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在高效讲评化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2012-09-10戴晓青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年35期
关键词:酒精灯量筒溶质

■戴晓青

试卷讲评课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试卷讲评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在化学试卷讲评中如果能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它不仅可以利用直观的图表对多项数据进行系统而准确的统计分析,还可以把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事物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和生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下面谈谈此类课型的具体操作过程。

1 课前准备

1.1 教师方面

1)科学统计分析。教师在及时、认真批改试卷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进行试卷的统计分析。统计各种数据,包括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分数段成绩分布以及典型错题等。用Excel等分析工具完成多项数据的对比分析,包括题目错误率的计算、平行班级间的比较(主客观试题的得分情况,不同分数段学生平均分、人数的比较,班级总体情况对比等)等。

2)错误归因。分析造成考试出现错误的原因:①试题印刷质量;②教师讲解不清;③学生答题情况(普遍与特殊、规范与习惯、审题与答题等),利用计算机统计,以备用PPT呈现出数据。

3)制定教案。首先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试卷的特点和学生的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的重点难点,然后将试题进行有目的的归类,如强化重要知识点类、启发多种解题方法类、强化审题答题类等。以突出解决三四个问题为原则,最后根据教学需要制成课件PPT。

课件包括典型的学生答案:①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得分率在80%以下的习题)及数种错误答案;②具有创造性的解题方法;③规范的优秀答案。

1.2 学生方面

阅后把试卷与答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自查,纠错并分析失分的原因,完成试卷自我分析表,以备课上用实物展示平台投影。

2 课堂环节

2.1 介绍情况,反馈信息

1)投影介绍本次考试总体情况。①平均分70分;最高分95分;最低分38分。②投影成绩分布,如表1所示。③对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

2)把这次考试总体情况与上次考试做比较分析,充分肯定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并对部分进步学生进行表扬。

3)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展示学生做好的试卷自我分析表,并与教师一起回顾试卷内容。

根据学生做好的自我分析表以及自己对学生考试情况的统计,教师总结学生在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2.2 集体评析

对于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错误题目,利用大约一半时间集中进行集体评析。对于大多数题目采取的基本步骤为:利用PPT展示试题及错误答案——找一名错解学生分析当时的解题思路——找一位做对的学生分析错解原因——展示参考答案。

【典型错题分析】

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1)你认为原因是( )。

(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略)。

(2)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略)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

表1

表2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 );②( )。

答案:(1)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2)内焰;(3)a;(4)①酒精浓度;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

错因:没有仔细审题,脱离“由右表得出结论”“结合定量研究结论”造成答题时答非所问,如学生的答题存在“外焰”“c”这样的答案。

讲解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放手给学生,而教师的作用仅仅在于画龙点睛,体现在适时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总结。

【变式题】

1 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6.2 g食盐固体,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称量时,两盘分别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C.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

B2 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后,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15 mL B.大于15 mL C.小于15 mL D.无法确定

学生做变式训练后,采取的基本步骤为:利用实物展示台展示答案并请一位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分小组讨论其思路的正确与否,并派代表说明其中原因——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加以评价总结,肯定他们的同时提出不足之处——展示参考答案。

【师生共同总结:误差分析】

1)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①溶质的质量偏大: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多或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②溶剂质量偏少: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俯视液面;或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液体洒落。

2)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①溶质质量偏少: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少;所用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②溶剂质量偏多: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最后,出示事先准备的课堂练习,通过一次有针对性的测练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进行化学试卷讲评,要把多媒体定位在“辅助”上,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达到教学的最优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李向张.新课程理念下怎样讲评化学试卷[J].新课程研究,2007(10):55-57.

[2]黄羡治.试卷讲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0(2):51-53.

猜你喜欢

酒精灯量筒溶质
滴水成“冰”
细化量筒 细说作用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蒸腾作用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归类解析
色谱分析取样定量装置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
高效节能酒精灯
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要注意的六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