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2012-09-11肖志建
肖志建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
肖志建
(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广东 广州 510300)
根据现场采集的1 3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Gao-Collins的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模型),计算了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趋势,并结合有关动力沉积背景讨论了其实际意义。结果表明:珠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其中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最广泛。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和陆架环流等动力作用,表层沉积物颗粒呈现出研究区西南部及北部口门附近的泥沙较粗,中部和东部的泥沙较细。东部(即大鹏湾及大亚湾以南的陆架区域)和西南部的分选略好于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珠江河口及近岸10 m以浅区域的分选又略好于研究区的中南部区域(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区域),但泥沙总体分选差。不同级配的泥沙分布和沉积特征不一致。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泥沙运移规律较复杂,珠江河口及近岸区域(10 m以浅)泥沙主要向南和西南运移;外海陆架区泥沙主要向东运移;大亚湾和红海湾以南至60 m以浅区域的泥沙呈现向南运移的趋势。黄茅海北面的泥沙向西南运移;大襟岛和荷包岛以南及两岛之间是高盐陆架水入侵通道,泥沙整体向北运移;黄茅海中部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只略微向西输运,故黄茅海河口湾中西部床面有淤浅的趋势。在(113.52E,21.76N)点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泥沙辐聚中心,其东北、西北和南面泥沙均向该点运移辐聚;在万山岛至桂山岛周边区域泥沙呈现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
沉积特征;粒度参数;泥沙输运;运移趋势;珠江河口;GSTA模型;南海北部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based on 1309 bed material samples.On this basis,sediment transport trend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grain-size trend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Gao-Collins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Model(GSTA model).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as discussed by integrating the dynamical sediment setting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8 types of bed materials in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with clayey silt and silt being the dominant type.Under the influences of runoff,tidal currents,wind waves,coastal currents,and continental shelf circulation,the bed sediments in the northern zone close to the estuary mouth and in the southwest zone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oarse and those in the middle zone and in the east zone of the study area were fine.Sorting of bed sediments in the east zone(southern Dapeng Bay and Daya Bay)and in the southwest zone was a little better than that in Pearl River estuary bay and in the alongshore area with depth of less than 10 m,and sorting in Pearl River estuary bay and in the alongshore area with depth of less than 10m was a little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central zone(southeastern Wanshan archipelago and southern Dangan islands chain),However,the total sorting was poor.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epos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grain-sizesediments were different.The patterns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were very complex.The sediments in Pearl River estuary bay and in the alongshore area with depth of less than 10m were transported mainly southward and southwestward,and those in the outsid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southern study area were transported mainly eastward,and those in the east of study area from the Dapeng Bay and Honghai Bay to the area with the depth of 60m were transported southward.The sediments in the northern Huangmaohai Bay were transported southwestward,those in the southern Dajin Island and Hebao Island and between the two islands were transported wholly northward,and those in the center zone of Huangmaohai Bay mostly deposited vertically and were only transported a bit westward horizontally.Therefore,seabed of the Midwest Huangmaohai Bay will become much shallower.Around the point of(113.52E,21.76N) existed a great sediment converging center.Northeast,northwest,and south sediments of the point were all transported to the point.The sediments around the Wanshan Island and the Guishan Island took on an anticlockwise rotation circumfluence transport.
