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对欧反不要让光伏贸易战场再扩大
2012-09-11包婧文
本刊记者 包婧文
光伏行业这一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各种不利消息层出不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美国商务部反倾销初裁结果刚刚出炉不久,SolarWorld又再次打响贸易大战。据悉,这家德国企业已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欧盟委员会有可能于近期决定是否立案调查。依然是SolarWorld这家企业,在美申诉完继续在欧洲申诉,大有跟中国企业较劲到底不会轻易罢休之势。
为此,7月26日上午,中国光伏行业四巨头企业——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再次齐聚中国大饭店,联手召开新闻发布会,代表中国光伏发电联盟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强烈呼吁欧盟立足长远,从中欧贸易合作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整体利益出发,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并希望中国政府在尚未立案前与欧盟积极展开高层对话,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争取事态好转,阻止立案。同时也表示,如果欧盟置中欧经贸合作大局于不顾,执意要立案,中国政府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全方位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国企业也将继续积极应对,并付出一切努力,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
其实针对“反倾销”、“反补贴”这一问题,在此之前应对美国的“双反”调查时,中国光伏企业已向官方提供了大量事实依据,证明中国光伏并不存在任何所谓的非法补贴和倾销。此外,众多美国企业、欧洲企业以及国际光伏产业联盟,也都一致证实和认为SolarWorld只是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而对中国光伏企业提出无理诉讼,毫无依据。
目前,全球光伏市场正在经历大规模的自我调整。通过理性化的自由竞争,未来可以形成更为科学与合理的市场模式。光伏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都将置整个行业于危险境地。现阶段,欧盟应该非常清楚,任何一种限制市场开放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都将会破坏光伏产业的平衡发展,最终阻碍能源结构改革的进程,阻碍全球共同实现长期节能减排的战略目标。中国光伏产业与各国光伏产业是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光伏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世界光伏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生机。
中国光伏产品完全遵循市场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而得到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主要得于其更高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更为全面的售后服务。据了解,仅以欧盟各国为例,2011年,以技术研发、原材料、设备制造等为优势的欧盟,对华出口光伏设备及原材料总值达75亿美元。在近年的光伏贸易方面,欧盟也基本处于顺差状态。而从整个光伏产业的价值链看,以规模、制造为优势的中国,生产大多集中在组件端。其制造增值约0.2~0.3美元/W,按现在国际平均太阳能发电装置安装成本大约2.5~3美元/W计算,中国也仅占整个光伏价值链的8%~10%。此外,由于光伏产业“全球本土化”的发展特征明显,中国光伏企业在缓解欧盟各国就业压力等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欧盟目前与太阳能产业相关的岗位约28万~30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岗位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中国企业。
近年太阳能光伏已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保障支撑。欧盟和中国分别为世界第一、第三大经济体,同时又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应构建友好公平的贸易环境,符合双方发展的共同利益。2011年,中国近358亿美元的光伏产品出口,近6成以上是到欧盟。而欧盟对中国的出口也是迅猛增长,涵盖了机械设备、汽车、飞机、农产品、奢侈品等各种行业。如果欧盟跟随美国,同样对中国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那么,中国光伏产业将会遭受致命的打击。与此同时,还会激发中欧之间全面的贸易战,造成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这种“闭关锁国”的做法,在全球金融风波尚未结束的大背景下,不仅起不到WTO主要成员国应该积极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合作的带动作用,还会产生难于预估的负面影响,纵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要更好地发展光伏产业,也只有继续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避免贸易壁垒,才能开创出合作和谐、互补共赢的局面。
王亦逾接受媒体采访
新闻发布会现场规模并不大,仅邀请了业内相关媒体和一些企业代表,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本次发布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呼吁中国政府积极采取一切必要和果断的措施,维护中国光伏以及其他出口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公平竞争等合法权益。
