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2012-09-11陶丽李双君濮梅娟夏瑛

大气科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季风气旋风场

陶丽,李双君,濮梅娟,夏瑛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2.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8)

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

陶丽1,李双君1,濮梅娟2,夏瑛2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4;2.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8)

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逐日对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场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简称ECMWF)逐日风场(850 hPa)资料,以及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数据,参考Wheeler and Hendon(2004)提出的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指数,通过多元EOF方法定义热带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简称QBW)指数,诊断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QBW不同位相对于TC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TC主要生成在QBW对流湿位相中,集中位置随QBW向西北的传播而向西北移动。在QBW位相phase1中,南海上空盛行QBW反气旋性环流,西太副高西伸,其西南侧偏东南气流受QBW反气旋性环流东北侧气流抑制,生成在副高南侧的TC首先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下移动至近海,在西南季风以及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作用下顺时针北折,因此在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的TC比例最高;而在phase3中,西太副高偏东,南海上空盛行QBW气旋性环流,西太副高西南侧气流强度受QBW气旋东北侧气流影响增强,季风槽偏东,140°E以东转折类的TC比例最高。本文还对TC个例中的QBW流场形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当QBW气旋或反气旋环流中心同TC中心一致时,热带气旋路径会发生突然的右折。

准双周振荡;热带气旋;路径转折

Abstract:By using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OLR)data from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daily wind(850 hPa)data from 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ECMWF)and tropical cyclones(TC)data from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JTWC),the impact of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n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is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index of 10 to 20-day oscillation is def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index proposed by Wheeler and Hendon(2004).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Cs always occur in the area where convection is active.During QBW-phase1,the southeasterly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s weakened by the anticyclone-circulation of QBW.The westward(northwestward)moving TCs tend to change their tracks to the west of 140°E.During QBW-phase3,with the southeasterly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trengthened by the cyclone-circulation of QBW,TCs tend to change their tracks to the east of 140°E.Case studies of some TC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Cs may present sudden poleward track change while its center overlaps with the center of the cyclone-circulations(anticyclone-circulations)of QBW.

Key words: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tropical cyclone;track change

0 引言

热带西北太平洋区域,是全球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活动的主要生成源地之一,平均每年在该区域生成的TC有30个左右,数量占全球生成总数的三分之一。而TC活动在年代际、年际、季内时间尺度和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往不少研究都证实,TC活动季内变化的活跃期和平静期与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存在密切的关系。

Gray(1979)在研究各个海域TC生成的特征后指出,在季节内尺度上,TC具有群发的特点,其生成的活跃或中断期各自可达2~3周。Nakazawa (1986)研究指出,西太平洋多数TC容易发生在MJO湿位相中。Liebmann and Hendon(1990)在研究了MJ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的影响后指出,当MJO处于对流活跃位相时,热带扰动、热带风暴以及台风数量以几乎相同的比例增加。Hall et al.(2001)利用20 a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资料研究了影响澳大利亚的气旋与MJO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生成在澳大利亚西北区域的TC与MJO对流的湿位相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并发现MJO对TC的调制作用会在El Nino年得到加强。祝从文等(2004)研究了MJO活动对生成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的TC的影响后发现,生成在西北太平洋的TC分别受到向东和向西传播的MJO影响,而发生在其他区域的TC有半数以上生成在向东移动的MJO的湿位相中。陈光华和黄荣辉(2009)分析了MJO对西北太平洋区域TC生成的调制作用,研究指出,当西北太平洋西侧为MJO西风位相时,此区域TC生成的数量明显偏多,当西北太平洋西侧为MJO东风位相时,TC生成的数量受到抑制。王磊等(2009)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简称QBW)对TC活动的影响,发现随QBW对流和纬向风沿热带向西偏北传播,季风槽位置和强度也发生相应改变,沿热带西传的天气尺度波动在西北太平洋通过季风槽的纬向风辐合作用,有利于TC的生成发展。

Carr and Elsberry(1995)利用正压涡度方程模式模拟了季风涡旋与TC涡旋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当TC中心和季风涡旋中心重合时,会引起TC路径突然向北转折。Ko and Hsu(2006,2009)研究发现,MJO的西风位相与台湾附近的TC路径的北折有密切联系。Liang et al.(2011)、Wu et al.(2011)研究发现2009年台风莫拉克在台湾时与QBW和MJO尺度的涡旋相互作用使得西南季风加强,从而使降水在台湾南部维持,造成台湾南部灾难性的降水。田华等(2010)细化了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路径类型,指出不同MJO低频形势,对于TC路径类型的不同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以往的研究中,多数是分别分析了QBW和MJO活动对于TC生成的调制影响,以及少量的MJO和QBW对TC活动路径的影响。