Keywords: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grain-size parameter; sediment transport; grain-size trends; the Pearl River Estuary;GSTA pattern;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珠江河口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河口,关于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泥沙沉积学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比较多的报道(江四义等,1984;王文介,1985;李春初等,1986;周蒂等,1989;陈耀泰,1995;Wu et al,1999;李春初等,2002;彭晓彤 等,2004;贾建军等,2005;梁娟等,2006;江四义等,2008;肖志建等,2011),但研究时间多集中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研究区域主要限于某一分流河口(如磨刀门河口)或河口湾(如伶仃洋河口湾、黄茅海河口湾),研究范围较窄;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沉积相和沉积分区,而利用粒度参数的组合分布对沉积物运移趋势的研究并不多见(梁娟等,2006;肖志建等,2011);研究所使用的表层沉积物样偏少(一般仅有几十至一百多个样),资料的代表性有限。随着各分流河口不断向海伸展和人类活动日益加剧,如航道开挖和疏浚工程、人工围填海工程、连岛大堤建设、岛间分汊海填筑等,珠江河口的动力环境和河口性质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沉积物特征和泥沙运移方式亦有所改变,而泥沙运动往往是地形演变和河口治理、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采集的1 3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为基础,把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当作一个区域整体来考虑,综合分析该区域的表层沉积物特征,并运用Gao-Collins的粒径趋势分析模型(简称“GSTA模型”)(Gao et al,1994a;Gao et al,1994b;高抒 等,1998) 结合有关动力沉积背景,探讨该区域的沉积物净输运趋势,为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表层沉积物样品采集与粒度分析
2004年10月至2005年6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在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进行了底质调查。采样仪器使用箱式采样器;采样深度为10 cm以浅的表层;采样站位分布如图1所示,其中珠江口及近岸区(大致是40 m以浅区域) 按3 km×3 km矩形网格布设,其它区域根据离岸远近及研究的重要性分别按5 km×5 km和10 km×10 km的矩形网格布设,共采得表层沉积物样1 309个;样品采集时按《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T 13909-92) 中要求进行了现场描述和相关处理,然后运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
图1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采样站位分布图
表层沉积物样进行粒度分析时,对于粒径完全小于0.063 mm的样品全部采用英国Marlvern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200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对于含有大于0.063 mm的少数样品采用综合分析法,即大于0.063 mm的样品采用筛析法,筛析法粒级间隔加密0.25φ(φ=-log2d,d为粒径,单位:mm),且沉积物粗端筛分到初始粒级质量百分数小于1%,小于0.063 mm的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最后把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
沉积物粒级采用尤登-温德华氏等比φ制标准(GB/T 12763.8-2007)。沉积物粒度参数(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和偏态系数)利用矩值法计算(MCMANUS,1988)。沉积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谢帕德的沉积物粒度三角图解法(GB/T 12763.8-2007)。沉积物类型分布图、粒度参数等值线图等图形均采用surfer8.0软件绘制。
1.2 海流资料收集与余流计算
