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2-09-07赵志芹
赵志芹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山阳镇卫生院,江苏宝应 225805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孕患者的终止妊娠需求不断增加,在终止妊娠方式中,药物流产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简单方便等优势,得到了广泛推广,但是在药物流产中,不全流产现象时有发生,本文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220例妊娠时间为5~9周、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为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妊娠时间为5~9周、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健康女性患者,共计220例,其中,年龄17~30岁者144例、31岁以上者76例,均为宫内妊娠。服药前检查显示血常规、白带常规与尿常规正常。孕次1、2、3次及以上者分别为69、111、40例,停经时间49 d以内和超过49 d者分别为143、77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方式,米非司酮为25 mg/片,米索前列醇为0.2 mg/片。具体服用剂量为:第1天清晨空腹服用2片米非司酮片,间隔12 h后继续口服1片;第2天清晨空腹服用1片米非司酮片,间隔12 h后继续口服2片,服药前后2 h禁止进食;第3天早晨8点左右到医院服用3片米索前列醇片,办理入院手续住院观察,重点对患者腹部疼痛及阴道排出物情况进行观察[1]。
1.3 疗效判定标准
运用本法实施妊娠终止,疗效判定分为完全流产、不全流产以及终止失败。患者在服用米索前列醇6 h内将妊娠组织全部排出,阴道出血量较小,不超过月经量,7 d后经B超检查未见子宫内残留组织,为完全流产;患者在服用米索前列醇6 h内将妊娠组织部分排出,阴道出血量较多,超过月经量,需要进行清宫,但是子宫颈成熟,清出难度小,为不全流产;患者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无妊娠组织排出,30 d内B超检查见孕囊,为继续妊娠,终止失败[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运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妊娠终止失败。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妊娠终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见表1、2、3、4。
表1 妊娠终止效果与年龄关系(n)
表2 妊娠终止效果与孕次关系(n)
表3 妊娠终止效果与产次关系(n)
表4 妊娠终止效果与停经时间关系(n)
以上各组数据显示,在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220例5~9周妊娠期患者中,终止妊娠效果与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等方面因素没有关系,但是与停经天数之间具有明显联系,停经天数49 d以内患者不全流产率较低,超过49 d停经天数患者不全流产率较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在药物流产所运用的药物类型中,米非司酮属于受体水平抗孕激素类药品,在患者体内和孕酮竞争受体,产生蜕膜、绒毛变性和坏死,经与米索前列醇组合,能够增强子宫对前列腺素敏感程度,促进平滑肌收缩力度加大,扩张与软化子宫颈,促进胎囊排出,实现终止妊娠的目标[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患者进行妊娠终止的过程中,停经时间在49 d内患者效果较好,不全流产率仅为12.59%,而超过49 d的患者不全流产率为2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等方面对于妊娠终止没有明显影响。患者在停经6~8周时,宫内胎盘逐步形成,在此期间,部分绒毛先进入蜕膜,但是大多数绒毛末端游离造成间隙,药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剥离并顺利将坏死组织排出去[4]。接下来,绒毛形成并且合体细胞生产较多孕酮,米非司酮拮抗孕酮效果更为明显,子宫收缩控制血流量,破坏胚囊发育,提高妊娠终止效果[5]。停经超过50 d,胚胎不断发育,羊膜腔变大,绒毛与底蜕膜逐渐构成胎盘,胎盘体积在子宫腔所占体积不断增大,胎盘变厚,在妊娠终止后容易出现残留[6]。由此可见,早孕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时,停经49 d以内患者终止妊娠效果较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低,具有推广价值。
[1]刘健康.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598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8(5):158.
[2]陈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疗效判定[J].福建医学杂志,2011,7(4):98.
[3]丁正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妊娠终止中的运用研究[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9(3):96.
[4]钱正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64例报告[J].安徽医学,2011,13(7):196.
[5]朱庆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2011,8(2):71-72.
[6]成全忠.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47.