本文通过定义西北太平洋区域QBW指数,进行QBW位相的划分,系统地分析西北太平洋QBW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QBW对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变化的调制影响,并通过台风个例分析台风活动过程中的QBW形势,分析QBW低频流场对于TC路径变化的影响。

1 资料

文中所考察的时间段为1986—2009年的6—9月,与TC活动的主要生成时间区间一致。用到的资料来自:

1)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的OLR再分析资料,空间分辨率为2.5°×2.5°。

2)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简称ECMWF)的风场、位势高度场资料,空间分辨率为2.5°×2.5°。

3)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的热带气旋资料,该资料包含热带气旋活动的中心位置和最大风速,时间间隔为6 h。本研究选取的TC为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17.2 m/s的TC,TC生成的时间和位置定义为JTWC发布的TC第一时刻的时间和位置。

2 QBW指数的建立

参考Wheeler and Hendon(2004)提出的全年实时多变量MJO指数,本文首先对OLR场和850 hPa的U、V风场进行10~20 d的谐波滤波处理,之后对滤波后的OLR距平场和水平风场进行多元EOF分析,得到的前两个模态作为QBW的主要模态,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揭示QBW的空间模态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依据Matthews(2000)的方法,可以用一个二维相空间矢量Z来表示某一时刻的QBW,Z的两个分量分别为EOF分解后的对应的两个时间序列PC1和PC2

QBW的振幅A(t)定义为

PC1和PC2之间的位相角α(t)表示为

那么振幅A可以反映QBW的强度,位相角α可以反映QBW位相的传播。为了研究方便,这里按位相角α,将QBW的周期划分为4个位相,各位相的中心分别为α=-π/2,α=0,α=π/2,α=π,每个位相覆盖四分之一周期。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划分QBW不同位相,提取更为直观清晰的QBW传播信号。

为了说明QBW的振荡信号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指定以振幅A的标准差σ为标准,将振幅A大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差σ的时间视为满足QBW的时间。

3 QBW对TC路径的影响

依照上述定义QBW指数的方法,本文对1986—2009年6—9月的10~20 d滤波OLR场、850 hPa的U、V风场进行多元EOF分解,空间范围为100~170°E、20~30°N。第一模态和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分别为7.5%、6.5%。以α=-π/2,α= 0,α=π/2,α=π为中心,划分为4个位相phase1、phase2、phase3、phase4。将分解后的前两个模态重建后得到的OLR距平场、10~20 d滤波风场进行位相合成,得到QBW在phase1、phase2、phase3、phase4这4个位相的发展形势(图1)。

由图1可以看出,合成后的OLR距平场由phase1到phase4完成了一次完整的QBW循环过程,热带对流增强区域由西北太平洋东部向西北传播到西北太平洋西北部;同时,在对流活动增强区域偏西北方向上空对应着气旋性环流,而在对流活动受抑制区域偏西北方向上空,则对应着反气旋性环流,超前相应的对流活动区域大约四分之一个位相。可以看出,定义的QBW指数不仅可以保留QBW的基本结构,更可以清晰地揭示QBW的时间传播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3.1 不同QBW位相下的TC生成特征

1986—2009年6—9月共2 928 d,其中达到QBW标准的为2 283 d,表1统计了满足QBW强度条件(振幅A大于等于一个振幅标准差σ)的4个位相的天数、发生TC的天数(即TC的个数)以及TC的发生概率(该位相发生TC的天数除以位相天数)、生成在各位相对流活动加强区域的TC的个数及其占该位相TC总数的比例(加强区域的TC个数除以该位相生成TC的总个数)。在phase4时,西北太平洋生成的TC个数最多(85个),TC的发生概率最高,达到15.15%;在phase1时,TC生成个数最少(69个)、发生概率最小(11.71%);在phase2、phase3,TC生成个数(phase2、phase3均为78个),生成概率(phase2为13.90%,phase3为13.64%)介于phase1和phase4之间。