为讨论和验证GSTA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本文收集了2003-2009年(观测月份为4-9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在本研究区进行的大量工程项目的大潮期定点海流连续观测资料(共60个站的表、底层资料),并根据实测资料按矢量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计算了1个太阴日内(大潮期)各站表、底层的余流,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中M_map工具包绘成余流分布图。余流的矢量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为:对于在1个固定测站,因不同时刻有不同的流速和流向,如果将每个测站的连续25 h的等间距海流矢量相加,再除以25 h,得到的那部分含有大小和方向的值即为欧拉余流,简称余流(孔亚珍等,2007)。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层沉积物特征
2.1.1 沉积物类型及分布特征
根据粒度分析结果,绘成图2所示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由图可知,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粘土质粉砂、粘土、砂-粉砂-粘土,其中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为主,泥沙颗粒总体较细。
图2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分布图
粘土质粉砂主要分布于伶仃洋河口湾—磨刀门口外—黄茅海河口湾大部分海域,在担秆列岛附近海域、研究区的东部和南部海域也有部分分布。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粉砂含量在48.85%~74.93%之间;平均粒径在5.93φ~8.14φ范围内,平均值为6.92φ;分选系数在 0.94~3.36之间,平均值为1.76,分选差;偏态在-3.62~1.73之间,平均值为-0.20,以负偏态为主。
粉砂主要分布于香港—大鹏湾—大亚湾一线以南,担杆列岛以东海域。物质组成粉砂含量在75.01%~90.97%之间;平均粒径在5.95φ~7.50φ范围内,平均值为6.80φ;分选系数在0.92~2.13之间,平均值为1.46,分选差;偏态在-2.53~1.55之间,平均值为0.65,以正偏态为主。
砂质粉砂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万山群岛南部,研究区的东部、南部以及伶仃水道的部分区域,大襟岛以东的峡口区。物质组成以粉砂为主,粉砂含量在42.31%~74.99%之间;平均粒径在4.40φ~6.30φ之间不等,平均值为5.71φ;分选系数在1.51~3.63之间,平均值为2.30,分选差;偏态在-3.17~2.16之间,平均值为-0.35,以负偏态为主。
粉砂质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和南部海域,口门附近的深槽和河口湾的峡口区也有零星分布,物质组成以砂为主,砂含量在41.54%~74.08%之间;平均粒径在2.42φ~5.49φ之间,平均值为4.14φ;分选系数在 1.79~4.04之间,平均值为2.75,分选差;偏态在-2.11~3.14之间,平均值为2.15,以正偏为主。
砂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的湾顶、红海湾的西部也有部分分布,物质组成砂含量在75.00%~99.30%之间;平均粒径在0.92φ~3.68φ之间,平均值为2.12φ。分选系数在0.67~3.01之间,平均值为1.99,以分选差为主;偏态在0.97~3.36之间,平均值为2.54,正偏态。
粉砂质粘土、粘土和砂-粉砂-粘土这3类沉积物在研究区域分布极少,仅零星分布于平海半岛南面、大万山岛东南面和小铲岛北面的极小部分区域,物质组成多以粘土和粉砂含量为主,砂含量较少,颗粒较细,平均粒径在5.61φ~9.62φ之间,分选好~分选很差均出现。
2.1.2 粒度参数分布
2.1.2.1平均粒径(MZ)
平均粒径是衡量沉积物颗粒粗细的综合指标,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沉积环境的变化、沉积动力的强弱和物质来源等。图3表明,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MZ)分布范围在0.92φ~9.62φ之间,平均值为6.17φ,泥沙颗粒总体较细,沉积动力较弱。<4φ等值线反映的是极细砂以粗的泥沙分布,它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伶仃洋的西北部、黄茅海的北部口门附近也有部分分布。研究区西南部这些粗颗粒的泥沙主要是冰期时海平面上升,在波浪作用下沉积的产物,并非现代沉积;伶仃洋的西北部、黄茅海的北部的粗颗粒的泥沙大多是现代河口沉积的产物,上游携带较粗颗粒的泥沙推移或跃移至口门后,由于河床变宽,坡度变缓,并受外海涨潮流顶托和波浪改造作用,迅速沉积于口门附近。4φ~6φ的等值线反映的是粗粉砂的分布区域,它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南部;万山群岛附近海域,研究区的东部,伶仃洋河口湾、黄茅海河口湾也有部分分布。6φ~8φ等值线反映的是细粉砂的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的东部,伶仃洋河口湾至黄茅海河口湾的绝大部分区域。它分布面积最广,这亦反映出研究区的泥沙主要以细粉砂为主,总体的沉积动力相对较弱。就平均粒径空间分布而言,研究区泥沙颗粒呈现出西南和北面河口附近的泥沙较粗,中部和东部的泥沙较细的特点。