据了解,与美国的程序不同,欧盟的反倾销诉讼并不是自动立案,而是将有45天的“窗口期”来决定是否展开调查,这45天至关重要。因此,四家企业强烈呼吁中国政府能够利用这45天“窗口期”积极并强势介入。如今,美国对华发起的“双反”调查已有初裁结果——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被裁定征收31%~250%不等的反倾销税,这一结果已切实影响到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而本次欧盟的“反倾销”申诉一旦错过“窗口期”这一关键游说时机,意味着我国光伏企业将遭遇重创,在欧盟失掉更大的市场,于未来整个新能源发展中将处于劣势,而且很有可能激发中欧之间全面的贸易大战,造成两败俱伤的严峻局面。设置贸易壁垒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公平竞争、自由贸易才能共赢发展。
8月2日,作为中国光伏产业代表组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发表关于欧洲企业可能申请对华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声明,表示中国光伏产业是依靠技术和产业集成取得的竞争优势,推动了欧盟和全球相关产业的发展;强烈呼吁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该案走向,给予光伏产业支持与帮助;并呼吁欧委会严格遵循WTO及欧盟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光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秉持严格、审慎的态度审查表面证据,做出公正的决定。
有消息称,四家光伏巨头曾计划“停工1小时”用来抗议本次欧盟反倾销事件,然而该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于实施前被叫停。虽未实施,但这一行动已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对“欧盟计划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事件的高度重视。
8月22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工商界关于反对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立案的声明》。《声明》强调中国光伏产品没有对欧洲相关产业造成损害,也不存在对欧倾销行为,坚决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立案,呼吁欧方尽快来华磋商,对话解决贸易争端;希望中国政府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此次欧方行动可能造成的重大损害,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力争阻止欧委会立案。
欧盟成员国中,与光伏“反倾销”利益相关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其他国家市场份额较小。此次欧盟反倾销调查申请范围涵盖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总体量接近万亿人民币,一旦立案,将会是中欧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救济案,应审慎对待。英利集团公共关系总监梁田称,美国“双反”给中国带来的更多是声誉上的打击,而欧盟反倾销调查带给中国企业的将是毁灭性的灾难,基于对各种情况的判断,我们认为欧盟立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对于中国的出口市场来说,美国仅仅是一小部分,大约占不到20%,而欧盟则占70%以上,如果欧盟立案,对中国光伏产业上、中、下游产生的影响将大大超过美国“双反”带来的影响,对中国光伏企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并且极不公平。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对欧盟来说,这是一场“损人不利己”的战争,除了会造成欧盟大量相关人员失业的局面,还将严重阻碍欧盟清洁能源发展的进程。现在全人类都面临能源升级换代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必然需求,成本是影响新能源推广和应用的最大障碍。过去十年,中国光伏产业从业人员花费了大量心血,付出了资源、环境等代价,促进了欧盟国家的新能源发展,在降低成本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极大作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面对不公平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中国政府及光伏产业一定要进行回击。
距德国SolarWorld向欧盟提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申请已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窗口期”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梁田表示,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在欧洲发挥上下游供应商的作用,组织了“平价太阳能联盟”开展相关游说活动。游说和反抗的声音能够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好评断,但有希望就要努力去做。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CEO蔡志方称,企业与现有的国外合作伙伴合作将更加紧密,对于不合理的立案,大部分合作伙伴表示不赞成。要使欧盟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员认识到,同甘共济的重要性。现在公司已加强海外布局,在全球各地设立分散的制造基地。面对这样的大环境,企业自身应更加努力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促使平价上网时代早日到来。
美国“双反”以及欧盟反倾销事件都是对自由贸易的打击和蔑视,不利于全球光伏行业的共同进步,更不利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大步发展及对绿色梦想的追求。梁田称,这种形式下,行业发展的紧急关头,中国企业应团结一致,共同反对不公正的贸易待遇,呼吁全球的贸易自由。刘汉元则表示,在贸易战中中国企业应该思考,如何更加理性控制产能扩张,增加节奏的把握。中国作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耗国,每年能源消费增长很快,怎样从制造大国向应用大国转变,需要从产业政策上加快推动应用的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贸易战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磋商才是解决之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