表1 1986 —2009年6—9月在西北太平洋达到QBW标准的4个位相的天数、发生TC的个数(天数)以及TC发生的概率(TC发生天数/位相天数)、生成在对流活跃区域的TC个数以及所占该位相总数的比例Table 1The days of the QBW amplitude A≥σ;the days of TC occurs during QBW;the ratio of TC days to QBW days;the number of TCs in OLR negative area and the ratio of it to the total TC number in phase1,phase2,phase3,phase4,respectively,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图1 1986—2009年6—9月期间对模态重建后的OLR距平场(单位:W/m2)和10~20 d滤波风场(单位:m/s)在QBW phase1(a)、phase2(b)、phase3(c)、phase4(d)合成图(阴影部分为滤波后OLR为负距平的区域)Fig.1The composite of QBW wind vector(m/s)at 850 hPa and QBW OLR(shaded area denotes negative OLR area;units:W/m2)in(a)phase1,(b)phase2,(c)phase3,and(d)phase4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分析在西北太平洋QBW 4个位相phase1、 phase2、phase3和phase4中所生成的TC的生成位置(图2)可以发现,在phase1、phase2、phase3中,TC的生成位置主要集中在对流活跃区域和QBW气旋区域;而在phase4,由于QBW对流活动加强区域移至南海地区,菲律宾海域则完全由受抑制对流所控制,TC的分布较为分散。由表1可见,在phase1,生成在OLR负距平区域的TC有42个,占phase1生成TC总数的60.87%。在phase2和phase3中生成在OLR负距平区域的TC分别为58个、57个,各占phase2和phase3生成TC总数的74.36%、73.08%,从统计上证明了TC更容易在湿位相中生成。而在phase4中,由于QBW对流活动加强区已移至南海地区,生成在该区域的TC较少,OLR负距平区域中生成的TC仅有28个,占该位相生成TC总数的32.94%。TC生成位置在整体上表现出随着QBW向西北传播而向西向北移动的特征。

3.2 不同QBW位相下的TC路径特征

为了分析QBW位相对TC路径的影响,在传统台风路径分类的基础上,将台风路径分为西行类、西北行类、140°E以西转折类、140°E以东转折类和北上类5种类型:1)西行类,台风从菲律宾以东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经南海在华南沿海、海南岛或越南一带登陆;2)西北行类,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我国台湾、福建一带登陆;或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群岛,在浙江一带登陆,然后消失;3)转折类,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然后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路径呈抛物线状,以140°E为分界,将路径在140°E以西转折类和140°E以东转折的分别统计;4)北上类,台风从菲律宾以东向北移动或向北偏东方向移动。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奇异类型的路径,在这里不做统计。

图2 1986—2009年6—9月生成在西北太平洋QBW 4个位相phase1(a)、phase2(b)、phase3(c)、phase4(d)中的TC的生成位置(十字符号)合成图(阴影部分为滤波后OLR为负距平的区域;单位:W/m2)Fig.2The composite of QBW OLR(shaded area denotes the negative area;units:W/m2)and the locations of TCs (marked by cross)in(a)phase1,(b)phase2,(c)phase3,and(d)phase4 of QBW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图3 及表2统计了生成在QBW各位相不同类型TC的数量以及比例,可以发现各种路径类型的TC比例在不同位相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西行、西北行类路径的TC比例在phase2最高,均分别占该位相TC总数的23.08%,随着QBW向西向北发展,西行、西北行类路径的TC比例减小;对于转折类路径来说,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的TC比例在phase1时最高(50.72%),在phase3最低(30.77%);而140°E以东转折类路径以及北上类路径的TC比例在phase3时最高,分别为15.38%、17.95%。转折类路径是TC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到TC总数的二分之一。这表明,在西北太平洋,QBW对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路径具有一定的调制影响。

西北太平洋QBW活动同诸多环流系统都有密切关系。黄士松(1979)指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存在准双周的振荡周期。毕慕莹(1989)用CEOF方法作研究,也得到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要存在着15~20 d以及10 d的振荡周期。同时,QBW的发展演变也将导致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在不同位相的差异。如图4所示,图中给出了1986—2009年6—9月850 hPa原始风场的QBW位相合成图。在phase2期间,菲律宾以东存在有一个明显的季风槽,槽线呈西北—东南走向,槽底在西北太平洋(145°E,10°N)附近;到phase3,季风槽向西向北移动到(135°E,15°N)附近,与QBW对流活动增强中心区域较为吻合;在phase4,随着QBW向西北的传播,季风槽也继续向西北移动;在phase1,季风槽移动到南海地区。