2.1.2.2分选系数(σi)
分选系数反映沉积物分选好坏能力的标志,指示沉积物被淘选富集的程度,反映沉积介质荷载筛选能力。受径流、潮流、波浪和沿岸流等多种动力相互作用,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沉积物的输运和分异过程非常复杂。由图4可知,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分选系数σi在0.34~4.04之间,绝大部分在1.6~2.4之间,平均值为1.89,总体分选差。σi<2的等值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东部和西南部的部分地区,σi为2的等值线主要分布于珠江河口湾及其近岸地区,在伶仃洋河口湾σi为2的等值线以近乎两条平行线贯穿南北,成西北-东南向分布,这与水动力在东、中、西分异相吻合。东部主要为潮汐通道,或称潮控作用带,以潮流作用为主,分选系数多小于2,分选差;西部主要为径流通道,或称河控作用带,以径流作用为主,分选系数亦多小于2,分选差;中部是径、潮流作用的过渡地带,以潮流和径流共同作用为主,分选系数多大于2,分选很差。σi>2的等值线主要分布于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部分区域,该区域潮流和波浪共同作用,现代沉积和历史沉积交织在一起,分选很差。就总体而言,研究区的表层沉积物分选差,但东部(即大鹏湾及大亚湾以南的陆架区域)和西南部的分选性略好于珠江河口湾及近岸区域,珠江河口湾及近岸区域的分选性又略好于研究区的中南部区域(即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区域)。
2.1.2.3偏态(Ski)
偏态可量度颗粒频率分布的对称程度,表明平均值和中位数的相对位置,沉积物向粗粒偏时为负偏,向细粒偏时为正偏。由图5可知,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偏态Ski值在-3.62~3.36之间,绝大部分在-1~2之间,平均值为0.33,正偏和负偏均有分布,但以正偏态为主。由于研究区的动力作用复杂,且有潮期、季节、年季变化较明显的特征,偏态等值线分布错综复杂,规律性不明显,其中珠江河口湾的泥沙呈负偏态的比例比呈正偏态稍多,这也反映粗粒的泥沙比细粒的泥沙略多,泥沙具有以陆源为主的性质;研究区东部陆架区的泥沙则正好相反,这亦反映出二者在物质来源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1.3 各级配泥沙分布及沉积
“表层沉积物”是一种泥沙组成的综合概念,它实际上是由各种级配(或称各种粒径)的泥沙组成。将不同级配的泥沙,例如砂、粉砂和粘土等,按其百分含量值,分别绘在图上,制成图6、图7和图8。由各图可知,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含量最高,粘土和砂含量次之。不同级配的泥沙因颗粒粗细不同,其分布和沉积特征亦不一致。其中砂(-1φ~4φ) 颗粒最粗,运动多以推移或跃移为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部,即大万山岛的西南面20~60 m水深区域,砂的含量在50%以上,平面形态成二列东北-西南向分布,其长轴方向与东南向的主浪向相垂直,这部分砂主要是冰后期海平面上升波浪搬运作用形成的堡岛状砂,并非现代波浪或河流沉积的产物。粉砂(4φ~8φ)颗粒较细,以悬移运动主,主要分布研究区的东部,珠江河口湾的大部分区域,其粉砂含量超过60%,且东部粉砂含量大于珠江河口湾及西部区域。粘土是泥沙颗粒中最细的部分,主要分布于珠江河口湾30 m以浅的水域及担秆列岛附近海域,由于粘土很细,大多泥沙长期悬浮于水中成冲泻质,故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的总体含量均不高,在30%以下。
2.2 泥沙运移趋势分析
对本区域运用GSTA模型,考虑到本区域采样网格有3种,如果将整个区域的最大采样间距作为Dcr,可能在采样间距较小的海区形成信息的丢失;如果取较小的采样间距作为Dcr,又会使某些间距较大的采样点失去一些相邻点,获得的粒径趋势可能会被歪曲(汪亚平等,2000)。针对这种情况,计算时不同区块分别进行运算处理,对于3 km×3 km矩形网格,特征距离Dcr取5 km,对于5 km×5 km矩形采样网格,特征距离Dcr取8 km,对于10 km×10 km矩形采样网格,特征距离Dcr取16 km,最后将3个区域泥沙净输运矢量叠加在同一图上,得到如图9所示的泥沙净输运趋势图。图中矢量箭头表示沉积物的净输运方向,矢量长度表示泥沙输运的显著性,并不表示泥沙输运率的大小。由图9并给合动力沉积背景可知,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的沉积物运移呈现如下特征:
(1)受径流、潮流、波浪、沿岸流和陆架环流等影响,本区域泥沙运移规律非常复杂,但总体趋势是:珠江河口及近岸区域(10 m以浅)泥沙主要向南和西南运移(向南和西南方向的箭头较长,泥沙运移趋势显著),这主要是珠江冲淡水受科氏力影响向西南扩散的结果,与图10和图11观测的余流趋势是一致的;外海陆架区(研究区的西南和东南部)泥沙主要向东运移,这主要是春末夏初季节,泥沙受向东的陆架环流影响的结果;大亚湾和红海湾以南至60 m以浅区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含量最多,超过60%,泥沙呈现向南运移的趋势,这主要是Ekman效应引起的表层海水向陆输送,底层海水向海输送的陆架垂向次生环流(刘长建等,2010)影响的结果。
