庆和芜湖是该区的一级旅游城市。以沿江市县为枢纽和节点,以水陆组合为旅行方式,重点突出皖江风情、城市文化、商务旅游,另外要注重围绕长江黄金水道,优先发展游轮码头,优先开发江心岛,加强城市间旅游局的认同,联合对外宣传等;同时依托合芜、合宿、合安、合铜、宁马高速,加强与大合肥旅游经济圈、皖南国际旅游圈、长三角旅游区联动。
(4)皖南旅游经济圈包括黄山、宣城、池州中南部,黄山是该区的中心旅游城市。从旅游经济区域系统模式看,黄山处于南端,与池州和宣城的扩散面衔接并不紧密,该地区要极力发展旅游交通轴线,《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2020年)》和《安徽省铁路规划(2020年)》反映出政府对该地区极其重视。皖南山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拥有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3个国家5A级旅游区,旅游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黄山的观光旅游、池州的宗教旅游、宣城的休闲度假旅游形态互为补充,集观光、休闲、度假、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经济圈,区域旅游发展的合力极强,可着力打造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
4 结论与讨论
安徽旅游经济强区和极强区面积在扩大,但其比重仍然小于弱区和极弱区,说明旅游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安徽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地带分异清晰,已形成皖北散块向条带过渡的模式、皖中大团块模式、皖江城市带大条块模式和皖南网状模式。根据2010年安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模式提出安徽四大旅游经济圈。
依据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对区域旅游经济进行划分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阶段的反映,为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通过两个年份的比较可知区域和城市间的联系演化过程。通过运用包含湖泊、山区的空间全覆盖栅格数据,对安徽旅游经济影响范围进行了高精度空间分析,更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由于数据的获取问题,文中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如果以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并考虑到安徽大的旅游支点(如黄山风景区和九华山风景区),则旅游经济扩散空间格局会更加精确;另考虑到工作量问题,文中没有对旅游经济影响区内的人口、旅游景点演变进行统计分析,有待后续研究。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20-372.
[2] ZOOK M A,BRUNN S D.Hierarchies,regions and legacies:European cities and global commercial passenger air travel[J].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2005,13(2):203-220.
[3] RUBALCABA-BERMEJO L,CUADRADO-ROURA J R.Urban hierarchies and territorial competition in Europe:Exploring the role of fairs and exhibitions[J].Urban Studies,1995,32(2):379-400.
[4] BROWN L A,HOLMES J.The delimitation of functional regions,nodal regions,and hierarchies by functional distance approaches[J].Regional Science,1971,11(1):57-72.
[5] TAAFFE E J.The urban hierarchy:An air passenger definition[J].Economic Geography,1962,38(1):1-14.
[6] BERRY B J L,LAMB R F.The delineation of urban spheres of influence:Evaluation of an interaction model[J].Regional Studies,1974,8(2):185-190.
[7] 顾朝林.济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J].地理科学,1992,12(1):15-26.
[8]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9] REILLY W J.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J].University of Texas Bulletin,1929(2944):29-44.
[10] GOLD C M.The meaning of′neighbour′[A].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patio-Temporal Reasoning in Geographic Space[C].Berlin:Springer-Verlag,1992.220-235.
[11] 沈惊宏,孟德友,陆玉麒.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3):43-49.
[12] 王桂圆,陈眉舞.基于GIS的城市势力圈测度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3):69-73.
[13] 卞显红,沙润.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62-67.
[14] 朱杰,管卫华,蒋志欣,等.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J].地理学报,2007,62(10):1023-1033.
[15] 潘竟虎,石培基,董晓峰.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J].地理学报,2008,63(6):635-645.
[16] 戴旻,陈国生,陆利军.湖南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划分与城市经济区问题[J].经济地理,2008,28(3):430-433.
[17] 车冰清,朱传耿,杜艳,等.淮海经济区城市空间影响范围与城市经济区划分[J].人文地理,2010(5):86-91.
[18] 肖光明.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一体化发展水平量化评价[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88-92.
[19] 刘宏盈,马耀峰.入境旅游流空间转移与省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耦合分析——以上海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为例[J].资源科学,2008,30(8):1162-1168.
[20] 曹芳东,吴江,徐敏,等.长江三角洲城市一日游的旅游经济空间联系测度与分析[J].人文地理,2010(4):109-114.
[21] 赵春燕,蒋琼星,周建平.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湖南省城市影响范围分析[J].测绘通报,2010(6):59-62.
[22] 邱岳,韦素琼,陈进栋.基于场强模型的海西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影响腹地的空间格局[J].地理研究,2011,30(5):795-803.
[23] 沈惊宏,陆玉麒.中国市域旅游综合吸引力指数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4):661-673.
Abstract:The study of influence sphere of urban tourism economy provides great guiding significances for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In this paper,raster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field model are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diffusion strength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10.The results show that area of strong diffusion region and extremely strong diffusion region in Anhui are expanding.Their percentage increases from 9.6%to 31.08%.Obviously,their percentage is still lower than weak regions and extremely regions.It shows that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relatively backward.Spatial pattern of strong diffusion region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is clearer.In 2010 Northern Anhui has formed a transitional model from scattered bulks to stripes;Central Anhui assumes a large lump model;the Wanjiang City Belt takes on a big strap model;South Anhui takes on a net model.According to spatial pattern of strong diffusion region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 in Anhui in 2010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advices that tourism economy of Anhui sh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tourism economic circles.They are tourism economic circle of Northern Anhui,tourism economic circle of Hefei,tourism economic circle of Wanjiang City Zone and tourism economic circle in Southern Anhui.
Key words:influence sphere of tourism economy;field strength;spatial structure model;tourism economic circle
Spatial Pattern of Influence Sphere of Regional Tourism Economy:A Case Study of Anhui
SHEN Jing-hong,LU Yu-qi,JIN Cheng,KE Wen-qian,NIU Pin-yi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46,China)
F590
A
1672-0504(2012)04-0083-05
2012-03-06;
2012-0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84);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389)
沈惊宏(1976-),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区域发展。E-mail:shendili@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