表2 1986—2009年6—9月生成在西北太平洋QBW 4个位相phase1、phase2、phase3、phase4的各种路径类型TC的个数以及比例Table 2The number and ratio of five types of TC tracks in QBW phase1,phase2,phase3,and phase4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2009

图3 1986—2009年6—9月生成在QBW phase1(a)、phase2(b)、phase3(c)、phase4(d)位相的TC移动路径合成Fig.3The composite of the TC track in(a)phase1,(b)phase2,(c)phase3,and(d)phase4 of QBW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TC的移动主要受到周围大尺度环境场基本气流的引导作用,西北太平洋TC路径在QBW各个位相的不同变化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及季风槽的位置和强度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TC生成后,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受到副热带高压南侧东风气流的影响,在东风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到了副热带高压的西侧时,则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热带高压西侧东南气流的作用下,顺时针向北或北偏东移动,并迅速减弱或消失。结合图1、3、4和5可以看出,在phase1,南海在QBW反气旋性环流的控制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生成在副高南侧的TC在西太副高南侧东风气流的引导下首先向西或西北方向移动,当到达近海区域时,在QBW反气旋东北部气流的影响下,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减弱,同时在西南季风气流的影响下,TC移动路径容易发生沿西太副高外缘呈顺时针北折的变化,因此在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比例最高;在phase3,南海上空由QBW气旋性环流控制,西太副高位置偏东,副高西南侧与QBW气旋性环流东北侧辐合,强度加强,同时西北太平洋季风槽位置偏东,在西太平洋副高西侧偏南气流以及西南季风的引导下,生成在副高中的TC移动路径在前期偏北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在140°E以东转折类以及北上类比例最高。可见,西太副高以及季风槽的位置和强度在QBW各个位相的不同形势,是影响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发展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图4 1986—2009年6—9月期间对模态重建后的OLR距平场(单位:W/m2)以及850 hPa原始风场(单位:m/s)在QBW位相phase1(a)、phase2(b)、phase3(c)、phase4(d)合成图(阴影部分为滤波后OLR为负距平的区域)Fig.4The composite of QBW OLR(shaded area denotes the negative area;units:W/m2)and unfiltered wind vector(units:m/s)at 850 hPa in(a)phase1,(b)phase2,(c)phase3,and(d)phase4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4 台风个例中的QBW形势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QBW和TC路径的关系,本文选取了2000年Saomai(桑美)、2001年Lekima(利马奇)、2003年Choi-wan(彩云)、2003年Soudelor (苏迪罗)、2004年Mindulle(蒲公英)、2004年 Meari(米雷)、2009年Linfa(莲花)等多个台风个例进行了过程分析。

图6给出的是2004年Mindulle(蒲公英)过程中QBW以及850 hPa原始风场的环流形势。在前3 d,TC处于QBW反气旋性环流东部,在东风气流的引导下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到了第4天,随着QBW向西北的传播,TC移动至QBW反气旋环流和气旋环流之间的辐合带,作用于TC的向西南方向的风矢量增大,从原始风场来看,在TC气旋的东部又生成一个新的气旋,在这几者的共同影响下,有利于TC移动路径向西偏南转折。到第6天,QBW反气旋快速向西北移动,TC开始处于QBW气旋性环流中心控制下,同时,从原始风场来看,TC南部越赤道气流以及西南季风经向切变增强,TC开始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随着QBW向西北的传播,到了第10天,QBW气旋性环流中心与TC气旋中心重合,这种环境,配合西南季风气流对TC的作用,Mindulle路径发生突然的右折。可见,QBW气旋性(反气旋性)环流的强度以及相对位置的变化对于热带气旋Mindulle路径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图5 1986—2009年6—9月期间在QBW位相phase1(a)、phase2(b)、phase3(c)、phase4(d)所对应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合成(单位:gpm)Fig.5The composite of geopotential height(units:gpm)at 500 hPa in(a)phase1,(b)phase2,(c)phase3,and (d)phase4 of QBW in June—September from 1986 to 2009

图7 给出的是2003年Choi-wan(彩云)过程中路径发生转变时西北太平洋QBW以及原始风场的环流形势。在第2天,从QBW环流场来看,TC处于QBW反气旋性环流中心的东偏南部,在东风气流的引导下向西偏北移动。到第3天,随着QBW反气旋性环流向西北方向移动,TC中心开始和QBW反气旋性环流中心重合,同时TC南部的越赤道气流增强,Choi-wan在附近突然打转后向北转折。