(2)黄茅海是潮优型的河口湾,北面出崖门和虎跳门汇合后的水流主要向南和西南输送,泥沙向西南运移,这亦反映出黄茅海北面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崖门和虎跳门;大襟岛和荷包岛以南及两岛之间是高盐水入侵通道,泥沙整体向北运移;黄茅海中部是外海高盐水和径流下泄交汇的地带,同时也是滞流点和滞沙点出现的地带,该处水动力弱,余流较小,指向西侧(图10和图11),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只略微向西输运,故黄茅海河口湾中西部床面有淤浅的趋势。
(3)调查区域西南面存在一个巨大的砂质沉积体,该砂体颜色为灰黄色,含水率低,较紧实,成朵状分布。其砂的含量高达50%以上,粉砂次之,粘土含量最低,小于10%,尤其是调查区的西南角,中、细砂的含量可超过90%,分选较好(图2)。由砂体的颜色、形状、含水率可判定该砂体为古三角洲河口拦门砂堆积体。目前,该砂体正受向北入侵的陆架水和向东流向的水流影响,整个砂体向北、向东运移(图9),由于运移过程中,各部分砂体运移速率不一致,砂体的东部和北部运移较快,西部和南部运移较慢,东部、北部的砂体脱离母砂体,继续向北、向东运移,形成万山群岛附近海域和担秆列岛以南40~60 m水深的残余砂体,它们呈零星块状分布(图2和图6)。
(4) 在(113.52E,21.76N) 点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泥沙辐聚中心,其东北、西北和南面泥沙均向该点运移辐聚。东北面的泥沙是珠江5个口门(蕉门、虎门、横门、洪奇门和磨刀门)携带的细颗粒泥沙(主要为粉砂和粘土)随珠江冲淡水向西南扩散输运的结果;西北面的泥沙是黄茅海携带的细颗泥沙(主要为粉砂和粘土)在东南向表层流作用下向东南扩散输运的结果;南面泥沙是高盐陆架水上溯侵蚀古三角洲拦门沙体向北输运的结果,泥沙颗粒较粗,为中、细砂。
(5)伶仃洋河口湾淇澳岛—内伶仃岛—蛇口半岛一线以北的内伶仃洋的四周区域的泥沙呈现出顺时针方向水平环绕的环流运移,中心区域主要接受悬沙的垂直落淤,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淇澳岛以南至澳门半岛以东的床底泥沙受涨、落潮时泥沙向西扩散输运影响,泥沙呈现出向西输运趋势,故海床有淤浅的趋势。内伶仃岛以南,龙鼓洲以西,大濠岛西北海域的泥沙受水位差影响成放射状向东输运。
(6)在香港大濠岛南面和西南面的泥沙主要向西和西北方向运移,在桂山岛北面和西北面泥沙主要向西南方向运移,在横琴岛南面、万山岛西面的泥沙主要向南运移,在万山岛南面和东南面的泥沙主要向东和东北运移,这样在万山岛至桂山岛周边区域就存在一个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这与本区域与观测的底层余流基本上是一致的,亦与数模结果是一致的。
(7)大鹏湾、大亚湾海区没有大型河流注入,波浪和潮流作用均很弱,尤其是湾内,水中悬沙含量低,泥沙运移趋势不显著。这与大鹏湾和大亚湾底层观测的余流较小和较散乱的结果是一致的(图11)。
3 结论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共有8种:粘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粘土质粉砂、粘土、砂-粉砂-粘土,其中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分布最广泛。表层沉积物颗粒呈现出西南面及北面河口附近的泥沙较粗,中部和东部的泥沙较细。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和陆架环流等多种动力相互作用,表层沉积物总体分选差,但东部大鹏湾及大亚湾以南的陆架区域和西南部的分选性略好于珠江河口湾及近岸区域,珠江河口湾及近岸区域的分选性又略好于研究区的中南部万山群岛的东南面及担秆列岛以南的区域。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含量最高,粘土和砂含量次之。不同级配的泥沙因颗粒粗细不同,其分布和沉积特征亦不一致。其中砂颗粒最粗,以推移或跃移为主,但主要是冰后期海平面上升波浪搬运作用形成的二列东北-西南向分布堡岛状砂,并非现代波浪或河流沉积的产物。粉砂颗粒较细,以悬移运动主,主要分布研究区的东部,珠江河口湾的大部分区域。粘土是泥沙颗粒中最细的部分,主要分布于珠江河口湾30 m以浅的水域及担秆列岛附近海域,由于粘土很细,大多泥沙长期悬浮于水中成冲泻质,故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的总体含量均不高,在30%以下。
珠江河口及邻近海域泥沙运移规律非常复杂,但总体趋势是:珠江河口及近岸区域(10 m以浅)泥沙主要向南和西南运移;外海陆架区泥沙主要向东运移;大亚湾和红海湾以南至60 m以浅区域,泥沙呈现向南运移的趋势。黄茅海北面的泥沙向西南运移;大襟岛和荷包岛以南及两岛之间是高盐水入侵通道,泥沙整体向北运移;黄茅海中部泥沙以垂直落淤为主,水平运移趋势不显著,只略微向西输运。在(113.52E,21.76N) 点附近存在一个巨大的泥沙辐聚中心,其东北、西北和南面泥沙均向该点运移辐聚,且运移趋势显著。在万山岛至桂山岛周边区域泥沙呈现出逆时针方向的环流运移。
致谢:感谢国家海洋局南海工程勘察中心李团结、欧阳秀珍等职工对本文数据的野外采样和实验分析付出的艰辛工作,谨此致谢!
