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教育训练信息化研究
2012-09-12刘金波梁正科李发均边保平
刘金波 梁正科 李发均 边保平
空军预警学院黄陂士官学校车辆技术系 武汉 430345
作者:刘金波,助教,本科,主要从事车辆装备教学及研究。
1 为什么
制约我部学兵培训质量的主要问题有:学兵培训规模太大,专业教员队伍严重缺编;组织实施基本处于手工劳作方式,效率低,很难保证和控制质量;训练机制及模式有待提高,核心专业课程必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习器材物资管理使用水平有待提高,教学制度有待完善,管理实施流程还需科学重组。
要提高学兵培训质量,只能通过信息化建设,规范机制、重组流程、提高效率。通过一系列信息资源、网络平台、信息系统和专业软件的建设和使用,提高学兵培训质量,加快我部教育训练战斗力生成。
2 怎么做
2.1 转变观念
首先必须转变观念,重视和正视信息化。将过去认为“虚”的信息化看得比“实”的机械化更重要,实现观念上的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孙子兵法》中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己、知彼,都是了解、掌握己方和彼方的“天”“地”“人”等具体情况和状态,这些统称信息[1]。所以,对信息的把握利用程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这是2500年前的信息战思想,到今天同样适用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际国内形势。信息化就是把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政策化和趋势化,形成一种信息价值取向,促进和推动信息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方面。
1)领导重视是决定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信息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短暂项目。所以,需要领导首先转变信息化的观念,将过去认为“虚”的信息化视为比“实”的机械化更重要,将信息化看成机械化的战斗力放大器;需要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人才配置和物力分配上重视和偏重,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稳定;需要领导的准确整体构思和总体设计。信息化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需要科学的引导和指挥,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信息化、科学的信息化,才不至于把信息化变成简单的计算机软件或者机械化的简单扩展。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优秀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和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将信息化进行到底,才能将信息化转化为战斗力。不然,信息化将始终停留在政策表面,不能具体深入到一线,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战斗力。
2)教员重视是决定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质量的关键。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开发和使用主要是教员,教员的重视程度决定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所以,如何激起教员对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热情是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只有教员的热情投入,才能保证信息化条件下教育训练的质量和成效。这就需要领导和学兵也重视和承认信息化教员的价值,肯定重视其成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挖掘其信息化潜能。同时,教员本身的信息化素质和态度是其首要关键因素。所以,稳定信息化教员人才队伍,提高教员对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是实现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不容忽视的内容。
2.2 创新方法、重组流程
鉴于师资力量薄弱,学兵多,课程多,器材场地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必须抓住重点,科学重组流程。在课程上,重点抓核心装备课程,比如修理班的发动机构造与修理和底盘构造与修理,电工班的汽车电气构造与修理,车工班的车工工艺,钣焊班的钣金工艺和焊接工艺等。如此总计只有不到10门课程,却覆盖了近70%课时、90%以上任职技能要求。
对核心装备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应知应会考核。对核心装备课程的教学训练组织进行科学重组。通过建立“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学兵管理系统”“理实一体化教学辅助系统”“应知应会考核系统”等来提高教学的科学计划、严密组织实施、精确考核评定[2]。
2.3 科学规划
图1 教育训练信息系统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大型系统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项目。因此,必须科学规划,严密组织,积极推广,大力开发,充分应用,不断升级完善[3]。抓住一条主线,服务于教学训练,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和效率。严防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建设,做到物尽其用,物有其用。
3 做什么
信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数据及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功能模块和总体辅助系统。
1)基础数据及管理系统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硬件资源管理系统和人员管理系统。此部分既可以单独运行,实现相应的信息管理和数据管理,又可以为上级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2)应用软件功能模块包括课程计划模块、辅助课程准备模块、理论课程监控模块、实习课程监控模块、应知应会考评模块、数字签名模块等。本模块属于理实一体化教学辅助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可以完成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理论部分和实习部分的综合计划、组织、实施、考核全程管理和监控。重组、规范、标准流程,提高过程控制精度和效率。
3)总体辅助系统主要包括核心课程相关数据库、相关流程制度、关键算法、界面设计和功能组织等。本系统是最后的应用接口,也是所有应用模块的组织载体,同时是个管理系统的入口。因此,本系统的总体设计必须科学严密、实用高效、友好易用。
4 结论及展望
通过对我部情况的分析和深刻的思考,提出我部教育训练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总体框架,促进我部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推动学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董雅丽,李发均,李景辉.信息化条件下车辆保障技术兵教育训练转变[J].中国西部科技,2010(11):83-84.
[2]洪文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办法初探[J].交通职业教育,2002(5):29-30.
[3]李发均,董雅丽,李景辉.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信息系统框架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0(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