Carr and Elsberry(1995)根据正压相对涡度方程式中:ζ为相对涡度;V=ui+vj为无辐散风;β为科氏参数f随纬度的变化,设计了一个正压无辐散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季风涡旋与TC涡旋的相互作用会引起TC路径突然向北转折。季风涡旋与TC的相互影响是西北太平洋TC路径的突然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季风涡旋的初始位置、初始强度、尺度大小,TC相对于季风涡旋的初始位置、尺度大小的不同组合,将影响TC发展成不同类型的转折路径。当TC的初始位置在季风涡旋东部且在季风涡旋影响半径之内时,TC开始向西、西北移动。类似于藤原效应,TC涡旋与季风涡旋随时间而重合,在β效应的作用下,从季风涡旋获得能量激发生成西北—东南走向的Rossby波,在季风涡旋与TC的东南方向生成反气旋,此时,该东南方反气旋成为TC涡旋路径突然转折的关键因子,TC涡旋开始北折。本文中,2004年台风Mindulle、2003年台风Choi-wan在西北行过程中,当TC中心与QBW气旋性环流中心重合时,二者相互作用,TC路径发生突然的右折。可见,在西北太平洋区域QBW气旋性环流对于TC路径的突然转折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6 2004年Mindulle台风生成的第4天(a1)、第6天(a2)、第10天(a3)850 hPa QBW风场(单位:m/s)和QBW OLR场(单位:W/m2;阴影部分为OLR场负距平区域)及台风路径(折线)以及第4天(b1)、第6天(b2)、第10天(b3)的850 hPa原始风场(单位:m/s)及台风路径(折线)Fig.6The QBW wind vector(m/s),QBW OLR(shaded area denotes the negative area;units:W/m2)and the position of Typhoon Mindulle on(a1)day 4,(a2)day 6 and(a3)day 10 in 2004 and the unfiltered wind vector (m/s)and the position of Typhoon Mindulle on(b1)day 4,(b2)day 6 and(b3)day 10 at 850 hPa in 2004

在其他TC个例分析中发现,在QBW强度较弱情况下,MJO气旋(反气旋)环流对于TC路径的突然右折有类似的影响(李双君,2011)。本文主要探讨QBW对TC路径的影响,故在此不多做论述,将在其他文章中进行讨论。

图7 2003年Choi-wan台风生成的第2天(a1)、第3天(a2)、第4天(a3)850 hPa QBW风场(单位:m/s)和QBW OLR场(单位:W/m2;阴影部分为OLR场负距平区域)及台风路径(折线)以及第2天(b1)、第3天(b2)、第4天(b3)的850 hPa原始风场(单位:m/s)及台风路径(折线)Fig.7The QBW wind vector(m/s),QBW OLR(shaded area denotes the negative area;units:W/m2)and the position of Typhoon Choi-wan on(a1)day 2,(a2)day 3 and(a3)day 4 in 2003 and the unfiltered wind vector(m/s)and the position of Typhoon Choi-wan on(b1)day 2,(b2)day 3 and(b3)day 4 at 850 hPa in 2003

本文初步分析了QBW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对于更进一步的QBW反气旋(气旋)性环流同TC气旋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设计模拟试验,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与验证。

5 小结

本文通过参考Wheeler-Hendon的MJO指数,较好地定义了西北太平洋区域QBW指数,主要探讨了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对于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变化的调制作用。主要结论如下:

1)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对TC的生成有一定的调制影响。TC主要生成在QBW对流湿位相中,主要生成区域在整体上表现出随QBW向西北传播而向西北移动的形势。

2)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对TC的路径有一定的调制影响。在QBW位相phase1中,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的TC比例最高,phase3最低;而140°E以东转折类的TC比例相反,在phase3最高,在phase1最低。在QBW位相phase3中,南海上空盛行QBW气旋性环流,西北太平洋副高西南侧偏东南气流强度受QBW气旋东北侧气流影响增强,季风槽位置偏东,有利于生成在副高中的TC路径顺时针向右偏转,因此140°E以东转折类的TC比例最高。在phase1中,南海上空盛行QBW反气旋性环流,副高西南侧气流受QBW反气旋环流东北侧影响减弱,生成在副高南侧的TC首先在副高南侧偏东气流的影响下西(西北)移至近海,在西南季风气流以及副高西侧偏南气流的引导下向北偏转,因此,140°E以西转折类路径的TC比例最高。