Gao S,Collins M,1994a.Analysis of grain-size trends,for defining sediment transport pathways in marine environments.Coastal Reseach,10(1):70-78.
Gao S,Collins M,Lanckens J,et al,1994b.Grain size trends associated with net sediment transport patterns:an example from the Belgiancontinental shelf.Marine Geology,121(3):171-185.
Ji X,Sheng J,Tang L,et al,2011.Process study of circul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adjacent coastal waters in the wet season using a triply-nested circulation model.Ocean Modelling,38:138-160.
Mcmanus J,1988.Grain size deter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In:Tucker Med.Techniques in Sedimentology.Backwell Oxford,63-85.
Wu J,Shen H,1999.Estuarine bottom sediment transport based on the‘McLaren Model’:a case study of Huangmaohai Estuary,South China.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49:265-279.
陈耀泰,1995.珠江口沉积分区.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3):109-114.
高抒,Collins M,1998.沉积物粒径趋势与海洋沉积动力学.中国科学基金,(4):241-246.
贾建军,高抒,高建华,等,2005.珠江口河流输沙、河口沉积与粒度信息之间的联系.海洋科学进展,3(3):297-304.
江四义,王文介,1984.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分析//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二).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3-31.
王文介,1985.珠江口的沉积作用与沉积相.沉积学报,3(2):129-139.
江四义,郑兆勇,2008.从珠江口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分析泥沙来源及其运移趋势.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增刊):126-129.
孔亚珍,丁平兴,贺松林,2007.长江口邻近海域余流的基本特征分析.海洋科学进展,25(4):367-375.
李春初,雷亚平,何为,等,2002.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泥沙研究,(3):44-51.
李春初,王文介,1986.珠江河口沉积全国第三届海岸工程莫理景,陈树珍.珠江口底质沉积特征.珠江口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文集(四).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89-100.
梁娟,李春初,王世俊,2006.珠江磨刀门河口底质沉积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海洋通报,25(5):58-63.
刘长建,夏华永,王东晓,2010.2006年冬季粤东沿岸下降流观测分析.海洋学报,32(1):1-9.
彭晓彤,周怀阳,叶瑛,等,2004.珠江河口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对底层水动力环境的指示.沉积学报,22(3):487-493.
汪亚平,高抒,贾建军,2000.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沉积物分布特征和运移趋势.地理学报,55(4):449-458.
肖志建,李团结,廖世智,2011.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特征及其泥沙运移趋势.热带海洋学报,30(4):58-65.
周蒂,范时清,1989.珠江口外现代沉积物运移方向的统计分析.热带海洋,8(3):96-103.
GB/T 13909-92.海洋调查规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GB/T 12763.8-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本文编辑:郭筝)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port trend of surface sediments in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XIAO Zhi-jia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Engineering Surveying Center,SOA,Guangzhou 510300,China)
P343.5
A
1001-6932(2012)05-0481-08
2012-03-18;
2012-06-19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01-CJ14;908-01-CJ15);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2009211);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基金项目(0516)。
肖志建(1979-),男,江西省峡江县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环境研究。电子邮箱:7569836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