3)通过对诸多台风个例过程中QBW环流形势的分析发现,当QBW气旋或者反气旋性环流中心和TC中心重合时,TC会发生突然的右折。QBW反气旋性环流同TC气旋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试验去探讨。

总的来说,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低频气旋(反气旋)性环流通过对TC周围环境场的调制,以及与TC气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TC路径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理解了TC路径转折的机理。

毕慕莹.1989.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振荡[J].气象学报,47 (4):467-474.

陈光华,黄荣辉.2009.西北太平洋低频振荡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动力作用及其物理机制[J].大气科学,33(2):205-214.

黄士松.1979.西太平洋高压的一些研究[J].气象(10):1-3.

李双君.2011.热带QBW与ISO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生成和路径的影响[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田华,李崇银,杨辉.2010.大气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影响研究[J].大气科学,34(3):559-579.

王磊,陈光华,黄荣辉.2009.西北太平洋大气准双周振荡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J].大气科学,33(3):416-424.

祝从文,Nakazawa T,李建平.2004.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热带低压/气旋生成的影响[J].气象学报,62(1): 42-51.

Carr L E,Elsberry R L.1995.Monsoonal interactions leading to sudd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hanges[J].Mon Wea Rev,123:265-290.

Gray W M.1979.“Hurricanes:Their formation,structure and likely role in the tropical circulation”in meteorology over the tropical oceans[M].Great Britain:Roy Meteor Soc.

Hall J D,Matthews A J,Karoly D J.2001.The modul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in the Australian region by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J].Mon Wea Rev,129:2970-2982.

Ko K C,Hsu H H.2006.Sub-monthly circulation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ropical cyclone tracks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rea during July—August season[J].J Meteor Soc Japan,84:871-889.

Ko K C,Hsu H H.2009.ISO modulation on the sub-monthly wave pattern and the recurving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J].J Climate,22:582-599.

Liang J,Wu L,Ge X,et al.2011.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2009).Part II:Numerical study[J].J Atmos Sci,68: 2222-2235.doi:10.1175/2011JAS3730.1.

Liebmann B,Hendon H H.1990.Synoptic-scale disturbances near the equator[J].J Atmos Sci,47:1463-1479.

Matthews A J.2000.Propagation mechanisms for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J].Quart J Roy Meteor Soc,126:2637-2651.doi: 10.1002/qj.49712656902.

Nakazawa T.1986.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OLR in the tropics during the FGGE year[J].J Meteor Soc Japan,64:17-34.

Wheeler M C,Hendon H H.2004.An all-season real-time multivariate MJO index:Development of an index fo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J].Mon Wea Rev,132:1917-1932.

Wu L,Liang J,Wu C C.2011.Monsoonal influence on typhoon Morakot(2009).Part I:Observational analysis[J].J Atmos Sci,68: 2208-2221.doi:10.1175/2011JAS3731.1.

(责任编辑:刘菲)

Impact of QBW on TC's track chang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TAO Li1,LI Shuang-jun1,PU Mei-juan2,XIA Yin2
(1.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NUIST,Nanjing 210044,China; 2.Jiangsu Meteorological Bureau,Nanjing 210008,China)

P444

A

1674-7097(2012)04-0404-11

陶丽,李双君,濮梅娟,等.2012.热带大气准双周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路径的影响[J].大气科学学报,35(4):404-414.

Tao Li,Li Shuang-jun,Pu Mei-juan,et al.2012.Impact of QBW on TC's track chang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Trans Atmos Sci,35(4):404-414.(in Chinese)

2011-05-12;改回日期:2011-08-31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0806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503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陶丽(1970—),女,宁夏固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低频振荡、台风气候学,taoli@nuist.edu.cn.

猜你喜欢

季风气旋风场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两个爆发性气旋的“吞并”过程及发展机制分析❋
基于FLUENT的下击暴流三维风场建模
ERA5风场与NCEP风场在黄海、东海波浪模拟的适用性对比研究
氨还原剂喷枪中保护气旋流喷射作用的研究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最美风场”的赢利法则
户撒刀
北太平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族的结构分析❋
侧向风场中无人机的飞行研究
2014年3月大西洋上一个爆发性气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